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国的迷惘读后感锦集

美国的迷惘读后感锦集

《美国的迷惘》是一本由(法)贝尔纳·亨利·莱维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的迷惘》读后感(一):读了此书,反倒让我迷惘了起来

作者以记者的笔触,描述各种所见所闻,很多又未必是事实,所以让我觉得有凑文字的嫌疑,并且作者虽名义上以追寻托克维尔作为出发的原点,但读来此书,我以为不过是现代营销玩弄的噱头罢了,这样的内容简直是糟蹋托克维尔的声明。作者与哲学家的区别,我觉得是作者描述事物表面,而且总是围绕表面说来说去,而哲学家看到表面,却给读者描述其内在揣测或本质。

此书读来很不舒服,不论是原作者,还是译者其水准,我觉得都是下下,可是我有强迫症,读一本书不好好读完就受不了,所以无论如何,痛苦的永远只能是自己。

《美国的迷惘》读后感(二):纯粹的是我的偏见

这本书读来就如同我的纯粹一般,无聊至极。我的纯粹的无聊性是我从来都要忍受的,然而此书的无聊性却是我无法忍受的。这表现了我的狭隘和一般人的狭隘,对于自己怎么容忍辩护都不为过,而对于旁人,怎么讽刺挖苦指责都不为多。

然而,作为一本我认为作者大概也没有准备好而写就的书,达到这个境地也许有人甚至作者自己都会觉得不错的,但是出版出来作为可供大家选择阅读的书之一,当你知道自己注定被选择时,作者和出版社应该要负起责任,作为一本以继承托克维尔意志为目的,或者至少出版社以此为目的邀约作者写书并且作者在内心深处恐怕也以此为目的后,而写成出版的书,到达此等下下差的水准,实在让我恨得咬牙切齿。我不光狠这作者和出版社,我更痛恨我自己,明知道继续读下去也是一无所获,甚至会感染一肚子丧气,但是害了读书强迫症的我,却非要继续读下去,并怀着一点点可耻的以为会有所收获的希望而顽强的读下去。我痛恨这自己和自我。

如今大略读下来了,虽然期间省略了一大部分,但是却丝毫不影响我对此书的厌恶。如今我要摒弃这本书,怀着极大的喜悦写下这一点点纯粹的偏见并不是想要引导谁去误解谁,作为一个会怀着纯粹的偏见活着的人,找到一点点机会表达下自己的偏见,其实是预防抑郁的很好的办法。

这世界这么美好又如此丑恶,要继续怀着我的纯粹生活下去其实是痛苦的,而痛苦之于纯粹的人而言是一场灾难,对于身处灾难深处,不可自拔的我,您大概是能原谅并允许他发表一下自己的偏见的吧。

《美国的迷惘》读后感(三):转载 BY 王小峰

昨天下午,尹一从美国打来电话,上来就跟我讲现在美国经济危机,说媒体就没一个好消息,说现在失业率有10%,1929年经济危机失业率有20%,据说现在还没触底呢,美国这一猛子要扎多深啊,奥巴马现在应该很懊巴马,而不是当初竞选时的傲巴马。

关于这场危机,大概就是凯恩斯自由经济理论缺陷所致,我不懂经济,凯恩斯理论看上去就像苹果公司那个图标,挺诱人,但是少了点什么。关于美国,我们知道已太多,有一次,我在三联书店电脑搜索一本书,输入“美国”,回车,电脑差点死机,因为结果太多了。这说明,我们对美国的了解比美国人对自己的了解还要多。并且,我们常常拿美国作榜样,来证明很多事情。

后来我又大致浏览了我书架上的书,跟美国相关的书最多,虽然不是每一本我都看过,至少我跟很多人一样,挺关注美国。阅读美国方面的书籍,我总是想象着这个国家很伟大,他们用短暂的历史创造了当今世界性的文化,也给世界提供了很多文化之外的样板。而我总是像一个白日梦者想象着有朝一日踏上这片土地,看看这个国家是否跟我在书里面看到的一样——她的伟大与残缺。

