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文观止读后感摘抄

古文观止读后感摘抄

《古文观止》是一本由钟基、李先银、王身刚译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9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文观止》读后感(一):书贵朗读

以前在读书的时候朗读通常都是被逼的,现在出来工作后才知道好的文章应该朗读,多次反复的朗读,而且还有充满感情的朗读,《古文观止》里面有很多好的文章,传世经典,作为中华的儿女我感到非常的骄傲很自豪,相当的佩服先人能写出这么经典的文章,里面的《滕王阁序》《韩文公祠碑》《心术》《陋室铭》都是我希望在清晨起来朗读背诵的好文章。

《古文观止》读后感(二):无题

这个版本是我最初看的版本,在我痛苦无奈蹲坐在二楼的瓷砖上看到的那个版本。然而我不知道现在kindle的是哪一个版本了。 我第一次看的其实并不是很喜欢先秦的散文,大多晦涩,观点散乱,没有注释的点播很难找出论点和论据之前的联系。 现在每天晚上临睡前重读一两篇,唉,晦涩曲折却最终能达到真意(民法上的表示意思)会让别人领会到自己想要表达(效果意思),这已经是一个极其折衷的方案了。

《古文观止》读后感(三):古代“c语言”不完全图鉴

蹇叔哭师 公(秦穆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鲁仲连义不帝秦 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 王孙满对楚子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 吕相绝秦 (秦)芟我(晋)农功 驹支不屈于晋 范宣子亲数诸朝,日:“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由。诘朝之事,尔无与焉。与,将执女。” 子产坏晋馆垣 子产曰:“……侨闻文公为之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 敬姜论劳逸 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邪?……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 宋玉对楚王问 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五帝本纪赞 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古文观止》读后感(四):用什么态度来读书

出于选篇的目的,于十月末我翻开这本书。正好有大块的时间用来阅读,我尽量要求自己每天读通十篇内容。我惊叹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智慧,我感慨于不平之士的情真意切,我为韩愈的好文章拍手叫绝。然而此刻,我停下了,因为我觉得,看完这本书逐渐成为一种目的,而非发自内心的欣赏和喜爱,即使看完了,也不过是完成了任务,于自身没有丝毫收获。

若是要谈起读书的方法和思路,我想我能够一说一大筐,但实际上,那都是别人的经验总结,于我并不相关。生活中好像有太多的经验之谈,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不可否认有的确实很有用,但那又怎么样呢?如果不能吸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再有用又如何呢?如果借鉴时不考虑自身情况,别人的“有用”对你又能有多少帮助呢?在众多或被动或主动获取的信息中,我们茫然了,也逐渐麻木了,甚至是逆反了。这样太可惜了。

我正在学着去重新认识自以为早就熟识的文字内容,我很庆幸能有这样的机会。我正学着去质疑那些“生活常识”“过来人经验”“为你好的建议”,因为我开始发现它们都经不起推敲。读了这么多年书,听了这么多年话,习惯了随波逐流的生活,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勇气去反抗,但至少此刻,我想让我的思想属于我自己。

用什么态度去读书?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不想读也挺好的。

《古文观止》读后感(五):读古文观止有感

我是河南考生。 在我看来,大部分的河南考生是很功利的,至少我是如此。高中时期很少会花时间去读像《古文观止》这样又厚又费时间的书。 然而当我上了大学,我开始真正静下心来读这本书时,我最深的感悟是——这本书承载了我最美好的青春。 吴氏编《古文观止》的目的是起教化作用,“正蒙养以裨后学”,所以我们能够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中看到《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陈情表》等等,高中时期所学的篇目大抵古文观止都有,所以我说这是一本记载我无数个晨光熹微的早读时光的经典。 我们很多人会在高中时期写作文的时候举司马迁惨遭宫刑后的不屈顽强,会夸赞他“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可你们不曾真正了解过司马迁,也不曾真正攻读过史记。那么,至少去看看《古文观止》为你挑选的篇目,你会发现,你随意的寥寥几字根本描述不了司马迁痛苦,你贫瘠的语言也压根展现不出他的傲骨与坚持。

这只是其一。

不曾真正见过大海的河伯洋洋自得妄加点评,但我由衷希望我们能像最后的河伯认识到自己的短浅。

——学海无涯,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