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时代的伦理学读后感锦集

我们时代的伦理学读后感锦集

《我们时代的伦理学》是一本由西蒙·布莱克本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时代的伦理学》读后感(一):作者写的太随意了

你写的随意,我们读的却吃力。

我们一路读下来很难理清你的思路。

我是慢慢的看的,

慢慢的看也很难理清有些思路。

别再说这书是入门伦理学啦,给想入门初了解伦理学的孩子推荐这个书,是坑人家。

还有,怎样写短评啊,我没那么多话,却提醒我评论太短,我写个短评也不行啊

《我们时代的伦理学》读后感(二):最下面的那个龟

目前唯一一本能读出点感受的VSI。

我以为此书的要旨在于每个时代的伦理道德标准都会被找到纰漏。而往圣先哲们奋力思索所找到的绝对标准与基础也被历代智识反复推敲到过时。但仍有少部分仍在散发幽微之光。

真正站在最下面的那个龟就是我们所处时代,大多数人的共通情感体验与感受。我们的伦理标准要符合此时此地大多数人的情感认知,当然这个情感会随着时代而转移变化。

《我们时代的伦理学》读后感(三):我们只能坚守自己的信仰

主义很多,真理很少。这世界似乎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让我们去依循,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想向别人输出自己的普世价值观,都偏见的以为自己的准则,自己法度就是最好的,但是这些都没有办法让自己或者自己的国家摆脱这样或者那样的烦恼和问题。个人有个人的行为准则,抽象出来就是道德,国家有国家的理念,抽象出来就是法律,似乎哲学家有种身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感觉。因为他们的挂念是超前的,他们作为俗世的先行者,在不断的探索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国家又什么,它们又究竟走向何方?这些问题宏大的命题,但又是本质的。 伦理是道德的抽象,道德又是伦理的体现。西方的伦理显然要比东方表现得更加宽泛,而中国又是东方伦理最代表性的,而今天的伦理在中国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的,又在不断地拷问我们每个人。我们的星球要到哪里去,我们的国家要走向何方,我们都无法回答,我们只能不断地去走向自己的内心,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去坚守自己的信仰!

《我们时代的伦理学》读后感(四):关于意义的抽象之罪 -- 《我们时代的伦理学》

又一本伦理学的入门书(需要反省一下,为什么我永远在看入门书?),书名的直译是《一个非常短的对伦理学的介绍》。

据说作者写作的初衷,是发现书店里的伦理学书籍大都分为两类:一类是心灵鸡汤,另一类是直接借用科学主义(比如生物学理论)来研究人类行为。很显然,这些都不是他心目中所认为的伦理学。

伦理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一直受到各种质疑,包括利己主义,决定论,相对主义,怀疑论,上帝之死等等。其攻击点要么是道德本身并不有效存在,要么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类并没有自主性,要么就是统一的道德标准没有可能。对此,作者一一做出澄清。

接着作者转向了伦理学思考的基本问题,关于生死,意义,快乐,自由等等。

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关于意义的“抽象之罪”。当被问及人生意义时,我们总喜欢联想到宇宙的无垠,命运的无常,从而感叹人生不过一场虚空罢了。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见证人,站在自己坟墓之外,纵观人生,追问意义。这是一种没有必要的抽象。

也许在大的时空里,人类的存在并没有意义。但对于自己,人生是生命过程中充满意义的事件汇成的一条溪流,吸收并享受其中的点滴细节,就会带来意义。

作者引用了拉姆齐的一段话:“。。。面对无限的宇宙,我丝毫不感到渺小,星空虽然广袤无限,但他们既没有思想,也没有情爱。。。”

当有一顿可口的美味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会一想到这个美味可能转瞬即逝,想到这只是一时的满足,就失去享用的心情吗?

