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世界战争史》读后感精选

《世界战争史》读后感精选

《世界战争史》是一本由[英] 杰里米·布莱克 / [美] 史蒂芬 ·莫里略 / [美]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68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战争史》读后感(一):战争,人类文明进化的最后一个bug……吗?

翻开这本书前,我认为战争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最后一个bug。从茹毛饮血到现代文明,人类(从主流来看)不吃同类了、不喝血了、不杀婴了、不童婚了……几乎成功地把所有原始的动物性关进了人类文明的“笼子”里,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类有一种自诩高级、超越自然的优越感。

然而,战争是最后一个bug,当人类还有战争,还有组织动员后的集体性暴力行动,依然会直接地把刺刀插进别人的胸膛,那就总觉得有那么一点“不文明”,人类还是有那么一点难以克服的“动物性的野蛮”。

我本来是这样认为的。

翻开这本厚重的《世界战争史》,我惊讶地发现,战争与吃人、喝血不一样,它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是进化到某种程度时新产生的。

要搞清楚产生的背景与原因,必须先搞清楚战争的定义。然后发现,定义战争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从“规模”上来定义?好像不对,有些小国的战争规模可能还比不上某些大规模的帮派火拼。

从“技术”上来定义?不管用刀枪剑棒,还是原子核弹,也不能区分是不是战争。

从“势力”上来定义?春秋战国那种大乱斗,怎么也说不清楚。

从人类历史上来看,战争就是这样莫名其妙地出现,然后纠缠人类很多年,至今未找到克制之法,依然让它带走很多年轻的生命。

不仅如此,人类在战争的“技能”上反而天赋异禀,从冷兵器到热武器,从刀枪到大炮,从小船到战舰,日新月异地更迭技术,生怕落后于人。

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如何尚未可知,但至少在现在和可以预见的未来,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人类进化到现在依然没有摆脱丛林法则的约束,只要如此一天,就一天不能摆脱战争的阴霾。

这本《世界战争史》又厚又重,就像战争这个沉重又压抑的题材一样。但是,让我却有一些微小的希望,我本来以为战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但是书中论述了它也是某个进化时段的产物,意味着也有可能等事情发展到某个阶段后,自然消亡淘汰。

对战争的悲观不代表对全局的悲观,史蒂芬平克在《人性中的良善天使》一书中已经详细论述过,这么多年,人类社会的暴力是逐渐降低的,所以还是怀揣一个乐观积极的心,继续走下去吧。

《世界战争史》读后感(二):《世界战争史》在几千年的整体视角重看世界战争的联系

以前看与历史战争的书,要么是发生在一个时间段,要么是发生在一个具体的区域内,但战争的影响往往有一种延迟的起伏的波动性,波及到其他地区,比如帖木儿打穿盘踞在东欧的蒙古人势力之后,才给了莫斯科公国以可乘之极颠覆掉蒙古人的势力。战争在时间上又有因果关系,一战因为是场匆忙收场的战争,被迫在二十年后,欧洲为了重新解决二十年前的纷争,再次发动战争来完成一战,让悲剧不止是延续,还是扩大。所有本书提供了一种全局观看战争的前后联系的视角,让读者理解哪些是这场战争的偶然性,哪些是这场战争的必然性。

翻阅完全书,发现人类早期的战争(公元1500前)很多都是围绕着波斯进行,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帝国波斯第一帝国(阿契美尼德帝国)与希腊之间的希波战争开始,波斯就像一个陀螺的中心,亚非欧围绕其转动。这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波斯是亚欧商路的中心中转站,相当于马六甲海峡,欧亚的物流都需要从波斯过,如果从里海北部走,会遇到凶恶的天气与不稳定的草原游牧民的袭扰。古代战争很多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抢夺钱财与人口,而这两者波斯都具备,所以它需要承受来自东南西北的压力。表面波斯的君主自称为“万王之王”,实际也是“四战之地的王”。到了萨法维时期,波斯与奥斯曼帝国交恶,彻底让欧亚商路出现了巨大的阻断,没有商路的税收,才让波斯开始衰败,以致到了大博弈时期被英俄大博弈,令人唏嘘不已。

