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向心理学家提问: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学家在做什么?的读后感大全

向心理学家提问: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学家在做什么?的读后感大全

《向心理学家提问: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学家在做什么?》是一本由彭聃龄,丁国盛著作,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90,页数:4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向心理学家提问: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学家在做什么?》读后感(一):一起来找心理学家聊聊吧!

有了ChatGPT,还需要心理学家吗?

心理学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

MBTI到底准不准?

心理学都是心灵鸡汤吗?

……

和这些跳到眼前的问题say hi的瞬间,我就知道,这本《向心理学家提问》一定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角,既可以打动对心理学有着或多或少兴趣的读者,也可以让专业出身的学者为它驻足。彭聃龄老师和丁国盛老师的强强联手,让所有读过《普通心理学》的心理学学子都拉满了好奇心。作为引领我们走进心理学这一学科的泰斗,彭老师会怎样向所有人来介绍我们热爱的知识呢?两位一老一青的著名心理学家会迎接大家什么样的问题呢?他们又会给出怎样的回应呢?

带着这样的期许,翻开书页,粉和蓝这两种色彩的精致设计让我瞬间感觉品质满分,十分爱不释手。这两种柔和的颜色正和“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底色”与“大众认为心理学能做什么的认知”一样,形成了对比,也暗示着这本书不是要挑起强硬的冲突,而是通过专业且真诚的对话与沟通,来讲述“心理学研究什么”,来解答“心理学家在做什么”。

再细看下去,内容也深得我心,扎实的专业知识点与有趣的问题交映成辉,逻辑流畅。从认识自己,到走向群体,再到认识世界;从夜晚的睡眠规律,到白天的积极情绪;从知晓心理学的过去,到了解心理学的现在与未来;从学科最核心的关注点,到心理学与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问题;从硬核的经典实验介绍,到一老一青两位学者充满智慧的对谈……读这本书就像再次和心理学携手走过一段成长之路,许多知识都会通过这次阅读于脑海中复苏、扎根。

我回忆起了3月在朗园图书市集参与的《向心理学家提问》沙龙活动,能有幸作为现场观众听丁老师聊聊“向心理学家提问”这一主题,真是过瘾。直面了丁老师回复现场提问的渊博与风趣,更觉学习心理学的乐趣,尽在这与人、与世界的对话和交流中。这本书正是一种与人工智能的冰冷的对抗,是与你在纸面上进行的一次有人情味儿的交流,就像封面上的那句话,这本书在“以心理学的边界厘清误区,用科学的方式理解人心”。

向心理学家提问,也是向自己的好奇心提问。你学到了什么?想继续了解什么问题?期待什么样的答案?这次阅读可以激发我们的无限想象,帮我们在繁杂的时代里守住自己的好奇心,和自己的内心来场对话。对了,阅读这本书也是利用发达互联的媒体直接向心理学大咖提问的好机会,随书的二维码记得mark一下,里面有很多与心理学有关的好玩的提问与有深度的回复,期待更新!

合上书本并不是和心理学的一次告别,而是一次开始,这才正是我们可以在心理学这片土壤上继续思考,继续探索,继续提问的时刻。

你对心理学有什么好奇的问题?一起来找心理学家聊聊吧!

《向心理学家提问: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学家在做什么?》读后感(二):读《向心理学家提问》后的一点感想

提到心理学,不同的人脑子里可能有不同的迷思。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心理学为什么总有挥之不去的神秘属性?它与玄学的关系是什么?对于已经入门或经受过一定学术训练的心理学人来说,这种训练给我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带来了什么帮助?作为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如何理解心理学的不同分支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助益我们自身的生活呢?

在《向心理学家提问》中,彭聃龄老师和丁国盛老师首先为我们解释了心理学科的内涵。作为一门科学,心理科学有其自身的边界。正如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的形式而非内容,心理学研究的也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客观规律。心理现象的产生依赖于客观的神经生理基础,但心理现象本身却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和主观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阈限、认知习惯、思维方式、能力与个性、态度与价值观,遇到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情绪反应......但心理现象可以通过生理指标或行为等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的心理行为进行描述和预测。

不仅如此,两位老师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心理学的人文性和趣味性。为什么依恋关系如此重要?一个人如果早年间得不到高质量的、稳定的情感照料,日后出现情绪和社会性问题的概率将大大增加。一个人如何透过心理现象的层层迷雾去认识自己、整合自己,引导自己的精神领域走向更丰富、更广阔的未知地带?这也是心理学许多分支在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要向心理学家提问呢?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彭聃龄老师和丁国盛老师具有强大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彭聃龄老师是国内心理学泰斗,而丁国盛老师是其学生)。这种专业性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清楚最基础的心理学脉络。即使是心理学专业人士,或许也一直面对着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割裂的问题,而两位老师可以帮助我们从一定的高度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两位老师还可以借助自身的经验引导思考。比如,“意识”是什么?人工智能有意识吗?目前人类的智能还不能被取代的领域是什么?

