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时间的色彩》读后感1000字

《时间的色彩》读后感1000字

《时间的色彩》是一本由[英] 丹·琼斯 / [巴西] 玛丽娜·阿马拉尔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68.00,页数:2021-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的色彩》读后感(一):不再属于“小众”的甲骨文丛书

最开始的期待,是里面有大量珍贵的照片,作为一个“懒癌”读者,看书的时候恨不得甩开手机,停止各种地图查找、人物画像查找,而这本书多多少少治疗了我的懒癌症。

拿到书,开书的瞬间,再次带来了惊喜:每十年一小节,而每一节中,每一年又有作者选出的代表事件,也就是说从1850~1959年,都拥有一个挑选出来的事件。拓展一下,甚至可以将其作成鱼骨图,把属于自己的阅读节点再进行扩展,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想想都有点兴奋,会变成怎样一副图景呢?

再说图片,就像介绍的一样的,是经过修复,着色的。或许在一些人看来会是一种遗憾,但是,我更愿意将其看成是作者在表达他对那段历史的“着色”,作者的想法可以通过文字来表达,但我始终相信有些是图像本身才能表达的。如果给我们同样的素材,会怎么去处理呢?

一百一十年的历史,或许只需要一个完整的下午就能翻看完,但作为一个甲骨文的老粉,或许可以抽出时间来,将相关书籍都放到这个鱼骨图里面,说不定已经有骨粉开始做了呢。

《时间的色彩》读后感(二):黑白历史,彩色记忆

抛开照片来看,本书选取的事件都是早已写进教科书的历史重大节点,叙述平易,解释详细,通读下来可大致了解1850-1960年以来的世界脉络,对近代史小白(比如我)来说极其友好,对熟知这段历史的读者也会借由图像的直观带来新的感受。复原的大幅彩色图片能给人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

不过这也是稍微令人有些遗憾之处。因为靠200张图想要展示一百一十年的历史实在是强人所难,所以对于历史的了解仍需文字辅助。可若真是如此,彩图带来的价值能比黑白照片高多少呢?当然,由于本书的艺术家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选出10000张照片,又从中精选了200幅,自然要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于是呈现出比较平衡的风格。彩照的艺术性也许被中规中矩的编辑理念削弱了。

但当我说出这一想法时我心有不安,觉得这是一种苛责。毕竟不展示那些每一件都对如今有深刻影响的重大事件,还能展示什么呢?也许可以展示一些更加日常或更被忽视的照片,也许应该增加一些上色中敲定色彩时依据,更加唤起照片的生动……不过主流之外总有各式兴趣,作者没理由也不可能迎合每一个读者。我将惋惜留给自己。

但无论如何,大部分照片都相当有趣。

据艺术家所言,书中的彩照是她在一边查资料,一边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上色完成的。其中所花费的慢工可想而知。当你凝神细看,会被上色的细致程度折服,所有细小的光影层次全部按照本来的曝光还原出来:你绝对想不到这是修复出的色彩。于是我们透过艺术家的手装上了古人的视网膜,与前人所生存的世界更近了一步。

书中有许多很“过瘾”照片,比如巴黎博览会上巨大的神庙雕像、战壕里的骷髅、墨索里尼被鞭尸后的照片等等,但我也决定再从200张里只选出一张来,代表我现在回忆起来最有感触的一张:

1956年6月21日,梦露和阿瑟米勒结婚前八天,在家门口接受采访

依然如此美丽,如此仪态万方。但却与以往所见,因工作要求而刻意展示娇媚与风骚的梦露不同,照片上的梦露呈现出更为丰富的一面:亲切中带着羞涩与局促,既像是被过于大胆的记者逼问得手足无措,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也像是跟本就陶醉在即将到来的新生活的幻想中,恍惚、迷乱,不断失神,压根没听记者的问话;被大声唤醒后,只能连声致歉,轻抚有些滚烫的脸颊。

《时间的色彩》读后感(三):不只是影集:鲜艳的百年世界史

一切都要从一张老照片说起

大沽口炮台惨状

这张照片拍摄于1860年的大沽口炮台,彼时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炮台,准备进攻京师。从照片中,可见战事之惨烈,拍摄这张照片的人是当时随军的一名记者,名叫费利切·贝亚托。在《天国之秋》中,记录了此人的恶趣味。

