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制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读后感100字

制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读后感100字

《制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是一本由曾启雄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0元,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制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读后感(一):色彩是岁月的讯息,在春夏秋冬里,传递着各种意义

曾启雄老师在《制色》中说:“色彩是岁月的讯息,在春夏秋冬里,传递着各种意义”。读完《制色》,才明白原来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独特的意义。红色是热烈,绿色是春天,白色是纯洁。颜色虽无法言语,但传递的信息早已胜过千言万语。

这种色彩和意义的对应,是一种视觉和心理感受的对应,不仅是社会的约定俗称那么简单,更蕴含着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和民族文化。比如,书中就写到,我们看到白,不仅仅会想到它叫白,也不仅仅会想到纯洁的意义,还会想到素、缟、皎、皓、洁、粉、雪这些汉字,想到告白、想到秋天、想到肃穆,想到白鹿和白虎的传说,想到祥瑞之兆 ……一种颜色之外的衍生,看出的东西反而更多。这就是色彩的意义,也是《制色》的意义。

色彩让我们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去看伴随中华民族的沧海桑田,看曾经的璀璨如今陨落,看美好的事物不再闪光,看有些珍贵的精神仍然得以保留。斯人已逝,斯物已亡,物质常常受到消磨和损坏,我们凭借物质所见到的,与千百年前人所见到的,形同而神异。那些曾经美好、曾经朗朗上口的传统色彩,已在时间长河的淘洗下,逐渐褪去其光彩。《制色》所能做的,是将那些美好一一拾起来,重新拼贴出一个更丰满的涵义。

《制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读后感(二):从古籍的笼统文字中复原失落的千年绝色

刚开始看到曾启雄老师的《制色》,首先就被刻板印象绊住了脚,觉得肯定枯燥无味,我又不是专业画家或者需要运用色彩的人,这样多的色彩名词,与我有何干系?真正翻开来、读下去,慢慢才发现,原来每一个普通的颜色背后都别有一番天地,原来从古籍的笼统文字中复原失落的千年绝色,更是一场与技艺消失时间的竞赛。读完时,才发觉色彩之伟大,中华古典文化之伟大。

比如,在《制色》中曾提到孔子的一句话:“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这句话出自《论语·乡党》,大致是说: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有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日常穿的便服。孔老夫子管的东西还真不少,连人家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要管一管。不过,读完《制色》,我就明白孔子这么说并非全无道理。因为在古代,深色衣料费工耗材,且颜色持久度不佳、易褪色,穿深色衣服自然不那么划算了。

还有一个词“密陀僧”,乍一看,我以为是哪个朝代高僧的尊称。看了《制色》我才知道,原来它还是一种颜色。人们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发现了密陀僧这一名词,发现它被曹雪芹当作一个色彩词用在文本中。为此去翻阅了相关文献,这才发现,原来密陀僧是从矿物性颜料得到的,曾出现于敦煌石窟绘画,从西域经由丝路传进。原来,色彩领域也有西域的舶来品。

《制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读后感(三):青绿之外,亦有斑斓

中国人似乎历来对色彩就很敏感,红色不叫红,而叫胭脂、茜色、绛紫,蓝色也不称为蓝,而叫作天青、竹月、湖蓝,连旭日初升时天际的蓝也被苏轼称为“东方既白”。五彩缤纷本就美丽,再冠以雅称,更美在意境、美在风骨。仅用区区几个字便将传统色彩多变、含混、复杂的美学及文化意涵淋漓尽致地显现,这恰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处。

想要更了解中国色彩,不妨看看《制色》这本书,传统色彩研究学者曾启雄教授在《制色》中追溯和整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毕三十年之功潜心钻研古代东方色彩,不仅仅是对某种传统色的发现、利用,更在于恢复中国人对传统色彩文化的心理认同感,恢复色彩文化自信。如此,我们看到一个普通的颜色,不仅会想起它叫什么,还有它的雅称,它的内涵,它的内涵背后的典故。这些都是中华文明传承至今的奥秘。这本书讲述了色彩的秘密,更可以从中窥见中华文明生机勃勃的枝脉。

曾老在《制色》中的一句话一直很令我感动:“于近代消失的千年色彩,并不全然是落伍、跟不上时代的,只是在现代化进程里,这些古老的色彩,来不及经过反省或咀嚼,被暂时遗忘了而已。”原来有些东西,并不是人们忘记了它,而是现代化的进程太快、太满了,它们走得比较慢,暂时掉队了而已。假以时日,我们终会再度相逢。色彩如是,传统如是,一切美好的、积极的事物如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