很多书籍都有局限,我几乎不看中国人写美国方面的书,原因是要么崇拜得不得了,要么嫉妒得不得了,很难把真实东西告诉我。同样,美国人自己写自己也未必就好,他们身处其中,总是看不清局限。即便他们批判自己也是带着局限,这个局限正好跟尹一聊天时提到——美国历史很短,判断什么缺乏历史感,很难让人看到未来。即便像《世界是平的》、《再造新文明》也有类似的局限,基本属于好莱坞风格。

前段时间,我一直看一本书:《美国的迷惘——重寻托克维尔的足迹》,我想象着这本书应该能告诉我一个过去我不了解的美国,因为作者是个法国人。我觉得欧洲人写美国比其他洲的人写美国会更深刻一些,因为美国历史是欧洲历史的延续,当欧洲人站在自己的高度上看美国时,会看得更清楚,而在贵国就做不到,制度决定了人的思维判断方式,我们对民主的了解赶不上欧洲人,解读美国跟亵渎美国没什么区别。一个出自第三方视角看我们都感兴趣的美国,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至少,我明白了很多。作者贝尔纳-亨利·莱维是个美国通,他太博学了,行文风格也是天马行空,诗一般语言里面夹杂着各种典故,它不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本随笔集,用他丰厚的知识功底,在一年多美国之行时间,他看到一个人们全然没有注意到的美国,他提出的问题不仅尖锐,而且预示了美国的未来。这本书2006年在美国出版,他采访时间大约在2005年,在这一年他见到了奥巴马,并且用不少笔墨谈论这个未来的总统,那时候奥巴马还没有决定竞选总统吧?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美国民主制度展开,之所以叫《重寻托克维尔的足迹》,是因为法国人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在1831年写过一本书《论美国的民主》,很多美国人受这本书影响很大。而《美国的迷惘》其实跟《论美国的民主》没关系,只不过作者是沿着托克维尔当年走过的路又走了一遍,但是莱维看到一个跟托克维尔描述的不一样的美国,尽管这个美国一直是在民主制度下演变的。莱维更多是想探究一个有两百年民主历史的美国今天因为民主带来的问题是什么,或者说这些问题是否违背了最初民主精神,他找到了答案。

当美国向它国民之外族群宣扬他们的民主制度时,总是把民主最美好一面展示出来,而没有告诉别人因民主带来的更多问题是什么,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他们自己有时候都不知道。民主是对人权和私有财产最大限度尊重和保护,但因此会出现哪些新问题呢?

莱维没有高屋建瓴般地勾画出一个美国民主制度框架和这个框架的毛病,而是从一些具体事情入手,有时候仅仅是叙事,甚至是抒情,带着法国人特有的浪漫情怀,却时刻在思辨着民主的问题。没什么高深理论,几乎就是游记体,谈论深刻问题原来也可以如此轻松,因为莱维游刃有余。

看完这本书,你才明白,为什么莱维把书名叫做《美国的迷惘》,因为美国人搞不定的事情太多了。内容大都跟人文、政治、社会问题、种族、弱势群体有关,鲜见触及经济内容。现在美国恰恰栽在经济问题上了。所有社会问题都可以不当作问题,可一旦经济出问题,各方面都出问题了。如果说以前美国人迷惘,还像一个在青春期的孩子怀疑人生那样拧巴,现在美国人迷惘,已经不是拧巴问题了。任何一个美国人都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一直热爱这个美丽的国家,她有伟大的制度,我有稳定体面的工作,平时衣食无忧,为什么在一夜之间她就被和谐了?

