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弥儿(上下卷)的读后感大全

爱弥儿(上下卷)的读后感大全

《爱弥儿(上下卷)》是一本由卢梭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816图书,本书定价:2.90,页数:1978-0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弥儿(上下卷)》读后感(一):读后感

成书的时间是资产阶级打破封建思想桎梏的时代,而今我们也在这样的时代。

但是要像作者一样简单的用理性去教育使人能获得自由的精神的办法,受制于物质条件有限只能在资产阶级中普及,双师班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复制名师教育资源好东西,可惜被打掉了。

现在各种制度自信,和爱弥儿的思想正好相反,可笑可叹可悲

又不到140字

《爱弥儿(上下卷)》读后感(二):这样的教育真算是理想了

只看了下卷。不得不说,虽然这是一部经典,但很多观点都不适合当代了。尤其是其中对女性的教育和培养要求和做法,完全是难以接受(作为女性读者的我表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这总精心培养一个孩子的教育实在难以实施生活的压力让我们自身难保更多地追求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在附录里爱弥儿写的在奴隶生活中学到的比前几年的教育所得更多,也是一个对此自然教育的失败的承认吧。

爱弥儿和苏菲的相遇相爱和分离重聚,更像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明显是一个故事,还是古老的故事。还是爱情的美好和被时光打败的无奈,所学的理智理性生活方法,在摸不到看不见的感情面前还是一无是处的,所有的都是习惯和一时冲动。

这颗心的事情,似乎教育是没有用的吧。

但里面所说的,青年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等待是更重要的过程。

在拥有爱情之前,自己要做好充分准备。哎呦,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了。

《爱弥儿(上下卷)》读后感(三):《爱弥尔》到底有多好读

德国有名的哲学家康德是一个非常守时的人,他守时准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和他一个镇上的人出门不用看表,只要看康德在哪个地方出现就知道是几点了。 如果自己的时间有偏差那就去看看康德到哪了来校正一下指针。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康德有位朋友要举行婚礼,寄了邀请函给他,可是朋友家离康德家有十多英里远,中间还隔着一条小河。康德算了算时间,写信告诉朋友,他能够在婚礼那天上午十一点之前到达。 到了那天,康德按照计划好的时间出门,乘着马车来到河边,可是,车夫驾到一半却停下来不走了。 康德问:「师傅,为什么不走了呢?」 车夫摆摆手说:「桥坏了,我们过不去,实在是很对不起啊。」 康德伸出头看了看桥,果真桥中间断裂了,不仅马车过不去,连人走过去都不安全。 康德问车夫:「那这附近还有桥吗?」 车夫说:「有倒是有,但是离这里有六英里远呢。」 康德看了看时间又问:「现在是十时,如果走那座桥,多久能到我朋友家呢?」 车夫说:「最快也要十二时吧。」 康德焦急的说︰「那走我们面前的这座桥,多久能到达?」 车夫摇了摇头说:「走这座桥,只要四十分钟就够了,可是,现在这样,是不能过去的,太危险了。」 康德向四周看了 一下,急忙跳下马车,朝河边的一间破旧小屋跑去,他礼貌地敲了敲门,里面走出一位农夫,康德问:「如果我要买你的房子,要多少钱呢?」 农夫觉得这人真是奇怪,这么破的房子也有兴趣。随便开了个价钱︰「两百法郎吧。你买这旧房子做什么呢?」农夫不解地问。 可是,康德没有做太多的解释,他掏出两百法郎,然后对农夫说:「再求你一件事,如果你能从这个房子上取下几块板子,然后在二十分钟内将桥修好,我就把房子归还给你。」 农夫有些犹豫,怎么会有这么大方的人呢,不会有什么问题吧,但是为了拿回房子,他还是找来自己两个儿子,花了十分钟,将桥修好了。 康德再看了看时间,开心地对农夫说:「谢谢你和你的家人,这房子我还给你。」 然后,就乘坐马车赶去朋友家了。车夫在路上问他:「您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如果迟到了,您可以和朋友解释一 下,相信他不会怪你的。」 康德说:「虽然我迟到了,对他的婚礼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我却没有守时。 不论是对朋友还是陌生人,或者是自己,我们都应该守时,因为这是对他人基本的尊重,而且讲诚信是不能有任何借口的。」 十时五十分,康德准时到达,朋友在门口迎接他,高兴地对康德说:「我亲爱的朋友,你真的很守时啊!」 不过传说中守时的康德还是有一次没有在他的小镇上按时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据说是因为看了一本书入了迷,这本书就是卢梭的《爱弥尔》。

