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100字

《丑陋的中国人》是一本由柏杨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50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0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一):所谓的丑陋

不知道这本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有点夸大其词,哗众取宠的感觉

我并不是指国人都不正视自己的弱点,而是,有些内容未免浮夸

看了以后觉得,有些特质不仅中国人存在,各国人都有,涉及到两国对比时,未免觉得有点捧洋人臭脚的意味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二):丑陋下的光芒

不是读过,而是在读。读此书是因为相信它可以让习以为常的麻木少一点,阔别已久的改变多一点。世道丑恶,但我仍相信有诸多劣根性的民族同时散发着无数的优点,中国人从来不以一种面孔示人。我们只是小屁民,我们无力可能也不想改变这个社会,但是起码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从自省开始。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三):有些偏激了

基本上我并不认为中国人丑陋,虽然很多人都很丑陋,但也是他们外表丑陋,不代表内心丑陋,当然也不排除有什么都丑陋的中国人,比如电影里面的汉奸,中统特务,虽然他们是敌人,但也是中国人,从娘胎生下来就已经注定他是中国人。这些人是丑陋的我觉得柏杨说的是这类人而不是其他人。总体上还是好的,他们勤劳勇敢,敢作敢为,不怕死大敌当前甚至敢于殉国的,还有为了民族复兴舍生取义的,他们虽然手段有点残酷,不过现在我们不正是变得强大了吗,最讨厌那什么为了工厂牺牲田地的人,这是历史必须的走向,总体上是所有人都富起来。

现在的有骨气的人,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当然我不排除有个别分子丢中国人的脸,比如广州有些人连人都敢吃还是一种社会现象,这种人虽然是中国出生的,但是阿猫阿狗也是中国出生的,不把他们当人看就行了,不能说丑陋的中国狗吧。

我更加赞同的是,丑陋的少部分个别中国人。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四):我看《丑陋的中国人》

这本书是高中语文老师推荐的,当时只知道被动接受,觉得太过尖酸刺激看了两章急忙合上,过了好多年终于重新翻开,看完却也觉得不过尔尔。这本书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或被动或主动接受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各种新鲜事物,当时的社会文化应该正不断解构又重构,所以我也理解《丑陋的中国人》在那个时代的畅销,然而放在现在来看书中的某些观点未免有些过时。时代不同自然就不能简单地评判这本是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但是书中有些问题我觉得是加了时代滤镜都不能洗白的,而本理科生也觉得柏杨的观点不乏前后矛盾、避重就轻之处。

柏杨有一点可以说是高明又狡猾,他开头就是一句“我们的丑陋,来自于不知道我们丑陋。”把我的后路都堵死,以至于我每每产生与他不同的观点的时候反复思考到底是他这个观点真的有问题还是因为我太无知,因此我也只能写一些自己浅薄的观点。柏杨说美国的缺点美国人已经讲了很多,中国的优点中国人也讲了很多,所以他一直在夸美国,贬中国,但他只是将拉高了上限放低了下限。书中写道“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地流下去,但因为时间久了,长江大河里的许多污秽肮脏的东西,像死鱼、死猫、死耗子,开始沉淀,使水不能流动,变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个酱缸,一个污泥坑,发酸发臭。”这话乍看很有道理,仔细想想却是槽多无口。我在没看此书之前听到“酱缸论”的时候还觉得很有道理,一看解释却觉得无语,原来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太久啦,现在美国好美国妙还是因为太年轻,时间久了一样变酱缸。他明明连客观都做不到,为批丑陋而写丑陋,口中说着自己崇洋不媚外,实际上却早已对西方弯下了膝盖。明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孔子儒学做着不理性的曲解,却还打着理性的幌子输出自己观点,你不认同就是你“不知自己的丑陋”。要说其他地方还可以说符合时代特征,那认为方块字是民族前进的困难,要用拼音文字取代方块自就是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先不说汉字承载的历史意义,仅仅作为一种工具而言,拼音怎么又比汉字高贵了呢?

但是读柏杨我反而更加意识到要用辨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对这本书同样如此,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在现在还是很具有参考价值,比如说不够较真打马虎眼儿、比如说嘲笑现在慢慢消失的侠义情操,比如说窝里斗不够团结等等。现在中国的确是越来越好,但我们在保持高昂的情绪积极向上的时候,也要时不时冷静下来适时自省自查,多看看多想想破除虚骄也还是很有必要的,会反思总比浑浑噩噩过日子好。

柏杨的许多观点其实也算是老生常谈,包括现在微博也很多提出这类问题的人,所以在现在读这本书是可以,但没必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