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艺术读后感100字

中国艺术读后感100字

《中国艺术》是一本由[英] 柯律格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艺术》读后感(一):国的艺术历史悠久且门类众多

国的艺术历史悠久且门类众多,但如此丰厚的传统以往并未获得西方学者足够的理解,比如他们多聚焦于欧洲文化所看重的绘画和雕塑,而忽视了像书法这类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这一情形近来才有所改观,柯律格的《牛津艺术史:中国艺术》正是该领域突破性的成果。

《中国艺术》读后感(二):被阉割

最近在看这本书。和朋友聊天时,他们告诉我,除了文字还有不少图片被删除了。朋友细心,还发了个链结,以为证: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22740672425

《中国艺术》读后感(三):外国人看中国艺术的视角

国内大多数美术史的教材都是编年史,这本小书则按不同的群体分了主题,像“宫廷艺术”“文人艺术”“艺术市场”“宗教艺术”之类~和本国人写艺术史不太相同,他们作为外国人研究可能视野更宽阔一些,不像我们总是会接受以往的一些“约定俗成”的概念,相反他们更清醒,甚至是质疑的。

书是良心之作了,许多方面采用了隐喻的手法,点到为止,字不多,却有着深厚的文史哲背景,像是小火慢慢烘焙出来的豆子,不是猛火烧制的炒花生。看这样的书很解脱,并非特别高深理论“形而上”,也不是一味贬低民间艺术“形而下”,相反有更多闪光的关注点值得主义,无论是对女性在美术史上的作为,还是宗教与艺术之间的关联,能体会是研究了不少文献之后的“光芒”,有喜悦的领会。

挑一本好书看不容易,好书也值得安利,我觉得这算为数不多的好书之一。

《中国艺术》读后感(四):查漏补缺

心情不好,半个小时前写了一部分内容,不小心刷新页面全没了。之前写的前言部分如今毫无心情重复,直接切入正题。

P48. 讨论《宋仁宗之曹太后》图轴,论及图中人物,柯律格说“这可能源自宗教绘画的传统手法,皇后占据了佛教神明的角色,两侧的侍女看起来像是供养人。”这种说法个人不是很同意,由此也可以看出柯律格提出此说法的西方视角。西方君主在一定阶段是政教合一的存在,其实这种意识形态在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也可见一斑。但以中国本土的视角而言,上位者大于下位者的典例不少见,比如唐阎立本的《步辇图》。这种程式类同于古埃及浮雕与绘画的创作程式,是源自中国的宗法制度,是一种皇权意识形态存在的反映,亦是儒家思想的反映。若将两位侍女比作供养人怕也是不妥,想必作为一个上位者其仆从被比作其供养人,论谁也要跳起脚吧?若论两者是迦叶阿难般的存在,倒还有点道理。

《宋仁宗之曹太后》图轴

《中国艺术》读后感(五):翻译啊翻译

此书值得一看,但有些翻译实在是有点费劲。也许是时间太紧张了,也许是长句子翻起来实在太麻烦。也就有些不知道说什么的句子:

p65

许多著名画家都画过此题材,包括顾恺之、唐代的吴道子和王维以及李公麟(1045-1105/6)。李公麟最为著名的是白描人物画,他在元代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拥有他的作品、雇佣师法李公麟的风格进行创作的画家的行为将蒙古皇帝推倒了强大的传统赞助人的位置,这些画卷与他们推崇其他艺术形式处于平等地位。

好在网上有原文可以看,原文P66

This subject was associated with many famous painters,including Gu Kaizhi(see p.38),Wu Daozi and Wang Wei in the Tang,and Li Gonglin(1045-1105/6).The latter in particular was renowned for his figure-drawing ink alone, and was an artist with an immense reputation by Yuan period. Possessing works by him, and employing artists who could create contemporary works in styles derived from him, placed the Mongol emperors in a great tradition of patronage, parallel to their patronage of other forms of image.

恒之试译:

诸如(东晋)顾恺之(见38页),唐吴道子和王维,以及(北宋)李公麟(1045-1105/6)等名家均有该主题的画作。李氏因其水墨人物画(白描)而著称,并在元代较受推崇。蒙元帝王作为传统的资助者极力收藏李氏画作,并资助那些师法李氏风格的当代画家进行创作,李氏画作及其画风也于此时与其他画风平分秋色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