绿林网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读后感精选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读后感精选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是一本由[德] 赫塔·米勒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6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读后感(一):国王鞠躬,国王杀人

作者是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可是读了她两本书后觉得也不过如此,是不是依旧是政治原因获奖的呢?是我想多了吗? 此书是散文集,作者以语言为载体,不过依旧很快便转入对集权专制统治的抨击。我想这与作者出身也有关,作者算是德国后裔,生活在罗马尼亚,显然经历过二战后的德国后代在其他国家,以及在集权统治下被定为“剥削阶级”(书中也以看到,其家产丰厚革命后被没收),这双重的“苦难”对其成长有着重要影响。而语言则是其身为德国后裔与周围罗马尼亚格格不入的象征。 书中的内容很多值得思考,但我不同情于她,我和她的出身不同。虽然我也讨厌专制,但与作者依旧是两个不同的阶级。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读后感(二):杏树的螺丝刀枝条和大脑帽子

“人的行为无须言语重复,词语会妨碍手的动作,横亘在身体之路上。”

“我曾试图接近周围的环境,让它将我打磨,将我损耗,把我肢解到永远不能复合。”

赫塔对文字的探究太深了,想到有时候词语和事物本身的差异会让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产生影响,或多或少无法解释的,就像没办法解释“帽子的白色衬里”在大脑中的作为。有一些书褒贬不一,某些作者一部分作品特别好一部分味同嚼蜡,我想是赫塔所说的“在大脑的迷失”,一本书让人侧目的好句子是因为在大脑中引发的迷失,把读者带到一个和词语本身释放的内容迥异的,词语无法驻足的方向,越是这样引发迷失越是让读者觉得“是一本好书”。在想是不是我们自以为和词语共鸣的越多,其实知道的真相越少。作者像她自己踮着脚欣赏的诗人们一样,即使是呼吸都在太阳穴的盒子里轻叩。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读后感(三):果真是语言的秘密花园,每一个句子都是一条分岔小径

每一句话都坐着别的眼睛

......

说话能做什么?如果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已经失常,词语也会失落。我看到过我曾拥有的词语失落,我敢肯定,那些我可能拥有却并未拥有的,也会随之一起失落。不存在的会和已存在的一样,终会陨落。我永远不会知道,人们需要多少词语才能完全覆盖额头的迷失。而当我们为它找到词汇之时,迷失又匆匆离它们而去。哪些词,须以何种速度备用,并随时与其他词汇交替,才能赶上思想的脚步?怎样才算赶上了思想的脚步?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和思想与词语的交谈,本来就是两码事。

......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你认为这本书严肃,而另外一本却肤浅。我只能回答,那要看它在大脑中引发迷失的密度,那些立刻将我的思想吸引、词语却无法驻足之处的密度。文章中这样的地方越多,就越严肃,这样的地方越少,就越平庸。一直以来,我评价一篇文字的优劣仅此一个标准。每一个好句子都会使大脑无声地迷失,把读者带到一个它所释放的内容迥异于词语之表达的地方。如果说一本书改变了我,那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读后感(四):失落的词序和流亡的身体

09年的时候,我还在读高中,身为历史老师同兼班主任新晋副校长的老刘,在教室靠南边的宽走廊上支了一张办公桌,估计是想用跟班的时间读报。记忆中没见过他拿着报纸端坐在讲台上,也没见过他在那张桌子边坐过,不过桌子上堆满了报纸倒是真的,而且从来不会太多,几乎都是最近一周的。不知道他是不是私下安排有同学管这件事。因为是放在教室,老刘平时跟我们不拘谨,同学们没事就过去翻翻,报纸开着折着横七竖八铺的满荡荡。我就是从那样一张桌子上接触到赫塔米勒的。

那时候她才得诺奖,南方周末整版整版登录她的文章和获奖感言。文章标题里她问,你有手绢吗?手绢,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家里好像有,但没人用后来就没见过了。每次出门前,我妈会问饭卡带了没学生证带了没,不会问你带手绢没。中国人不用手绢,这是我那时得出来的结论。

罗纳尼亚人用,没有凳子的时候他们坐在手绢上,被纳粹带走的时候他们的脸埋在手绢里哭,路上死人的时候,他们掏出手绢盖在死者的脸上。手绢于我那个没有多少概念的头脑来说,大概是人文关怀和尊严之类的最早雏形。我没有手绢,我周围的人也没有,后来我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他们也都没有。我们有“席地而坐”、有“以泪洗面”、有“曝尸街头”,没有手绢的时候,我们创造了词汇。

而米勒却说,每一句话都坐着别的眼睛,词汇会妨碍手的动作,横梗在身体之路上。罗纳尼亚语的独特表达,造就了她的奇特文风,比如“低地”、“呼吸秋千”、“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未完待续;;;)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读后感(五):政治性太强了

GD图书馆借书

我们以相似的姿势飞翔,也极可能以相同的姿势坠落。——写给中国读者 Beim Flug sind wir alle ähnlich, aber sehr wahrscheinlich gleichen wir uns im Absturz. 作者经常提到亚历山大·沃纳和乔治·塞姆朗这两个作家。散文都有很强的政治性,不是我喜欢的感性作品。能看出作者对文字有很深的领悟与研究,因为作者会德语和罗马尼亚语,在开头第一篇《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中有提到双语的影响。因为德语和罗马尼亚语都有复合词,与中文可以算是类似吧,还是能感受到不同语言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作者的这几篇散文,给我的感觉就是同样的话题,同样的想法,用不同的文字表达了出来,而且语言多多少少有些跳脱,就是像那种思维不太清晰的人说话一样,只不过对文字的运用和对想法的描述是legend级别的。 阅读的时候总感觉作者戾气很大,我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文字,而且它讽刺批判的对象虽然具体,但也不太精确,语言不通俗易懂,有些比喻句比喻的一点共同点都没有,转折生硬。看到最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看她的作品有些奇怪,因为她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为自己的不公愤怒,没有带着同理心站在更多人的角度上,当然,我的意思也不是说只写自己的感想是什么不好的事情,毕竟也有其他作者写自己的愤怒,但确实穆勒写出来的内容,观感不是很好。看了这么多诺奖作品之后,真的感觉西方人不会直接批判,总是在写高大上的难懂语言,不直接,没什么意思,这种文字真的能启发广大读者吗?我也有找德语原文来比对翻译,翻译的中规中矩,文字难懂就是作者的特色吧。相比之下,我还是爱鲁迅,直截了当,文字简洁有力,批判但不带戾气,永远抱持有怜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