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方艺术新论》读后感精选

《西方艺术新论》读后感精选

《西方艺术新论》是一本由弗里兰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艺术新论》读后感(一):了解艺术的入门书

看本书的目的,就是想了解“如何理解艺术”乃至“艺术是什么”的问题。

可以说,作者基本给了言简意赅的答案或方向,让入门者有径可循。

当然,正如作者导言中所说,本书不仅仅在解决以上两个基本问题,她还试图探讨更多艺术与人、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其他人的活动的关系(比如,艺术品收藏和交易等),帮助我们更好的深化关于艺术的一切这一主题吧。

《西方艺术新论》读后感(二):趣而少料

这本书引用了现在艺术界不少新的案例,有启发性,不过在这样一本小篇幅的作品当中去谈西方艺术,简直是自杀,因为他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也没有占到多少。所以就是拿新的理论和意识形态来去看过去的艺术,比如说维拉斯开兹的宫娥,用福柯的理论等等。所以从它的体系来说,他还不如一本杂志。因为他就是拿现代理论:鲍德里亚,法国的闲散哲学家,广告学的麦克卢汉,本雅明来看待艺术。这是一个精通后现代理论的人写出来的东西。

在强调多样性的同时,他就是想说,艺术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自身和世界的感知,这肯定是废话,但是不会错。

《西方艺术新论》读后感(三):像一个西方学者一样做学术

通读下来给我最大的启发的不是作者深入浅出的对艺术含义和发展在为数众多的层面上的探讨,也不是不以时间线为限制而是通过各自立意独道的小标题带领堵住领略艺术的精妙所在,而是弗里兰做学术的方式。

上至殿堂下至民间,到过世界很多地方,演讲,参观,探索,发现。同时也涉猎各个领域的著作,比起总结前人更偏向于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

于是森森脚着自己果断是生错国度了越发期盼到了袋鼠国以后可能邂逅的各种。

于是行文深入浅出作为学术论文我这种水准的货读起来都不算吃力,中文什么的完全只是做来阅历不够的货看看注释的翻译完全很平庸。

脚着雅思写作阅读看这个也好有帮助的。

其实不应该译为西方艺术新论,而是艺术新论,明明东方以及拉非国家的艺术也有不少涉及,大概出版商想以此作为噱头吧,本来这种书看得人就不算多,图书馆里接到的时候全新连赠送的书签都还在。

封面配色很美。

《西方艺术新论》读后感(四):感知前沿

作者讨论了众多艺术理论。“浅谈”了艺术与宗教和仪式的关系,从哲学层面解析艺术中暴力因素的美感;提出了对艺术的鉴赏和界定于时代及文化背景不同的差异;还考察了艺术品在全球化、商业化、电子化的洪流中所受的冲击以及背后的社会学内涵;最后还从哲学和传播学角度解读对艺术的认知、理解、传播的意义。作者是女性,女性知识分子气质贯穿全书,其中涉及大量女权、种族、阶层的讨论。

本书各章节主题有相关联性,但基本各成一章,观点有丰富的现代意识,但我觉得《新论》的“最新”之处在于各章节建立的这种结构,也就是作者思考的逻辑和方式,我读到一个女性的睿智和理性,还有背后广博的哲学、艺术、传媒专业积淀。这本书讨论的议题并不是新颖的,但她的逻辑很独到,特别具有女性色彩。

全书150页,中英文一半一半,所以在几十页里把这些议题讨论得深刻有意义,作者长话短说,都是很精炼的观点及论证。读英文再读中文,很慢,也小有难度,不过是本好书。

以下为部分书摘:

有人说这种死亡的场景在西方艺术中很常见,艺术家曾经利用宗教圣徒殉难的形象来描绘新的政治屠杀。

艺术即公共仪式的理论不能解释许多当代艺术的价值和效果。

但是一种强于我意愿的狂暴情感驱使着我。

模仿论:艺术是一种对自然或人类生活和行为的模仿。

如同善和统一一样,没也是上帝的一种本质或“超验”的属性。

安迪沃霍尔:“每个人都有十五分钟的出名机会。”

丹托总结道:一件艺术品是体现一定意义的物品,“如果没有一种阐释将它如此这般组织起来,任何东西都不能成为艺术品。”

这使得那些用美、形式等术语来限定艺术的早期哲学家的狭隘、有局限的观点看起来很死板。即使像塞拉诺的《尿浸基督》这样令人震惊的作品今天都能被认为是艺术,这是因为一个对象背后有合适的观念和阐释来支持。

在每一个时代和背景中,艺术家依靠一种观众能理解和接受的艺术理论创造了一些被称作艺术的东西并赋予这些作品历史和艺术惯例的背景。

开放的艺术理论接纳所有的作品和信息,但是它没有很好地解释一件艺术作品怎样传达它的信息。

女性主义者批评经典,因为他们清楚地记得那些在美术、文学、音乐等领域中构成“伟大性”的因素,而这种“伟大性”似乎总是将女性排除在外。

女性气质不是真实的,是由形象设计、文化期待以及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如着装、走路、使用化妆品)所制造出来的产品,她们以这种方式来解构女性气质的文化结构。

升华听起来像一个负面的概念,因为当我们不能得到“现实中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才会升华。但是弗洛伊德认为升华是很有价值的,部分原因是它诗人创造出艺术和科学方面了不起的成果。

表现主义理论家认为艺术能表达更多自觉地意识和信仰。

实用主义是美国对世界哲学最主要的贡献。

杜威在《艺术即体验》中强调艺术在促进人们感知、操纵或者把握现实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具有某种功能,不应该使它变得遥远与深奥。艺术不是某种被藏到架子上的东西,而是人们用来丰富他们的世界和感知的东西。

