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富国陷阱读后感1000字

富国陷阱读后感1000字

《富国陷阱》是一本由张夏准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富国陷阱》读后感(一):印证了我原有的印象。

1.英国19世纪60年代,凭借优势地位(贸易壁垒获得的)推行自由主义政策。

2.美国也是,法国也是,现在厉害的国家都是。

3.所以中国现在所做的是对的。

4.没成富国的时候贸易壁垒,成为富国以后踢开梯子。

《富国陷阱》读后感(二):韓國有這樣的經濟學家,怪不得富強

中國的整個經濟學界,完全是淪陷在撒克遜那裡了。完全是一群西洋的奴隸。

他們是罪人。

看看韓國的這個人,人家看問題看的多麼精准和深刻,中國的這些經濟學家就知道自私自利和敲骨吸髓,把百姓的血汗化作自己的脂膏。

深入到歷史中,查看西洋,不要被西洋的東西蒙蔽了眼睛。

《富国陷阱》读后感(三):“善政”真的是拆梯子吗

替代性教规那一套,作者跟Reinert是好朋友(应该挺熟的) 从历史的角度(有点模仿,或者说致敬李斯特的写法)分析当今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演变,事实上它们的制度在相同经济水平下远远不如现在的发展中国家----这很make sense因为发明一项制度并不断修正并被接受是需要时间的,远远大于模仿过来的时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的与当今主流经济学相背的制度就一定毫无借鉴之处吗?作者深知100年前的美国和现在的中国很难有可比之处,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借鉴当时的不完善的制度,例如关税,扶植优质产业(违反比较优势原则);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些先进的制度,例如普选,版权专利等等,可能还负担不起,或者无法接受。总之作者的观点是,要结合具体情况实施各大组织的“善政”建议,不能强行加在人家身上hhhh

所以善政是好是坏这还是要依靠是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云云。这点中国做得很好,不管好坏,摸着石头过河,确实有中国奇迹呀!

《富国陷阱》读后感(四):过河拆桥

这是发展经济学家对当今新自由主义的一次批判。书中提出一个问题:“新自由主义政策对穷国的经济起飞是适宜的吗?”作者回答的简单明快,富国在他们自身的起飞期所采用的经济政策恰恰是他们现在所反对的干预主义和保护主义,这种前后不一的行为完全可以称作过河拆桥(Kicking Away the Ladder)。

粗略的来说,书中把经济发展政策分为两种:自由主义的与干预主义的。虽然富国在各种国际场合推行自由主义的政策,但作者通过历史研究发现:这些富国在起飞期几乎都在实行干预主义的经济政策。但作者此处的结论与他所批评的对象使用了一样的归纳法,如同他批判对方时所说的“这些关于英国和美国的历史经验的讨论是具有选择性的(P8)”,作者的研究也可能是选择性的。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既没有证明干预主义导致了起飞期的经济发展,也没有证明自由主义阻碍了起飞期的经济发展。当然,这两个证明几乎不可能完成。他只是罗列了富国曾经在他们自身的起飞期时使用过干预主义政策。他也只能得出很保守的结论:“很多现在认为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制度,其实大多数都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不是它们经济发展的原因”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说法隐含了对普世价值的不赞同,为强权高压做理论背书。

《富国陷阱》读后感(五):读书报告——与《世界经济千年史》的比较阅读

《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读书报告

——与《世界经济千年史》的比较阅读

在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中,最有魅力的可能就是对一个国家财富积累和经济发展的研究,作为一个经济学的学习者,尤其是生活在一个经济高速增长、希望通过经济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的经济学学习者,自然对国家财富积累、经济增长以及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与主流经济学理论与现实脱离较远不同,经济史的研究则更多地接近这些现实。为什么一些国家贫穷而一些国家富裕?贫穷国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致富?本文要讨论的两本书中,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更多地探讨了第一个问题,张夏准的《富国陷阱》则更多探讨第二个问题。

本文在第二小节将对《富国陷阱》的作者及版本作简略介绍;第三小节介绍《富国陷阱》的结构和主要内容,顺便按时间顺序简单勾勒关于经济发展的一些经典理论;第四、五小节介绍《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下文简称《富国陷阱》)和《世界经济千年史》的主要观点,并作对比和评价;本文的最后讨论《富国陷阱》一书的学术贡献和不足之处。

张夏准, 首尔大学经济学学士、剑桥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他的经济学研究以经济史和制度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具体化为基础进行经济分析。他是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Center for Economic and Policy Research)的会员,也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担任顾问。被Prospect杂志的2013年世界思想者排名中列20名。

