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证之罪(修订新版)》读后感锦集

《无证之罪(修订新版)》读后感锦集

《无证之罪(修订新版)》是一本由紫金陈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证之罪(修订新版)》读后感(一):动机无敌

前两年就看过了《坏小孩》和《长夜难明》,但机缘巧合一直没看过这本《无证之罪》。趁这次修订新版,终于看完了这本《无证之罪》。

要说紫金陈老师最牛的,还是讲故事的能力和让人意想不到的作案动机。当司空见惯的套路已经无法激发读者的热情,紫金陈老师总能掏出无敌的动机,让人慨叹故事原来可以这样。而这样的优秀的情节和动机,才是紫金陈老师这三部作品成为华语推理小说的经典之作,改编的影视剧口碑极佳的原因吧。

不同于《坏小孩》更极致地表现人生性本恶,亦不同于《长夜难明》中闪耀的小人物的人性光芒,这本《无证之罪》更体现的是人性的偏执与坚持。为达目的,不计代价。

下面剧透预警!剧透预警!剧透预警!

这是一个两位天才的对决故事,天才的对决总是或多或少地波及一些普通人的生活。当连环杀人的步骤被打乱,不妨像《嫌疑人X的替身》一般,做一些如同铁证的不在场证明。尤其是骆闻想让女生去看电影的时候,简直致敬地不要太明显。但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也就在于骆闻指挥小情侣和警察斗法的段落,既严谨又刺激,弯弯绕绕,有些意思。

这本书还很值得讨论的地方在于天才严良的破案手法,喜欢的人可能很喜欢,但我其实不是很喜欢。严良觉得当方程没有解析解的时候,不妨先假设答案再带入证明。但我总觉得这其中有太多的偶然巧合。可能因为我不喜欢凑答案,总喜欢尽量直面求解的过程,我认为这才是探索、思考的快乐所在。又不是偏微分方程或者更难的方程,这么容易就简单带入答案实在是有些投机取巧了。但紫金陈老师的这个想法放在推理小说里,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如果紫金陈老师的下部作品,能更表现出更多一些对于人性的悲悯(或者说文笔更好一些),我愿称之为华语推理小说最牛的作家之一。

《无证之罪(修订新版)》读后感(二):“感情”往往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这三部电视剧的大火,使得原著作者紫金陈名声大噪,甚至让他有了一个“中国东野圭吾”的头衔,虽然中国有很多东野圭吾就是了(雾。后两部剧的原著《坏小孩》和《长夜难明》我都阅读过,而借此次这三本书再版之机,我也终于补上了最后一本《无证之罪》。

杭市三年内不断上演了五起连环命案,死者均是被跳绳勒杀,在跳绳的两个手柄上都留有凶手的指纹。最令警方愤怒和头疼的是,现场每次都留有一张挑衅警方的纸条,上边打印着“请来抓我”四个字,可见凶手极其猖狂且自信。没想到几天之后,又出现了第六位被害者,但现场情况与前五次截然不同,唯一看得出关联的就是现场留有凶手的指纹。围绕此案,严良与骆闻的对决正式开始。

与平常所见的推理小说不同,本作采取了倒叙的方式。开篇便交代了最后一案的凶手是被死者纠缠的姑娘朱慧如和暗恋她的郭羽,但他们的行凶现场被骆闻目睹,作为前公安系统的知名法医和物证鉴定专家,他可惜两位年轻人的前途不该断送在一个小混混身上,于是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掩盖罪行,完成一场没有任何证据的犯罪,即“无证之罪”。因此,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前警察严良与骆闻围绕一个个细节的斗智斗勇,让人在揪心中又觉过瘾。

人从来都不是只有理性构成的,再铁石心肠的人都有心中要守护的感情,那便是一切牢固防线的突破口,终究任何严谨缜密的逻辑都抵不过人的感情。严良违反纪律而离开警察队伍,是因为内心壁垒的松动;骆闻选择趟这滩浑水,不忍于两位青年的际遇;连环命案的转机,出现于骆闻对妻女最真挚热烈的思念,让他毅然决然地踏进了圈套;朱慧如和郭羽的认罪伏法,反而是因为哥哥朱福来笨拙而质朴的护妹之心。骆闻千算万算,最终漏算了人的感情,导致了他的一败涂地。