很显然,这张照片是贝亚托“摆拍出来的杰作”,但与“美感”没有丝毫关联。真实的场景的惨烈程度想必更甚于照片,但这张照片就已经将当时的场景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也证实了侵略者的丑恶嘴脸。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经过不断地发展与改进,照相技术日趋成熟,照片也成为记录经典瞬间的最佳载体。在那个绝少PS的时代,老照片客观真实地记录下历史时刻,“以图证史”是史学研究重要方法之一,照片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最佳的材料。如赵省伟先生主编的《西洋镜》系列,选取经典老照片,不仅再现中国近代中国发展的大事件,也让读者能够直接体验社会场景。

《时间的色彩》看起来好像是一本影集,作者选取200多张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老照片,经过翔实的考证后手动上色。但它不仅仅是一本影集,精心编写的文字同样不容忽视。言简意赅的文字既说明了照片中的人物与场景,也交待了此起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更将1850年至1960年的百年世界史都完美串联起来。

19世纪是一个扩张与变革的时代,列强改革内政,瓜分世界,向帝国主义过渡,落后国家则在灾难中艰难前行。

维多利亚女王与慈禧太后

上图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位女性。两者都兼具着王者之气,但所处国家的命运却大相径庭。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下,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和一系列的扩张活动,成为世界霸主。作为清朝的实际掌控者,慈禧太后将日薄西山的封建王朝推向了深渊,列强将中国视为一块巨大的蛋糕,谁都想分得一块,尝尝甜头。但慈禧太后的一些举措客观上促成了民族的觉醒,为日后的革命奠定基础。

进入到20世纪,列强的矛盾越积越深,最终以世界大战的形式爆发出来。全世界的国家地区几乎都卷入战争,数以千万计的人失去生命。

索姆河战场

珍珠港

上面两张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经典场景。第一幅图来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役,100多万人丧命,整个作战区域成为一片废墟。第二幅图是被轰炸后的美国军舰,日本对珍珠港的突袭,不仅让战争规模扩大,也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大战的根源往往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垄断组织的出现虽然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利益,但也为经济危机埋下伏笔。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给主要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一些国家从危机中缓慢走出,但实力大不如前,另一些国家则成为了法西斯的国度,战争在所难免。

民族解放也是这一时代的重要事件,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崩溃,亚非拉人民展开一系列的解放运动。但在运动过程中也诞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地区冲突依然是挑战世界和平的因素之一。

1850-1860年也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工业革命的持续进行,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科学发明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便利了人类的生活。从汽车、石油、钢铁、化工、飞机、核能,大量的成果被应用在战争中,战争也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莱特兄弟与飞机

巨大的蘑菇云

百年时间,帝国兴衰、科技发展、政治博弈。人类历史在曲折中不断前行,照片记录历史行进的痕迹,重新上色的照片更是再现了经典的历史场景,更让读者能够直观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欣赏鲜艳上色的老照片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百年历史的厚重感。

《时间的色彩》读后感(四):一本帮你串联近代史的图册,一图可配一书

因为主体是本图册,其实书评没什么好写的。但就像我短评写的,如果是历史社科爱好者,会发现基本每页都可以对应一本书,我从自己的书里面随便找了一些,拍了点合照。

基本上覆盖了从1850到1960世界各个大事件,精准的上色让我们心中的那些历史画面不再是从前看到的黑白色,变得鲜活了起来。

《时间的色彩》读后感(五):爱,死亡和机器人

这是一本一旦翻开就停不下来的书。在画册中,每10年作为一个跨度,用15-20张通过后期精准上色的黑白老照片,重现了人类百年社会发展历程。作者之一的马丽娜·阿马拉尔女士认为,本书宗旨是“为褪色的世界恢复光彩”。照片上色的目的在于“用崭新的眼光观察人类历史那个充满戏剧性的成长阶段”。在总共199张照片当中,国家首脑或日后作为一地之主的共有39张,忠臣良将有10张,社会名流与科学家艺术家有24张,社会风潮自然灾害有38张,平民士兵底层农奴有88张,他们也占到最多的44%。

