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斐多篇》读后感100字

《斐多篇》读后感100字

《斐多篇》是一本由柏拉圖著作,左岸文化出版的192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2007年04月25日,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斐多篇》读后感(一):苏格拉底的预判…..

假定有人住在大海深处,能透过水看到太阳和其他天体,那么这样的人会以为自己住在大海表面,会以为大海就是天空-他会非常呆溜和虚弱,决不会抵达大海的顶端,决不会上升到海面上抬起头来从海上看到我们的这个世界,亲眼看到或从某些亲眼看到的人那里听到我们的这个世界比他的人民居住的那个世界更加纯洁和美丽。我们现在正好处在相同的位置。尽管我们居住在大地的四陷之处,但我们以为自己住在大地的表面,把气称作天,以为亡就是星辰在其中运动的天空。还有一点也是相同的,我们呆滞和虚弱,以至于不能抵达空气的 顶端。如果有人抵达空气的顶端,或者长看翅勝飞到那里,那么他拾起头来就能看到上方的那个世界,就像海中的鱼拾起头来看我们的世界。

《斐多篇》读后感(二):肉体就那么可耻吗?

读的是杨绛翻译的,小小的一本,快速地浏览了一遍。斐多篇描绘地是苏格拉底就义之前与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它所受到的赞誉颇多,主要是因为苏格拉底为信念而选择死亡所带来的震撼。但是对于我来说,关注点在其对灵魂和肉体的讨论上。

苏格拉底说,死就是灵魂离开肉体,这对于哲学家来说,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是一件幸事,因为哲学家是爱智之人,只有摆脱了肉体,才能到达真理之境。

那么,要证明这个论点,需要解释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如何证明灵魂存在?第二,肉体又是如何低下的呢?苏格拉底是从人的认知过程出发证明第一个问题的。他认为人的认知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之上的,依靠的是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在人的记忆库中存在着大量的经验,直到某天遇到相类似的情况就会被刺激唤醒,否则他什么也注意不到。那么问题在于,这种经验从何时开始呢?苏格拉底认为是出生之前就有了。因此灵魂是存在的,也是不朽的。后半段需要再仔细斟酌一番。

关于第二个问题,苏格拉底认为“...我们追求的既然是真理,那么我们有这个肉体的时候,灵魂和这一堆恶劣的东西掺杂在一起,我们的要求是永远得不到的。因为这个肉体,仅仅为了需要营养,就会产生没完没了的烦恼。肉体还会生病,这就阻碍了我们寻求真理。再加肉体使我们充满了热情、欲望、怕惧、各种胡思乱想的愚昧,就像人家说的,叫我们连思想的功夫都没有了。冲突呀,分帮结派呀,战争呀,根源在哪呢?不都是出于肉体和肉体的贪欲吗?为了赚钱,引发了战争;为了肉体的享用,又不得不挣钱。我们都成为了这类事情的奴隶了。因此我们没有时间研究哲学了。还有最糟糕的呢,我们偶然有点时间来研究哲学,肉体就吵吵闹闹地打扰我们思考,阻碍我们见到真理。这都说明一个道理:要探求任何事物地真相,我们得甩掉我们的肉体,全靠灵魂用心眼儿去观看...”我觉得这里所列举的罪过,更多的像是灵魂的罪过而非肉体。纯粹是肉体追求享乐吗?人的很多行为不是受思想驱动的吗?把人的灵魂看得如此高尚如此纯粹,把所有阻碍灵魂的目的的都看成是低下堕落的,而灵魂的目的就是追求真理,这逻辑,是哲学家无疑了。

《斐多篇》读后感(三):简单的感受

《理想国》里的苏格拉底对诗人的评价不太高,而坐在监狱里的苏格拉底却亲自写了给阿波罗的赞歌和为伊索寓言谱曲。所有人都觉得非常奇怪,甚至有一位诗人托克里来询问半生不作诗歌的苏格拉底为何突然动笔了。

“音乐。”苏格拉底在这时告诉弟子们,他的大半生时不时做着同一个梦:有神灵在召唤他,让他学习音乐的技艺。他眼里是阿波罗,音乐便是七弦琴,每一个音符都如此准确、清明,交缠在一起便成了美妙的乐曲,代表着理性与和谐。理性与和谐的最高学问是哲学,苏格拉底便听从梦的指引投身于哲学研究中。可是在临终之时,他突然想到:也许神只是让他学习世俗的诗歌呢?

这时他已经七十岁了,在多年以前,诗歌与悲剧也曾经是他的拿手好戏,但在灵魂转向“太阳”的过程中,它们被苏格拉底抛弃了;而多年以后,他却再一次将它们捡回来。——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心理呢?

不朽的灵魂从必朽的肉体解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所以对苏格拉底来说,摒弃肉体的欲望和世俗的惯习是非常必要的。希腊人的生活中总是充斥着蒙蔽灵魂的事物,悲剧、祭典,和不入流的民主……而在生命行将终结之时,这些世俗的事物全部涌进了苏格拉底的生活:被祭祀过的船只、毒药的剂量、妻子的嚎叫、朋友的泪水……他显然有些厌烦,但并没有流露出痛恨的神情。但是在这时,这些流于表面的事物真的没能打动苏格拉底哪怕一秒钟吗?

