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100字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100字

《知青变形记》是一本由韩东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一):韩东离合格小说家之间隔着100个琼瑶

接着两个月前的评论:假如前三分之一还算基本合格,后面就完丧失了一个作家起码的文本架构把控能力,全无合理逻辑勾连的叙事,使得情节之间毫无章法,贫弱的笔力犹如一根发育不良的细树干,支撑不了芜杂而野心勃勃的观念之果。

韩东先生,任何“魔幻现实”、“荒诞意向”还有你所诡辩的“情感逻辑”都不能成为一部小说缺乏基本逻辑链的借口和遁词,而且看到您急赤白脸地为自己糟糕小说辩解的摸样也显得非常心虚和没有风度,或许,你心底清楚这本小说的货色?

韩东先生,您真不是写小说的料!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二):看正文, 别看编辑和序

小说写的非常好, 故事曲折吸引人, 人物即克制又丰满(尤其是继芳, 忒喜欢了), 语调非常优美(想知道怎么才能找这么好的语境...), 凭俗人感觉内涵深厚(身份是终极问题么, 韩东哲学出身, 随便放点东西点缀点缀, 绝对不会缺内涵).

看了3篇韩东的长篇, 最爱的是<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 其次是这篇, 最后是<我和你>, <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可能作为小说自身和这篇不相上下, 可是有青春眷恋症的人, 永远迷恋少年题材, 另外<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和韩东的个人体验可能更接近, 自我融入度更深.

说说缺点:

以前对花城印象很好, 这本书改变了印象, 编辑无比愚蠢, 封二的内容简介和<故事会>一个风格, 封底找了些"知青成功人士"胡夸一通, 大大降低这本书作为书的价值.

不知道是不是作为读者理解作者意图错误, 个人认为韩东的序写的和小说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这个小说应该改名叫<变形记> 它跟知青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又或者出于商业考虑, 期望有更多知青读者可以让此书大卖?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三):我读《知青变形记》

个人对小说角色性格塑造喜好的角度上,过于有思想的角色我特别不喜欢,形式上鲜明的角色会带领叙事者走向叙事的瓶颈,那样就和豆瓣直播贴没什么区别了。韩东在罗晓飞这个角色的塑造上,一如他之前的小说,跳过了矫揉和造作,他用时代特征模糊掉了大多数人拥有的世界观。

事实上,小说里,不太有性格特征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在我与罗晓飞的对话中,罗晓飞时常让我觉得他时常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只把命运交给了韩东。

我读曹寇先于韩东,只觉得说不清道不明的像,以至于我会想,南京的作家是不是都这样。马原在谈电影时说过,编剧应该多抓细节少谈思想,小说也一样,我作为读者,只有充满想象力的精确才能抓住我的心。就像韩东过去小说。

《知青变形记》打动我的就是这种充满想象力的精确。你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经历过的六十年代生人能虚构出让你认为和那个时代如此相称的东西。结构上,《知青变形记》平铺直叙,稳扎稳打,让我改变了一些对好小说的判定标准。现在我认为,好的小说的灵魂是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如果恰好笔者是一个中年人,中年人的生活靠经验支撑,经验说明缺乏想象力,可我们从小说里窥到的是笔者的经验集合,如果恰好故事十分有想象力,那小说就尤其值得赞赏了,《知青变形记》就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小说,题材上的历史使命感和作者所处的时代相悖,有点黑色幽默。

令我感兴趣的是,韩东的小说和曹寇的小说,都给了我一种颠覆世界观的奇妙感受——没有任何人有表达欲,被朋友出卖不愤怒,和情人分手不流泪,只有准确的叙事叙事再叙事,没有人参与谋杀,就算是死那也全是上帝的错。

《知青变形记》让我想得最多的是,我究竟需不需要现在的生活。罗晓飞提醒了我,我努力抗争和争取的那些东西是怎么进到我脑子里去的。我的价值观是哪里来的,哪一些是我的与生俱来,哪一些是别人输出给我的。如果有一天我经历了剧变,我是不是能像罗晓飞一样接受命运的安排,在命运的安排里做一个富有的人。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四):讲故事才是回归作家的本源

关注韩东,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数数了家里的书架上,一共有七本他的书。还不包括收录了他的诗歌的那套“新潮文学”和他担任编辑期间的若干本《芙蓉》杂志。

不过自己反反复复看的还是那几本中短篇小说的集子和《我和你》。韩东写的小说属于文人小说哪一类,故事固然有,但更多的内心世界的描述和细微观察。不论是“交叉跑动”,“明亮的疤痕”还是“我和你”,故事都是些不愿人知,无可张扬,简单卑微的爱情愿望,而与此相关的却是个人世界中的偏好、得失计量、占有躲避、优越感或是救赎的心愿。因为他的小说里没有完美表现的人,所以感觉和生活贴近,也会更加关心和同情他们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看到怕被弄脏的雪白的羽绒服,看到“交叉跑动”的感慨,看到“求仙拜佛”的无稽寄托,看到明亮的疤痕还要装作安之若素的掩盖,当然会感觉到悲哀,当然会对这样的描述者感到亲近。

