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三十年战争史读后感锦集

三十年战争史读后感锦集

《三十年战争史》是一本由[英] 彼得·威尔逊著作,后浪丨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0元,页数:9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十年战争史》读后感(一):适合具有一定历史知识才能流畅阅读的书

对非专业人士来说,并不是一本好书,有以下几点: 1.没有文笔,资料堆彻。语言偏流水账,第四章关于战争队形的描述没有图文配合,全凭想象,让我根本不想继续读下去 2.混沌理论。不是说混沌不好,本文很多理论都是说这个东西不是固定的,是混合很多情况啊什么的。先不说对不对,让我觉得有点过分混沌的感觉。 3.叙述节奏不好。对我来说,本文的叙述手段真的对三十年战争小白来说一点不友好,东跳一段西跳一段。确实三十年战争压缩成一本900页的书肯定有很多不详细的地方,但这个真不适合初学者! 4.翻译问题。个人觉得翻译不是很高明,不是很通俗。p39“但对其理解不同的价值观”。我真的不懂什么意思,语法上面有点问题。

最后,如果你是研究欧洲历史的专业学者或者已有一定历史知识,看此书会更有感觉,反之,肯定是一脸懵逼。里面的知识很多,但是单从此书进行消化,我觉得很难。能完整读完是真豪杰也!

《三十年战争史》读后感(二):近代欧洲大国第一次大博弈

神圣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帝国1593年开始的战争培养了三十年战争的诸多将领,马蒂亚斯和鲁道夫的皇帝之位相争,给了匈牙利和波西米亚贵族扩大自治权的机会,这为三十年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哈布斯堡的皇帝应该感谢萨法维王朝东线的攻势拖住了奥斯曼帝国的注意力,使得土耳其人错过了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收复失地的大好机会,皇帝可以把边境的相当一部分兵力投入战争,用于扭转局势。从尼德兰战争开始,火器的进步已经在改变近代步骑兵作战的阵型和战法,线性战术和棱堡开始引入战争,直到腓特烈二世和拿破仑战争彻底完成转变。燧发枪流行了一百多年,直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才被更先进的后填式步枪取代,这应该是工业革命改进了步枪制造的工艺,降低了步枪使用的成本所致。但是就是这样的兵器,在鸦片战争中的清军的鸟枪面前仍然足够先进,更弗论战法了。

瑞典和丹麦为了争霸波罗的海和维护自己在德意志的权益卷入了德意志的战争,他们的军队以雇佣军和民兵相结合,并成立了近代化的海军,这促使两国政府开始改革军制,政府机构和财税机制,相较之德意志诸国和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已经走在了前面,他们和尼德兰地区一样,都在未来的战争中获益匪浅,而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并没有为三十年战争做好组织和经济上的准备,他们作为天主教的卫道士以及横亘伊比利亚半岛和中欧的大国,树敌太多,殊为不智。

《三十年战争史》读后感(三):一场婚姻的连锁反应

几年前去过海尔姆斯泰德、布伦瑞克和海德堡,下萨克森州,一望无际的田野,红色屋顶的乡村,今天才知道,这片大地曾经是30年战争的主战场,战争的主角之一是腓特烈五世,海德堡城堡的主人。

1214年,海德堡城堡开始成为巴拉丁选帝侯的官邸所在地,现在的海德堡大学要到1386年才成立。腓特烈五世的母亲是荷兰奥兰治亲王威廉一世的女儿路易莎朱莉安娜,奥兰治亲王恰恰是当时新教的领袖之一,另外两人是英格拉的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海军上将科里尼。腓特烈五世出身于一个十足的新教家庭,母亲自不待言,妻子是英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儿、查理一世的姐姐——伊丽莎白斯图亚特,正是这一层关系引发了之后的一系列变故。

