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看哪这人》读后感精选

《看哪这人》读后感精选

《看哪这人》是一本由弗里德里希·尼采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哪这人》读后感(一):我见力如光在人间流动

这并不是一篇跟原文有很多内容相关的书评,只因我爱尼采。

查拉图斯特拉,逆世的行走者。仇恨、愤怒、绝望、悲观、他皆无。他从山顶上冲下,告诫世人,要有力,要有生命意志,要背弃道德,要远离真理。

我们忘却理性,忘却信仰,惟有力,在世上,如阿波罗巡视众生,俯照万物。

道德是谎言,是颓废,是万事万物的反面,是力的绝对反对者。

我于是也终于明白,人类结束在苏格拉底之后,科学不断进步,人性不断消亡。

但,人未能永生之前,我必愿做酒神的奴仆。但人若可永生,也怕诸神皆消亡,千千百百个宙斯凭空而起,或许是我多虑。

《看哪这人》读后感(二):读不懂的尼采

看哪——这人,最聪明的著作家,最机智的哲学家,最无畏的叛逆者,肩负着改造全人类的使命来创造着全人类都不理解的哲学思想。

看哪——这人,他那最深奥的词章,最深邃的思想,最完美的逻辑,让他那最愚昧的读者无从把握,更遑论得其精髓。

看哪——他的用词,他的短句,充斥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最高级形容词,啊,那最肮脏的灵魂,那最沉重的悲观,那最深厚的孤独。

看哪——他只是叛逆着基督教的道德,也许不曾了解更加水深火热的非洲与东亚,原来他的视野不是最宽广的;他写出了适合全人类却除了他无人能真正懂得的著作,原来他的故作艰涩的著作也留有一把剖腹刮骨的钥匙,看来这著作也不算最艰深的。

这人,不过是个希望得到关怀的老小孩,为了伪装自己的脆弱,强装坚强,不得不把自己置于宇宙的核心。

哦,为什么我这么智慧?看哪——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看哪这人》读后感(三):19世纪的“解放”

这本书是尼采在患精神分裂症(1889年1月)的两个月前(1888年10月-11月)所作。“从根本上说,上帝对我只不过是一道粗鲁的禁令:你们不应该思考!”尼采崇尚的怀疑和“理性”使得他冲破乃至要砸碎基督教的思想牢笼,要“冻死”基督教的信仰、英雄乃至道德,但是也让他成为了一个对后世造成恶劣影响的种族主义者(我看豆瓣上几乎没人提到这点),这就是所谓“重估一切价值”,尽管这一评估本身就包含了主观的价值判断,而他从未怀疑过自己的价值判断。书中总结评说了他之前的一些文字作品,并且非常狂傲自负。他厌恶理想主义(更多的是基督教意味的,不同于理想),称之为非理性,“唯有疾病才使我接近了理性”,蔑视怜悯心与博爱(视之为当被提防的“伟大姿态”),转而“站在‘忘我’冲动的一边”。在那个时代尼采的思想还很有价值,但是我不能理解今天的人读尼采还会在旁边批注“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的行为。泛滥于文中的指令性语句有一种鼓动的力量——试图鼓动阅读文本的人去“进取”——离开“庸众”而成为超然于他们的极端完美、“强大”之“超人”的幻境(事实上在那时的确如此)、某种带有自然性色彩的“精神”、一种“奋发和肯定的生命”,这成为后世许多所谓心理学的资料。他认为伪善的基督教道德的善良和仁慈是虚弱的、颓废的。他对于“精神”有特别的着迷,把它同运动、张扬的话语(与沉默相对)乃至战争联系起来,抨击时代的“柔弱性”(这一点倒是可以照映当下),而它能带来无穷的裨益——自由,创造力,生命力。他对于后世有着以下的预见:“这柄利斧会斩断人类‘形而上学的需要’的老根——是人类之福,还是人类之祸,谁能料到呢?”“一切旧社会的权力产物会被炸得粉碎——因为它们都是靠谎言起家的。一定会有战争,有一场地球上从未有过的大战。从我开始,世界将会有伟大的政治出现。——”他敏锐地指出了“‘彼岸’的概念,‘真实世界’的概念,是发明来诋毁这一唯一存在的世界的——难道不给我们尘世的现实留下目的、理想和使命了吗?‘灵魂’、‘精神’,最后还有‘不死的灵魂’,这些都是发明来蔑视肉体的,使肉体患病……不谈身体健康,只讲‘灵魂健康’”“‘罪孽’的概念,包括相应的枷锁即‘自由意志’的概念,是发明来扰乱本能、使对本能的怀疑心变成第二天性的!‘忘我者’,‘否认自我者’的概念……把自我毁灭变为价值的象征,变为‘义务’,变为‘神圣’,变成人中的‘神性物’”,这一对基督教信仰的批判之精准无怪乎他自称他“发现”了基督教道德。在书的最后,他写道:“——你们了解我了吗?——狄俄尼索斯是十字架上的耶稣的对头……”尼采的内心已俨然将自己当成了近乎神(酒神)的等同存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