《知青变形记》是豆瓣上书评最多的韩东作品,这当然少不了作者本人的大力宣传。而变化也是显然易见的。这更像一本实实在在的小说,除了推动故事的进展,少有议论,第一视角的小说,却很少写主人公的铺成的心理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除去比较诗意的开头和中间改造生活环境的两段,剩下的就是故事故事、进展进展,即使是进展也不拖泥带水,过去就过去了,没有印象深刻的情节,没有无益的悲伤感慨。 除去主人公喜欢设问的习惯仍然很韩东,其他都感到明显的风格转变。

说回故事本身,这部“知青小说”与知青小说的刻板印象不一样的。生活是知青生活没错,不一样的地方你找不到苦大仇深。即使这样一个被朋友出卖,被隐姓埋名重新做人的故事,被放到其他时代,即使不写成《基督山伯爵》,也值得被写成赚钱几把热泪的“知音体”的。但是,没有,罗晓飞是个命运的接受主义者,不执著于是非曲直,不爱憎分明,最终他变过去了,却没有变回来。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远离了父亲和家庭,看似难以接受,细想又合情合理。如果罗晓飞不这么做,作者势必要编出更离奇的情节来完成这些转折,可普通人的人生哪里能把所有离奇的情节全部遭遇,或是谁又规定知青就必须要回归知青,城里人不能作回城里人就是未完待续?这样的结局又不同与或美满或悲怆或历史感强大的结尾,只有“波浪式”坟头的清淡诗意。

如果这是一部向普通读者靠近的小说,那也只是从形式上而言的,骨子里仍然是一部文人小说。

然而我并不怀疑,未来的一天,韩东会成为我所喜爱的毛姆那样伟大的作家,以适合的主题讲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故事。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五):存在的意义?

愣了半天之后回想这本书,第一个问题是:这本书存在的意义?也许只是在韩东年表上再可有可无地添上一栏。还有,就是这篇有点意思的“序”有个存在的地方。

这本书最出乎我意料的地方在于,我以为他会写点出乎意料的东西,但是没有。生活是一条顽固的河流,固执地向前流淌,偶尔有些插曲,也不过是河道小小的转折。

当然一本小说能否出乎意料并不是非常重要。只是我在竭力地回想,平庸的文字,平淡的故事,塑造得并不饱满不成功的人物,还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地方,能不能抓出一些闪光点呢?然后我想到了这,并对此否定。然后想起的是,主角顺着生活和乡村传统一路往下走的平静,也许也给了我一些平静。

最近晚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看《宫锁珠帘》。在回想此书的时候竟让我觉得跟这电视剧有惊人的相似。作者和编剧真的太理想了,以至于一个刚下农村的知青,看了几本父亲临行前送的种植养殖知识,就能带领一家老小科学合理规划田地发家致富奔小康。似乎他们想干什么就会有什么存在。以至于一个下午刚死了丈夫的女人晚上就乐呵呵地跟罗晓飞干起来。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豆瓣上会有那群人挺韩东而反博士?难道是因为“她们是博士”或者说她们还是占据了较多资源的“复旦大学博士”或者说她们是有希望成为一领域的专家的“当代文学博士”?除了这种类似“仇富济贫”心态之外,我不能明白。

女性是一向关注的点,原因异常简单因为自己同为女性。回想书中关于女性的情节时不禁喘了口气。这是多大的意淫啊!就一个晚上,他顺理成章心安理得地成为一个寡妇的丈夫,拥有了死去的人的一切——尽管连家具也没几件,但罗晓飞马上有了一个家——物质的和精神的;有了自留地,可以生产获利;还拥有了完整的社会关系——成为村里名正言顺的一员(意味着出事了大队会帮他解决),有为好这些亲戚(在罗晓飞生产发展过程中成为他有用的劳动力),等等。这人捡了大便宜之后虽然不至于还伤春悲秋地悲叹自己的委屈,但书里唯一女知青邵娜对他的爱总有点至死不渝的味道,简直就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那样念念不忘——也就是说,不仅拥有了物质层面里相爱的继芳,还有一个精神上对他不离不弃的邵娜——我只想吼一句:凭什么呀?

这书评3星是因为它至少还能读得下去,尽管有很多七零八落没有交代好的地方,但至少回想起来还有那么故事还有那么回事。

韩东是哲学系出身的,而且他说自己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交代不完整,是因为他认为读者有能力去填补这些空白(这样的理由在我看来是多么苍白无力)。那么试图回想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所能想到的就是——罗晓飞就是一个愿意任由命运摆布的人,对什么都可以安心(并快速)地接受,默默地顺着生活和时间走下去。

but,so what?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