在海德堡城堡,有一个专门的石头拱门,是腓特烈五世迎娶伊丽莎白斯图亚特时专门修建的。对于偏远的黑森州而言,能迎娶英格兰的公主,肯定是一件有莫大荣耀的事情。

1619年腓特烈五世加冕波西米亚国王,自动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新教领袖和30年战争的主角,他的对手则是哈布斯堡的斐迪南二世和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为了支持女婿的事业,詹姆斯一世希望议会同意向腓特烈五世的军队提供资金,议会不从,詹姆斯一世只好向西班牙求助,希望通过儿子威尔士亲王与西班牙公主玛利亚安娜的联姻来拉近彼此的关系,但西班牙人提出的条件是将腓特烈五世的儿子腓特烈亨利送往维也纳接受耶稣会士的教育,目的是让继承人改信天主教,这当然是断不可接受的。于是,詹姆斯一世转而寻求法国的支持,促成了威尔士亲王和路易十三的妹妹亨利埃塔玛丽亚的婚约——一个新教徒国王和天主教公主的联姻。

英格兰这个国家在新教和天主教婚姻上已经吃够了苦头。亨利八世的精虫上脑让英格兰成为了一个新教国家,但是第一任皇后恰恰是天主教大本营的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生下的王位继承人受母亲影响信奉的自然是天主教,血腥玛丽的短暂执政让英格兰的教会冲突一度血雨腥风,好在继任的妹妹伊丽莎白一世比较深明大义,英格兰重回新教,但潜在的继承人——伊丽莎白的表侄女苏格兰的玛丽自小在法国宫廷长大,又是一位天主教徒,最后还是上了断头台,才有了英格兰的黄金时代。

《三十年战争史》读后感(四):欧洲的第一次大战

三十年战争是对欧洲尤其是中欧地区影响深远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成为了后来德意志与捷克民族叙事的一部分。这场战争是一场在一定程度上是全欧洲的战争:英国、丹麦、尼德兰、西班牙、瑞典、法国乃至波兰都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的卷入了这场战争。这场战争所达成《威斯特伐利亚协议》提供了一个新的国际关系指导方案,并通过欧洲最终成为世界关系体系。

本书的前八个章节详尽的分析了三十年战争之前欧洲所面临的形势,将帝国置于一系列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并且指出身处国际环境的这些国家(如果可以这么说)虽互不统属却有环环相扣,并且说明战争之前看不出会发生大规模战争的趋势;中间十二个章节则翔实的描述了战争所发生的阶段,对每一场战役的经过描述的十分详尽,揭示出了战争是如何逐步发展到三十年战争的地步,并分析当时的任务与社会状况;最后的三个章节则分析了威斯特伐利亚协议和战争所来的对人力物力以及心理的影响,为我们分析出一幅全景式经过战争洗劫后的残破图景。

本书针对以往有关于三十年战争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中一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比如浪漫主义思潮、普鲁士统一德国的观念。与此同时,本书提供了三个论点:第一,这场战争是一场主要围绕着神圣罗马帝国、中欧的战争,尽管与其他问题缠绕在一起而整个欧洲都几乎被卷入其中,但这场战争很明显就是围绕着帝国内部一系列问题而展开,最后达成的协议也是为了解决帝国内部争端;第二,尽管宗教占有重要地位,但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占据主导地位的乃是政治因素。长期以来,三十年战争被视为与法国的胡格诺战争一样,是一场宗教战争。如果将其中各个关系体的行为进行审视的话,我们会发现在战争中并不缺少教派和解的努力,提倡战争的是那些极端宗教好斗分子而非大多数教徒。且那些以教派为理由加入战争的国家最终都有着自己的现实利益打算在里面,比如丹麦是为了控制帝国沿波罗的海行政圈的领土。不过正如本书所强调的,战争前教派化倾向加强的确对战争起到了催化作用;第三,这场战争并不如19世纪的史学家所说的并非不可避免,如果哈布斯堡家族能够妥善处理宗教争端、安抚住波西米亚,如果费迪南德二世不出台愚蠢的《归还教产敕令》,如果瓦伦斯坦的和解努力不被打断,如果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能够得以顺利执行,都不会使战争最后持续三十年之久,不仅如此,我们可以从中可以看到萨克森选帝侯威廉·格奥尔格持续和解的努力,尽管他的努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协议》解决了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没有能够解决的宗教问题,实现了中欧地区的和平而通过协议帝国得以保存,尽管在中欧之外战争仍在继续。这场战争也改变了各个国家的命运:捷克被牢固成为哈布斯堡领地的一部分,开启了长达近三百年的德意志化进程;瑞典、法国崛起为欧陆强权;英国受其影响,间接推动了革命进程;尼德兰被认可独立,尽管帝国直到1728年才承认这一点;西班牙的衰落已成定局;帝国各个邦国确认了自己的领地主权,开启了战后邦君专制的时代;勃兰登堡与奥地利则在战争中逐渐强大起来,为日后争霸埋下了种子,等等。然而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场战争越来越不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战争,是一场可以被避免的战争,而战争之所以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的关系分不开,正如本书末尾所说:“让自以为是正义的人掌握政权,是一件十分的危险的事。”

