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等疯狂的读后感大全

一等疯狂的读后感大全

《一等疯狂》是一本由纳西尔·加梅 / Nassir Ghaemi著作,99读书人/黄山书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等疯狂》读后感(一):一等疯狂,二等痛苦,三等命运,四等成就

从拿到书开始看,最近正逢情绪略微抑郁,边看边流泪,正如《霸王别姬》中小豆子和小石头在戏院里一样:“他们都怎么成的角儿啊,我什么时候才能成角儿啊!”

读书笔记写在书上了,有机会再誊上来。哦,对了,本书其实只值三星,我打五分是个人的偏爱罢了。

《一等疯狂》读后感(二):非常时期的领袖不是常人,是(轻度)精神病人

躁狂症状可能会成就创造力和心理韧性,抑郁症状可能会成就现实主义的洞察力和同理心,躁狂和抑郁的交替出现则可能让你在这四个方面都表现突出。正如尼采的名言:“不能杀死我的,将使我更强。”

这些心境障碍的易感者如果在外界支持、个人努力和好运气的结合之下成为领导者,他们能在重大危机面前力挽狂澜,但也能在风平浪静之中把航母开到翻船或者根本做不了领导。反过来,心理相对正常的领导者在波澜不惊的日常情况下如鱼得水,却会在风浪中栽跟头。很明显,这里把领导者看作是组织结构里的一个功能,也就是俗话说的“时势造英雄”。

本书的例子主要来自英语国家的历史:谢尔曼,林肯,丘吉尔,罗斯福,肯尼迪,甘地,马丁·路德·金。希特勒也算一个,但他可能在1937年开始使用了过量的安非他命,导致性情变化、能力下降。

不难发现这些例子都发生在重大战争、社会运动等非常时期,因此可以说,非常时期的领袖不是常人,是(轻度)精神病人。

本书作者是躁狂抑郁症(双相障碍)领域的专家,所以举的例子大都是这方面的。人格障碍作为心理疾病的一个大类,其实除了躁狂、抑郁、双相这个小类之外,还有其他的小类,比如自恋型、边缘型、表演型、反社会型、强迫-冲动型、分裂型,等等。用本书的精神病学标准诊断方法(症状、病程、遗传、治疗),显然还可以进一步扩充领导者的精神病学分类。例如,领导者普遍都有自恋的症状,选举体制往往有利于表演型人格的竞选者,而那些喜欢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或者宣扬996是福报的领导者则可能有轻微的反社会人格。

七十年代有一本类似主题的畅销书《病夫治国》,认为尼克松有病态的控制欲,而本书则认为尼克松犯的那些错误正是一个正常人面对特殊不利环境的正常反应,并且把小布什和布莱尔发动伊拉克战争的错误决策也归为此类。最后的这个例子似乎夸大了个人性格的作用,忽视了环境中的各种压力、诱惑和限制,而且体现出心理学家的另外一个职业病:忽视个人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

《一等疯狂》读后感(三):疯狂

一等疯狂

首先这是一本讲疯子与天才之间关系的书。

世界上唯一存在的人就是那些疯狂的人,疯狂的言语,疯狂的生活,疯狂的等待救赎;与此同时,对一切都充满渴望,从不乏味,语出惊人,他们总是在燃烧,燃烧,燃烧………..

他们在普通人看来是天才,更是疯子。作者纳西尔*加梅通过分析告诉我们,他们基本上都有精神疾病,抑郁,躁狂或者双相障碍症(躁狂抑郁症),或者具有反常的个性与性格(这是狂躁抑郁的轻微表现形式),是种天才病。莎士比亚、尼采、梵高、林肯、丘吉尔、富兰克林*罗斯福、甘地,马丁*路德*金、以及天才诗人海子……….

在政治,商业,艺术等领域,他们具有非凡的领导力与精力,创造性。四个关键因素有助于提升领导力:创造力,同理心,坚韧性以及现实主义。如今心理研究人员进一步表明:抑郁时会出现上述四种表现,而躁狂时则会表现其中两个方面:创造力与坚韧性。作者基于四种因素,用谢尔曼,特纳的例子来说明创造性;丘吉尔与林肯来讲现实主义;甘地,金的超级同理心;以及愈挫愈勇的罗斯福与肯尼迪的坚韧性。希特勒的狂躁因药物治疗失误而更加狂躁,与肯尼迪的治疗成功形成对比。然后通过“顺势派”领导人张伯伦,麦克莱伦,尼克松,布什,布莱尔。精神正常的领导人与有精神疾病的领导人形成对比。作者认为:最好的危机领导人些患有精神疾病或精神上具有反常表现,最糟糕的危机领袖则心智健全。危机领袖在国运当头力挽狂澜,非危机领袖(顺势派领袖)则更适合在太平盛世掌舵国家命运(让我想起来老毛)

在最后一章;政治与污名中,读后那是脑洞大大开。一方面,换精神疾病已引起人们的偏见,心智健康的人则更讨人喜欢,他们被大众认为是“异类”,不被主流观念所认可,孤独,抑郁,极大的抑郁是:有人要杀死你,而个人就是你自己。

抛去偏见,还原一个高大全的领导形象,我们的领袖不是完美的人,他们也无需是完美的人;他们的不完美恰好催生他们的伟大,他们性格上不可磨灭的污痕可能是他们非凡领导力的象征。阅读是一次次的“镜面旅行”对照这面心理学和历史学之镜,擦拭自己的内心,更好的了解他人与自己,爱人爱己,向上追求,获得跟多正能量。

世界发展越来越好,但是并不代表黑天鹅不存在,在制度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文明的社会里,面对黑天鹅事件,谁能带领我们走出困局,如果领导人患有精神疾病是否可以被大众接受(精神疾病不影响一个人的智商,才干,远见);能否带领我们走向光明?

最后,以破产,情感破裂的斯科特,菲兹杰拉德在弥留之际送给即将上大学的女儿的话送给朋友们:你要形成——因为我无法用更好表达方式说出——我姑且称之为生命本身明智而悲剧性的认识…….我的意思是,那些潜藏于所有伟大事业背后的东西,从莎士比亚的事业,到亚伯拉罕,林肯的事业。以及追溯到开始有书可读的时候——生命从本质上而言是一场欺骗,充满失败,能够拯救人类的事物并非‘幸福愉快’,而是由奋斗而得到更深层次的满足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