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這一生為何而來读后感精选

這一生為何而來读后感精选

《這一生為何而來》是一本由安士利.麥克勞著作,李茲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20,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這一生為何而來》读后感(一):打造完美父母2:如何与父母快乐地玩耍

当我们坚定了信念决定要为自己的未来放手一搏时,你首先需要争取父母、朋友的理解与支持。坚持做自己,大多数时候其实并不需要和父母决裂,掌握一些沟通技巧,用情感和行动打动他们,你也可以打造出你的完美父母!

《這一生為何而來》读后感(二):重点是宽容

可能有的人会很讨厌灵魂之说,因此对这类书籍会很排斥。

但是,哪有一本书能保证自己100%正确?什么又是100%正确?

看书也不过是为了更加了解这个世界,去粗取精,求同存异。

说句实在话,有些书不是写得不好,更可能的原因在于,你没到那个境界,所以没法懂得。

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言归正传,这本书逻辑非常好,写的也很有趣。当一本小说看也无不可。

并且,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宽容,与此同时,对这个世界和他人,也多了一丝敬畏。

上司说,你和三个月前比,很不一样了。我想,这本书大概也是原因之一吧。

PS:这本书大陆没有引进,只能去某宝上买台版。

《這一生為何而來》读后感(三):你想要三战二胜?

英雄旅程六个阶段:天真无邪、呼唤、启蒙、伙伴、突破与庆祝。天真无邪的阶段可以深化前次旅程的教训,并且有机会重新开始;呼唤阶段让你充满活力,积极行动;启蒙阶段强化技巧,让你充满体察自己应该做甚么;伙伴支持你冒险;突破阶段带你进入新世界;庆祝阶段带来喜悦,并让你逐渐养成操作习惯,提高下次的旅程。75

系统理论家表示,当我们企图解决个别问题时,就是犯下了大错。万事万物,包括我们,都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有所连结。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时,可能会被另一个问题羁绊,或是原本的问题会以我们不熟悉的形式一再出现。87

最高目标深埋在所有事物里,它与所有事物都有关联,同时又是独立的,你必须带着信心启程,不要降低目标,边走边学。这种信心才能使你踏上自己的旅程,否则你只能走别人的路,或是没有最高目标的旅程。104

必须有足够的信心,并通过行动获得让我们更有信心的经验。每一件事情,包括在追求真正成功的路上找出信心,都是以英雄旅程的形式发生,并且对你提出挑战。在你有所突破之前,可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困境。106

生活箴言:做你喜爱的,喜爱你所做的。

如何开始活在自己的时间中?至少一整天不要看钟或是其他计时工具,不要听收音机或电视,告诉周围的人你不想知道正确的时间。129

生活箴言:Don't Worry, Just Do It.

大石头代表生活中重要的事情,小石子、沙子与水代表的是琐碎但紧急的事情。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头放进去,可能就会被小石子、沙子与水所占满。如果你从来不处理大问题,生活就会失去意义与热情。170

你觉得投掷硬币所得到的结果如何?这是正确的吗?或者你想要三战二胜?你的感觉来自内心的认知,已经告诉你内心其实有了甚么样的决定。178

当你通过投掷硬币做决定的时候,在投掷硬币的一瞬间,你会看到自己的本能随之出现反应。直觉地,答案已在你的心中。最后,投掷硬币这动作变得很自然,你不必用硬币就可以看到答案。过一阵子,你甚至不必想到硬币,只要用直觉做决策就可以。179

每天找个方式对自己慷慨。

每天让你生命中的人惊喜,尤其是陌生人。

不要让接受的人知道是你给予的。195

《這一生為何而來》读后感(四):觉察到了自己为何而来,之后便是平衡与释然

这一生为何而来—灵界导师的十门课 by 安士力·麦克劳

这是一套有趣的世界观。关于灵魂的年龄,灵魂的类型,使命,恐惧,渴望,挑战,探究,天赋,力量和应走的路。将每一个维度分成十个类别。即便是灵魂这样看似不着边际的话题,作者的探讨也不失理性。

