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虢国夫人游春图》读后感1000字

《虢国夫人游春图》读后感1000字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一本由黄小峰著作,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1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虢国夫人游春图》读后感(一):内封上的一行小字

论编辑和设计师的求生欲——

据说图书销售们经常收到这样的评论:这本书装订质量很差,一打开,封面就从书上脱落了。哼哼~~

殊不知,这是设计师有意为之,叫裸脊锁线装订。这种形式不必在书脊上刷厚厚的胶,书很容易平摊,方便阅读。这种装订方式虽然看似平装,但比普通平装的费用要贵。

凡事有利弊,肉眼可见的这种形式确实不太结实。太厚的大书,不适合。

但是对于这本小开本、图多的艺术书来说,我觉得恰到好处。

看得出编辑和设计师都非常用心。也可能在这方面没少吃亏吧,于是加了这么一句话,哈哈~~求生欲拉满!

《虢国夫人游春图》读后感(二):入手新版《虢国夫人游春图》,耳目一新

拿到河南美术出版社新版《虢国夫人游春图:大唐丽人的生命瞬间》后,跟黄小峰老师之前的一本《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简单对比了一下,新书在内容体量和篇章结构上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和调整,期待与黄老师《古画新品录》一样的阅读体验。 下面是两本书封面和目录的对比:

左2010年版,右2023年新版

新版目录页,共十章

目 录 引言 第一章 初识《虢国夫人游春图》 第二章 虢国夫人在哪里? 第三章 《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性别 第四章 虢国夫人的“黑历史” 第五章 当诗歌成为历史:虢国夫人的文学形象 第六章 一件消失的虢国夫人图 第七章 再造一幅唐代绘画 第八章 古画的证人 第九章 为虢国夫人相马 第十章 画“错”的小女孩 结语 我们从古画中得到了什么?

旧版目录页

《虢国夫人游春图》读后感(三):在一本好书中读懂中国画

最近得到的消息:2009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央美黄小峰老师撰写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一书,马上将再版发行。当时我写了个短评,挑剔了那本书中一些装帧设计上的缺点和影响阅读体验的排版问题。

当我拿到了这本再版的新书《虢国夫人游春图——大唐丽人的生命瞬间》,翻开几页之后才发现,虽然名为再版,但实际从内容到形式上可是说已经是另一本书了。除了书名添加了副标题之外,丛书系列的主题被定为“读懂中国画”(旧版丛书主题为“解读国宝”)。但如作细想,从“书中读画”,且要令大家读懂、读好,绝非易事。——这不但取决于“书”的文字撰述内容,其中“画”的对照编排等问题亦有重大影响。所以下面我分成文字内容与图像相关两部分来谈谈对于本书的个人阅读体验。

1,文字内容

内容一如既往,问题导入,环环相扣,线索清晰。与旧版相比,有大量内容的增删与修改。印象深的增补内容有,人物服装及装饰花纹、马的外观品类分析,以及开篇与结语都相当于重写了。这些增补的内容让研究论证更细致更扎实。而删减的内容印象中有关于《捣练图》的大部分内容,包括捣练、熨烫、裁缝、装盒四步骤等等,现在笼统被浓缩到一页图与图注内容里。确实,原先读到旧版的这部内容时,虽然也有收获,但始终觉与书本主题略有割裂之嫌。整本书著大刀阔斧的修删补增,可见本书重版之用心。

定位越来越清晰明确。首先是加入副标题—— “大唐丽人的生命瞬间”,的确能引发读者的探索兴趣。考虑到所针对面向的读者人群,每个章节的篇幅不算长,深度也算恰到好处。行文读起来,整体上“学术黑话”的浓度不高,语言表述平实顺畅,还不乏点缀当下流行用语。如”张萱的逆袭“、”成为GOAT,登上巅峰“等等,均让阅读氛围不至于沉闷,且显活泼轻松。再如文中所有不常见字,比如涉及人名,古代文献专用字词等都标注了拼音,可见其贴心。