上面这些文字,并非想谈论民主的坏处,不同制度跟人们经历不同年龄段一样,各有各的烦恼和问题,总有解决完善的过程。这也不是说贵国“民主”制度就比美国制度优越。我想如果有一个来自外国的中国通,也到中国考察一段时间,说不定也会一针见血地写出一本书,让我们看到我们看不到或不敢面对的问题,对我们来说一定是件好事。书名和封面我都替丫想好了,叫《和谐中国》。

《美国的迷惘》读后感(四):《美国的迷惘》:乱花渐欲迷人眼

《美国的迷惘》:乱花渐欲迷人眼

“为了上帝的荣耀、基督教的发展、英国国王和国家的荣誉,我等远渡重洋,在弗吉尼亚北部建立第一个殖民地。我等于此庄严立约:为了良好的生存秩序及促进国家的进步,在上帝的见证下,为殖民地民众的共同利益而建立民主的政治体,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拟定、实施、建立公平、平等的法律、法令、宪法和国家政府机制。我等众人皆遵守该约。”这是“五月花”号公约,1620年,一群清教徒不远万里坐着“五月花号”历经海上的颠沛流离后,来到了这块新大陆,从此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

一个半世纪之后,又一条契约性的宣言在这里放声高歌——“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美国革命、制宪会议……一连串的历史进程让饱受革命循环之苦的世人看到了温馨耀眼的曙光,清教徒对人性的幽暗意识使得将互约论置于重中之重,在一个信仰繁茂的国度立下了不可思议的政教分离国策。人靠契约而立,人神互约,人人互约。

本书是由法国作家贝尔纳-亨利•莱维重走托克维尔的美国考察路线,将产生旅途见闻结集成册,换句话说,这是一段法国人眼中的美国印象。生性浪漫的法兰西民族,又带着大欧洲主义的桎梏,他会如何看待这群乡下的娜拉,尤其是1776年的懒散阳光哪能抵得上1793年的暴雨闪电来得声势夺人。在这样的历史存在下,我对此书怀着十分的怵惕之心。

1831年,法国政治思想家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了为期9个多月的考察,写下了《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册,不过,在托克维尔的身边,尚有一个被遗落的身影,那便是古斯塔夫•博蒙,他的美国之行所思所得写入了小说《玛丽 或美国的奴隶制》一书中,将社会学研究跟卢梭式的灵肉沉沦曝露结合起来。相对而言,托克维尔的著作垂范后世,并做出了他著名的预言“美国人在与自然为他们设置的障碍进行斗争,俄国人在与人进行搏斗。一个在与荒野和野蛮战斗,另一个在与全副武装的文明作战。因此,美国人的征服是用劳动者的犁进行的,而俄国人的征服则是靠士兵的剑进行的。”“他们的起点不同,道路各异。然而,其中的每一民族都好像受到天意的密令指派,终有一天要各主世界一半的命运。”个人主义的思想帝国对峙集体主义的刀剑帝国,冷战的结束即是一份答卷。

诚然,时光荏苒,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之争的胜败也是水落石出,世界经历了亨廷顿预言的“第三波”而走向价值多元化,世界秩序在族群的文明冲突下重建。

作者的自序题名为“在路上”,效仿凯鲁亚克一代人的身体流浪,当然他没有迷惘一代的精神颓废,所以书名是打着“迷惘”二字,实则是做面对迷惘的搏牛之虻。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在说很长一段时间里,托克维尔在自己国内只被视为一个二流作家。我表示强烈的怀疑,从大革命以降一直到1968年的五月风暴,革命的钟声一次又一次回荡在巴黎上空,可是始终有人远离群情激奋的广场,譬如孟德斯鸠、贡斯当、托克维尔、阿隆……这样的名单可以写很长很长,丝毫不会逊色于罗伯斯庇尔、马拉、萨特等人,即便再加上圣西门、傅立叶等社会主义空想者。

我个人走出多年来教育体制的灌输,重新洗牌对美国的知识储蓄是借助林达的书,尤其是《近距离看美国》那四本,随后才陆续接触政治学的经典译作,譬如托氏一书,譬如《联邦党人文集》等等。我相信许多人都跟我有类似的精神路程,感谢林达夫妇为我们解构妖魔化。莱维说美国是“好莱坞取代黑格尔”的国度,这句话又使我不满,想起以往有很多无知者的批判文章,都认为美国文化就是快餐文化,道德家们的认知基础建立在几部好莱坞商业大片上,尤其是昔年的《泰坦尼克号》被冤枉得最厉害。当然,那时候我跟他们一样,也没读过梭罗、富兰克林、杰斐逊、艾略特……

