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心理学导论读后感摘抄

心理学导论读后感摘抄

《心理学导论》是一本由【美】本杰明·B. 莱希著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734 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学导论》读后感(一):很有知识体系 作为一门科学的引导书

欧美的教材 总感觉那么平易近人

因为很多东西我们都不知道

而西方人最爱的就是举个栗子

所以他们的课本是相当的丰满

拿起左手边因为读这本书沾满灰的各种普心什么的

真是想问问我们的教科书编写者

能不能不要再说可以证明三个代表的理论

也不要再说献给我们的党

能不能安安静静的写本外行人读了可以有兴趣

内行人读了可以拍大腿的教科书呢

我看中国的老师也就能编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必修课本的时候可以神乎其神的举各种栗子 晦涩的要死呢亲

《心理学导论》读后感(二):还不错的书籍。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心理学领域的教科书。可以说对我意义非凡。虽然只给了三星,但是是因为之后又多了更多更好的书,而并不是否定了这本书的价值。

不过,如果想要作为导论入门的书籍的话,个人更为推荐的是上下册的《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这本导论其实只有学过了其它更为细分的内容之后,才能够意识到其中的章节是高度简化了。对于新手来说,容易忽略其中内容的重要性。其实他该提到的都提到了,但是我是在五六年以后,从新翻看的时候,才发现其中很多内容都提到了,而当时并没有抓取到这些信息。

但《伯克》相对于新手来说,讲解得就更为细致和耐心。

《心理学导论》读后感(三):心理学是什么

文/逆水行舟

这本《心理学导论》是考复旦大学心理学专硕的参考书。从2015年准备考研起至今,我已读过它两遍。

作者十分注意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并且将这种思路贯穿始终,对初学者的指导作用很强。我可以在以后的分享中对书中介绍的学习方法也做一个梳理。

因为本书是专业的教材,知识点既广且深,所以,我必须分成多篇文章来写才可保证每一篇的篇幅适当,主题明确。

这样系统化的专业课笔记,我之前从没做过,现在开始做,主要是为了完成我在《该如何完成1万小时成长计划》里给自己提出的要求。

最终目的是,对自己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进行梳理,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当然,如果你也恰好在学心理学,或者对心理学感兴趣,也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1、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吗?

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除了心理学在研究,哲学同样也有涉猎,而且给心理学提供了很多思想。可以说,哲学是心理学的一大起源,或者说心理学是对研究人的这方面的哲学的精确化。

本书对心理学的定义是,心理学是一门用系统观察的方式获得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知识的科学。

在这个定义里有三个关键词,科学、行为和心理过程。

1.1、科学

心理学家们试图通过精心的、有控制的观察来理解人,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同其它科学一样,依赖严谨的科学观察方法。

心理学的发端以冯特1879年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诞生至今坚持采用精确的实验法进行研究,对研究结论要求能够被证实和证伪,要求接受信效度的检测,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所以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1.2、行为

行为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指的是人外显的动作、表情等表现,可以被直接观察到。

在心理学诞生之初,人们想用内省法来分析意识的结构、元素,但由于这样的方法不够精确,因此心理学的科学性经常受到质疑。

比如巴甫洛夫在从生理学转向心理学时,就曾表达过这样两难的心境。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从逻辑上讲,生理学家对生物行为的分析应该建立在更先进、更精确的科学——即物理学和化学的基础上。但是,如果试着走近心理科学……我们将把我们的上层建筑建立在这门并不精确的学科上。……事实上,心理学是否是一门自然科学,或者是否可以被看做一门科学,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不过这种质疑随着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崛起而消失。

行为主义主张对行为运用精确的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精神,给心理学带来了第一次革命,让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1.3、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指的是内心的思想、情绪、情感、动机等,顾名思义,当然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但与行为不同,心理过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所以曾经一段时期,行为主义把心理过程排除出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直到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的认知心理学带来第二次革命。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对心理过程的研究是非常困难的。大刘在《三体》里写的对付三体人的面壁计划,就是利用了心理过程无法被直接观察的特点。

心理过程是不外显的,是主观的,科学家们是如何对其做客观的观察呢?