《富国陷阱》一书的原版为2002年7月Anthem Press出版的“Kicking Away the Ladder: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后该书被译为多种语言,本书中文版第一次于2007年出版,本次阅读的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修订版。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科的完善一直都离不开对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的讨论。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亚当斯密相信,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和市场的有效性,认为经济增长源于专业化分工和市场扩大的相互促进,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认为明确的财产权、低税收和政府的最少干预造就了经济的繁荣,政府只需要保证社会的秩序和法律的实施为市场制度创造有利的条件。英国的繁荣可能正是因为政府并未制定发展政策。

李斯特在1841年撰写了《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试图找到欧洲大陆赶上英国的方法。他提出落后国家要想赶超更发达的国家,需要采取政府干预政策,其中包括废除内部关税以建立大规模市场,征收外部关税保护本国幼稚工业,成立银行、稳定货币并为工业投资提供资金,建立大众教育体系,加快新技术的采用和发明。这些措施可以说成功使欧洲大陆的经济发展赶上英国。欧洲大陆的经济发展中,国家干预和政府政策的作用明显大于英国。随着欧洲和美国的发展,其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然而之后仍然有一批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而其所采取的发展模式却与英国相差甚远,与欧洲也并不相同。这些取得经济腾飞的国家包括前期的苏联、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他们采取的发展模式被罗伯特 ·C. 艾伦教授称为“大推进”式的发展,这些国家的制度不尽相同,但都有着更加强的国家干预的特点,尤其是苏联曾在计划经济下以惊人的速度实现工业化。

之所以梳理这些背景,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作者在《富国陷阱》中所主张的观点在历史中的位置。

本书通过考察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阶段所采取的政策和当时的制度,并与现在的发展中国家作对比,指出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阶段并没有采取他们现在采取的,也是鼓吹发展中国家也应该采取的政策,反而采取了与之相反的政策,同时指出发达国家在当今发展中国家相同的历史阶段时,政策远没有当今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完善,从而指出发展中国家不应该急于追求速度不切实际的政治变革。

本书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为绪论,绪论指出本文试图简答的问题,即当今发达国家鼓吹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制度和政策是否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过的?这些所谓的“好制度”和“好政策”是否真正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绪论还介绍了本书研究所喜爱用的采用的方法论,即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经济。这种方法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归纳、分析和构建可以解释历史的理论来进行研究。绪论中还给出了每章的梗概。

第二章为“经济发展政策:历史视角下的产业、贸易和技术政策”,本章主要按照国别考察了发达国家在还处于发展中阶段时采取了何种政策,作者认为,所有当今发达国家在赶超时期都积极采取了干预主义的产业、贸易和技术政策来促进幼稚产业的发展。作者还指出一个国家一旦取得领先,就会采取一系列的所谓的引领战略来抑制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其中包括鼓励殖民地初级产品生产而抑制殖民地制造业,禁止殖民地征收关税并通过不平等条约使半独立国家丧失关税自主权,通过控制技术工人流动和机器出口来防止技术外流等。本章还通过当今发展中国家和曾处于与其同一发展水平时期的当今发达国家的情况进行对比,得出了当今发展中国家的保护主义水平实际要低于当今发达国家过去的水平的结论。

第三章为“制度与经济发展:‘善政’之历史视角”,本章考察了发达国家的制度发展史,指出民主制度、官僚和司法制度、产权制度、公司治理制度、金融制度、社会福利和劳工制度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阶段还很不完善,这些公认的“好制度”在当今发展中国家要比处于同一发展水平时的当今发达国家完善很多。

第四章包括经济政策发展的反思和经济制度发展的反思,同时也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在本章中作者指出,发达国家的制度完善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也不乏在倒退中前进。20世纪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更快的经济增长部分归功于比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发达国家一些更好的制度,也归功于采取了一些与发达国家鼓吹的好政策相背的政策,当然这些政策是发达国家曾经所采取过的。另外,一些好的制度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但并不是说所有发达国家现在采用并鼓吹发展中国家也采用的制度是符合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的。作者在本书的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包括当今发达国家在发展阶段所经历的历史事实应该被广泛宣传,应当引入一种制定国际发展政策的新途径,也应当允许发展中国家采取更适合其发展阶段和自身条件的政策和制度。

本书的一些主要观点在上一小节介绍主要内容是已有介绍,此处对一些关键再次进行整理。作者强调政策和制度选择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提出当今发达国家在发展阶段所采取的并非放任自由的制度和政策,而是有大量国家干预,采取设置贸易壁垒、保护幼稚产业、模仿先进技术等政策。一些如民主制度、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和金融制度在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也远非完善,当今发展中国家要认识到制度改革的长期性,并摸索出适合自己发展阶段和自身条件的制度,并要注意到一定的制度与政策结合才可能会有好的效果。