不管怎样,美国的标签被打上了原教旨主义、新保守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还有很多很多,跟排队买春运火车票的队伍一样密集延长。再刻薄点的批判者还会拿着美剧《越狱》说,你瞧,人家的政治是一潭深渊,深得让人毛骨悚然。可是能将对一个国家的阴谋论以如此淋漓的叙事摆在屏幕上而没有遭到政府行政的干涉,还不能证明这个国家伟大吗?所以作为自由主义大本营的美国,照样有许多的批判者在咒骂当局,萨义德、桑塔格、乔姆斯基,尽情开口吧,有保护言论自由的宪法第一修正案在,官司打到白宫去都是个人有理。在莱维的美国之行中,他看到国旗插编城镇而对由此产生的爱国主义感到不可思议,可是他正巧没有看到抗议民众焚烧国旗的行为,谁说烧国旗不是爱国者,最高法院判定焚烧无罪。

一位法国学者的异域猎奇,作为周刊画报和时尚刊物上的专栏文章还是深有品味的,但若是想接过托克维尔的薪火承传,难免步履蹒跚了。光怪陆离的现代化美国,是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画卷,美国如此,文明社会皆如此,正因为消极自由下选择的多元化,其实,迷惘的背后是一贯的清新如初,就像当年签订下“五月花”号公约时那样。

成稿于09-03-13

《美国的迷惘》读后感(五):作为世界的美国

今天,美国大选早已尘埃落定,新总统奥巴马已经走马上任,许下誓言要带给美国乃至世界人民一个新形象;华尔街遭遇全球化以来的首次经济重挫,雷曼兄弟破产后,整个北美乃至世界经济一蹶不振,颓势愈来愈重;所谓的“新自由主义”理念受到空前质疑,大家再次围绕要凯恩斯还是亚当•斯密争持不下……在这样的时刻,阅读《美国的迷惘》别有一番滋味,法国人莱维在美国的旅行与观察发生在2004年,一切今日的现象都还在孕育之中,然而,在莱雅所见所闻中,一切显得由来有自,一切看来,都不是偶然。作为一位美国的外国观察家,有欧洲文化为内在参照,使得蕴含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思想显得清晰可见,这既是一直以来托克维尔令美国人大感兴趣的原因,也是今日阅读莱雅的原因。在莱雅笔下,我们想象中异常熟悉的美国化作一个未知变量,一个巨大多变而又疑窦丛生的人类实践区域。初临东海岸的纽约,我们以为这就是美国,然正如近两百年前托克维尔的提示那样——纽约只是这个移民国家的起点,而美国横穿大陆,直到遥远的西海岸。对照地图来读本书,才会明白,我们想当然的“美国”是美国,然而美国还有无穷无尽的面向,我们需要亲身或者借助他人,对所有的看法,一一认证,逐个鉴别,否则任何结论都是可疑的。

2004年,应美国《大西洋月刊》的邀请,法国作家贝尔纳-亨利•莱维沿着托克维尔的足迹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考察。莱维从当年托克维尔上岸的罗德岛纽波特启程,一路向西,然后向南,再向东,最后北上回到出发点:从纽约赖克斯岛监狱到底特律的穆斯林社区,从艾奥瓦的阿米什人居住地到开阔的西雅图,从达拉斯的枪支博览会到爵士乐的故乡新奥尔良,从古巴关塔那摩监狱返回到美国的诞生地——科德角的普罗温斯敦——1620年,“五月花号”于此靠岸。在此期间,莱维采访了美国社会各阶层人士,从狱警、死囚到牧师,从作家诺曼•梅勒到民主党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从电影明星莎朗•斯通到新保守主义者理查德•霍尔布鲁克,从街头妓女到曾经的第一夫人希拉里,从“历史终结”论者弗朗西斯•福山到“文明冲突”论者塞缪尔•亨廷顿。在亲身观察与访谈的基础上,莱雅完成了这本《美国的迷惘》,作者强调通过现实而不是想象来了解美国,试图不漏掉任何一个细节或观察,并从日常生活或观点的辩论中、从汽车旅馆或高速公路上的伤感诗句中,发现丰富的思考与写作素材,在莱雅笔端,美国社会中最细微的差异与那些最基本的学说原则可信地联系了起来,这大致源于作者欧洲人的身份,可以说,对于亨利•詹姆斯的古典难题——温文尔雅的欧陆知识分子在辽阔、粗野而有富有朝气的美国土地上面临的窘境,莱雅用书写给了一份圆满的答案。