艺术的表现媒介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它是一种新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客观和主管彼此协作,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只靠自己而存在。我们能从艺术中获得什么,取决于我们的目的、状况和意图,它总是“活跃”的或者与生活体验相关联。

公众是审查员,但却是心不在焉的审查员。

在声称“媒介即信息”的时候,麦克卢汉的意思是媒介的结构比传播的内容更重要,它们从更深的层次塑造人类的意识。

超真实的东西是指比某些“比真实还要真实”的东西。一些伪造和人工仿制的东西变得比现实本身更具权威性。仿真是将复制和模仿的东西当作现实的替代品。现在许多婚礼是为了拍摄录像和照片而举行的,举办了一次“漂亮的婚礼”意味着这场婚礼在照片上和录像中看起来很好看!

但公开展示变成超真实的时候,对暴力的描写规定了真实的标准。将艺术描述成“对于感知意识的持续检验以及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的持续扩大。”

在我们探索和拓展我们的感知的时候,不管是对激进的社会改革还是过去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对外部空间还是大脑的内部运行,艺术家都将处于感知的最前沿。

《西方艺术新论》读后感(五):【一些摘录】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美学”(aesthetics)这一术语来自希腊语中表示感觉、感知的词

aisthesis。

柏拉图人为模仿艺术是对模仿理念的事物的模仿,亦即“模仿的模仿”

。悲剧,会使观众的价值观产生混乱,让他们认为美德不总是获得奖赏

,因而应该从理想国中排除出去(《理想国》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则不相信理念世界的存在,他认为悲剧能诉诸人的意识,情

感与感觉而教育人,对心灵有净化作用。

悲剧英雄并没有邪恶企图,而是拥有“悲剧性错误”亦即“悲剧性缺陷

”,如奥赛罗的嫉妒和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这可能是对亚里士多德

的误解,因为他认为英雄的性格本身是没有缺陷的,只是犯了一个错误

罢了。

【休谟与康德】

休谟强调教育和体验,有品位的人从这一过程中获得某种能力,这种能

力致使他们认同某些作者和作品是最好的。他觉得这些人最后会形成共

识,他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同时也建立了一种“品位的标准”,这种标准

是具普遍意义的。这些专家能将次等级的作品与高品质的作品区分开来

。休谟说有品位的人必须“保持自己的意识不受成见束缚”,但是他认

为任何人都不应当喜欢艺术中的不道德态度或“邪恶方式”(他列举的

例子包括被过分狂热所损害的穆斯林和罗马天主教艺术)。今天的怀疑

主义者批评这种观点的狭隘性,他们认为休谟笔下的品位评判者只有通

过文化教化才能获得其自身的价值。

康德也曾经谈到过对品位的判断,但是他更关注对审美判断进行解释。他

认为美源自艺术作品本身的特质,可与心理机能进行复杂的相互作用,

这些心理机能包括感知,想象,思维或判断。美,具有“无目的的合目

的性”,是一种内在和谐的心理上的“自由游戏”,是非功利的。其中

,优美的形式至关重要。

康德对崇高美的赞扬为风景画和华兹华斯,拜伦,雪莱这样浪漫主义诗

人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布洛赫则说,因此,性或者政治或者暴力的题材是不合适的,因为其“

心理距离”太少,容易阻碍审美意识的产生。

【现代】

尼采认为瓦格纳的《帕西瓦尔》带有病态的否定生命的救赎主题,尽管

其美学水平很高。

约翰·杜威1934年在《艺术即经验》中曾经指出艺术家为了适应市场必

须为作品的新奇性而努力:

杜威认为艺术能和科学提供同样多的知识资源,艺术的体验是客观主观

协调协作的。

本雅明认为电影等新媒体能提高观众的感知水平,许多同事带其他评论

家则认为电影是一种被行业化行为控制的拙劣的大众艺术形式,变成了

国家的政治宣传工具,如纳粹。对此,本雅明则辩解说电影更加民主,

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让其获得深刻的批判意识,如卓别林。

工业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艺术家却不能进行大规模机“自我表现”的独

特方式。为了不迎合商业力量的喜好,他们常常觉得有责任将他们的独

特性强化到褊狭的地步。

沃霍尔,“我认为如果每个人都一样,那将会很怕。”“每个人都有十

五分钟的出名机会”。

麦克卢汉的学术生涯开始于文学批评,他将历代作家放在一起研究,并

从中对媒介的重要性有所认识。

波德里亚的仿真:把复制和模仿的东西当做现实的替代品。“传递在我

们身上的过量信息实际上是一种电刑,它产生于一种持续的短路,在那

里个体烧毁了自己的线路并失去保护”。

【基督教堂:一个例子】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世界有两极,一端是被称为“上帝”的神圣之光,

另一端则是完全的黑暗。但新柏拉图主义也相信,完全的黑暗并不存在

,只是缺乏亮光而已。世间唯一存在的就是上帝,照耀着神圣之光,但

就像光线会逐渐变弱,神圣之光也无法普照整个世界。普罗提诺认为,

灵魂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物质则位于那光照不到的黑暗世界,而柏拉

图所提出的自然界的“形式”则微微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因此,新柏

拉图主义强调,世间一切事物都有这种神圣之光,但最接近上帝的光芒

的,还是人类的灵魂,只有灵魂才能与神秘与伟大合二为一。在一些偶

然的时候,人甚至可以体验到自己就是那神圣的自然之光。

《约翰福音》深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将基督解释为“世界之光”。

教堂是上帝的房子,因而其整体性构成了一个天堂的寓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