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制度之争与制度认同》经典读后感有感

《制度之争与制度认同》经典读后感有感

《制度之争与制度认同》是一本由鲲水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11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0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制度之争与制度认同》读后感(一):未来十年中国崛起需要大战略

燕继荣: 很多研究都表明,制度很关键,一旦制度安排好了,后面的发展也就有了基础。对于中国来说,未来的十年就是一个制度调整和制度供给的关键时期。现有研究表明,大国崛起必须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制度建设、制度调整和制度供给的意义。(作者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制度之争与制度认同》读后感(二):民主就是阳光

南风窗:【民主就是将所有事情亮在阳光下】什么是民主,我理解的民主很简单,将所有的事情亮在阳光下,就是民主,比如将预算亮在阳光下,就是预算民主,将官员的财产亮在阳光下,就是吏治民主。从目前微博上发生的那么多的事件来看,微博就是一个最佳的推进民主的平台,微博就是阳光。(马靖昊说会计)

《制度之争与制度认同》读后感(三):敢于和美国进行思想竞争的学术努力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4/27/c_123048183.htm

能够和美国进行思想竞争的作品并不多,尤其是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和西方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来诠释中国模式。这本书是成系统的,有说服力的学术努力。

《制度之争与制度认同》读后感(四):关于清华大学博学网的推荐

http://daf.tsinghua.edu.cn/html/dangjian/hdyg/20091213/17620.html

这本书借鉴中国经济改革双轨制的成功转型经验,依托现有体制框架,为未来系统改革提供了一条西方模式之外的新路线,可以最大限度实现各方共识。在国家进入攻坚阶段和经济发展不排除突然停滞的关键时刻,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改革方案,使改革“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了体制内的智慧和理性。

《制度之争与制度认同》读后感(五):赵汀阳谈信息对称是产生“好世界”的一线希望。

《南风窗》: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人们一边在按一个坏的规则博弈,同时想修改它。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思维是什么?要如何做才能避免那种强者通吃,最后大家鱼死网破的局面?

赵汀阳:所以在理论上似乎还是有一线希望的。我所看到的一线希望是,知识和信息越来越对称的状况有可能使得“策略模仿”形成强大的博弈压力,对单边主义的思维方式形成越来越大的挑战,最终有可能迫使人们只好承认他者的存在论核心地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ceca3e0101841s.html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