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读后感精选

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读后感精选

《从礼仪化到世俗化》是一本由陈致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32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读后感(一):纠结啊

作者说把南、风、雅、颂的分类看成是乐器和时代、地域的不同。南是以为主;风是一般乐器;雅是以钮钟为主;颂即庸(镛)。

怎么感觉这类的考证有点捕风捉影、引申联系过度呢?对于先秦特别是三代,看来还是少碰的好。。。

《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读后感(二):启发

這是一部以古文字学和音乐考古学相结合的方法来探寻《诗经》分类及其命名的渊源的书。

虽然书中结论未必完全切实(用作者自己的话,是“未能作结的结论”),但其中很多精辟详实的论断和多重考证的方法依然给了我很多启示。

《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读后感(三):本科二年级的读书小结

陈致先生的《从礼俗化到世俗化〈诗经〉的形成》是令笔者拍案叫绝的一篇论文。 第一点是比较功利的原因:笔者认为此文是一篇典范的论文,对于笔者今后撰写论文颇具指导价值。作者概括了《诗经》研究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综合多元视角的研究方法——从古文字与语言学的分析和从音乐考古学与民族音乐学角度研究《诗经》;分析了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比如:“南”、“风”的解释。文本结构清晰,研究方法科学,为笔者撰写论文起到指导作用。 第二点,揭示了《诗经》形成的社会背景,对于理解《诗经》文本颇有指导作用。檀作文先生介绍解读《诗经》的方法:还原到《诗经》作品的时代;以《诗》解《诗》。陈致先生就是在还原《诗经》作品的时代。而陈先生在还原时代的过程中,并非泛泛而谈。《诗经》产生于青铜时代,作者以考古学发现的青铜器物和文献资料来阐发观点,令人觉得有实可依。陈先生提出:甲骨文中的“庸”不仅指某种乐器,很可能指商代的钟,也指某种舞蹈。庸或为颂的前身,颂是周代的辞汇,周人用以冠之于一种源自殷人的祀祖的礼乐。从甲骨文体例看“庸”可指代乐器,亦可指代舞蹈体式,颂也同样如此。 从古文字学和考古学角度考证,判定“庸”为商代典礼仪式所使用的“钟”,这就将“庸”与殷周时代的国家典礼仪式相联系起来。《诗经》中的“颂”,是从“庸”发展过来的,这也是郑玄在《周礼》和《仪礼》中提及的。张西堂认为:“颂”是一种叫“镛”的乐器。饶宗颐、裘锡圭等人也一致认为“庸”是某种乐器名称。阮元认为:“颂”源于“容”,“容”是伴随诗乐表演的“舞容”。其说法与郑玄等人不同,但也强调了“颂”与乐舞仪式间的密切联系。结合多位学者意见,基本能判定:“颂”与国家典礼仪式密切相关。所以,可以断定“颂”与周代礼乐活动存在密切的联系。由“庸”到“颂”的过程,再参考文史资料,可以窥见由商到周的乐舞活动之沿袭与发展。由类似“颂”、“南”这样的字为突破口,参考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就具体地窥见殷周时代乐舞仪式的部分发展。而陈先生想强调的便是《诗经》文本的形成是伴随着其间典礼仪式之发展的。既然如此,《诗经》就非一人一力、周代一个时代之作,而是经历了从商代到周代一个长期发展演绎的过程。认识到《诗经》形成与礼乐活动之密切联系,将《诗经》根植于礼乐时代之变革,会助于读者对于《诗经》文本解读。 第三点,从礼俗化到世俗化的揭示,展示了华夏民族心理的发展过程。人们从朦胧混沌之状态到产生共同意识形态,这意识形态就是人们对于世界神秘事物的敬畏之情。神秘事物一般指神祇和被神化了的圣君明主。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敬畏,特殊的仪式活动就产生了。礼俗化的过程,就是从鸿蒙初辟到表达神性崇拜而逐渐产生相应祭祀仪式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社会的认知不断深入,人性逐渐压过神性,祭祀仪式不着重表达对神性的敬畏,而是发展出一套与国家政治相匹配的礼乐制度,辅助人们参与现世生活的功利性实践。而《诗经》就是人性精神发展的一种体现。从礼俗化到世俗化的过程,就是从混沌无知到神性意识形态形成,再到人性意识形态形成的过程,这是中华民族心理的发展过程。《诗经》可以说是这个过程中产物。 总而言之,此书对笔者最大的启示:一是学术研究要借助多维度;二是研究解读《诗经》要回归当时礼乐活动发展的时代,三是学术研究有挖掘民族心理观念的源流和发展的意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