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癌症楼读后感1000字

癌症楼读后感1000字

《癌症楼》是一本由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58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癌症楼》读后感(一):自由啊自由

在新华书店7折买的这本书,断断续续一个月时间看完,对于我这样虽然生在70年代,但是完全生活在80后的人来说,由于对苏联的历史并不熟悉,所以读完这本书,有三点感触,1,在可怕的专制制度下,人生活的很难,自由包括精神上的自由都是一件不敢想象的奢侈品。生活在癌症楼里的人,忍受着精神与绝症的双重折磨。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怕的,那些打着爱国爱党的招牌的人,他们的一个眼神,一句暧昧的话,足以让人不寒而栗,当人是野兽的时候,比野兽还要坏。可是那些特权阶级仍然在我们的国家依旧存在着,他们有他们的圈子,有他们的规则,那是我等普通人不能熟悉的.......3,那时的物质好匮乏,大家拼命排队去抢购现在看起来是那么普通的商品,这跟我们国家何其相似。

索尔仁尼琴号称俄罗斯的良心。这是既《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后我读他的第二本书,同样是反映苏联专制制度下对普通人的迫害,但是我更喜欢《一天》。

《癌症楼》读后感(二):侧面——许多侧面

当初知道索尔仁尼琴,是《英语文摘》关于他的一篇悼念文章。事情总是这样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侧重的作家,这从书店货架即可略知一二。索尔仁尼琴,在西方国家蜚声的俄罗斯作家(不知道算不算是苏联作家,毕竟他的作品关注于苏联时期,不过他的文学思想和典型的“苏联作家”大相径庭),在大陆却不是很知名,如果不是他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估计也脱不了石沉大海的命运。关于他的生平,大家可以去Google他,维基他,这里不做赘述。

《癌症楼》,描写的是一个苏联时期的收留癌症患者的医院。患者,医生,大家经历不同,身份不同,然而,因为癌症,所有人聚集在一起。人物简介大家可以Google,鄙人不想利用宝贵的豆瓣空间大段的摘抄大家随手可得的资料。我只读毕第六章,科*******(俄罗斯名字好长)和东佐娃的争论真是让人意犹未尽。

这是关于放射线病的一段争论:重症癌症患者需要X射线的治疗,然而经过一段时期的临床研究,放射性病逐渐露出了真面目。乍看,这是一个有关医疗伦理的问题,但是如果结合这部小说的隐喻色彩,不难发现,作者的寓意不在于此。“矫枉必须过正”,正如癌症患者需要大量的X射线照射一样(因为少量的照射毫无意义,无关痛痒)。然而“射线病”的存在质疑了“过正”的合理性。把事情复杂化会影响进程,把事情简单处理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何为果断抑或武断,何为谨慎抑或犹豫?谁或者什么可以作为评价的标准与权威?

不要斥我为怀疑论,如果您也心存疑问。

《癌症楼》读后感(三):2012

主人公奥列格因为第58条刑法而被叛永久流放,但劳改营中艰苦的十四年生活并没有打垮他对生命的热爱。奥列格坚毅豁达,有点吊儿郎当,喜欢嚷嚷,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他爱自己的祖国,但并不盲目,不崇拜斯大林(这也跟他的经历有一些关系),从深处思考社会的阴暗面。在得自为了治疗他的病需要打雌性药时,奥列格坚决反对,在他看来生命固然可贵,但也不能为之付出过大代价,否则即便能够活下去也犹如行尸走肉。而爱正是奥列格认为最宝贵的东西,尽管他被判永久流放很难得到完整的爱,但他不能没有爱的感觉。奥列格对薇加很有好感,薇加是书中除奥列格外最让我感动的人物。她的恋人在德俄战争中失去性命,家人或遭流放或伤心早逝,面对如此打击的薇加依然很坚强,对生命怀有崇高的尊敬,待人真诚细心。在了解奥列格对待人生的观点不谋而合之后,对其产生了好感。最后在奥列格出院时,邀请无处可去的他在自己家中暂住一宿,这很明显是薇加的告白。书中最后两章很具象征意义,出院后的奥列格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尽管这个社会积极向上,奥列格永久流放的身份也很有可能被取消,但他却似乎面的茫然无所适从。十四年间他过得都是一样的生活,并没有参与外界的改变,让他忽然面对一个这样一个社会,自然会觉得手忙脚乱。奥列格在大街徘徊,心里一直惦记着薇加,他渴望与她相见,但在内心中又有什么在阻止他。最后终于下定决心见薇加最后一面,当奥列格找到薇加的门牌号时,薇加已经离开。此时,奥列格也放下了最后的私心,带着对薇加最诚挚的爱离开了这个地方,只留下一封给薇加的信。这是两个深受社会迫害的人之间的最高尚的情感,也正因为此他们两个也无法在一起厮守,读来让人深受感动。

