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皮普先生读后感1000字

皮普先生读后感1000字

《皮普先生》是一本由[新西兰]琼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皮普先生》读后感(一):总有一个人改变你的人生

皮普先生,这个岛上唯一的白人,作为老师他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他的确用他的故事改变了一个平凡的小女孩儿的人生。在那个战争的年代,用他的声音给孩子们描绘了另一个充满爱、信任和勇气的世界。如果手边刚好有书中读到的《远大前程》不妨一并读读,一定会感受到和当初读的时候不一样的体验。

《皮普先生》读后感(二):不是评论,仅仅是书摘

去年第一次读完这本书时,感觉重读可能会很久,整整过了一年,我还是把它拿出来重读了一遍。这本寓言似的小书极大地肯定了文学的价值,它试图说出文学对于人的整个生命和灵魂都具有非常正面的影响。书中不乏一些不错的句子:

1.“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一讲信仰,”她说。你们必须信奉某些东西。是的,必须。就连棕榈树都信仰天空。还有鱼,他们信奉大海。”

2.如果我是我妈妈,我或许会问我自己,如果我失去了我的女儿,所有的一切对我有什么用?

3.世界历史

第一步,你需要许多水——来自天上的,来自地上的。天堂的水注满了江湖河流,接着又加入了同等数量的黑暗和日光。天亮时,太阳把水吸上去,重归天堂。

第二步,男人是用土捏出来的。当他的生命结束时,他就变为了尘土。然后又被捏成男人。

第三步,三个步骤中最重要的。取一根男人的肋骨,造一个女人,与男人为伴,让男人正直,让男人满足。为了快乐,加一大勺糖。加入苦草就有眼泪。有的是快乐和眼泪,剩下的事情都是从快乐和眼泪里产生出来的。

4.它(河水)可以抓住我。我不在乎,因为我珍爱的人都被夺走了——妈妈和瓦兹先生。我的父亲在外面世界的某个地方,那是个我没有希望到达的地方。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河水可以抓住我,我不在乎。

5.以家为耻是最令人难受的事。

6.人们时常问我“为什么要读狄更斯”,我总是把这个问题当作是温和的指责。我专注于一本书,它给了我另外一个世界,给了我一个叫皮普的朋友。它告诉我,你可以像进入自己的内心那样,很容易地进入另一个人的内心。

7.年纪越来越大以后,我变得不再喜欢他的人物了。他们太闹了,太怪了。但是剥去他们的面罩,你会发现用笔创造出他们的那个人了解人类的灵魂,了解人类的痛苦和空虚。当我把妈妈的死讯告诉我父亲时,他哭了。就在那时候,我懂得了,修饰润色还是需要的。

8.曾经,很久以前,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的狄更斯先生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我们的声音是特殊的,每当我们使用声音的时候,我们都应该记住,无论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的声音是永远不会被夺走的。

9.在充满了崇敬的肃静中,人们不知道我为什么笑了。皮普是我的故事,即使我曾经是个小女孩,我的脸像闪光的夜晚一样黑。皮普是我的故事,明天我要去做皮普没有做成的事情。我要回家去。

《皮普先生》读后感(三):“后殖民”时代的黑暗童话

在后殖民主义文学的课堂上读到了这本小书,两百多页出头,阅读体验却并不轻松。故事讲述了二十世纪晚期,当四分之三的世界都沐浴在蓬勃的朝气里,从世纪初的漫长黑夜留下的废墟中兴起时,历史的后坐力狠狠击中了太平洋上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殖民主义的崩溃带来了独立,为了建立新秩序,政权相互倾轧,整个国家卷入了内战之中。

主人公玛蒂尔达十三岁,天真快乐,从未想过在她所生活的小岛上能发生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可内战开始之后,一切都变了。他们最先失去了电力,然后是日常用品和精加工的食物,最后是学校,人们不愿意孩子们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于是岛上唯一一位留下来的白种人沃茨先生毛遂自荐,成了岛上所有孩子的老师。

沃茨先生彬彬有礼,颇有教养,却永远像是个谜,叫岛上的原住民们猜不透。他的妻子,沃茨太太本也是岛上居民,留学去澳洲之后与沃茨先生相爱,两人回到岛上,沃茨太太却变得神秘莫测,几乎从不出门。沃茨先生的教材只有一本书: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妙就妙在,这本描写十九世纪英国的小说不仅是书中所有情节发展的导火索,其人物与情节也映照了玛蒂尔达和其他岛上居民们的命运。

叛军逃至小岛上,政府军紧追不舍登陆之后,皮普先生,这个狄更斯笔下经久不衰的少年人物成为了沃茨先生、玛蒂尔达和她的伙伴们之间的一个暗号,一系列阴差阳错,误解与意外把所有人的安危都推到了风口浪尖。《远大前程》带给孩子们的,本是勇气与想象力,却最终成为灾难的诱因。在政治斗争的挞伐下,天真蒙上了血腥的阴影,想象的纯净被现实玷污。

《皮普先生》的前半部分笔调轻松灵动,从孩子的视角描述了岛屿生活,沃茨先生请来岛上的居民,让他们用口述的方式教给孩子们一个知识那段描写是个亮点,展现出了另一种智慧,与西方世界主导的理性和书本所主宰的智慧完全不同,却同样给人以启发和感悟。对于读过《远大前程》的读者来说,读此书的过程也颇有一种挖掘宝藏的隐秘乐趣。

然而,看似童话般无忧无虑的表象之下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和冲突,这种冲突远比内战更久远,也更为激烈。最显著的一对冲突双方,是玛蒂尔达的母亲德洛丽丝与沃茨先生,尽管后者从未冒犯过她,德洛丽丝却始终对这位白人男子有着强烈的敌意,认为他带来的“皮普先生”偷走了她的女儿。她与沃茨之间的冲突不仅是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也是男性与女性的,西方与非西方的。玛蒂尔达初尝文学想象之妙的兴奋还未消退,祸患已经到来,小说的后半部分节奏骤然紧张起来,笔调更加沉重,恐怖、罪孽、杀戮接连爬上了小岛的沙滩,有几处令人不忍细读,从孩子的视角来写,更加刺目惊心。

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分裂与融合,宽恕与救赎,是这部小说中贯穿始终的主题。沃茨先生固然是个极可敬、可爱的角色,然而他作为岛上唯一的白人的身份,他选择把一部十九世纪的英国名著教给太平洋小岛上的原住民孩子这个行为,他所造成的观念与想象能力上的改变,都增加了这部小说的维度和解读角色的难度,让人不得不对作者试图传达的理念再三深思,反复考量。这也是围绕这本书的学术讨论着墨最多的一个重点。

我最喜欢的,还是这本书对于文学之意义的探讨,我们究竟为何阅读文学,文学的意义是什么?这本小说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答案,文学想象允许人逃避现实的荒凉,却也容易使人天真。玛蒂尔达在阅读中与皮普成为了朋友,误以为文学的力量——超越文化的藩篱,种族的沟壑,时间的汪洋的力量,也能够毫无滞碍地照入现实,却为此付出了最惨重的代价。然而最终带领她渡过苦难,将她引向通往救赎之门的,也正是文学本身。也许当文学与种族,殖民主义,战争与自由等主题缠绕在一起时,我们便不能再期望一个清晰的答案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