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金瓯缺读后感摘抄

金瓯缺读后感摘抄

《金瓯缺》是一本由徐兴业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6.00元,页数:1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瓯缺》读后感(一):今日暂缺,他朝再续

这套书,全四册,我只读了一册,标为读过,有点不符合实际,然而因为现在没时间读完其他三册,暂时标注,以后要再补上其他。

说实话我并不算喜欢书里使用的语言,感觉相对生硬、罗嗦,很多描述都不厌其烦,篇幅太多,然而仍然打五星,不是没读完其他三册而怀有愧疚,是因为作者的严谨和认真,这样的精神,在目前已经是太奇缺了,而书中洋溢着的,也是一种久违的精气神,跃然纸上。

《金瓯缺》读后感(二):人活在世,是需要一股气的

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现在刚刚读完第二本,其他任何什么民族问题也好,情操也好都不讲,单单金崛起初期拒绝纸醉金迷,莺歌燕舞的女真族简朴的生活习性,就已经很值得深思了,完颜阿骨打拒绝美姬艳舞对将领们意志上的削弱,始终保持着简单高效的生活习惯习性,这与当时宋夜夜笙歌,繁华似锦的宫廷产生强烈对比,虽然史实可能不是这样,到本书所赞扬的价值观,选择展现出人物的这一面,我是强烈认可的,人生在世,简单质朴,艰苦奋斗,应该会让你更踏实更好的活下去。

《金瓯缺》读后感(三):文辞华美的历史之叹

作者显然对南宋的风土人情,尤其是东京边梁的市井百态,了解颇深,读来颇觉新鲜,以东京人普遍的心态描写来折射北宋亡国的文化之源,很有些深意。辞藻之华丽,旖旎,更是历史小说之翘楚,不过,用字过于晦涩,影响阅读的快感,一叹也!对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作者显然囿于时代的局限,用阶级斗争的观念来写上层的官僚,作者一屁股坐到了所谓的劳动阶层的椅子上,与其他成名的历史小说来比,精彩性差一些,二叹也;故事情节不紧凑,枝枝蔓蔓太多,再加上情景、细节描写太多,极尽铺陈之能事,冲淡了主线,三叹也;

《金瓯缺》读后感(四):从海上之盟看三国争锋

读书杂记《金瓯缺》之四三国争锋

读书后有记录有思考,是应有的读书态度。都到第二卷,这里北宋、辽、金在河北大地开启三国争峰的格局;按讲北宋通过海上之盟南北夹击辽国的战略构想还是比较先进的;所谓对女真认识少等等不是不能联合的原因。

南北夹击收复燕山,构成屏障,大约能恢复汉早起对外族的态势;战略层面没有问题,下来在战术的执行方面,力量没有有效组织,丢掉了一次振作的机会,殊为可惜。(如果宋没有振奋的意思,就不会派人去搞海上之盟)

金瓯缺历史故事演绎的精彩,看看他人故事,总结一下历史经验,其实历史不断在被我们重复。

《金瓯缺》读后感(五):新鲜感

读书杂记《金瓯缺》之五关于新闻

前线烽烟已起,金明池畔龙舟还在竞渡;都到此处有一则关于新闻的评述蛮有意思。

东京人衡量新闻的价值,不是决定于它的重要性,而是决定于它的新鲜感。一切头号新闻都不具有凝固性,因为一切新鲜事物都不能永久保持新鲜。

(这是说没有相对的价值观吗?关于新鲜感,咋让人想起总上不了头条的汪老师啊,呵呵)

东京人在自己的生活轨道上熟练的滑行着。没有一件新鲜可喜的事情会遭他们冷遇,但他们同样也追求原来生活轨道中的一切。

这个滑行用的,只有向下才会滑行,慢慢滑向靖康;我们生活的轨道在哪,是上升还是滑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