最后得说一下,看评论有人指斥这本书抄袭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但我觉得这种观点太过了,有失偏颇。诚然,两位高智商人才严良和骆闻的较量,与汤川和石神的较量颇为相似,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借鉴,两本书故事整体的情节和内涵是截然不同的。

三本书阅毕,整体属于中上等水平,我觉得紫金陈最应该感谢的是改编拍摄这三部作品的导演和编剧,正是这三部电视剧让他那略显粗糙的文字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无证之罪(修订新版)》读后感(三):我已经知道真相,但是我忍不住看下去!

《无证之罪》,紫金陈“推理之王”三部曲第一部!一部中国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紫金陈不吝于、不害怕在开头揭示真相,因为他知道读者会心甘情愿读下去!确实,这是一本提前公布真相,但依然充满阅读兴趣的小说。

本书成功之处在于人物的复杂性,无论是朱慧如、郭羽,还是严良、骆闻,都展现了相当程度的人物前后变化,当然,这一变化,是基于案件背后的真相以及所带来的冲击。 在所有出场人物中,骆闻无疑是最有魅力的人之一,其悲惨境遇让人唏嘘与同情。他在书中的为人处世,染上了一层“殉道者”色彩:骆闻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从法理上讲是十恶不赦的罪人,但从情理上讲却又是其情可悯,其人可怜。“活着却不知道为什么活着,甚至成为物质、欲望、权力的俘虏,这才是存在最大的荒诞的境遇。”骆闻拥有很好的物质条件,可他却并没有让欲望占据自己的生活,他知道,他现在之所以活着就是为了寻找妻女的下落。为此,他不惜犯罪;尽管如此,他仍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首先,骆闻之所以犯下连环杀人案,是为了以此引起警方注意,借助警方找到自己妻女的下落,其出发点不是为了杀人。 其次,骆闻所杀害的这些人,无一不是对社会治安有着严重危害的人。其中,有的人刑满释放但屡教不改,有的人正在犯罪但没有抓获,有的人行走在犯罪的边缘且对他人人身安全有重大隐患。法律不能剥夺这些人的生命,警方不能及时逮捕这些人归案,骆闻就“替天行道”,剥夺他们的生命,使其不能再侵犯他人的安全与利益。 最后,骆闻之所以自杀并不是为自己赎罪,而是为了挽救两个意外杀害流氓的年轻人。综上,骆闻虽然是“坏人”,但他的死有“以身殉道”的意味,其“道”便是正义;在朱慧如和郭羽心里,骆闻就是向死而生的存在。

当然,紫金陈并没有美化“杀人者”,还是根据现实给其安排了结局。骆闻虽然以行使“法外正义”的理由杀害了多名对社会公共安全存在重大隐患的人,但最终也是落得了自杀的下场。这既是告诉读者要行善积德,与人为善;又是在暗示读者即使行使“法外正义”,同样也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总而言之,要遵守法律,要善良。

《无证之罪(修订新版)》读后感(四):道德审判中,没有赢家

看完紫金陈的《无证之罪》,还是忍不住拍案叫绝。有人称其为“中国推理教父”,这个称呼夸张了一些,但可以看出对他作品的推崇和赞赏。

“推理之王”系列第一部,严良挨骂应该是最多的。原因很简单:骆闻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太成功了,整个人都散发着主角的光芒。设计出严良这个的角色与之对决,稍有不慎就会被同情骆闻的人口诛笔伐,更何况他本身也是一名“污点警察”。

大家之所以对骆闻寄予无限同情,主要是因为他在朱慧如和郭羽失手杀人后,毫无保留地施以援手。如今这个社会,道德低下者大有人在,“彭宇案”流毒至今仍未肃清,很多见义勇为者,竟然还要担心被施救者倒打一耙,而整个社会对于信口雌黄之人除了道德谴责竟无其他有效的办法。在这种前提下,骆闻竟然毫无所求地帮助他们,还不惜拿出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为原本只是萍水相逢的二人犯下罪行来伪造现场。这种行为境界之高尚,胸怀之广大,着实令人感叹。

