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朝话》经典读后感有感

《朝话》经典读后感有感

《朝话》是一本由梁漱溟 讲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5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朝话》读后感(一):看十遍了,学不到一层

十遍不能说明什么,傻逼港片我看十遍二十遍的遍地都是,但是书就此一本,天可怜见,悟性全无,啥也没学到,好像也学到了,但是人还是傻人,所以等于没学到。

《朝话》读后感(二):书摘——来二斤鸡血

如何成为今天的我——因为肯用心所以有主见;有主见乃感觉出旁人意见与我两样;此后看书听话乃能得益;学然后知不足;由浅入深便能以简驭繁;是真学问便有受用;旁人得失长短一望而知;自己说出话来,精巧透辟。

零碎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在心里全是一贯系统,整个组织,有系统有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这就是举重若轻

谈戏——艺术正好相反,处处是发舒,流畅,给人得到当下满足

谈儿童心理——他对付某件事情的时候,他是以整个的真的生命力量去对付,儿童尚未有机会来搅乱他的头脑,所以较大人少糊涂,这也是他优长之一

以出家的精神做乡村工作——常常提醒自己,要问出一个很真切的心来

谈规矩——这样的做法既成为一种规矩,在当初一定曾经被人重视过;重视就必定有点道理。

《朝话》读后感(三):很值得读

过完年,开始读的,每天早上情不自禁的读上一个小时。

1、我羡慕作者父亲给予他的自由,自己选择自己的路:

他自己也说了:那是一种信任!

2、作者总结的很好,欣赏他们平和的思想,理性分析生活、人性。

读来,让我犹如上了好多课一样。

3、结合自己最近的生活,不是在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只是我真的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只想着自己怎么能占到最大便宜的人!一个只想着别人怎么对自己才是对的!一个总是为自己最大化利益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不是故意贬低自己:但我是在学习!

就向同学说的:现在的小钱不值当计较,以后我都会有。

我是一个自私的人,太在意自己,以至于自己拾到了生活的很多压力。

现在学不会真正的放松,但我在慢慢成长:学者自嘲、学着给自己减压。

学着关心周边的人。

当然,这也不只是看这本朝话得来的,也看了《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与生活》

《朝话》读后感(四):在智者的指引下

在智者的指引下 ——读《朝话 人生的省悟》 “如在冬季,天将明未明时,大家起来后在月台上团坐,疏星残月,悠悬空际,山河大地,皆在静默,惟间闻更鸡喔喔作啼,此情此景,最令人兴起,特别的感觉心地清明,兴奋、静寂‘觉得世人都在睡梦中,我独清醒,若益感到自身责任之重大。” 以上文字选自第一则《朝会的意义及其来历》,同时也是这本书封底上的文字。 这是我第一次读梁漱溟先生的书,以前就知道他,但是从没有读过他的书,可能我始终认为自己的阅历还不够,怕读不懂他。去年八月,在书店看到这本标明是梁漱溟讲的《朝话 人生的省悟》,放在那里很久,不记得是什么原因,我就买了一本。从那时候起就放在了柜子里,有一天,特别想看这本书,我就翻腾了一遍柜子,终于找了它。用了不是太长的时间读完,在我将书合上时,仿佛从学校里归来。 这本书是梁漱溟先生对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历届研究部同学,在朝会时讲话笔录辑录而成的,曾先后出版过十次,根据后面的附记可以知道,这是第十次出版。相对先生的其他著作,这应该是入门级的了,加之又是当时朝会时的讲话,我每读一则都感觉是在一个早上,大家正襟危坐,聆听一位智者的讲话,他并不是说什么大道理,而是将自己对人生、社会、求学、文化的一些认识和感受分享给大家。这是我读书时,所没有的朝会。文字是可以穿越时间的,它的魅力就在于它们是从那位智者肺腑里发出的,无论多久,你都能用心听到他的声音吧! 以前以为自己了解了儒家的总总,读过后,我感觉自己压根就不懂儒家,所知道也只是皮毛而已。我与朋友分享过的一段,而且自己似乎懂得了为什么会说梁漱溟是“最后一位儒家”,就是以下选自第三十五则《道德为人生艺术》中的文字: 道德是什么?即是生命的和谐;也就是人生的艺术。所谓生命的和谐,即人生生理心理——知、情、意——的和谐,同时,亦是我的生命与社会其他的人生命的和谐。所谓人生的艺术,就是会让生命和谐,会做人,做得痛快漂亮。 在这一则里,梁漱溟先生认为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不是别人误认的枯燥没有趣味的,也不是与拘谨守规矩相连的。道德,在我理解看来,它应该是真我自然的表现,不应受到任何的束缚,而又能与外融为一体,就应该是梁先生所说的生命的和谐。讲到儒家的修身,我们总以为是一种束缚的行为,这样看来,可能并不如此! 这本书,除了这些朝会的讲话以外,还附有几则是梁先生一些讲演,最后一则是他的自学小史。我深深体会到了他思想的那种独立性,以及处处反省的精神,他甚至会像一个苦行僧那样,坚持着自己。我所看到的他的每一张照片,都有一种桀骜不驯的感觉,这可能就是他的智慧以及魅力所在吧! 我有时读其中的文字,会有一种惘然若失的感觉,我能感觉到,相对于他,以及他的同学、他的学生们,我们从心上失去了太多东西,似乎缺失了一种深层次的生命的意义吧。我也相信,在智者的指引下,总有一些人在找寻。 2012-7-26