《世界经济千年史》采取定量方法考察了世界收入和人口的长期变化,并解释了发达国家的成功和阻碍落后地区因素,也在探讨富国和穷国关系时评价了在一定程度落后地区的落后与西方的政策有关。本书中通过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的世界各地区状况的总括型描述和该阶段的代表性国家的案例描述,更多侧重考察每个时期的最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原因,这样的考察更加注重不同历史背景和不同国家的特殊性,通过对大量数据和史实的研究得出每个国家发展与衰落的原因。最终作者从中总结出与人口与收入增加相关的活动,即包括地域占领与殖民,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技术和制度上的创新。

虽然《富国陷阱》与《世界经济千年史》两书的核心都与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有关,但二者在书的形式、考察的时间范围、考察的重点都有所不同。

《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考察了之前两千年的经济发展,考察的重点在于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增长,强调了导致经济增长是方方面面的因素与个别经济事件而导致的。作为一本经济史中偏通史类的著作,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描述是这本书相当重要的内容,书中用了一半多的篇幅展示了两年年来各个国家的经济数据,并且给出了每一阶段各个国家数据的算法,这对后人进行研究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富国陷阱》更多的价值则表现在其非主流的观点。《富国陷阱》不同于《世界经济千年史》中对多种经济增长要因的考察,而是着眼于制度这一点,考察的范围也是近三百年的事情。在我看来,不论是从篇幅、形式、结构还是论述的详细程度来讲,《富国陷阱》一书更像是一篇论文,而非一本专著。另外,《世界经济千年史》更接近经济从无到有的考察(另一本参考教材《世界经济简史》更有这个特点),而《富国陷阱》更多关心现实面临的问题。

由于两本书的种种差异,在观点方面可比性不强。但也有一些类似的观点,比如对制度对与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肯定,以及认为落后地区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与发达国家采取的政策有关。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富国陷阱》一书中所提出的逻辑和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值得肯定,但是在不少细节方面的正确性可能还需要推敲,一些论证也不够严谨。

在张维迎老师的经济学原理课的导论部分,张老师推翻了诸如历史、人种、环境、文化决定经济的理论,强调制度才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本书的作者正是强调制度和政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笔者在什么是应该采取的制度和政策这一问题上提出了与当今发达国家所宣传的内容的不同看法。

在政策方面,笔者赞同作者所认为的,发展中国家赶超阶段应当采取更加有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关税壁垒、政府干预及幼稚工业保护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干预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因为面对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通过政府干预强行去推动不符合比较优势的、短期不划算的产业,市场上的资本和劳动就不可能流向如重工业等产业,这些国家就可能永远在世界分工中生产初级产品。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求赶超,就需要比发达国家发展阶段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政府的干预,甚至是计划可以保证重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进行,因为重工业的发展如果只依赖市场发展是非常缓慢的。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贸易交易成本的降低,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和挑战。从英国、欧洲大陆、日韩的经济发展来看,国家的干预和贸易保护无疑是越来越强的。

在制度方面,虽然发达国家发展阶段的制度不完善,但我们绝不能认为这些不完善的制度对经济发展是好的。我们还是要承认民主制度、官僚和司法制度、产权制度、公司治理制度、金融制度、社会福利和劳工制度是好制度,发展中国家可能暂时没有能力去驾驭这些制度的能力。

笔者在阅读本书时不禁想到张维迎老师在论述中国改革时所提出的“太极图”,即中国的改革中最重要的市场化改革和民主化改革顺序不能错,最开始市场化改革应该占大头,逐步改革完成时民主化改革才应该开始占较重要的地位,张老师认为西亚、北非拉美国家失败的例子就在于民主化走在市场化之前。这一理论结合本文的观点,我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把握不同制度的先后顺序,要注意不同制度之间、制度与政策是如何相互配合的。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国家的国情推进制度改革。

笔者认为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逻辑的清晰,作者绪论中即介绍各章概要,每章的导论部分介绍本章各节的主要内容,阅读时更加便于梳理,读后再次定位某观点也十分便捷。

我认为本书的一点不足之处在于对史实的考证缺乏证据而不够有说服力。全书的论证也缺少数据和证据的支撑。另外,作者通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时期的对比看起来合情合理,但其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当今社会的社会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方式、国际环境都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时期大大不同,因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阶段的对比可能没有足够的合理性,如果这种对比不合理,本书的结论就值得争议。本书对制度之外的因素也缺乏探讨,没有排出可能有比制度更重要的因素造成了如今富国和穷国的贫富差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