认知心理学的办法是,给各种难以定义的心理过程下一个个明确的操作定义、同时创造了反应时法等全新研究范式,终于使得对心理过程的研究重回心理学。

2、大众对心理学的误解

误解1:心理学=读心术

比如我就曾误认为心理学家都是一群能看透人的心理的人,把心理学想象成一种巫术、读心术,觉得心理学很神秘、很可怕。

误解2: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影响范围确实超过其它心理学理论,在大众文化中拥有极高的知名度。精神分析理论尤其对文学产生很大影响,如影视剧中常出现的恋母情结、内心善恶对抗等等。弗洛伊德之名如雷贯耳,仿佛谈起心理学,大家只知道一个弗洛伊德,仿佛心理学就等于弗洛伊德。

在现代心理学看来,精神分析学派的大多数理论包括无意识冰山理论、自我本我超我理论,性的本能、死亡本能理论,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等都还找不到证据支持。现在很少有现代心理学家能接受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精神分析理论已不是心理学的主流。

误解3:心理学=精神病学

我的本科专业是新闻传播,记得快毕业的时候在图书馆翻看《心理学与生活》,同学看到了,竟过来嘲笑我说,你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啊,怎么在看这种书?

可能受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心理学家就是研究变态心理或者精神病的。这显然是以偏概全的。

本书开篇就说,读心理学的大一学生第一次翻开心理学教材,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专业。为什么书里要讲大脑的结构、要讨论三原色理论,为什么会有狗分泌唾液的图片,而让他们期待的那些关于变态心理的知识却迟迟没有出现。

对异常心理的研究只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在心理学中和精神病学相近的,要算应用领域的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但就算是这些相近的专业,和精神病学也是有区别的。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精神病学家接受医学训练,属于医学专业,有处方权,而心理学家受心理学训练,没有经过医学训练,没有处方权。

3、心理学是什么?

3.1、心理学的实质

心理学在实质上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中的相似性的、共性的东西。

但是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心理学家除了研究共性的东西,也极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我在《读了这本书,我的世界观都改变了》中分享过《女士品茶》的一个观点——用概率的观点看世界,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在那篇文章中,我提到很多理论成果应该是一种统计相关性,而不能被当作是因果关系来理解。我们不能用决定论、还原论的思想来看待心理学研究成果。

3.2、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目标一是,描述心理现象。这是所有科学都要做的,把观察到的研究对象的内容描述出来。

目标二是,预测人们未来的行为。就是运用观察总结的知识进行预测。

目标三是,理解和解释行为和心理过程是如何发生的。这一目标就是要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论建构,来解释现象。

目标四是,影响人们的行为。这个层面就是从理论到实践,达到这一步,也才认为心理学研究产生了实际意义。

3.3、心理学的研究主题

前面我讲到变态心理,说这只是心理学研究一个分支。心理学的研究主题非常广,涉及意识的功能,感觉、知觉,学习,记忆,思维,语音,智力,情绪,压力,健康、变态等。

3.4、心理学的细分专业

在基础研究领域,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情绪、思维、学习、偏见、性别认同等方面的心理过程。

细分专业有生物心理学、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认知、发展心理学、动机与情绪、人格、社会心理学、社会文化心理学。

在应用研究领域,心理学的任务是运用基础心理学家的研究获得的知识以及自己的应用研究获得的知识来解决和预防人的一些重要问题。

主要的心理学专业有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4、心理学有哪些早期流派?

4.1、结构主义

前面我提到的冯特就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这一流派主张要像化学家发现具体物质的元素一样去研究确定意识的基本成分。

他们使用的方法是内省法,这种方法要求训练被试不受情绪干扰地观察自己的意识内容。他们期待以此确定心理的结构。代表人物是冯特,铁钦纳,阿尔斯顿。

因为对构成意识经验的基本元素以及如何组织感兴趣,所以这一派的观点被称为结构主义。

4.2、格式塔

格式塔是德国的一个单词发音的音译,意思是组织起来的或统一的整体。

这一流派的心理学家也对意识经验感兴趣,但对意识的观点与结构主义迥然不同,他们认为,人的意识是不可能被分割成原始的元素的,他们喜欢说“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

4.3、机能主义

这一流派的心理学家从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得到启发,从而推断,像思维、情感、学习、记忆等心理过程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有助于人类这一物种的生存。

这一流派主张研究意识心理的功能,由于强调意识的生存功能,因此被称为机能主义,代表人物是詹姆斯、艾宾浩斯、卡尔金斯。

在此要特别提到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1885年,德国机能主义者艾宾浩斯出版了《论记忆》,描述了他以自己为研究对象,以无意义音节作为研究材料做的一系列记忆实验。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记忆理论。