可这并不意味着本书的研究表面,理论肤浅。恰恰相反,本书做到了在确保精确严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易读性与可读性。严谨之处,譬如关于画中马匹外观的研究时,即有扎实的古代“相马”文献资料引用,也相应一一对照现代马匹专业的分类学科知识;精确又如在探讨人物服装中的各类服装制式之中的襕袍襕线,团花装饰纹路等等。细致入微的考究,严谨精确的引用,也可见本作的精心。

2,图像相关

首先必须要大肆表扬的,就是书本的装订方式。内封左下有小字说明:”裸书脊锁线胶装“。翻开第一章看到对页上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全图,就能立马体会到这种形式的好处。对页中缝再也没有过去令人讨厌的感觉——普通形式装订的书(哪怕是豪华精装),对页图片,眼巴巴的看着中缝里的夹在一起图像,想用力压平又怕压坏书脊,得不偿失;不压又看不到,尤其是读到作者文字正好描述部分就是中缝处的图像——这感觉比塞牙后找不到牙签牙线都难受百倍。试想一下,艺术类书籍,尤其是中国古代绘画类,其中内容涉及到古代绘画中的手卷长卷类的学术专著,比如陈葆真老师的《《洛神赋图》与中国古代故事画》,张朋川老师的《《韩熙载夜宴图》图像研究》,巫鸿老师的《重屏》,方闻先生的《超越再现》等等当今高质量内容的著作,若是都能用如此装订方式该有多好。时代进步了,印刷装帧技术也在发展,若是此技术大力推广,必将是图像主题相关书籍读者的福音!

内页对开平展

要彻底说清楚线装装订对于中国古画研究主题书籍的好处,需要转回头专门谈谈古代手卷绘画与书写阅读习惯方向变更的问题。鉴于中华文明书写媒材的选择与发展,直至1955年之前,中国文化的阅读书写习惯方向均是竖排左向,即TtB,rtl(即上至下,右至左),中国古代卷轴的观看(阅读)方向亦是如此。这与现代书籍(大部分)的阅读习惯方向相背——除阿拉伯文、繁体中文、日文等少数文化区域,当代大部分地区已经统一并接受横排右向,即LtR,ttb(即左至右,上至下)为主流阅读习惯方向。目前的文图混排的册页形式的现代书籍,其中的古代长卷绘画作品配图,在尽量保持原作风貌原则下,为了展示全图且兼顾细节,大部分难逃被裁切的命运。为了适应书籍开本尺寸,画面被切成多段图像,多行来展示。如此一来,强行被分段分行的长卷图画,其现代的分行排版方向,与古代的阅读方向冲突——此问题让无数编辑头疼,也让无数读者恼怒。

1955年光明日报

所幸《虢国夫人游春图》原作之画心尺寸横向宽度不算太长,一个对页宽度基本足以展示其画心图像内容之全貌,本书引言开门见山,即以最大印刷视觉单元(对页展开)重现画卷中的整幅画心。随后又及时紧密地在第一章篇首配上手卷全貌以及示意结构图, 还有“天头”、“引首”、“隔水”、“画心”、“拖尾”等部分说明,以及观看、收纳方式的详细解释。再配以书中其后展示天头拖尾等画卷其他部分,与画心的大量细节局部,观众已然可以感受到画作的基本风貌。在此过程中,长卷的图像得以连贯完整的在对页之上,平展,无卷曲挤压的呈现,是读者观众了解本书研究对象,穿越千年“触摸”古人原作的必要前提。故此,本书的“裸书脊锁线胶装”也可以说是“书中读画”的技术保障。