所有的这些照片,由于年代久远,工艺落后,而且来源广泛,甚至格式大小都不尽相同。想要把他们统一在一本画册当中,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照片当初的制作过程决定了它的清晰度很差,另外一些则带有令人不适的时代特征,所以选择照片某种意义上要比后期上色更加困难。作者们尽可能小心翼翼,采用最有代表性的照片,在一本书的范围内容纳进“从帝国争霸时代到超级大国时代”的全部过程。同时努力挖掘资料,搜索信息,为每一张照片的上色提供证据,还原细节,在正确的基础上做到精准,兼顾质感与光影。用作者自己的话说,黑白照片的历史是暗淡的,不完整的。上色之后,我们终于可以不用“透过玻璃来影影绰绰的看历史了。”

全书由四部分构成:每一个10年开始前的导览词,上色后的照片,对此照片的解释说明,以及引用那个年代第三方的评论。每一张照片都可以自成一个故事,如果你把眼光放大到10年,20年,甚至整本书,你会发现没有独立存在的事情。某项历史事件的成因也许发生在30年前,而另外某事所产生的后果也要在几十年后才能显现。在历史深处,人们总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那些狂人,阴谋家与杀人犯的洋洋自得现在看来都是那么可笑。普通人被时代裹挟,命运也总是令人唏嘘。但历史总是向前,如同车轮轧过地面,留下清晰而深刻的痕迹。对于我们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在时间线当中体会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那些爱,死亡,与机器的轰鸣。而每当我们潜入时间,也会发现历史中的自己。

在所有照片当中,我最喜欢托尔斯泰给孙辈讲故事的这张。你能相信吗?那是全书当中唯一一张孩子的笑脸,那时的托翁已经82岁,依旧精力充沛。他在讲一个种满了黄瓜的菜园的故事,用手比划着,说着引人入胜的情节。对面的两个孩子眼中有神,脸上有光,嘴里有笑。这是一张拍摄于1910年的照片,彼时的托尔斯泰已经功成名就,《战争与和平》发表于1865年,《安娜·卡列尼娜》发表于1875年,他与那些同时代的文豪们一起开创了19世纪文学的宏大局面,并用自己的笔记录这个时代众多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用文学让这个时代充满鲜活的色调。1910年前后正处于黑暗黎明的时代,马上就要开始的世界大战,让这些许宁静显得尤为珍贵。我翻阅其他照片之后,还总是回头看看这张照片,孩子们的笑脸,就好像暗夜当中燃烧着的一盏蜡烛,微弱而纤细的光,照亮一切。

1944年6月,盟军司令部发动了代号为“霸王”的诺曼底登陆行动。目的在于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缓解苏联的压力。在6月6日,无数战舰和运兵船载着约13万名士兵通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的诺曼底抢滩登陆。这张照片描述的是在出发前得那一刻。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并非精良武器与齐整军容,而是占据照片中心位置的几位士兵脸上的笑。这是一群机降步兵,接受的也是空中打击训练,因为没有足够的飞机,在行动开始时需要坐登陆艇上岸。他们满脸笑容,有一位士兵还做出挤眉弄眼的怪表情,轻松而自在。仿佛这是一场必胜的战斗,我们无需担心什么,我们会搞定一切,去欧洲狠狠地踢希特勒的屁股。我们毫无畏惧,我们视死如归。我不知道这几位士兵最后登陆的是哪片滩涂,又是否活了下来。他们的笑有着超越死亡的力量,就好像《兄弟连》里所形容的那样:“爷爷,你是英雄吗?”“我不是,我只是当初和那些英雄们一起并肩作战。”

从这本书开篇的1850年起,科技作为人类社会的另外一项标志,始终缓慢而坚定地迈动着步伐。在工业建筑方面,加拿大广阔的土地上联通了铁路,人类开始建造大型轮船,有轨电车,挖掘苏伊士运河,把世界的各个地方联结到了一起。城市当中跑起了汽车,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从一地到另外一地的效率开始成倍提高。作为地标建筑的自由女神像,埃菲尔铁塔拔地而起。在科学理论方面,爱因斯坦写下了著名的方程式,居里夫人发现了新的化学元素,爱迪生更是发明了许许多多现在觉得普通但当时惊为天人的创造。可以说如果科技总是为和平所服务,日后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令人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一厢情愿,认为一项发明面世必定会造福人类,但事与愿违,拯救与杀戮永远在硬币两面,如果一项科技是可以救赎人类自己,那么某种程度上,它也可以应用于杀害人类自身。