“开悟就是知道你是谁,你为何而来,以及以爱待人,如此而已。”

“你来到这里是为了遵循你的灵魂在出生之前帮你规划好的生命计划。”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觉察”。觉察到了自己的生命个性、使命、恐惧…,当自己陷入小我,遇到困境,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能够跳出自己所处的第一视角,更清晰明智、没有偏见地思考与行动,达到生命的平衡。

(1)十种灵魂类型:

助人者、照护者、教育者、思考者、创造者、

表演者、狩猎者、领导者、心灵者、改革者。

觉察到了自己的灵魂的类型,就明白了自己个性的核心。

(2)人生的十项使命:

改变、探索、检视、顺势、控制、

关系、避世、疗愈、信赖、爱。

觉察到了自己的使命,就清晰了自己此生为何而来。

(3)十项来自灵魂的害怕:

害怕失去、害怕遭人背叛、害怕亲密、害怕被人拒绝、害怕表达自我、

害怕权威、害怕低人一等、害怕失势、害怕失败、害怕死亡。

觉察到了自己在生命中为何而害怕,就知道如何进行自我疗愈,如何不在自我的恐惧中伤害别人。

(4)十项渴望

渴望安全、渴望财富、渴望教育、渴望诱惑、渴望吸引力、

渴望健康、渴望地位、渴望权力、渴望名声、渴望不朽。

觉察到了自己此生的渴望,就知道如何避免自己深陷欲望,失去平衡。

(5)十项挑战

顽固、不安定、自我牺牲、自我毁灭、不知足、

不安全感、自大、惰性、讥讽、攻击性。

觉察到了自己此生的挑战,就知道自己如何克服内在的敌人,宇宙为何会一次次安排相似的人生课题磨练我们,知道我们学会它们。

(6)十项探究

探究奴役、探究虐待、探究残疾、探究失败、探究不公正、

探究失去、探究背叛、探究沉溺、探究偏狭、探究遗弃。

觉察到了自己此生的探究课题,就知道自己为何会有相关的体验,最终可以在这些体验中丰富自己的生命厚重度。

(7)十项天赋

疗愈、同理心、教育、逻辑、艺术、

体能、建构、音乐、直觉、沟通。

觉察到了自己从灵魂中携带到此世的天赋,就知道该如何顺应自己的天性,点亮更多的生命灵感与创意。

(8)十种力量

平静的力量、明晰的力量、放松的力量、正直的力量、保护的力量、

意向的力量、预见的力量、沟通的力量、行动的力量、指导的力量。

觉察到了这些都能为自己带来力量,就知道如何更好的和灵魂沟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盛极简。

感想(续)

我时常观照自己的生命中:一段时间里,有对知识的过度渴望,让我在求知上变得贪婪浮躁而沉不下心,直到我放下这一种偏执的渴望。我曾很害怕失去,却偏想要什么就得不到什么,直到我顿悟舍与得本无分别。当我自得于自我牺牲,意欲“拯救全世界”,倒真有了很多看似让我能“拯救”的机会,我汲汲于忙碌,却总是没什么成效,直到我放下了偏执,接受更多的顺其自然。我一度误以为自己的天赋与使命在于逻辑建构,虽然在理工科可以苟延残喘,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直到渐渐悟出自己在疗愈和教育相关的事上能擦出更多的灵感火花,开始转移自己的探索重心。

当我觉察到这一切,就会明白,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宇宙专门和我开的智慧的玩笑,专门为我设计的有趣的课程。与其让自己沉浸于小我欲望、忙碌偏执、恐惧焦虑、在意结果,不如好好来玩这一场游戏。我的生命至此,有了更多的安全感,更加放松平静。

我也常常观照身边其他人的生命,他们的际遇、思想、言语、行为、经历,是否也是基于他们的人生课题。对他人多了一份理解,对世界上的生灵多了一份更深沉更广博的爱与包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