鲁萨诺夫是斯大林极权的代表人物,他盲目的崇拜斯大林,盲目的爱国,即使他双手蘸满无辜者的鲜血也依然糊里糊涂,沦为工具,像极了中的。他思想僵化,胆小怕事,行事谨慎。跟奥列格的思想截然不同,因此经常引发争吵。鲁萨诺夫之所以那么担心他的肿瘤,尽管那不是癌,他依然感到恐惧,因为鲁萨诺夫没有自己的思想,不知道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所以他害怕死亡。鲁萨诺夫与奥列格分别象征着深受战争和斯大林统治的时代和斯大林死后‘解冻’的时代。前者已经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社会的顽疾比肩膀上的肿瘤更加触目惊心。而后者尽管奄奄一息,但已经看到了光明的来临,奥列格奇迹般的恢复正是为了表明人们对生命尊严和平等的渴望永不放弃。

瓦季姆是一个有追求的青年,他渴望像莱蒙托夫那样干出一番事业。斯大林时代对瓦季姆的影响应该介于奥列格和鲁萨诺夫之间,作者对待他的态度是中立的。他沉默寡言喜爱看书,看不起那些浪费生命干些无意义的事情。

此书的标题看起来挺吓人的,看完后才知道书中确实不乏一些笔调阴冷的描写,但处处透露着光明和希望。癌症更像是一个把人集中起来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思考自己的一生,探索生命的意义。他们都深受社会的迫害,更面临着死亡严重的威胁,但正如舒卢宾所说的那样,“我不会完整的死去”。在一切苦难之上是崇高的人道主义。此书比起那些宣传道德仁义的书更能带给我们百倍的感动和希望,因为大地越黑暗,精神之光就会越明亮纯洁。

《癌症楼》读后感(四):专制是永无救药的癌症楼

摘自《新文化报》 作者:王逸人

几年前,美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去世的时候,人们冠以她“美国知识分子良心”的称号;而今索尔仁尼琴去世,他也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很不幸,这个世界上良心越来越少了。虽然都是良心,但两者的遭遇则完全不同,虽然都写了一辈子惹是生非的文字,但苏珊要面对的是理性批判本身的问题;而后者除了文学本体的问题外,还要抵挡残酷的政治迫害、集权大棒指挥的舆论打压,甚至是被逐出国门,让你亡命天涯。

最牛的作家都有来自自己作品的词语标签,比如英国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家乔治•奥威尔在《1984》传世后,“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忘怀洞”等指代专制的词汇,用当下的话说都成了“正龙拍虎”一样的雷词。当然索尔仁尼琴也有属于自己的雷词,“古拉格”和“癌症楼”同样也是专制的代名词。当然,他还有很多名头,如“集中营文学的创始人”“苏联作家里最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

“大清洗”

有一句话叫治学先治史,要是了解了索尔仁尼琴创作名著时,他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你都会感觉异常惊讶,当时的苏联政府怎么对他这么客气,虽然流放过他,但那些“反动透顶”的书还是写出来了,而且偷偷运到国外出版了,《癌症楼》还在1974年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那么多人被“清洗”掉了,怎么可能就“听任”他折腾?