《爱弥儿(上下卷)》读后感(四):摘录

法律的目的是维持安宁,而不是培养道德。

当心啊,年轻的舵手,别让你的缆绳松了,别让你的船锚动摇,不要在你还没发现之前,船就飘走了。

别再放松你的舵柄了,否则一切都完了。

人们只想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放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天雪地或灼热岩石上都能生活。

费了许多气力把孩子教坏以后,又抱怨他成了这样的人。

教给他一切的知识,却就是不教他认识自己,利用自己的长处,不教他如何生活和谋求自己的幸福。

身体愈弱,它的要求越强烈,身体愈壮,它愈能听从精神的支配。

节制和劳动是人类两个真正的医生。

问题在于减少那些超过我们能力的欲望,在于使能力和意志两者之间得到充分的平衡,所以,只有在一切力量都得到运用的时候,心灵才能保持宁静,人的生活才能纳入条理。

我不怕爱弥儿说话粗鲁,但是我怕他说话傲慢。

小孩子是不应当服从人,也不应当命令人的。

他没什么可羞可怕的事情使他低下头去。

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他自以为知。

爱弥儿的知识不多,但他所有的知识都真正属于他自己,而且其中没有一样是一知半解的。

我们可以说诞生过两次,一次是为了存在,一次是为了生活。一次是为了做人,另一次是为了做一个男子。

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比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所引起的危害,要小得多。

年轻时善于保养,不会未老先衰。

爱不一定要人家报答,友谊则是一种交换,一种契约。

由自爱而产生的对他人的爱,是人类正义的来源。

在他未错之时就指出他的错误,而在他犯错之后,就不要责备他了。“我早就告诉过你了,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应该从寓言中吸取教训的是成年人。

只要他能用自己的眼镜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他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任何其他的权威所控制就行了。

不要紧,我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我的热诚和信心,这就可以弥补我的考虑不周。

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必然成功。

要透过作者的偏见和自己的偏见去看出事情的真相。

不过,在你结婚之前,你必须知道自己愿意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怎样度过你的一生,用什么方法可靠的为你和你的家庭求面包,因为,尽管我们不应当把面包当做一件主要的事,也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思考。难道说你愿意依靠你所轻视的那些人吗?难道说你愿意通过那些使你要不断受人摆布的社会关系,通过那些迫使你成为坏人才能逃避坏人欺骗的社会关系,去建立你的家和确定社会地位吗?

你要记住,你们两个人都是自由的,你们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夫妇的权利。彼此不要在表面上假意顺从。

《爱弥儿(上下卷)》读后感(五):从自然状态、道德理性到时间德性——读《爱弥儿》

卢梭于1762年写就《爱弥儿》,在这前后,他先后完成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社会契约论》,通过对社会分化、社会聚合、分工以及财产等问题的阐述,卢梭论述了人性作为自然产物,在社会中的自私与堕落,从而提出要用法律来约束人的隶属,主张人民主权与公共意志,基于此,卢梭塑造了一个虚拟的人:爱弥儿,他出生在卢梭的时代,却是卢梭理想国里追求真理的公民,与封建社会所矛盾的品格,使爱弥儿经历过痛苦与不幸,但他的心灵因为卢梭的教育而变得平静与幸福,成为社会里的自然人。卢梭将人发展的过程与教育紧密联系,在爱弥儿还未萌发欲望时,对他实行自然教育,十四岁后进入城市,对其发展道德理性,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卢梭详细而激昂的讨论与论述,让我们看到了他闪耀着的巨大的人文主义光芒。