意义并不完全等于永恒,或者伟大。意义也可以在细微处寻得。所以,既要有对大时空的宏观,也要有对这如尘埃般渺小的自我的微观。

说到幸福和自由。作者的观点是,赋予人们幸福不是政治以及道德哲学的责任,它们所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可以让个人正常和自由发展的平台。生而为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有享受消极自由的权利。但要享受积极自由的幸福,还需要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对自己个人提出要求。

在最后一部分,作者回顾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理论,康德的普遍性原则,休谟的共同观点,罗尔斯的正义论和哈贝马斯的话语论等等。到底,道德的动机,到底是理性,还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同情心?见仁见智。

可以确定的是,通过对伦理学的思考和讨论,我们虽不能保证一定会得出共同结论,但却能保证得出这种结论的可能性。这足以使对话成为理智的选择,而不是通过武力或暴力将一种解决方法强加于每一个人。

《我们时代的伦理学》读后感(五):任何时代的伦理学

如果要说,存在一个某个时代的伦理学,不妨说是一种历史产物。但是,道德伦理,应该只有一种。也就是说,有一种任何时代都适合或者说作为一种理想目标的伦理标准。这就区分出两种态度,一种是务实的态度,一种是理想主义的态度。理想主义的态度以康德为代表,即纯粹理性而来的伦理学。但是,很多人无法像苏格拉底提及的那些轻盈的灵魂,带着翅膀飞得很高,足以瞥见Idea或说真理的面目。而且,在我们眼前的这个世界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种残缺。相对主义仅仅发现人们各执一词,于是认为不存在唯一的真理。经验主义感到了人类所知有限,因而无法相信存在这样一种理性。Blackburn说,18世纪以前的哲学家们以为真理是自明的,每个人都能看见。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中说,这是笛卡尔和培根的乐观主义认识论,以为人类的错误只是受到了某种偏见的阻碍,只要去掉了就能看到真理。然而,真理难求。所以,Blackburn说,到了17世纪末,这种乐观主义就受到了打击,被经验主义取代。但是,今天,我认为,我们可以重拾理性,正是因为有Blackburn一直有嫌弃之一的Grand Unifying Theory的出现。

Blackburn对这个大一统理论的嫌弃,源自于他对进化论的一些误解。从Blackburn这里,我第一次想到,如果一个人在他的讲述过程中或理论过程中出现自相矛盾或不一致之处,有时候可以表示,这个人心思敏锐,虽然他对某些对象的看法是错误的,但是脱离了这个对象他重新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这种现象我不仅在Blackburn谈论进化论这里,还在卢梭的契约论中,在密尔的很多不一致之处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点。从Blackburn这里我也再次注意到,很多时候,反驳别人的一个错误,意义不大。Blackburn在本书中反驳了Veblen关于conspicuous consumption中的一个错误,可是这只是该理论的一个不重要的瑕疵;Blackburn同时反驳了Richard Dawkins的Selfish Genes中人格化手法的一个错误,但是这也并不重要。所以以后我也要避免出现此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行为。费曼提到他参加一个研讨会,发现有些人的研究就是一个笨蛋研究了很久之后反驳了另一个笨蛋的错误。

当然,Blackburn对进化论的误解在于他看到了许多讲述进化论的人自身理论的错误。然而,实际上,进化论并不是那些进化论书籍,进化论的核心已经在2016年从一个犹太人口中昭示众生:algorithm。从这个角度可以解决所有对进化论的质疑,不仅仅是Blackburn的。也正是因此,可以给伦理学一个完整的解释,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上帝死了,是否一切都被允许了的疑问;包括自私和道德的神秘关系问题;包括determinism和自由意志的问题;包括康德的理性和现实之间问题(Blackburn谈及的关于不要撒谎的疑问);关于道德和感情与理性的关系问题;关于快乐和功利主义的问题,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Blackburn提到道德环境问题。我以为,这正是一种非常务实的,人类未来如果提到道德文明所必然才去的一种做法(除非人类采用了另外一条途径,即进行基因改造或采用生化技术来干涉人的大脑)。在一个设定良好的道德氛围中,人们就会behave出一种良好的道德感,正如人们常说,好的环境引导坏人变好,坏的环境逼迫好人变坏一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