从书上可知,世界战争的进化是经历过很多革新的,如罗马纪律性的方阵对散兵作战的进步、游牧民骑兵骑射的速度优势对步兵的予取予求、火绳枪对弓箭的威力碾压、大炮开启了现代战争思维、坦克在一战中的横空出世、飞机在二战中成了决定性因素,每一次革新都会让世界列国提心吊胆,一旦跟不上这次革新,战争的形态很容易发展为一次毫无光荣感的单方面屠杀,以至于西方开启了工业革命之后,武器基本几十年出现一次大的迭代,西方就开始了对东方绝对优势的霸凌,即便东方能够积聚数十万之徒与之较量,但在难以赶超的科技面前,都只能做鸟雀散。

全书收入的战争与资料信息巨大,观点与概述精彩,引人思考之处众多,如思考每次战争,好像双方的科技都是有点差异,很难遇到一次完全等平科技的战争,在武器出现巨大差异之时,即便如军神一般的存在,也很难不进行赌博式入场。每个时代对于战争的决胜因素都有所不同,以前人的智慧会占据主导,而现在战争,我们赞扬胜利的一方,很多时候都是赞扬他的武器先进,科技领先。

《世界战争史》读后感(三):有意义的战斗胜过无意义的生活

看完这本沉甸甸的战争史,最先浮现在脑海的就是来自乔治·巴顿将军的那句话:有意义的战斗胜过无意义的生活。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和平主义者,原本对这句话并不是很赞同。但历史的视角就是这么奇妙,战争从公元前2000年到现在,看似来到了人类历史上相对“和平”的年代,但战争其实从未停止过,他只是变换了一种形式。

病毒侵入,产生抗体,抗体的存在也从反面促使病毒不断迭代更新,以更隐秘的形式伤害我们的身体。战争和病毒类似。

经历了几千年之后,战争变得更隐蔽、更不易被察觉,但我认为,科技时代隐形战争的杀伤力在本质上是远高于冷兵器时代的。

书中按照时间轴阐述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不同战争的属性。在古代世界,武器相对更原始、简单。

甚至可以这么说,人类基因里潜在的、无法避免的战争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武器的发展与迭代,对科技发展也有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在人类社会建立的初期,组织之间的合作与斗争更是常态。对外保持关系,对内维护秩序。由国家主导的战争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的秦朝。

而当时间轴来到迁徙与入侵的时代,擅长“攻”的游牧民族与擅长“守”的定居文明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了主要矛盾。

亚洲大草原上英姿飒爽的骑兵、通过海路迁徙的维京人......那些在英剧、美剧里经常出现的战争形象,大部分都起源于这个时期。

我们更为熟知的“骑士精神”则是在接下来“传统冲突的时代”达到了发展的顶峰。火药在宋朝的出现,也是我个人认为在人类漫长战争史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战争可以说是更加细致地影响到了全球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了我们的文化之中。

小时候背诵的唐诗宋词里,就有不少描述军营、军旅生活的。比如李白的“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再比如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当然了,战争给文化带来的冲击中有光明的一面,自然也有残忍的一面。

比如1500年-1750年、1700年-1914年这两个时间段,可以说全球都陷入了最为恐怖、最为惨烈的密集战争期。

游牧民族与定居民族之间的冲突,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都加速激化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民族之间的各种战争。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助力也难辞其咎。尤其是1800年之后,美国、日本进入工业时代,军备竞赛成为了各个国家的常态,武器和装备的升级也给各个国家带来了侵略、战争中更大的信心。

1914年之后,由于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大型战争进入了一个类似于“涅槃”的时期。全球格局与国家资源也在这个阶段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重组。

作为一个八零后,从小就听爷爷奶奶的讲述长大,深知二战时期的时间有多么黑暗。有时候甚至无法相信,那样残酷的战争竟然离现在这样的和平年代还不到一百年。

感谢这本书给予的历史视角,也感谢自己身处的这样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

更让人感到唏嘘的,是如今的战争与科技发展已经深度绑定。芯片战争、生化战争、人工智能战争,这些新的战争形式将会是我们这一代人即将面对的巨大难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