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非理性繁荣(第2版)读后感摘抄

《非理性繁荣(第2版)》是一本由罗伯特·J. 希勒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页数:302 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理性繁荣(第2版)》读后感(一):非理性繁荣与投机

每个阶段的非理性繁荣,都有其时代的特征。事后都有相应复杂的金融模型解释,而隐藏在深处的人性和群体性行为学,这些是千百年不变的,正如黑格尔所说的:“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

对于一个投机者应该做的,理解非理性的繁荣,看清泡沫的产生,顺应其趋势投机,在趋势疯狂时退出。用索罗斯的话讲:“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这也是推荐这本书的另一原因。

《非理性繁荣(第2版)》读后感(二):应对非理性繁荣

席勒罗列了很多非理性繁荣的因素,分析层次很多,社会、心理、文化等等,但在我看来,比较笼统,他自己也说了,社会科学家们不喜欢太笼统的,而希望找出关键因素。

主要问题在于如何控制风险,来应对非理性繁荣。

作者提出的一点很值得注意,即投资者需要运用金融工具来对冲风险,这也与他的金融民主化理念是一致的。席勒认为普通投资者对风险控制工具没有足够的知识,无法利用指数化、期货、期权等等产品来对冲风险。 还有对于投资分散化的理解,人们只停留在买不同的股票上,这是不够的。

在最后的论述中,明显感觉到作者是中右的经济观点,底线是自由社会的保证,又要适时第三方。

当大潮退去,才知道是谁在裸泳。

《非理性繁荣(第2版)》读后感(三):市场反馈环中泡沫形成的机理

在巴菲特都极为推崇的投资书籍《投资最重要的事》中谈及投资的钟摆理论,即市场一定是不断在牛熊之间转换,市场波动循环往复、永不停止。这就为在熊市买入,牛市卖出股票获利提供可能,因此投资不仅要参与填坑的阶段,价值投资倡导熊市中我们用废铁价买黄金以及通过基本面“捡烟蒂”,亦要在泡沫推升的过程身处并在相对高位全身而退,才能获得高额的收益。真因为如此才驱使我们去寻找与泡沫共舞的度量指标,《非理性繁荣》探讨的股票市场泡沫推升过程的描述,也将房地产纳入讨论的范畴,席勒运用大量篇幅介绍导致泡沫形成的因素。

大多数投资哲学关于“泡沫”是情绪上和心理上的主观测评描绘,其间需要丰富的人生智慧来将自己抽离于“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际。牛顿都说自己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而算不出人性的疯狂,为何数百年过去了,市场和监管机制不断成熟,我们也在不断总结投资经验,可依然重蹈覆辙?最具讽刺意味的是,《非理性繁荣》在2000年出版,客观全面的描绘了泡沫堆砌的过程,2000年的科网泡沫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仍然不可避免的发生。

为何股市周期性一再重演?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颠覆”并不常有,因此在历史的典籍中我们看到一次次衰极转盛,盛极而衰。在股市上一再重演的周期性波动归根于人性根本的情绪化波动,书中“新时代的经济思想”我们了解到,泡沫的形成需要4个方面:1.形成非理性繁荣需要有一个新事物或者新寄托、新经济等,促使人们认为形势将巨变。比如上个世纪20年代的电气化、50年代的电视机、90年代的互联网,人们每次都觉得“这一次不一样”,新科技势必颠覆人类的某种行为方式,伴随而来的是股价短期数倍的涨幅。2014年启动的牛市中,大盘股的火车头南北车合并为中国中车,实际上会带来业绩6倍的增长吗?泡沫一定会因人类的想象力将价格推高得远离实际价值。2.泡沫膨胀需要流动性。大家都在探讨创业板的高估值下的泡沫,不仅因为小盘股更容易跟“新的”沾边,让众多的市场参与者产生“颠覆性”的主观感受,更需要有资金冲动的流入来哄抢股票从而将股价一个高原推向更高的高原。在2014—2015年短命的牛市中,即便中国中铁这样的大盘股也从500亿总市值变成4000亿,中国中车也是从1300亿到超过万亿。暴利的机会吸引了大量的财富流入股市,巨大的流动性之下沉重的巨轮也得以扬帆起航。3.政府支持,这毋庸多述,若不如此恐怕也难产生全民参与的氛围。4.缺乏经验的投资者。韭菜割不尽,春风吹又生,正因为A股是一个散户为主体的市场,存在大量缺乏经验的投资者,而非专业投资者情绪的传染导致价格波动的空间也是巨大的。写到这里,想起阿尔法狗和李世石的世纪对弈,投资圈也在火热讨论人工智能高速运算能力投资上完虐人类。然而我却认为,投资收益不仅源自于套利空间,更大的空间来自于周期性的波动。可以看到泡沫形成的4方面几乎不会人工智能的影响,所以作为个人投资者更应该利用牛熊转换的周期来获利。了解泡沫形成的过程,愈发让我审视其间巨大的机会;既然“市场中没有一种力量能够阻止投资者过高定价”,我们便要充分利用“市场无效”的机会。大多数时候,最快拉伸阶段是疯狂而又短暂的,因为“思想传染”是快速的,而在这个通信极为便捷的时代,更加促进了市场合力快速形成,从而迸发惊人的涨幅,而在这个时候一定不能只是一个旁观者。

《非理性繁荣》将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泡沫推升与“庞氏骗局”的反馈模式进行对比,有着相似的传播路径。每一个庞氏骗局的套路都是一样的,然而这个游戏玩了几百年到今天还存在,最近一个又一个百亿“理财平台”跑路。任何心智正常的人都不会相信的低风险高回报投资,可亲眼所见一次又一次的高额回报都得以兑现,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反馈环”。所有旧参与者的利息,都来自于新参与者的本金,这听起来可以千秋万代的玩下去的好游戏,一旦某个环节运转出了差池,将一切烟消云散。股市版本的故事是这样的:当在股市在所有人的质疑中,每一次下跌反弹后都会迅速冲向新高,于是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而新进场的资金将“反馈环”有效的转动起来。空头不死,牛市不止,直到市场看空的声音消失,直到成交量萎缩,社会资金转移不足以填补股市巨额的资金消耗,游戏就要散场了。当然值得欣慰的是,股市并非庞氏骗局所堆砌的空中楼阁,在股市里“下跌的通常会上涨”,在第七章里作者在全球市场历次最大价格变动阶段做过统计,大涨之后总有下跌,持续下跌之后总会迎来上涨。在股票市场上,即便你在高岗上接棒,大多数情况下,经过坚守若干年后仍有机会满血复活。最坏的情况可能也就是70年代美国失落的十年和90年代至今的日本——如果缺少货币宽松的环境和人口红利——这恰巧是上文中谈到流动性的因素,有时候等待牛市则需要更久一些的时间。

最后,想谈一谈交易经验的不可或缺性:我们在宏观经济学里了解到learning by doing,投资决不是通过背概念和记模型来实现财富增长。杨绛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投资亦是如此,学习亦是如此,带着目的去学习,认知、实践、再重新认知,如此循环方能获得更高境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