关于“斯大林时代”和其继任者集权专制的研究,也就是常说的“大清洗”,很早在世界上就成为一门显学。苏联解体后很多档案的公开更加促进了这一研究的成果化。去年波兰老导演瓦依达拍的新片《卡廷惨案》,就是揭露“二战”前,苏德无耻媾和瓜分波兰时,苏联军队在卡廷森林里对波兰人进行的惨无人道的屠杀。那个时候整肃、审判、流放、处决成为一种政治常态,整个国家机器都是斯大林进行清洗的从犯。不要说著名的托洛斯基被人在墨西哥街头用冰镐打死,连图哈切夫斯基(这也是个牛人,39岁就当了苏联红军元帅)等一批唯“十月革命”马首是瞻的元勋在上世纪30年代末被消灭殆尽。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里提到1937~1938年,“大清洗”的高峰时期,每月被处死的人有3万之多。虽然白痴都知道那个时候《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就是个空壳,大战马上到来,但斯大林却绝对可以做到“狡兔未死,走狗亦烹”。

文化高压

至于文化界那就更加遭殃了,高尔基曾跳出来对当时专制的文艺政策表示不满,斯大林亲自去看望他,封他为“苏联文学的酋长”,于是“高傲的海燕”也就成了“软脚虾”。高尔基的继任者法捷耶夫——就是写《青年禁卫军》的那位——更是配合“清洗”,沐猴而冠,将很多作家投入黑牢,甚至是枪毙。后来作为对这种专制的反抗代表性的巅峰事件,是斯大林的女儿斯威特兰娜于1967年流亡到美国,她宁愿做个自由的异乡人,也不愿再当没有尊严的公主,而且她昭告世人,既然这么做了,那就“断无回头之理”。此事件被苏联认为是国耻,但斯威特兰娜却在自己出版的一本名为《致友人的21封信》的书中这样写道:“我看到他(斯大林)是如何被恶所灭,又看到恶如何杀害了他最亲近的人,他日益沉沦于谎言、暴戾和矜持的黑暗深渊而不能自拔。”权力变更人性,无限的权力无限地变更人性。信焉!

看看,吓人吧,那么这些就是索尔仁尼琴创作时期真实的社会背景。看到这些你是不是会为他能够存活下来,而且成为一位文学大师而吃惊呢?

要担当得起良心不能只是索氏一个人单身鏖战,而恰恰俄罗斯文学史上有着最为优秀的良心传统,虽然损失惨重,但更多的作家和诗人对于专制的反抗和文学变色龙的苟且,在态度上从来都是“宁正而毙,弗苟而全”,因为他们知道对社会的批判是干这一行最基本的责任底线。从札米亚京(反乌托邦小说《我们》的作者)的不屈到帕斯杰尔纳克(《日瓦戈医生》的作者,又是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内心抵抗,这是来自国人的力量;而在国际上萨特、阿瑟•米勒等人也有义气,只要索尔仁尼琴一遭遇到迫害,他们就领着知识分子跑去抗议。

斯大林时期索尔仁尼琴因言获罪,被判处了8年监禁,勃列日涅夫时代,他又被抄家、被开出作家协会,没完没了的整肃使他认真思考悲剧产生的缘由,他发现了社会机体的毒瘤,《癌症楼》是一份社会病理的详细报告,书中关于自由的追求仍是主人公自己的事情,因为别的病人都像呆头呆脑的鸡一般,每只都面临着喉管上挨上一刀,可还在咕咕嗒嗒,到处觅食……就人性而言,专制是永无救药的癌症楼。

由于在国内遭到压制,当时很多的作家都是把书先送到国外出版,这个秘密渠道一直保持得很好,上面提到的《我们》和《日瓦戈医生》都是这样,而《癌症楼》也是被偷偷弄到了法国才得见天日,这是1970年的事,后来《古拉格群岛》也在1973年于境外出版。苏联当局终于无法忍受,像驱赶托洛斯基一样,剥夺了他的国籍,在1974年一脚将他踢出国门。等到他再次以公民的身份返回祖国,已是整整20年后。

