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读后感精选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读后感精选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一本由苏秉琦著作,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读后感(一):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比喻

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这些文明如同大地上的一个个湖泊,这些湖泊没有水道互相连接,独立的发展变大——古国产生了,这些古国大多是原生型。某一天,这些湖泊有了水道互相连接,这水道形成的长河是即是中国文明的共同传统,水道和湖泊的结合则进入方国或帝国时期,这时候的文明是次生型的。代表中国文明共同传统的长河不停向前流,在距离长河遥远的地方又有新的湖泊开始形成,有时是这些湖泊主动开辟水道连接长河(比如满族入主中原),有时是长河主动连接新的湖泊(比如汉武帝时期的屯垦西北),这时候基本都是帝国,文明类型属于续生型。

湖泊通过长河互相连接起来后,它们和长河就有了长期的互相补给——这即是大小文化传统的长期互动涵化。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笔记

一、 两个怪圈

历史教育中两个怪圈:一个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一个是把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看作历史本身。

李济《再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非纯一种

先商 先周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二、 学读“天书”

鼎鬲——文化——不同族群

三、 解悟与顿悟

四、 “条块”说

20世纪70—80年代是中国考古学走向成熟的转折期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

p39 中国古文化标准化石——鬲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可以将现今人口分布密集地区的考古文化氛围六大区系,它们分别是:

1.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

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3.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5.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6.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各大区系不仅各有渊源、各具特色和各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且区系间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的。

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夏商周都是“外来户”,大约先周与西部有关,夏则有源于东南方的线索,商人则认东北为老家。所以,把黄河中游以汾、渭、伊、洛流域为中心的地域,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并不确切,如果把它称作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中起到最重要的凝聚作用的一个熔炉,可能更符合历史的真实。

五、 满天星斗

文明起源的三种形式:

头一种文明的起源类型是裂变;

第二种文明起源的形式撞击;

第三种形式是熔合。

p104华山玫瑰燕山龙,大青山下斝与瓮。汾河湾旁磬和鼓,夏商周及晋文公。

六、 三部曲与三模式

P110《国家的起源与民族文化传统》提出中国国家起源问题可以概括为发展阶段的的三部曲和发展模式的三类型。发展阶段的三部曲是:古国一方国一帝国。发展模式的三类型是:原生型: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秦(距今6000年前、4000年前、2000年前)。次生型:中原,以夏商周三代为中心,包括之前的尧、舜,其后的秦代,共五代,均以尧舜时代洪水为其祖先源头,从4000年前到2000年前,重叠、立体交叉为其特征。续生型:北方草原民族,于秦汉后入主中原的鲜卑、契丹以及满族建立的清朝三代为代表,同样是立体交叉形式,各自经历过三阶段模式的国家。

案,方国——夏商周

P134中原地区的文明起源要从洪水到治水谈起

七、 双接轨

P147面向海洋的三大块: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东南部,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

面向欧亚大陆的三大块: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以关中、豫西、晋南邻境为中心的中原和以洞庭湖、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P147源于草原文化的周秦文化都带有西方色彩

P152中国历史的基本国情是“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

提出“世界的中国考古学”,一方面把区系观点扩大为“世界的”观点,从世界的角度认识中国,一方面在用区系观点看中国的同时,也用区系的观点看世界。这样分析的结果,正好是中国的两半块与世界的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这两半块相衔接。中国在人文地理上这种“两半合一”和“一分为二”的优势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我们应明确,中国两半块和世界两半块的衔接,大头在中国。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像中国如此之大的国家有始自百万年前至今不衰不断的文化发展大系。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读后感(二):妈妈就是你的人慢慢来,去姥姥家的路上进入了

妈妈就是你的人慢慢来,去姥姥家的路上进入了我们最想要的关系是什么?

>>>点击此处进入【記得收藏】>>>>>

(请Δ点↑↑↑上-方-进-入)

有很多人内心会有这样的抱怨,我所拥有的关系并不能真的满足我。

无论是父母和自己的关系,还是男(女)朋友和自己的关系,或者伴侣和自己的关系。

有时候,抱怨的那个人会被对方愤怒地顶回来:“你到底不满意什么?!”

这样的话语,我们总是能听到:

妈妈就是你的人慢慢来,去姥姥家的路上进入了“妈妈为你操碎了心,你看每天起早贪黑地照顾你,不让你做一点家务……”

“爸爸给你解决了那个面试单位的事情,你还有不好好干的理由吗?!”

“我挣的钱都交给你了,又不赌又不嫖,你还想要什么?”

“不是陪你吃饭逛街了吗?你生病了我也第一时间放下工作来了,你怎么还是这样?”

在关系里,总是表达不满足的人,常常会被认为是很作,或者很麻烦,再严重一点,叫做不懂得珍惜,不知好歹。

妈妈就是你的人慢慢来,去姥姥家的路上进入了可是,也许很多人都没把这句话说明白——我要的关系是满足我什么,你知道吗?

