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非洲的笑声》读后感精选

《非洲的笑声》读后感精选

《非洲的笑声》是一本由多丽丝•莱辛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544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08年11月第一版,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洲的笑声》读后感(一):巨大的力量

这本我放在办公室里读,《魔种》我放在家里看,两本都没读完。

我时常被这两个世界搅和的混乱:印度和非洲,何其相像又何其不像。

非洲是直截了当,黑白分明的。印度,那里实在 太过复杂。但是两者都有着巨大的力量。

《非洲的笑声》读后感(二):一切,一切

多丽丝·莱辛这本《非洲的笑声:四访津巴布韦》,好看好看。至少,她的叙述风格符合我的欣赏趣味。都是些私人的行走,记录着她的津巴布韦之旅,所见的容颜,所听的话语,所闻的各种声音。生动而缜密的文思,是出色的作家。

当日借来此书,纯粹因为书面的简洁。后来看了一百多页,搁置下了。因为要回家去,这本硬邦邦的家伙便寂寞地在宿舍过了一个月无人问津的日子。待回来学校之后,一时忙着看其他短小的文字,依然没有理睬它。后来,某个早上,我带着它外出,跑到我们学校那美丽的大广场的长廊下倚着清凉的石柱进行户外阅读。舒服又惬意的阅读体验,除了不远处传来几个英语狂人的朗读声添了几分骚扰外,一切都妙不可言。作者笔下的世界,似眼前展开来。也是当日晚上,再次拿起它时,才惊觉此书有五百页之多。天,难怪一直看不完!

要说,书前附上的她的诺贝尔奖的受奖辞,写得精彩,教人动容不已。津巴布韦,让这个热爱它的女子,重新走进它,书写它。成为她此生最矢志不渝的记忆体。

如这段话:年轻时,我同欧洲相隔万里,与那里的联系只有文字。待我移居英国,又被南罗得西亚政府禁止入境后,我所熟悉的非洲便远离我而去。眼中看着一处风景,心里却在想着另一处,这似乎是我的宿命。(P373)

或许,这种距离带来的情感拉锯战正是她之所以成为今日的她的基础。

整部作品告诉我:津巴布韦的一切,一切,都融进多丽丝·莱辛的血液里去了。

我知道我想说更多,但,一种无力感击倒了我。津巴布韦,不是我的;我不过是一个不太清醒的阅读者,闲散地读完了一个无比热爱它的知名女作家写下的文字,然后试图说些什么……发觉,最好还是闭嘴。

《非洲的笑声》读后感(三):遥想津巴布韦的过往

凡是在津巴布韦呆了超过十年以上的中国人,都会向我历数津巴布韦过往的种种之好。自然之美,经济之发达,教育之先进,华丽的词藻,在所不惜的堆叠。其实中国人踏足津巴布韦,除却所谓的老华侨,大都也就只有十余年的历史。90年代的津巴布韦,独立十年,也就是黑人政府统治十年之后,仍然在经历改革开放十余年的中国人心中留有如此美好的印记,足见其美是多么难以忘怀。每每提起它的过往,总是让我浮想联翩。

近日觅得一本好书,多丽丝•莱辛的《非洲的笑声——四访津巴布韦》,开启了我对津巴布韦了解的另一扇门。写这本书,作者是悲伤的。从5岁到30岁,儿童、少年、青年时代都在津巴布韦度过;30岁到55岁,因为支持黑人独立,被白人政府驱逐出境。而这本书,就是从1982年,津巴布韦独立两年后,作者55岁时第一次重返津巴布韦说起。

我诧异于作者对她25年津巴布韦生活的丰富记忆;惊叹于她对津巴布韦独立前生活的、社会的、政治的场景的仔细描述;感叹于独立前与独立后津巴布韦发生的种种变化。我跟随她的脚步,或者说跟随她的笔触,重新去回想50年代、60年代的津巴布韦。

那从哈拉雷到第二大城市穆塔雷的合家之旅,路途中的野营,睡在干草垛上,头顶的树上夜鹰明亮的眼睛;每个路的拐弯处,拼命记下的各种不同的大石堆;那站在车站酒吧檐廊下,端着啤酒,看那此后再也没看到过的世界上最近最大的月亮;那只要是踏出自家庭院,走出10米,就能看到的成群的小鹿和说不上名的小动物;那一眼看不到边的丛林。

这些,作者说82年第一次返回津巴布韦就很难看到了。当土地笼罩在穆萨萨树燃烧后的烟火里,过去的美好也在消亡。

而我,2007年才踏上津巴布韦的土地。我热爱这个国家,从不吝惜对它的赞美。而当我发现,我所认为的从未看到过的,伸手都可以摘星星的夜空,竟然无法和作者那最近最大的月亮相媲美的时候,我开始追寻过往。我向身边的黑人朋友求证,于是我知道了,穆萨萨树之所以被大量砍伐,因为枝干粗壮,燃点低且无烟;黑人也深切怀念过去的时光,那时,即使被奴役也能吃饱穿暖;而现在拥有自由却食不饱腹。

2009年,距离2007年已经过去两年,津巴布韦仍在无可遏止的衰退。当我走在两年前很干净而现在布满垃圾的街边小道时,心中涌起一种悲伤。人们总是抚今追昔,可是有多少过往能够依靠回忆留住,有多少未来可以依靠回忆去期待?可是,我们只能让思绪沉浸在过往中,寻求一丝安宁和平静,逃避那未来更可怕的毁坏。

再过20年,我希望津巴布韦依然是现在的样子就好。不要让我重蹈多丽丝•莱辛的后尘,空留回忆,只剩悲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