虽然风格散淡、文字挑达,本书却触及了当今美国社会的诸多核心问题,比如美国人的爱国主义、种族问题、宗教问题、监狱制度及医疗保障、枪支管制、反恐战争、新保守主义以及非法移民问题等,而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核心——社会分化与人群区隔——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隔绝与排斥。离开时,新奥尔良遭遇飓风袭击,回首旅程,令作者印象最深刻的却是——贫困,莱雅写道:“在自始至终的旅途中,我看到了美国的贫困。从波士顿的贫民窟到西班牙人的哈雷姆,从华盛顿特区的贫穷邻里,到比佛利山附近的街道,我在那里看到一个骑警在鞭打一个无家可归的男人,我没有访问过一个没有这一阴暗面的城市。”像很多聚居区一样,新奥尔良是一座注定要毁灭的城市,若不是飓风来袭让它成为电视新闻的焦点,它充其量不过是一个遗憾,对于置身事外者如我等来说,永远不会知道在美国这个第一世界里竟然还包藏着一个第三世界,甚至是层出不穷的第三世界,这是民主与自由的结果么?答案并非非此即彼那么简单,一路行一路走,现实与印象交织,莱雅的记述亦有序亦混乱,我们清楚地看到,在美国,自由与民主遵循它们的语义和理念的轨迹,在那里它们得到改进、充实,并且最终变形变质。在这一点上,本书实际上在一步步回应着托克维尔,1835年,托克维尔已经看到民主政治到来的不可避免,因此,他在研究民主的本性时,并不关注如何避免民主政治的思想,而是关注如何将它的祸害减至最低。

事实上,之所以命名为“美国的迷惘”,正在于这迷惘是美国人的,也是作者的,甚至是所有人的,身为欧洲人,莱雅并非有意要揭露美国的阴暗面,与老欧洲愿意不断怀念过去相比,新美国的确朝气蓬勃,忙不迭地要摆脱过去,自身不仅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从地理上割断了历史的联系,人们忘却了过去,他们对生活的期待、对意义的追求完全变得陌生,他们不能将现实与自身历史联系起来,意义、感觉、重量、严肃性似乎都被一一抽空了,生活失去了意义,变得浅薄,唯有刺激与一再刺激。这既是美国的问题,也是现代国家的问题,显得有点冷酷无情、违反自然,现代化“将人世间的一切关系都彻底改变,重新铸造成买卖关系”。莱雅笔下的洛杉矶是其缩影,桑塔格笔下的纽约也是,安妮•普鲁笔下的西部牛仔是,雷蒙德•卡佛笔下的蓝领工人同样是。除了是一个实体国家的名称外,美国更是一个意义丰富的现代象征,有无穷无尽的故事,有千变万化的讲述方式,可以变换各样视角,更能强调不同侧面,但问题始终是不容回避的。作为罪恶与希望之所在,这个现代国家的象征让我们想起理性与政治的第一次交锋,以理性的方式来应对非理性的人类社会原本就不可能,连柏拉图最后也犹疑了,他认为,“除非哲学家成了国王,或是这个世界的国王和统治者具备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权力和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否则我们的城邦、甚至全人类都将无法免于祸患。”最终,柏拉图愤然离去,“收拾起理性的工具隐入学院之中,把世界留给了马基雅维里”(李普曼语),然而,国家并未由此止步,它早已起航,并且往而不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