其实我们最想要的关系,是想找一个人,处理我的感受,而不是,处理我的事情。

但现实往往是,每个人都在处理着与你有关的事情,却找不到一个人,处理你的感受,于是觉得很孤独。

-02-

有很多人说,自己的生活里常常不谈感受,只能谈事情。

结果就是:父母和孩子只谈学习以及学习的目标,夫妻之间只谈财务安排以及孩子,男女朋友之间或许好些,恋爱时我们会比较多的谈感受——但是生活中的长期亲密关系里,感受则越来越多地被扔到了一边。

在一些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人温柔关注地问一句,你觉得怎么样?你在想什么?烦恼什么?害怕什么?

妈妈就是你的人慢慢来,去姥姥家的路上进入了如果关系里连关于感受的对话都没有,这样的关系能满足什么人?也许就只能满足“被物化”“去心灵”的人。

说得残酷点,就是这个人作为人的思想灵魂性的一面,在关系里的另一个人面前是死的。

剩下的,被对方看到的,是这个人成为一部分目标的功能性一面,就是没有生命的物体。

-03-

不知道你和你关系亲密的人,已经多久不聊感受了?

现代人的焦虑、社会的压力、和周围人的比较,让很多人不得不步伐越来越快的生活。

于是,大家都成为了解决各种问题的小能手,我们解决自己和他人的问题,生活就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出现再解决,我们没有时间,谈感受。

有人会说,残酷的现实面前,谈感受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是啊。但是,这也是一种选择。不管现实推动你走得多快,不代表你完全没有机会选择稍微放慢一些自己的步伐,留一点时间来感受自己,或者去感受自己身边那个亲爱的人。

不要总是把事情,放在你和另一个人之间。而是可以让感受、情绪、体验,在 你和另一个人之间流动起来。

妈妈就是你的人慢慢来,去姥姥家的路上进入了给感受一个可以流动的时间空间,这个是可以觉察和选择的。

在做作业的催促、练钢琴的催促、洗澡的催促之后,用一点点时间,将事情放在一边,摸摸孩子的背说,“今天你好像有点烦躁,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和伴侣聊完了紧锣密鼓焦头烂额的生活之后,有这样一刻,静静待着,感受对方的心跳和气息,然后对她(他)说,好久没聊天了,最近你累吗?

-04-

也许有人又会说,很遗憾,我没法对我的另外一半说出这样的话了,以后也不会说。

必须承认,很多人根本没有在关系里处理感受、表达感受、接纳感受的技能,是因为,在原生家庭里,在他成长的最初,他的感受,就没有被人好好地处理过。父母、祖辈也从来没有什么表达感受的对话和氛围,所以孩子在其中成长,也没有什么表达感受的语境。

长大了,表达感受,也就成为了一种障碍。

所以,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习惯把感受包装在事情里面。

总是谈事情,不谈感受。

牺牲、付出,然后站在道德高地,要求别人服从,赞赏,认同,或者不断为对方解决事情,以此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或者满足感,掌控感。

这就是我们隐晦地处理感受的方式,隐含在事情和道德之中,扭曲而沉重。

-05-

当然,也有可能你试过表达,但被对方筑起的围墙挡了回来;既然关系里,那个人总是处理事情而不处理感受,

假如你还想继续要这段关系的话,那么你需要去带动对方。

鼓起勇气,去表达你的感受。

跟对方说,我其实,不大开心,我其实,有点累,我其实,希望你抱抱我,听我说,五分钟的话。

如果真的没有人让你可以谈感受,你也要像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一样,自己和自己谈谈感受,别让自己的心灵枯竭。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读后感(三):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第三章《解悟与顿悟》读书报告

要求选读的是苏秉琦先生所著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第三章《解悟与顿悟》。本书首次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秉琦先生在书中针对当时中国内地的历史教育中存在的两个“怪圈”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并相应地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上提出了满天星斗说和六大板块说等新的学术概念,一时间引起了当时中国历史学术界的震动。然而,十几年过去了,他在当年所提出的这些理论正逐步为人们所理解。由于本书最先是经由中国香港地区向海外发行的小说集,所以文笔清新自然,阅读难度较低。下面,就让我以本书第三章为切入点,介绍阅毕本书后的一些感想。

苏秉琦先生,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河北省高阳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曾任北平研究院历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考古教研室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曾主持河南省、陕西省、河北省等地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主要遗址的发掘。有《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

关于本书的主要内容,苏秉琦先生曾经说过,

“古代文化有不少共同因素,同时对中国社会历史与民族文化诸特征的形成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就新石器时代来说,这一地区诸原始文化中普遍流行穿孔石斧、石钺、有段石锛、圈足陶器、三足陶器,这一地区诸原始文化的社会发展,普遍地具有比较明显的阶段性和大体上的一致性。它们在这一期间,对中国其他人口密集的广大地区的影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的以‘鼎、豆、壶’组合而成的礼器、祭器就是渊源干这一地区。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诸文化,尽管它们呈现出许多相似之处,存在明显的共性,这只能说在当时它们之间具有比较密切的联系,而不能说它们属于某一个人们共同体。它们之中各个地区、各个块块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必然还是在它们各自的一定范围内,按照它们各自的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而向前发展的。它们之间的互相影响、作用应该重视,但总是次要的,排在第一位的应该还是它们各自如何发展。”