更关键的是,骆闻原本是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的。诚然,这次意外事件最终促使所有案情大白于天下,但骆闻在帮忙之前,并未料及此事。从行文来看,他帮助二人,应该仅仅是为了匡扶正义,顺带成全二人尚在萌芽中的感情。这种出手相助,最大的风险在于,自己可能因此暴露。这种风险来源于对现场的事后处理,更来源于朱慧如和郭羽本身——假定他们面对民警一而再再而三的讯问,心理防线率先崩溃,那么一切都将成空。

骆闻赌的,就是毫无经验的二人,能够迷惑民警的推理。在严良与他再度重逢之前,二人不负所望,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可以说,严良的出现,就是希望崩塌的开始。通过细致的推理,严良不但发现徐添丁被害一案的疑问,而且在脑海中基本还原了此前五起凶案的大致过程。这种能力,对于正义化身的警察来说,是理所应当的,但他站在了骆闻的对立面——一个宁愿暴露自己的风险,也要挽救他人人生的人,遭遇的恶评可想而知。

况且,与骆闻并非“滥杀无辜”的选择相比,严良最为人所不齿的,竟是抓住骆闻的弱点,设计一个精心准备的圈套,让骆闻即便知道其中有诈,为了心中的愿望不得不跳了进去。这种行为只是为了破案,但他击穿了人们对于道德的某种容忍度,整个破案行为与骆闻英勇救人相比,成了十足的反面人物。加之他此前离开警察队伍,正是因为为了正义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但此时以正义形象出现的他,却招招处处透露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味道,可以说,这个人物从一开始就被放在了极其被动的局面之中。

在紫金陈笔下,严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这个系列没有结束前,我不敢妄下定论。但把这部作品放在第一部,无疑是给这个角色挖了一个大坑。只能说,全书从智力的较量上来看,是非常精彩,而且是棋逢对手的,结论的设计略微出人意料,但也是大体符合人物心理和性格的。但从道德的较量来看,二人是不公平的。即便整部小说非常出彩,但人们难以忘怀、难以接受的反而是骆闻、郭羽和朱慧如三人的结局。这种“喧宾夺主”,或许从政治上来看是唯一选择,但在道德审判中,没有人是赢家。

读罢本书,我倒没看出来作者所谓的“文笔不好”——情节流畅,人物塑造亮点突出,关键点能抓住人,这三条就能完爆一批国内推理写手。但是还得挑几处毛病。第一,包括本作在内,紫金陈和国内一些作者在形容案件惊人时,都喜欢用媒体铺天盖地、记者围追堵截这样来描述。记者挨骂很多,这也被视为一个槽点。其实,国内媒体有严格的纪律,这种事情最多也就是所谓的自媒体可以这样乱讲。作者如果接触过媒体的朋友,一定会了解这一点的。

第二是妻女失踪一案,一个四处奔波的农民,是否有如此强的反侦查能力,这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对于骆闻这样级别的法医,竟然从这中间找不到蛛丝马迹,从事实上来讲说不通。另外,抛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湖变成高楼大厦也是需要先抽水的,这些内容和指纹的仿造一样,把时间向前推上个二三十年,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第三是严良与骆闻的对决,开始与二人再度见面,略显仓促和刻意,最后的理由也不尽合理,除非严良早就怀疑骆闻。这种怀疑一步步来可能更符合常理,也更能显示严良内心的情感变化,他挨的骂估计也能因为这个过程少了很多。

最后就是赵铁民的人设。都干到省会的刑侦支队长了,感觉人还是榆木疙瘩一个,处处透露出一种笨拙。“福尔摩斯需要华生”这个理由我也忍了,但县处级干部即便不是人精,至少也有点情商吧,反正人家替我东奔西走,我还冷言冷语“给你报个因公殉职”这种事,即便情商低似我,也断然不会说出口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