归于尘土

有一件事我常常感怀,就是索尔仁尼琴被驱逐出苏联的前后,还有两位牛人也被踢出祖国的怀抱。一位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电影大师塔尔科夫斯基,电影《乡愁》和《牺牲》都是他去国怀乡的作品;而另一位是著名诗人布罗茨基,在1987年他凭借着《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位仁兄的遭遇也荒唐到让人乐得直翻跟头,他呆在家里写诗,突然就被人抓走,然后送上了法庭,没什么可指控的法庭最后因为他没有“组织”,判了他一个“社会寄生虫罪”,然后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没有道理、也无需道理的专制下,这种含泪而笑的黑色幽默让人何其心酸,他们可都是人类精英的代表啊!那个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怎么就容不下他们呢?索尔仁尼琴死在了祖国还算善终,而另两位一个死在了意大利,一个长眠于美国。石上啼痕,花下枯骨,梦里可知身是客?!他们归宿很好地印证了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曼德尔斯塔姆(被“清洗”,1938年死于集中营)的名句“我们生活着,却飘忽无国”。

《癌症楼》读后感(五):《癌症楼》读后杂谈

《娜塔莎之舞》中写了这样一个事情: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阿赫马托娃和众人排队等候探监被无故关押的儿子,旁边的有个女人认出了她,在她耳边低声问道:

“您能把这个都写下来吗?”

“能”

那个女人的脸上部分略过一丝微笑的表情。

这些苦难的见证者可以忍受苦难,但是不希望他们的苦难和教训被遗忘,再发生在他人身上。

索尔仁尼琴借书中癌症病人奥列格和女护理工伊丽莎白·阿纳托利耶夫娜两位角色的对话发出了一个疑问,他们经历的不平等、被迫害非人道的那个时代的事情,什么时候能被人写到书本上见著世人,让人们看到那个野蛮、荒诞的年代,伊丽莎白说难道百年以后才能看到么?

索尔仁尼琴自己给出了答案,他不能等待百年之后,由他人述说那个已经有所模糊和空缺的年代。自己曾经作为一个癌症病人他要站出来记叙那个年代,以其亲身经历向世人述说:时代的苦难。

茨维塔耶娃苏俄白银时代的女诗人,流亡海外多年后回到苏联,等待她的只是毁灭和死亡。诗集不能出版,没有组织可以接纳她,丈夫失踪,儿子被枪毙,靠别人的接济过活,就连祈求一份清洁工的工作都得不到,走投无路她只能走向死亡。

但凡有一丝对于生的希望,绝大多数人都还是留恋这个世界的。就像电影《芙蓉镇》里中被判十年徒刑的秦书田对胡玉音在分别时说的那样:“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

奥列格在流放地认识的一对老夫妻朋友,在苦难中他们相互鼓励,苦中作乐,信中他们相互鼓励,说一想到那句伟大的习惯用语“故去岂不更坏”,精神顿时为之一振,“别人是别人,我们可不能耷拉脑袋,我们还要挣扎一番!”

1954年在流放地,这对老夫妻自制了一个带玻璃罩的高脚煤油灯,在当时氢弹都已造出,城市里的人们竞相购置落地灯柱时,在他们简陋土屋的自制圆桌上亮起这样一盏灯时,感觉自己的房子变成了18世纪的豪华客厅,女主人甚至觉得童年不算的话,此刻成了她一生最幸福的时刻。他们有什么就满足什么,人们的幸福取决于心与心的关系和我们的生活观。只要自己愿意,自己可以随时得到幸福,任何人都妨碍不了他。