这一理论发现人对绝大多数无意义音节遗忘得很快,在20分钟内,就遗忘了最初学习的一半内容,之后遗忘速度变慢。

机能主义发展到当代,影响和产生了认知心理学。

不过,认知心理学家不再谈论人的意识的功能,而是使用认知过程这个术语。认知心理学已成为心理学的主流观点,是现代心理学的核心。

机能主义也影响产生了心理测量学。这是由比奈创立的一种心理学观点,关注的是对心理功能的测量。

4.4、行为主义

看到上面这张图片,想必大家都有些印象,这就是我们在生物学课本上学过的巴甫洛夫的著名的狗对节拍器的声响分泌唾液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

巴甫洛夫确认了一种简单的学习形式,叫经典条件作用。

20世纪的美国,华生写了一本书叫《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认为人的最重要的行为也可以通过这种经典条件作用习得,从此创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

这个流派是心理学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它排除对意识的研究,认为只有行为才可能被测量。这一流派研究成果丰富,并因为强调用精确的科学方法来研究,让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代表人物是华生、斯金纳等。

行为主义发展到当代,也逐渐赞同将行为的研究同认知的研究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更宽泛的行为主义形式,其中班图拉是这一形式的主要代言人,创立了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我们行为中的一些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可以从社会中的他人那里学来的,这也是当今一种重要的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发展产生的另一方向是神经科学,这一方向探讨脑的结构在情绪、推理、言语和其它心理过程中如何起作用。这一研究方向试图确定人的心理过程多大程度受遗传的影响,被认为是生物取向的研究。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和自动的、无需学习,并且对同一物种的所有成员而言都大体相同。食物进入口中时人会分泌唾液,听到巨大的声音时人会跳起来,灯光熄灭后人的瞳孔会放大。

条件反射则正好相反,它是通过经验或学习获得的,并在同一物种的不同成员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一只狗听到脚步声时分泌唾液,闻到牙科诊室的气味时你会感到牙疼等,这些都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既然不是先天性的,那么它们是怎样获得的?他提出给狗喂食的时候,如果所处的环境中经常出现一种特定刺激,在狗的大脑中这种刺激就可能与食物建立联系,使它成为食物即将到来的信号。

4.5、精神分析

这一流派的创立者是奥地利的神经病学医生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研究对象和其它心理学家不同,主要是通过对异常心理的病人的临床研究创建的这一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被认为最主要的贡献是让我们关注到无意识的性和攻击动机在我们的一些情绪冲突中经常起到的作用。

今天,接受弗洛伊德整个思想的心理学家已经很少见,而且就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看,精神分析的观点也并非当今北美的心理学主流。

4.6、人本主义

这一流派的心理学家也关注无意识心理在心理问题中的作用,认为无意识心理往往会阻挠人们做出好的决定的努力,但他们并不赞同弗洛伊德说的有意识的过程是不重要的观点,强调怎么让有意识战胜无意识。

人本主义者相信人类会通过自己做出的一些有意识的决定主宰自己的命运,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

目前心理学核心期刊上也很少出现与人本主义主题相关的论文。

4.7、本书作者本杰明猜测的各个流派能够共同分享的知识、设想和信念

1、人是生物之造物。遗传生物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行为,但限制是可以变化延伸的,人受生物性的很大局限,但并不严格听从它的安排。

2、人各有异,但人有更多共性。除了同卵双胞胎外,每个人的遗传是独特的。但是,作为人类的成员,我们都拥有同样的思考能力、感受能力、记忆能力,这种相似性也是产生单一的有关人的心理学的条件。

3、要在文化、民族认同、性别认同的背景下,理解人才完整充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受这些背景塑造。

4、人生是连续变化的历程。人是发展的,有生物性的发展,也有生活体验累积的发展。

5、行为是由动机引发的。我们大多数的行动都是试图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动机不仅是单一的和自私的,还有亲社会的动机。

6、人是社会性动物。这种社会性超越互惠的狭隘,成为一种需求。我们大多数人会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友谊和爱情。

7、人主动创造自己的经验。诚然我们被环境的经验所塑造,但是环境也是由你主动选择的。

8、行为可以是适应的,也可以是适应不良的。人有惊人的适应生活的能力,虽然也会有适应不良,但在适当的条件下是可以矫正的。

5、提要求

老规矩,笔记的最后是提出实践要求。

5.1、熟记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5.2、辨识心理学的六大早期流派。

5.3、理解经典条件作用原理。

文/逆水行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