1945年8月6日,这应该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被铭记的时刻。由于日本法西斯拒不投降,美国向广岛投掷了一枚4吨重的铀弹,这枚代号为“小男孩”的铀弹所展现出的威力超过了以往人类投掷的任何炸弹,它直接或间接造成了12万人死亡,瞬间使12平方公里左右的城市建筑化为废墟。3天以后,美国政府又向长崎投掷代号为“胖子”的钚弹,导致4万人死亡。这一最新科技终于应用到了人类互相对砍的屠刀上。从此以后,各大国之间的核竞赛或明或暗的开始了。下面的两张图一张是广岛被炸过后的景象,一张是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在马歇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试验水下爆炸的情景。每一个国家都在你追我赶,不甘人后。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社会开始有意识的通过谈判进行“核裁军”,但这些代表着死亡的武器仍然为数众多,悬挂在我们头顶的死亡,仍然每时每刻令人感到震颤。

在美国时间1945年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日本时间为8月15日),纽约市民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胜利。一位水兵在时代广场的欢庆活动中亲吻了身旁的一位女护士,被《生活》 杂志的摄影师抓拍下来,成为传世的经典历史画面。这就是《胜利日之吻》这张照片的来源。在本书中,《胜利日之吻》在379页占有一页的版面,它代表了胜利,欢庆,代表了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那该死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这幅照片作为那个时代的经典一直流传到今天,每每提及战争胜利,总要搭配这张照片以示自由世界又回到了人间。但历史深处总会有些谬误等待着人们去发现。我第一次看这张照片时,觉得男性水兵的左手似乎太用力,扭曲成了一个奇怪的角度。两个人就算不认识,因为共同的欣喜浅浅一吻,也没有必要如此用力,好像捕食者在征服他的猎物。而女士的手架在胸前,似乎在抵抗着什么。直到我在读到这本书之前的一周左右,在社交媒体上有一位“internet-garcon-pdf”的博主在4月25日晚21点左右发了一条消息,引用了一位外国女士的视频,视频全长1分55秒。我把全文摘录如下:

我知道上个世纪40年代和今时今日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所以读到这里,可能会有人不以为然,觉得这充其量也就是一次兴高采烈后的得意忘形,是胜利者的发泄。但我不这么看,我觉得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社会制度,因为何种理由,在女士本人并非主动自愿得前提下,男人做出亲吻、抚摸,触碰身体的动作都是性骚扰。我们奋起抗争,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民,捍卫自己的家人。我们战胜魔鬼的代价,绝不是把自己变成另外一只魔鬼。

历史的视角通常属于胜利者,仿佛他们先天占有了道德高地的一切,鲜有人对弱者能够感同身受。众人眼中的浪漫一吻,也许是那位女士心中一辈子的隐痛。而照片背景中那些男人的哄笑,正衬托出一个无辜路人被持续侵犯时地无助与悲伤。历史的诡异之处往往就在于,勇士可以战胜恶龙,但面对无数诱惑,自己便会慢慢长出鳞角。

阅读本书是一种享受,精细的照片,严谨的介绍,在纵横驰骋中体会百年沧桑巨变。这当中有威武勇猛的君主,有精于谋划的辅臣,有荣誉等身的行业翘楚,有探索未知可以把性命置之度外的冒险家,更多则是乱世中颠沛流离的芸芸众生。历史需要更多人来书写,他们不单单是和那些著名人物恰巧同处于一个时代,他们并非背景,本身即是充分的理由。于是我继续打开书,细细重读那些旁白文字。鲁迅曾说横竖睡不着的时候看书,字里行间看到的都是“吃人”二字。而我在这百年当中读到的更多是伴随着死亡的爱,机器的轰鸣,不断超越与从愚昧走向文明的历程。恍惚之间,以为自己也是其中一员。

所以当我一会儿站在古埃及的考古现场,一会儿参加维多利亚女王的六十周年庆典,一会儿与林肯总统谈笑风生,一会儿又从不知是哪场战争的坑道中爬出来的时候,明白了历史终将把所有人联结在一起。书中的每个人同时也是21世纪的我们,我们将会谱写自己的历史。再次重读,你仍旧会看到那些暴君的豪言壮语,那些奸党的卑鄙手段,那些企图以一己私欲改变历史进程的诡计,只是这次不再惊慌,行至结尾,你也许会轻轻地说一句“幸好,他们都失败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