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浮生读后感100字

浮生读后感100字

《浮生》是一本由(英) 奈保尔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1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浮生》读后感(一):异文化里的杂种情结 纠葛无比又无法真正疏离

永远站立在异文化的场域看印度看有色人种

他又爱又恨 既鄙夷又痴迷的各种复杂情结

自剖与自辩杂糅 无比又无法真正疏离 真是难为了他

这个算是总结一生么

在这里的浮生一词总是令人联想到浮世绘了

最短的书评——我发烧了,我北京咳了, 我偷懒了,我要过年了哈哈

《浮生》读后感(二):被翻译成浮生也好半生也好都是生不如死

奈保尔的这本叫做《半生》的书在腰封上写着:“逃离,是每个人终生的使命。无法逃离,是每个人的宿命。”这句话里逃离针对主人公掐头去尾的半生来说就够了。逃离在印度的故土后主人公踏上了去往英国伦敦的求学之路,在求学之路上,主人公依然延续着似有似无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到底是什么一直以来,他都无法清楚的梳理出来,但是时不我待啊,毕业之际随之来到了。于是,主人公随同一个非洲女人奔赴了她的庄园,在这个非洲庄园里一住就是十八年,在一天脑壳被撞的后大家把他抬入房内放在床上,等他醒过来后,大悟大彻的说到他要离开了,难不成这一次他要上演的是宿命部分吗。其实,在主人公忘我的追求身体和灵魂的逃离时,跑着跑着要么是身体逃离了,灵魂还没动静。要么是灵魂已经出壳了,身体还在床上磨叽。主人公试图用身体的逃离完成遗忘,也做到了。不过无法逃离部分就只能让灵魂出窍了,不是宿命留住了他的身体,而是他身不由己的不得不长此以往。

《浮生》读后感(三):奈保尔的半生自传

威利似乎是作者的影子,但又不是,这是虚构的自传体小说。

故事的语言场景有许多和《河湾》相似的地方,比如在非洲的经历,对于非洲大地的描写是那样让人神往和着魔,但又心存忌惮。这是一个有色人种对本土民族宗教,对殖民地众生的观察与思考。半白半黑的血统,造就特定的人群的价值观和宗教观。

威利始终在一定距离观察他自己的民族与血统,不断挣扎在鄙视、自卑、逃离、怀疑、反叛的漩涡中,他始终是孤独的。他在英国读书期间对于故乡印度的偶然的联想,如同非洲大陆的欧洲殖民地混血人对于洗白自己血统的努力,因为同样的视角---在他乡的观察,可以说威利身上有许多相同命运的有色人种的符号。我想到一个词------第三类人(有色移民),这类人因对于身处土地的民族独立带来的持续落后、颓废与欧洲殖民国家先进思想技术输入的反差思考,陷入不可自拔的空虚无助的孤独中------浮生即是游离的孤独灵魂的一生!

《浮生》读后感(四):浮生,似曾

“浮生”二字源于老庄学派的“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人生在世空虚无定,故称人生为浮生。私以为half a life的中文译名与书极其相配。”浮“有”漂“、”游荡“、”空虚“等释义,却难取一字或是一词与之相媲。单以一字,寥寥数笔,勾勒了人生的大概,再多的,都是赘述。

-”那仍旧是你的生活。我已经藏得太久了。“

-”或许那也不真正是我的生活。“

合上书,合上他们所有的迷惘。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似乎我们也总是在问、在思考,或许这也是我们共同的迷惘,合不上的迷惘。

也曾不止一次地表达自我,追求自我,或者听闻他人这样做,让人感动的勇气。可是在人生面前,所有的挣扎都是短暂的徒劳,它终归是难解。至少于我是如此。

现实而尖锐的笔锋,真实而坦白的感受。两代人的挣扎,在反抗和寻觅之中度过此生。自私的将他人变成了反抗的牺牲品,自私的将他人变成了寻觅的路上的猎物。徘徊在人性的边界,善劣难以自知。

红尘客栈,你我皆是过客。匆匆一眼何以看透这人生的全貌。渐渐地,连这一瞥也淡淡地被记忆所幻化了。

这是一本如何赞扬也不为过的书。感性的人可以在书中体悟人生的迷惑,而理性者也可以在奈保尔真切的描述中,对种族、对历史、对变革反思,感受他的愤怒与恐惧。

《浮生》读后感(五):尴尬的一生

最让人心颤的是这一段:

“(初到非洲,)威利想:‘我不知道我身在何处。我大概找不到回去的路。我一点也不要这种景象变成我熟悉的景象。我不要打开行李。我一定不要弄成我要在这里住下来的样子。’

接着一句:“他住了十八年。”

他和他的父亲一样,莫名其妙地过了大半辈子,似乎一直冷眼旁观,自身却又被生活挟持,若干年后回头又觉得自己荒唐。于是看得人憋气:一个人的一生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过去。

他和他父亲其实都一直严重依赖着什么,其中包括他们的妻子(他后来还有妹妹)。不过,曾祖父依赖寺庙,祖父依赖土邦邦主,其实也没多大区别。

让人难受的还有他的身份:在家乡,是婆罗门和贱民的孩子——何况那俩人的结合也是那么莫名其妙,简直让人对所有“跨越门第等级、战胜了一切困难的伟大爱情”之真相产生怀疑,不过那是另一个人一生的悲剧了;在英国,是拿不多不少奖学金混日子、毕业了就不知何处去的印度人;遇到安娜是他这一辈子的幸运吧,跟着葡非混血的她来到非洲,终于遇到一群同样身份尴尬的人,虽然他把他们看得那么透彻,对他们并无喜爱,不过这些人大概是他留了18年的原因之一吧。41岁“觉醒”后,不知他在德国又怎样过下去,看着像是要一直依赖妹妹的样子。

看到这里,觉得在单一种族地区成长生活真是幸运,飘零无所归依的感觉到底不会那么强烈。不过,看到更大的世界还是很有必要的,走出家乡后他发现,在此处的身份以及由此而来的迷惘,到了另一处环境里会完全消失,同一个人其实没有永恒的“身份”。

全书让人心情愉悦的部分,除了开头一点新鲜的异域风情外,是威利那表现出让人惊喜的思考和想象力的成长过程,还有申请去英国时,以及在英国的前期,比如刚给BBC写稿的时候。大概,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时期是最美好的吧。要承认这一点又不免郁闷。

我不要若干年后这样发出这样的悲叹:“我四十一岁了,中年。世界也变了。他们在表白他们是谁,为此甘冒一切危险。我却一直在隐藏自己。我什么险也没冒。而现在,我人生中最好的部分已经过去。”

太悲剧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