受这对夫妻的影响和治疗后身体情况好转的奥列格原来生无可恋,慢慢的他的人生态度在遇到与医师薇加的爱情后,他对生活有了新的期待,看到了新的希望,不再那么悲观、绝望。

就算最后奥列格带着与薇加爱情的遗憾离开那个地方,他也看到了生活的转变,他可能得到平反恢复公民身份,不再是一个死后都不得返乡的永久流放犯人。

书中探讨了很多问题。就每一个问题写出个本科论文问题不大。

医院放射科主治医生东佐娃自己为别人治了一辈子癌症,没想到自己也会患上癌症,平时自以为勇敢、无畏、冷静、理性的她竟不敢看自己的X光片,不敢和自己的老师,自己带出来的医师讨论自己的病情。她感觉:“现代人在死亡面前束手无策,拿不出任何武器去对付死亡。我们是如此的依恋大地,竟不能在大地上完全站稳!”她意识到整个的治疗过程是充满了未知和恐惧,要开始忍受若干时间的折磨。

书中还提及了一个问题,病人病后有质量和尊严的生活。医疗科技发展到今天,有很多延长病人生命的手段,就看那些危重病人全省插满了管子,输入、输出各种液体,生命体征就是那些监控仪器上的数字,这样痛苦的维持着生命,就失去了生命本来的意义,这种情况下的病人生不如死。这还涉及医疗伦理中安乐死的话题。

医生本职工作就是救死扶伤,延长病人的生命,至于术后病人有如何程度的后遗症,这不是医生考虑的重点。可是这严重影响着每一个病人重返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如果病后后遗症使病人变成一个严重依赖他人丧失自理能力的人,那这种延长生命的治疗和病人有尊严的生活之间是值得取舍的。就像书中几位癌症病人,有的为了治疗癌症需要截肢,有的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书中的主要人物奥列格,医生为了治疗癌症让他服用雌性激素药物,这种药物会影响到男性的性功能,这导致奥列格对医生和治疗方案产生了怀疑。他也在思考为了治疗癌症使未婚的自己丧失性功能是不是得不偿失。

我们直到现在其实还在忽略了对病人心理健康的辅导,每一个患重大疾病的病人其实都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要承担疾病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对治疗产生的后遗症、副作用、医疗费用等等方面都有担忧,在心理层面上更多的是病人自我疏导和减压。

如果自己进医院看过病或陪护过病人,身处医院之中莫名会产生一种严肃压抑的精神压力,病人每天在医院的生活单调乏味,每一个人脸上都不是轻松的,如临大敌一般。

我观察病人出院时除非病人没有意识或者本身不想出院,大多数病人在出院那天精神状态都会非常好,有一种脱离苦海,马上就自由的那种感觉。最高兴的其实是陪护病人的亲友,就看他们脸上一个个如沐春风般,终于有解脱之感,不管是健康人还是伤病员在医院那种环境中绝没有轻松愉悦之感,总是感觉沉重疲劳,就连医院的空气和一墙之隔的外面你都会感到不同。

书中还写到了职业倦怠问题,不仅仅是医生,在每一种职业上干了若干年之后,最初的那种新鲜感、成就感都会慢慢枯竭,工作开始感觉让人疲劳、机械。就像书中提到的那位外科手术女医生,开始时工作充满了激情,工作很有成就感,总是想把手术方案想的完美,尽量把病人的病痛降到最低,手术了几千台,多年以后已经没有那种精益求精的动力了,只做好本职工作,保证手术没什么风险就行了。

很多时候我们医生和患者家属向病人隐瞒病情,担心病人知道实情会使病情加重恶化。家人和医生经过协商之后就会替患者选择出一个治疗方案,病人没有知情权,不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见,患者只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承担治疗风险后遗症副作用。

我个人是主张成年人患者要有知情权的,患者在头脑清醒有意识的情况下,治疗方案的选择上要尊重患者的意见,更多的要让患者进行权衡。要不然患者就像书中提到的,病人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像实验室的小白鼠一样,被实验各种药物和治疗措施,以察效果。

说了那么多感觉偏题了,只能叫读后杂谈了,其实这本书可以说的内容真的很多很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