自然状态:保持平衡

卢梭认为,作为自然人状态的必需条件是健康、自由与生活,在爱弥儿的婴孩时期,不应将他束缚起来,要使他的身体充满精力,卫生学是作为一种节制与劳动的道德,爱弥儿此刻在乡间生活,这么做是为了保持他的自然状态以及远离仆人,卢梭这样解释自然状态:“你天生的体力有多大,你才能享受多大的自由和权利,不要超过这个限度,其他一切全都是奴役、幻想和虚名。”由此可见,自然状态是一种能力与意志的平衡,当生活超出了能力的范围,自然状态就被打破了。

此时的爱弥儿由于经验与体力的柔弱,其本身就是法规,在12岁之前,还不知道什么叫书,现实的利益是他最大的动力,如若有了不良的行为,要使他自己品尝其不良后果,此刻卢梭对爱弥儿实施的自然教育是消极的,消极不意味着非人为,而是要他在童年期间不能丧失大自然赋予他的任何东西,没有道德概念,要他知道身体同周围物体的关系,充分锻炼感官,与大自然亲密地接触。

当自然状态中体力的增长超过了爱弥儿需要,他才去准备工作、教育和学习,爱弥儿对知识的渴求不是为虚荣心,而是要让他头脑中获得完全正确和清楚的观念,学习的范围限制在本能促使他去寻求的知识,在理解知识层面上,避免从道德面理解,而是发自内心的欲念与兴趣,爱弥儿此时形成了社会关系的概念,他要生存下去的欲念来自于对死亡的厌恶,这时候不存在服从、命令、责任与义务,而是认识到力量、需要以及能力。

在这样一种自然教育下,爱弥儿成长为一个用本能与体力去衡量能力的人,在这个阶段,爱弥儿拥有唯一无二的欲念,完全是为自己而生活,他是绝对的统一体。

道德理性:诉诸良心

卢梭在这一章节,开篇便借一位瓦萨省的牧师之口,表达其道德思想的基石。牧师提出三个信条,第一个信条是没有哪一个真正的活动是没有意志的,这推翻了物质的无意识运动,在此基础上表述了第二个信条:运动的物质表明了一种智慧,由此,这种智慧是自然而和谐的,人的存在破坏了这种和谐,牧师继而论述,人被上帝赋予了意志而感恩,但人随即又发现了自身的苦难和罪恶,这样才形成了灵魂的崇高概念。人破坏了自然的和谐,但他天性的本原却是来自自然的,由于本原,人们才去研究永恒真理,譬如爱、正义和美德,可同时人是自由的,当受到欲念驱使时,人就只能成为自己感官与欲望的奴隶,人时刻都有意志的能力,但不一定都有贯彻意志的能力,第三个信条揭示出了卢梭的道德观:良心是灵魂的声音。他认为道德是一种创造秩序的行为,本质是正义与爱。

当爱弥儿成为一名青年的时候,他的欲望是自发的,卢梭指出这种欲望的根本是自爱,自爱不等于爱,因为爱关乎选择、偏好和个人的爱,是需要经过很多时间和具备很多知识的,自爱更不等于自私,自爱是自然的欲念,而自私是同他者的比较和虚荣中出现的。爱弥儿的情感也在这个时候产生,卢梭认为情感的出现是在社会分化后的不平等里产生的,正因为有了情感,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这正是人力量不足的表明,为了迎合、联合别人才会出现,卢梭鼓励爱弥儿去交朋友,友谊是为了投下博爱的种子。