另一方面,借助思考,心理学可以使人对人性、对世界的认识由虚焦变得清晰。通俗地说,可以让人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认识由480p变为1080p,而人格的真实性本身就与幸福感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入门八年的心理学徒,记得本科老师曾经说过:“心理学的很多结论无外乎常识。”可现代人最大的问题,正是得到了知识,却丧失了常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者都很重要,例如,如何恰当地识别与调节自己的情绪?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如何理解心理防御的功能?如何识别有毒的人格类型,捍卫自己的心理界线,避免被PUA?在与群体的相处中,如何避免沦为“乌合之众”?在无处不在的社会比较中,如何确认与提升自身的价值感?

而这一切的疑问,我们或多或少都可以在《向心理学家提问》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可以切实地感受心理学的魅力。向心理学家提问的活动还在持续,一起踏上心灵探索之旅吧!

《向心理学家提问: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学家在做什么?》读后感(三):与心理学家一起认识心理学

心理学是什么?

在学习这个专业7年之后,我还是无法马上给出答案。在不同的求学阶段,我曾认为心理学是关于意识的学科,也曾认为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大脑,而有时也觉得它也是一门关怀现实的学问,帮助我们认识社会、治愈痛苦。

而谈起大家对心理学的“误解”则更是五花八门,心理学有时被当作算命先生,有时又被贴上读心神探的标签。那么,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它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对心理学的认识是从本科第一堂专业课《普通心理学》开始的,厚厚的教材,封面印着彭聃龄老师的名字。任课的老师解释说,普通心理学不是因为“普通”,而是因为它包含心理学最基本的内容。

我曾跟同学说,《普通心理学》几乎成了我永远的朋友——无论何时,翻开它就能找到关于心理学的诸多答案。因此,在得知作者彭聃龄老师会与丁国盛老师发起一次对谈,来探讨心理学的诸多核心问题的时候,这让我无比期待,也充满好奇:这是一本给心理学学生读的参考书,还是给所有想了解心理学的读者准备的科普读物呢?

《向心理学家提问》的名字几乎已经可以揭示答案:所有人都可以向心理学家提出自己的困惑,而他们会从最专业的角度给出解答。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觉得它是亲切而友好的,无论是配色还是设计,都在告诉我:进入心理学的旅程可以如此轻松愉悦!而内容的编排更是对入门者极为适用,不同于按照心理成分、研究取向等分类的教科书式排列,《向心理学家提问》目录充满灵动,从我们最关切的问题出发,分为了“心理学是什么”“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我们如何认识自己”“人是如何成长的”“如何在群体中更好地生活”“如何让心理更健康、生活更幸福”共六编,对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均有涉及,这些内容既全面,又与生活密切相关,对初学者来说再好不过。

从具体内容来看,依然延续了轻松、友好的风格,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为50个问题。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遗忘、情绪、智力这样的心理学基本问题的介绍,也可以读到对“新晋网红”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依恋关系的科学解答,还可以重新认识爱情,理解人际交往,思考幸福感来自何方。

本书采取的学者对谈形式,更是体现出了思维的互动与碰撞,读起来兴致盎然,作为中国心理学界的著名师徒搭档,丁国盛老师和彭聃龄老师从不同的观点对25个提问进行了回答,这其中有年轻人当下的诉求“空心病应该怎么办?”,也有切合当下社会发展的疑问“心理学如何解决老龄化问题?”,以及对火遍全网的MBTI测试的质询“MBTI人格测试准吗?”,更有充满哲学意味的提问“人如何认识自己?”。丁老师和彭老师的回答充满科学的严谨和生活的智慧,读起来像当面与两位心理学家进行交谈,不仅解答具体的困惑,更流露出作为心理学家的思维方式的魅力。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研究思维、探讨人“心”的学科有很多,而心理学则有其闪耀的科学魅力。

正如本书告诉我们的,心理学既是冷静而客观的,也是充满思辨和人文气息的。我想对于所有对此持有探索之心的人来说,《向心理学家提问》可以成为你通往心理学的第一位引路者,而最终,心理学也会成为你永远的朋友。

《向心理学家提问: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学家在做什么?》读后感(四):重新唤起对心理学热爱的一本书

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怕被人问起你的专业?