《朝话》读后感(五):这是做人与做学问应有的气度

同事看到我桌上的朝话,说梁漱溟这人当年和老毛干上了。在没有看《中国文化要义》这本书前,看到梁漱溟的一张照片,附着文字,敢于和老毛争论,梁老是新中国第一牛人。这里我是想说,做人的原则与做学问态度是彼此交融的。

常听有人自作聪明的发表读书无用论,而事实上有这种观点的往往都是没读了多少书,没做了多少学问就轻贱知识的人,凡事抱着一种功利的投机态度,安不下心读书,整个人浮躁无比。

而朝话这本书对我而言,无疑是励志明言,字字珠玑。在我整个人浮躁无比的时候,我遇上了它,梁老将一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态度娓娓道来,这不仅是一个老人对人世的感悟,更是大师对后辈的提点。

学问是什么?梁老说,真正吃透了学问的人,心中有个明朗的思路,往往化为简单质朴的道理,去掉了矫造的修饰,遇到问题时不左右摇摆,立场一致。而我遇到问题时,总吃不准,心里没把握,看到他人想左的看法,又有着人云亦云的倾向。追求不受苛责胜于追求独立的见解,说到底是心里没底,对待知识与自己,都不是一种诚恳的态度。不扎实的根基才会有摇摇欲坠的枝叶。

四书里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是已矣。学问有助于完善人格,人格提升又能促进学问。当初看万历十五年时,李贽的章节中提及耿定理,一个与李贽几乎没有冲突的人。正确并不必须对方俯首帖耳去证明,做一个胸襟宽广的人才能看到更多的真理。心胸宽广是做学问应有的态度。凡事不必用最险恶的动机揣测异己者,而是先去怀疑自己是否有失偏颇,不去求一时的得失,才能实现自我完善。因为恰如书中所说,宇宙中只有一个我,其他种种,逆境且看做试炼,顺境且看做鼓励,将一切因素转而看做求进步的介质,把心放正。世间诸人并无本质差别,别人有的优点缺点,我亦一个不差,只是度上见分晓罢了。所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古人的智慧都已参透了人生玄机。西方文化重视向外用力,故而能求得生成文明进步,而中国文化重视向内用力,故在人生修养上下足功夫。

可惜的是WG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断层,梁漱溟老先生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书中足以看出一个学贯中西学者对在真正领悟中国文化后的认同。尊重各种文化,从中汲取精华融会贯通,在它们面前始终抱着谦虚的底下态度才能得到向上的人生体验。

书中论及人生应有的境界是和谐,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人生应有的态度是积极,自己对自己要有办法,不要让生命流于机械性,人生应有的勇气是气吞事而非事吞气,这样才能让生命活出光彩。

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昨天生。这新年伊始,我也给自己提点要求;

1、每天雷打不动都要看书两小时以上;

2、要再好好的学好英语,半吊子与人与己无益;

3、有兴趣就要注重培养,摄影美术的情操还要多下点功夫;

4、也多去接触些理科方面的知识,天文地理也是有无限的趣味;

5、要了解些中医西医的基本知识,健康的身体才是万事之本;

6、不再熬夜,作息规律;

7、对待他人,切忌小肚鸡肠;

8、要习惯于去看到他人的长处,心生佩服才能进步;

9、生活习惯上要注意整洁,不邋遢;

10、逐渐克服拖拉的惰性,要有雷厉风行的做派;

11、遇到问题要有勇气,不能一味想到难处,眼界要放宽;

12、凡事不能只停留于想,该出手时就要出手;

13、对自己尤其要有信心;

14、少上网、少淘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