现在再让我们倒过来看看本章的主要内容吧。本章从逻辑上看属于总-分-总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作者解释了本章取名为“解悟与顿悟”的具体原因。“用‘悟性’这样很像是佛教语言来形容我们五六十年代走过的路,既是表达继续探索的艰辛,更是指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的积累和飞跃。这最集中地反映在当时对仰韶文化的认识上。”

然后,作者就向读者讲述中国内地历史学术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仰韶文化的认识的转变来说明这一主题。上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受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观念的影响,中国内地历史学术界“脑袋里装的仍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史,手里拿着考古器物,以为两者相加就行了。其实,这种穿靴戴帽的做法,把中国历史简单化,具体研究仍然是干巴巴的空壳”。 历史学研究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在经历挫折后,学者们开始反思以前的做法,发现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路子生搬硬套到中国的上古史中去是行不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能直接回答研究中国考古学的方法论问题,历史唯物论和历史学科的各专门学科理论也不属于同一层次,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 “每一种考古学文化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形成的,所以要把考古学文化看成是一种运动的物质,从一种运动的物质(即考古学文化)定量分析入手,找到它的运动规律。” 在新的方法论的指导下,对仰韶文化的认识在上世纪60年代取得了突破。“一是对仰韶文化的认识提高到分子水平上,一是对类型的重新界定。” 下面就是对这些方面的一些介绍。

最后,作者对这一认识的转变作出了总结。“必须首先从对文化遗存做分子分析和对考古学文化做比较研究入手” ,“不能笼而统之,大而化之,把一般社会发展规律当成教条,添加些考古材料交差了事”。

作者是如何向读者论述他在本书中所提出的观点的呢?我们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在本书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考古学出土材料并附了大量的相关图片,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这与上古历史考证的方法论有关。自从顾颉刚先生掀起的“古史辨”运动之后,文献资料不再可靠。要重建国史,必须寻找新的历史材料。正如傅斯年先生所言,“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而这时,随着李济先生在安阳殷墟的考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考古学工作便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而考古学工作所得的一手史料,对上古历史的考证工作是一个极大地左证。因此,苏秉琦先生也就如此强调考古学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与下文所提及的一个问题是相关联的。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在本书第一章《两个怪圈》之中有提到,“几十年来,在我们的历史教育中,有两个怪圈:一个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一个是把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看成是历史本身。” 而作者力图打破这两个怪圈,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的讨论中提出了满天星斗说和六大板块说等新的学术概念。本书正是在针对如何解开这两个怪圈的探讨中展开的。

针对第一个怪圈,在本书之中,作者并没有把中国的上古历史看成是铁板一块。在观念上,他更倾向于三代同期说。作者看到了历史是多元的、非单线式的。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对孔子“有教无类”的新解,并结合李济先生在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人种差异巨大的现象,更肯定了他对中国的上古历史的新认识。华夏民族或许从来就不是什么纯净物,它的形成更接近于一个熔炉。

由此,在本书的第四章《“条块”说》中,作者正式地提出了六大板块说,即六大考古学文化区系: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它们都曾经确确实实地存在过。而我们以前认为的所谓的正统中原文明,只不过是它们当中的一个而已。更加让人们震撼的是,在山东地区兴起的龙山文化,其文明程度甚至比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还要高。这表明,所谓正统的中原文明在文明程度上还不是最高的。中国文明很有可能是六大文明板块相互融合的结果。

另外,针对在辽西地区及内蒙古赤峰地区发现的红山文明,作者更在本书的第六章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国家起源的发展阶段的三部曲:古国-方国-帝国,以及发展模式的三类型:原生型、次生型与续生型。由此他推出了一个更加震撼人心的结论,所谓正统的中原文明,其实并不是在中原土生土长的,而是来源于北方的草原。它或许只是北方草原文明的一个支系而已。

那么,中国历史的基本国情究竟如何?或许,作者在本书第七章《双接轨》之中的一句话就是最好的阐释:“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

针对第二个怪圈,在本书之中,作者还是强调了切实地做好考古学工作的重要性。历史不等同于历史规律。在上文已经有所提及,在此不便重复累赘。

或许,苏秉琦先生所提出的满天星斗说和六大板块说等新的学术概念,与中国的上古历史并不完全相应。在新的考古学材料出来之前,这些或许只能是一个权宜之计。或许,新的考古学材料的出现会推翻他的结论。然而,他所提出来的关于中国上古历史的研究思路无疑是革命批判性的、正确的。我们既不能够把历史简单地看成是一个单线式的存在,又不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那套东西生搬硬套到我们的上古历史之中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