《三十年战争史》读后感(五):欧洲历史上比二战还惨烈的三十年

1618年5月的一个早上,一名男子被挂在城堡的窗户外,摇摇欲坠。他的身份和他的处境有着巨大的反差,欧洲哈布斯堡王朝的高级官员,46岁的贵族,整个王国最富有的男人之一。幸运的是,他不是一个人遭遇这样的待遇,他的同事马丁尼茨和秘书法布里修斯也很快像物件一样被丢出了窗外。这是中欧历史上著名的“掷出窗外事件”,引发了德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一场战争,导致了长达两个世纪的虚弱分裂。

三十年战争史发生于1618-1648年,三十年的时间席卷了整个中欧地区,百万人民丧生于这场战争中。有人统计过,这场战争的人力物力经济损失远远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也改变了德国的历史走向,给予德国致命一击。

虽然这场战争如此激烈,影响深刻,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这段历史都被简要论述,一笔而过。原因诸多,比如需要研究者掌握至少14种语言,比如需要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抽丝剥茧构建这段历史的宏伟场景,以及一些学者切入角度以人物和事件为主,这些都让这段重要历史无法更客观全面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威尔逊一直致力于研究中欧史、战争史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史,扎实的研究功底和孜孜不倦地深入挖掘下,他极尽全力写出了《三十年战争史》。这本书是一部令人敬畏的著作,将近900页的内容力图对战争事件和战争背景之间做到了平衡,从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文化全方面阐述这场战争。

书中的内容安排逻辑清晰,文笔轻快优雅,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在细致研究与宏观把握上做到了平衡。全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端,1-8章主要陈述了欧洲的主要形势,介绍了一些关键问题和主要人物。作者试图把这场战争本身视为一场有关中欧政治和宗教秩序的斗争,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矛盾冲突。

第二部分冲突,9-20章按照年代顺序讲述了战争中发生的重要事件,重点放在1635-1648年,这是以往学术讨论中容易忽略的部分。作者试图去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1640年以后争取和平的努力会失败。

第三部分后果,21-23章主要检视战争方方面面的损失,这场战争对于中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深远影响远超想象,作者从众多资料中摘出了大多数读者容易理解材料,有趣有料,摆脱了阴郁历史的沉重感。

通读中并没有很大的压力,主要是作者在人物呈现上保证了生活气息。比如书中在讲述主支线的领袖时,鲁道夫的优柔寡断,内心的威严感与高度责任心的冲突,刻画的入木三分。费迪南大公一生享受大餐,不忌口,但医生在尸检时惊呼他竟然可以活这么久,作者风趣的描写让人忍俊不禁。

彼得·威尔逊的《三十年战争史》填补了历史研究上的空缺,读完让人心生钦佩,这是一部诚意满满、学术探讨严谨的著作,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细节捕捉,让这段历史鲜活了起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