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希腊古典神话读后感锦集

希腊古典神话读后感锦集

《希腊古典神话》是一本由古斯塔夫•施瓦布 (Gustav Schwab)著作,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65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希腊古典神话》读后感(一):头上三尺有神明

这是一个讲述神和接近神一样的人的故事。他们美到极致但与此同时恶到极致。这一切都是由于命运。

世上反复无常且又虚荣自负者莫过于人。如果神佑护他,他便以为前程从此无凶险。如果悲伤临近,他没有承担苦难的勇气。为此,我警告一切目空自大,胡作非为的人,对于神的佑护应该恭敬而取之。-----奥德修斯

《希腊古典神话》读后感(二):读后感

施瓦布的版本流传较为广泛,在将希腊神话故事系统化的基础上,也竟可能的做到了文字的生动连贯。神话,是剥开的人性,并赋予内心不同的层面已生命(还起名字),并建立与处理人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处理人和神的关系。英雄们如果没有得到神的庇护,必定无法达成自己。放在现实中,是英雄们内心里那些或好或坏的东西搭救了他们自己。所以他们是半神,半神是高贵的人,是总能倾听且顺应自己内心的人。剩下的,就是命运,是神谕中那些连天神自己都难以篡改的命运。当然,鉴于作者是德国人,所以对于希腊的人文精神的理解或会稍有偏差。至于希腊人为什么每餐都要跟歌德一样吃面包.烤肉配甜酒,我觉得这并不重要,对吧……

《希腊古典神话》读后感(三):希腊神话引出的想法之三

菲利门和巴乌希斯。

这是关于神爱善者的故事,不太像典型的神话故事,倒像劝人向善的,教育意味实在太重了。

先看看这个故事,宙斯和赫尔墨斯化作人的样子,来某地求宿,以考验人们的友好程度,这种情形我们应该数见不鲜了,微服私访啥的咱们历史故事中也不少。寻到最后,菲利门和巴乌希斯这一对贫寒但快乐的老夫妻接纳了他们,接下来发生的事在我看来颇不合理,这对夫妻把这俩不速之客照顾得很妥帖,实在是过于周到了,周到到让我觉得不合理。当然,天底下肯定有这么心善的人,但我想,很可能这样来求宿的人并不特多。至于现在,在城市里,你去陌生人家求宿一晚那更别提了,怪事一件,并且这俩神仙八成是老赖那种,不给钱想白住一宿,所以这故事的主要情节对我并没有吸引力。

但这对小夫妻确实让我很感兴趣。“他们相依为命,厮守着一起度过了愉快的青春,又在一起步入了幸福的晚年。由于贫穷,他们无力做出多少善事,可是他们却能忍受清贫,诚挚的爱情永远也不衰竭。他们膝下荒凉,没有子女,小屋里却时常传出他们欢乐的笑声。”这样的婚姻搁哪都是让人羡慕的(ps:追求刺激的老司机让一让,这种类型婚姻对体质有较高要求)。

还有他们的愿望——“……我们相互厮守着过了一辈子,所以也希望将来死在同一个时辰。”狗粮,妥妥的了,就这个味儿错不了。

看来古希腊人民也喜欢这种酥掉牙的爱情故事呢。

《希腊古典神话》读后感(四):希腊神话引出的想法之四

我想通过这些神话故事窥视古希腊人或者自己的生活。

弥达斯。关于弥达斯的故事我太喜欢了,这国王(弥达斯)既不英雄也不暴戾,这则神话呢读着又像神话又像笑话,让我觉得是那时候大人们特地为小孩子编的故事。弥达斯不伟大,有点像逗人乐的小丑。

这则神话应该是比较知名的,在诸多故事中。主要由两个故事构成,一个关于他点石成金的神技,一个关于他的驴耳朵怎么来的。我喜欢这两个故事里展现的孩子一般的想象力。从第一个故事,我看到了弥达斯对黄金赤裸裸的喜爱,是的他一点都不掩藏这一点,很世俗但也见其单纯,傻傻的要了一种点石成金的魔法却不顾其他。第二个故事,我不知道坚持自己喜欢的而不顾他人怎么看的那类人是否愚蠢,你可以说他执迷不悟,说他冥顽不化,但我觉得这类人其实还是蛮可爱的,从性格上来说,弥达斯大概就是如此,他可能不懂乐理,他只是凭着自己的喜欢而认为农神潘演奏胜于阿波罗,到最后还被阿波罗捉弄了一把,也就是他的耳朵变成了驴耳朵的样子。

故事的最后是最妙的地方,弥达斯的理发师挖了个洞,把驴耳朵的秘密说给这个洞,然后这个洞口边长出了芦苇,芦苇们借着风把“国王长了一对驴耳朵”这则秘闻传到了各个角落。这真是童话故事一般的结尾。哈哈,这可怜的国王估计再也见不得人了。

我想大概很多人的身边都有那么一两个像弥达斯一样的朋友或者认识的人,我反正读着读着脑海里就浮现出我某个朋友的样子,他可能贪吃贪财,有时候你都能看到他身上一丝不挂的某种欲望,但又单纯人畜无害,冒着傻气,叫人喜欢,常常被他的奇特行为逗笑。

《希腊古典神话》读后感(五):指出两个翻译错误

指出两个翻译错误,选取的版本是:【德】 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腊古典神话》,曹乃云译,译林出版社,1996。

-第160页

「狄俄墨得斯是战神阿瑞斯和皮斯托纳人的国王生下的儿子」。

按《古希腊神话与传说》,高中甫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狄俄墨得斯是阿瑞斯的儿子,他是好战的比斯托涅斯族的国王」。可以暂且确定的是,狄俄墨得斯是皮斯托纳的国王。但曹乃云先生的译本中,「阿瑞斯和皮斯托纳人的国王生下的儿子」,而曹先生的国王和女王是区分的,因此国王如何和阿瑞斯生育狄俄墨得斯实在是个问题。

-第165页

「后来,他又穿过利比亚和埃及。那里的国王名叫波席列斯,是波塞冬和吕茜阿那萨的女儿」……「后来,这位野蛮的国王对残暴的行迹十分感兴趣。他把来往埃及的陌生人全部杀害」。

同样参考高中甫先生的译本「波塞冬和吕西阿那萨的儿子部西里斯统治着那里」。

曹乃云先生的译本有明显的自相矛盾之处。

曹先生似乎对在性别上会犯些糊涂,但译著需要足够的严谨。如果出版社看得到这条评论,再版的时候还是做些更正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