作为学心理学的人,我有时候还有点苦恼,因为当别人知道你学心理学之后,经常会表现出一丝说不出的诡异表情,然后问“哎,你能读懂我在想什么吗?”或者是好奇“心理学到底研究什么?学心理的人都会做咨询吗?”

说实话,我对这些问题已经习惯了,但苦恼的是,这些问题咋回答好呢?

心理学是一个如此丰富的、包罗万象的学科,因此我觉得回答少了,担心无法让别人了解到心理学的魅力,回答多了,又担心自己“胡说八道”,让别人对心理学产生更多的误解。

所以,遇到这本书后,我觉得真是太好了!这本书说明白了很多大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而且回答问题的人,又是心理学界泰斗级人物彭聃龄老师(心理学系的学子都懂,谁大一时没用过彭老师的《普通心理学》当入门教材呢!),还有现任北师大心理学系博导的丁国盛教授,他们说出来的话,特别令人信服!

我们举个例子,来一起看看这本书是怎么谈“心理学到底研究什么”这个问题的。

关于这点,两位作者特别清晰地指出,心理学是一个特别庞大的体系,有侧重科学性的基础心理学,探索人的感知觉、语言、大脑神经活动等领域,致力于揭秘人认知世界的背后机制;有侧重应用领域的应用心理学,研究人们在具体的生活实践领域的心理活动,心理咨询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还有研究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学的、积极心理学的等等,这些心理学家致力于把心理学与生活相结合,目的是让人们更好地生活。

更让我感动的是,彭老师和丁老师的视角是非常包容和开放的。

再举个例子,目前有个比较奇怪的现象,不学心理学的人,往往认为心理学是个社会科学,也就是更偏人文性,但目前国内的心理学研究界,又有点倾向于把心理学往生物学、脑科学上去凑,更偏科学性。这两者的巨大落差,也反映了心理学夹在两者之间、有些尴尬的位置。

在这本书里,两位研究基础心理学(也就是非常偏向科学性)的作者,是怎么回答关于心理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问题的呢?

丁老师说,我们肯定应该关注心理学的人文性,并且还告诉我们有一种叫“超心理学”的概念,告诉我们不能忽视人的精神层面,与艺术等相关联的心理学。彭老师更是非常清晰地支出,心理学领域里与人文性有关的部分,比如“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幸福感有关的心理学研究等等,心理学既具有社会科学的特点,又具有自然科学的特点。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研究的专业,而忽视掉心理学更全面、更广阔的的部分,我相信这对大众了解和认识心理学,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同时,两位作者又是非常谦逊的。他们也在书中指出了心理学目前的局限性,以及承认他们自身的局限性。你可以看到彭老师在回答某些问题时,先说“因为这不是自己的专业,难免有‘班门弄斧’的嫌疑”,然后给出了很扎实的、自己又重新学习的观点和研究。看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者,仍然愿意接纳自身的局限性,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不断学习,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可贵的是两位作者观点的碰撞。该书中,有一些大众关心的问题,是编辑提出后,两位作者进行分别的回答。你可以看到,丁老师思维敏捷,回答问题的角度丰富多样,也更贴近大众关心的方面,而彭老师的回答更为厚重、精简和专业,更倾向于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回应,同时又有着一位老者豁达、谦逊的人生态度。

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在与两位心理学家对话,就像是与一位有智慧的长者和一位关注人性和基础科学的青年学者交流关于人性的话题,这是多么的有趣和享受啊!

其实,作为一个本硕学得都是心理学的“老油条”,学了七年的心理学,反而有时候会忘了刚开始学习心理学时的热情。看了这本书,我好像又唤起了当初大学刚开始学习心理学的快乐,并对心理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开始回忆起,当我第一次知道了解人的毕生发展阶段理论时,那种终于明白自己很多年少时的纠结,是有背后的发展规律的,而我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当了解到一些注意力和认知系统的知识时,感觉自己脑子里好像装了很多了不得的运行系统,产生了对人类大脑黑箱的敬畏;当第一次了解到各种人格测验(比如MBTI)时,那种了解自身的喜悦和辩证看待心理测验的认知.....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找到下面这些问题的答案:

“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人如何认识自己?”“人一生的发展旅程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样才能活得幸福?”“心理学的过去与未来”“如何再群里提更好的生活”“如何更健康幸福地生活”

这是一场心智的探险,任何对人性和世界感兴趣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它让我们了解到人本身是多么的丰富,每个人都像是一个宇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