卢梭对于怜悯的论述一针见血,他认为人之所以会怜悯别人,是因为人设身处地想道德不是比自己更幸福的人,而是比我们更值得同情的人,人所同情的并不是别人的痛苦,而是同情自己也难免要遭遇的痛苦,决定于自己为遭受痛苦的人所设想的感觉。卢梭写道:“为什么帝王对它们的臣民一点也不怜悯呢?因为他们算定自己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普通人。”这是卢梭对所处的专制王朝的控诉,为了使爱弥儿成为一名真正的公民,卢梭让爱弥儿见识苦难,因为在苦难里才会生出怜悯之心,爱弥儿的成长的幸福的,但这并非是表面的幸福。

爱弥儿成为了一个可爱的外邦人,他的头脑清晰,判断准确,不标新立异。当他没有犯错误的时候,要对他指出错误,因为安慰本身就是一种教训,但当他犯错误的时候,给他讲寓言(和幼时犯错误不同,此时爱弥儿的身心已经健全),在他欲念在不断萌发的时候,带他打猎,转移激情。卢梭让爱弥儿读古典历史,培养他对老师的信任,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教会他审美力。这是真正的官能享受的美,通过看书、读戏等等去感受,这不是一种道德层面上的审美力,而是要让他在一生中不管遇到什么苦难或幸福,审美力总是他所拥有的真正的美。

实践德性:内心自由

爱弥尔已成长为大人了,随着卢梭旅行在乡下遇到了苏菲,他们一见钟情,爱得真挚。但此刻卢梭告诉爱弥儿,离开苏菲,爱弥儿很不理解,卢梭告诉他,爱情于人而言,存在着两种状态,一种是有爱,但不知与谁分享,另一种是找到了目标,与之互补,爱欲并非性欲,与虚荣也不同,它是一种充满了公平之心的情感,使人轻而易举地沉醉其中,但在这个时候,就会遇到一个新的敌人—自己,对爱情的欲念,让我们成为了欲念的奴隶。有道德理性是不够的,要实践德性,需要的是一种力量,一种意志,克制情感才能服从自己的理智和良心,并且履行天职。卢梭希望爱弥儿出去游历,去学习政治教育,因为他此刻不是一个自然人,而是要成为一个公民。

爱弥儿离开了苏菲,游历了很多的国家,他始终保持对真理的敬畏之心,不为讨好权贵,而是要树立人权,卢梭在此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要建立一个人民主权社会,树立社会契约,实行公共意志,个人必须要服从公共意志,但公共意志绝非仲意。卢梭畅想着这样美好的社会,但一个社会的法律建立起来时,他又感到了一个困境:法律也会成为人追逐利益与欲念的借口,自然的秩序才是永恒的,而政府无论产生什么形式,人都是没有自由的,一个人真正的自由,是内心的自由,但人又不能脱离这种禁锢,只有在政府和珐法律之下才能安宁地工作。这个悖论使卢梭的笔触变得有些消极,对于爱弥儿,卢梭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使命,是时候让爱弥儿和苏菲结婚,独自去工作、生活了。

在爱弥儿成婚前,卢梭一直陪伴着他,他的自然教育,是离不开人为的,对于爱弥儿的衣食住行,卢梭都有详细的论述与指导,有时候甚至显得非常繁琐与冗长,卢梭开篇指出,这本书是给母亲看的,然而转瞬又说,如若觉得冗长不必读下去,由此可见,卢梭的《爱弥儿》并不是一本孕婴指南,而是旨在论述卢梭培养新民的详细构想, 卢梭渴望以人性的改革来实现人在社会里的自由,用理智启发的良心来克制人在社会里的欲念,他通过一种抵抗科学知识的教育,来实现人在初始的社会状态里的自由,卢梭对自然宗教的描述,充满了强大的人文色彩,在启蒙运动之后,祛媚观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世界不再有神话色彩,而被冷酷的市场和彼此竞争的孤立个体所代替,卢梭预见了这一危机。

爱弥儿在离开卢梭后,遇到了许多的苦难,最终一个人孤零零活在世间,但是他学到的那些品格使他内心一直自由,即使一度成为奴隶,尽管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爱弥儿最终实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这也是卢梭为真理逃亡的后半生,所不断所追寻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