在喝下毒药之前,苏格拉底依然沉着冷静,带有一点脱离肉身的愉悦,而在毒药吞噬心脏的前一刻,他突然吩咐克里,要向医药神献上一只公鸡。注释里写道,此乃呓语,或是妥协。我猜测这个行为与他作诗一事有关联,也许是一瞬间对世俗的回归。医药神由阿波罗掌管,阿波罗是苏格拉底无比崇敬的神明,医药神用一杯毒药帮助苏格拉底解脱,苏格拉底当然要表示谢意,而且是用传统的礼仪来表示。

柏拉图在写下这些语句和神态时,不会有些失神吗?他也曾是个诗人,为了追求永恒的真理烧掉了所有作品。相比起来,他的弟子坚定得多:用最平实的语句去解释真理。柏拉图做不到,依然习惯于修辞,把一切真知揉进情节之中——因此我更愿意称他为小说家、戏剧家。如果他写下来的所有对话都是真实发生过的,难道不会因此而动摇吗?还是说,所有的苏格拉底都不是苏格拉底自己,苏格拉底没有动摇,自始至终都是柏拉图在说话,只有柏拉图动摇了?

详细的读书笔记日后补上,其中对灵魂不朽的论证以及苏格拉底不敢直视太阳之事挺有意思,以后再聊。

《斐多篇》读后感(四):斐多篇和理想国

《斐多篇》

理想国

这两本书应该算作我第一次读完的哲学著作,让我对哲学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就像黄老师说的哲学是“返乡之旅”,是在证明人本身,中国人对于逻辑的概念确实有很大欠缺,在叹服于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同时,我也为我们缺少这种理性思维而悲哀,至少大部分人是这样,我们注重的是结果 ,是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感性的细节确实往往让我们失去了对因果逻辑的理性判断。 要用哲学家对世界的不懈思考探究的态度来对待学业和生活,要有理性思维而不陷入理性化的陷阱。灵魂不朽、学习就是回忆的观点让我印象深刻。而柏拉图对于婚姻在国家中的作用也让我不敢苟同,哲学王是统治者的说法究竟是哲学家们的理想建构还是确有此需?且行且思考

《斐多篇》读后感(五):what is justice and democracy?

(因为之前的《我们来谈一下生与死,灵魂与肉体》太长,内容比价杂,所以把正义和民主的部分抽出来了)

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死?为什么明明可以逃避死刑,还要留在监狱?

因为正义和民主。

他认为,他是雅典人,如果不能接受雅典的民主制度和雅典的正义,他大可在之前的数十年中离开雅典,去往其他城邦。但既然他留在了雅典生活,就意味着他认同雅典的民主制度,必须遵循雅典的制度,不可因为制度对自己不利,而出尔反尔,使用小伎俩逃离制度的制约。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不应该在乎事物是否对自己有利,而更应该在乎事物是否正确正义。四星或许是对自己不利的事,但是遵循制度比谋取自己的利益更加重要正确,因此,他必须服从处决,接受雅典民主法院对自己的“制裁”。

一开始时,我的确是不能理解苏格拉底的做法,但是听过他的一番解释后,苏格拉底甘愿伏法的行为也是一个公民知法守法的表现。我们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为害怕失去,失去名利金钱,失去在人世间的快乐,失去这世界上对我们有利的,给我们带来快感的东西。正因如此,在选择时,我们更趋于选择对自己有利而非正义正确的事物。有时候,把利益看太重,就会忘记出发的起点,就会忘记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即使苏格拉底伏法的做法是正确的,但从另一方面,我并不认为这一定就是“正义”。原因有二:一、苏格拉底追求的是绝对的“正义”,这是一个挺美好的理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相对正义”,即我以为的“统治者的正义”。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正义描述为真善美和理性的追求,正义是对城邦对的大多数的人,对后世的发展有正面影响的精神。但正义真的是大多数人的追求吗?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巩固其统治,统治者会将其罪恶美其名曰:“大多数人的正义”,但这种“正义”真的是正义吗?还是只是一种粉饰的阴谋?罗斯福曾说:“和平比正义更容易辨别,因为正义永远属于胜利一方。”作为一个小蚂蚁,我想我这一辈子都不知道这世界有多少是对的,多少是错的;不知道有多少光明,有多少黑暗;不知道有多少真的正义,不知道有多少假的“正义”,或许一辈子都 快乐地傻里傻气地活在别人创造的正义假象中。

其次,苏格拉底之所以被处决,并非由于雅典的民主主义,我以为更多的是民粹主义和盲目民主。雅典的民主制度是西方乃至全世界现代民主制度的奠基石,它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度,强调每一个公民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都应该参与到社会政治事务的决策中,都应该有社会政治事务的决策权。

但这样就真的民主了吗?首先,每个人对政治都有不同的看法, 有不同的政治主张,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人们会向他人推销自己的主张,攻击反对者的政治想法。其二,社会发展至今,公民真的具有与民主制度相匹配的民主意识吗?民主意识是民主制度的精神基础,若民主意识尚未形成成熟,那民主制度也只是一个摇摇欲坠的空壳。诚然,直到现在,就算是先进的西方国家,成熟的民主意识也并未在每个公民中形成。民主制度的缺失,理性受感性刺激的影响,致使人民是容易是鼓动和摆布的,三言两语的鼓动,他们就能群起力撑或反驳。

就像上月英国公投脱欧(Brexit)一样,我无法预测英国脱欧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但只想问一下在投出那一票前,有多少人想清楚脱欧对英国的影响?如果想清楚了,那就不会出现“what is Europe Union”在Google上搜索置顶的囧境。直接民主真的能“民主”实践吗?

作为小老百姓,我想我不免会受到媒体社会的渲染,难免在很多情况下,感性战胜理性。但我能做的只有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想法,尽量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

套用白岩松男神一句话:

爱恨之前,先了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