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步步娇》读后感锦集

《步步娇》读后感锦集

《步步娇》是一本由单雯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5.00,页数:2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步步娇》读后感(一):步步娇…步出大师范儿

知道单雯,昆曲名角儿,看过听过电视上她的表演,端庄华美又沉静,一眼难忘。 昆曲,百戏之祖,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以文化乐。因字行腔。”对文字声韵与音乐旋律必须相互吻合的要求极高。他不是一般的强调字韵和音乐的契合,而且强调每个字的韵头、韵腹、韵尾都要与音乐的走向相吻合。在一唱三叹之外,令人有余音绕梁之感。 单雯,江苏省昆剧团的台柱,张继青入室弟子,第29届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这本书是她的谈艺录,谈剧谈戏中人,她的角色揣摩,十二部十二个人,文字雅洁,感情真挚,没废笔,文学素养极高。

开篇牡丹亭之杜丽娘,汤显祖的《牡丹亭》奇幻奇情,戏里戏外惹人着迷,现在一般评价批判封建礼教束缚人的正常情感。而单雯说:这戏写尽了人生的无奈,现实中人或多或少都会压抑自己的欲望,这么多人着迷杜丽娘,更多的是看到压抑挣扎矛盾又无奈的自己吧。 对杜丽娘与柳梦梅,一般评价也是爱的执着爱的震撼。而单雯也慧眼独具,她认为杜丽娘诠释的是欲望,人的情欲,这也是《牡丹亭》最精彩的部分,春情荡漾,步步铺开、层层渲染。梦醒后的杜丽娘开始守礼,也是告诉大家,进入现实,自由与放纵必须收敛了。 我觉得她角色揣摩很精准,深入,所以才能表达得特别好。 对表演她说:“程式化表演可以通过外在的学习模仿习得,生活化的表演却要靠演员的自我修养。演员对角色的演绎要深入骨髓,举手投足都在人物里,从心所欲不逾距。昆曲前辈,比如张继青老师,除了具备深厚扎实的戏曲基本功,也是生活化表演的高手,而是要去揣摩表演的动机,分析情理,找到情节的内在驱动。《写状》的表演有很多生活化的细节,并不是说不要程式化,脱离了程式的生活化表演是没有张力的。相反,它对演员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勤加练习,把这折戏的程式变成不需要经过大脑的肌肉记忆识,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进入更高的表演境界。 昆曲表演雅正,审美高级,把握最恰当,戏而不谑的那个度,是要演员在长期的舞舞台实践中掌控的学习的。”非常清醒的认识,沉静的大师范儿。 她揣摩角色人物很透,分析很细,对表演也认识得很深。能成为举重若轻的大角儿,名至实归。 书里附赠的插页很美,有剧照有练功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诚不我欺!

步步娇是曲牌名,这本书用做书名,很贴。每篇角色前配的诗词做引子,也是独具匠心了。

《步步娇》读后感(二):听戏,听戏者讲戏

有人说复古的三大爱好:养猫、听戏、喝中药。

听戏之中,要听昆曲,百戏之祖呀!长居苏州的好处便是随时可到昆剧院听戏。昆剧的折子戏听多了,逐渐开始了解戏中人物,剧情。

《步步娇》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美,书中主要是讲昆曲的几个经典剧目情节人物,作者是单雯,国家一级演员,昆曲青年艺术表演家。

笔者在昆剧院看过几场老师的演出,美。

听优秀的戏者讲戏,大抵还是不同。

那听了很多遍的牡丹亭,在作者的笔下,另一番韵味袭来。

杜丽娘春日游园,梦中偶遇书生柳梦梅,一梦醒来,因相思程殇,不日便魂向西归。

三年后,有书生柳梦梅进京赶考,借助在杜家府邸,恰巧与后花园中拾得小轴一卷,打开正是杜丽娘的画像,声声呼唤之下,画中人竟然落于地面。两人互诉衷肠,最终结为连理。

当然,这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在书中作者提及有三位女性再后来也非常喜欢这出戏,还对《牡丹亭》作了很多批示,巧的是有两位女性读者竟然感伤身亡,这戏剧性的事情给这出戏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不仅是后人喜欢,就连戏中的人物也喜欢这出戏。作者说《桃花扇》里的李香君,《疗妒羹》里的乔小青都非常喜欢《牡丹亭》。

一出戏,寄托了无数女性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同时也是她们对生活的期待和信仰。

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祖,写出了具有东方美的《牡丹亭》。这是女性意识的觉醒,也是对封建社会的鞭挞。

在当下时代,信息纷杂,爱情以不同形式被搬上舞台,比如话剧、短视频、影视剧。唯有戏曲不同,她很难复制,也无需太多革新。昆曲,是诗魂,凝聚了数千年人们的生活和理想。从历史的长河中走出来的杜丽娘,放在当下,并不过时。

在书中,作者提到杜丽娘的父亲为杜甫的后代,母亲是甄宓家族一支,这单单一对父母听起来就让人入戏。

小时候不懂为什么老人喜欢讲戏,读完这本书仿佛明白了一些。听戏听的是戏,也是戏外戏。那高马长枪,花前月下,是人生成戏,大梦不醒。

《步步娇》读后感(三):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作为选过戏曲课的,看过戏曲书的脉络的,还是不太能get一些剧。

只在现场看过牡丹亭,对书里写的杜丽娘反而有点不同的看法。本书认为,牡丹亭里写尽了人生的无奈,杜只在梦里不受到束缚,回到现实中依然会克制欲望。

但我觉得那个梦就是作者也就是汤显祖反抗现实的一种方式。

翻找票据,已经看过三版牡丹亭了,看的时候被娇柔的唱腔打动,感动。虽然多数时间是听不懂,看的很费劲。但总在经典段落的时候get到昆曲的美。是一种如书名所说,步步娇,一种女性的柔美气质。

其他的剧目没有看过,只是耳熟能详,看书的时候不太能完全get到书里写的感悟。希望有机会可以去看看那些剧目,然后回来重温这本书。如题,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昆曲的浪漫在,生者可以死,死亦可以生。生而不能死,死亦不能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