其次,本书的图文对照编排,基本上完全做到了文字与图像位置完全对应,文字所到之处图像必然在旁。每幅图像之下也必配有相关的详细注文以及扩展知识,以便于想深入钻研的专业读者作进一步了解。文字段落也尽可能的在整版的图像页之前分段,阅读过程鲜有来回翻页的现象。哪怕是到最后部分的结语,黄老师提及画的下方有一块似是草甸的污渍,编排也贴心的在其后页的内封底上配上文字所指的画面局部。所有做过图文排版的人都知道,要做到这点是不容易的。与旧版相比,不得不令人赞叹,这次图文对照的编排真的很用心。但书中还是有几个对页,集中用整版的若干图像及注文介绍主题相关内容,以至于感觉间断了前后页的正文连贯表达,虽然略有不爽,但似乎暂时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最后还要细说一下书中圆形框插图的问题。本书中有大量的正圆型轮廓的插图,内容多为局部细节展示。如第137页的插图。这种设计的考虑也许是:使用圆形符号指涉放大镜,令读者对应“放大细节”的形喻所指。当然这些设计细节也加大了本书的页面版式编辑工作成本。这个设计细节在大部分的文配图之中应是有效的,比如第29页、141页、142页、162页。但是必须指出,也有少部分这样的圆形插图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画蛇添足了。如第150页,此处是要说明马匹以不同状态行进时四蹄迈开的左右前后顺序的。但是此处将一匹马的前后腿切分成两个分隔的圆形插图来展示,岂不是更难想象一匹完整的马在行进奔跑时的前后腿状态吗?

第150页插图

3,总结

总体看来,河南美术出版社重版的这本《虢国夫人游春图》,从黄小峰老师的修改撰写,到出版社的编辑校订,从策划构思到每个页面的版式细节打磨,应该都是下足了功夫的。本书既符合深入浅出的艺普定位,又不失细致而精确的学术严谨;既贴心地照顾到普通读者的易读需求,也庄重地坚持了专业学者的研究精神。同时,从出版物的社会责任上来说,尤其是相较于其他同期的艺普读物,我认为本书的态度也是中肯合适,值得推广的。绝对是一本名副其实的,能好好地读懂中国画的好书!

人类信息载体的发展在每个阶段的变革总是翻天覆地的。手卷类的古代绘画图像,天生就跟现代出版物(册页)的形式有冲突,载体之间的差异太大了。试图在册页形式的载体中完美重现手卷古画的观赏体验,显然也是不现实的。这其中考究些的,会照顾到原作品的完整性、浏览顺序等问题。比如陈葆真的《洛神赋图与中国古代故事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用标注数字序号的方式,来确保切断分行后的图像衔接的正确顺序;张朋川的《韩熙载夜宴图图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更是直接干脆单独做了个折叠册页来展示原作。可惜的是,大部分是不怎么考究的,甚至马虎的。这些卷轴大多被随意切割分段,再放入册页的时候,甚至连左右顺序都颠倒弄反了。如卜寿珊所著的《心画》之中某页配图小米所画之《潇湘奇观图》卷(北京大学出版社《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典藏版)》,2018,pp102-103。我当时也写了书评,感兴趣可点这里阅读。)而这些问题显然不是书籍著者的错……。从这个角度来看,手上这本河南美术出版社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大唐丽人的生命瞬间》,不论在对待手卷古画的严谨态度,还是照顾读者的图文对照方面,都已经算是目前处理得最好的一本了。诚然,现在的纸质印刷书籍在倏然来临的数字时代之下,已逐渐成为过去式,越来越多年轻一代已经逐渐习惯数字方式的信息处理与知识吸收。相信不久的将来,有更为先进而统一通用的数字载体形式的出版物,在模拟重现卷轴古画的观赏体验,以及文图照应的阅读体验上,能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

一个世纪前,写出《东洋的理想》的冈仓天心无比狂妄,大放厥词,号称中国的艺术已经停滞。彼时的异域论调也许令当代的国人不屑,但或许至少有一件事情值得参考学习,那就是:只有重视尊重本国古典艺术,复兴本国传统文艺理论,才能树立国民文化自信!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若非能有在博物馆与国宝原迹观摩对话的幸运机会,翻阅相关书本仍是普罗大众深入了解国宝的重要有效途径之一。而此时,一本能真正读懂中国画的好书,或许真的很重要!愿人人都能读懂中国画。愿“读懂中国画”系列丛书越出越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