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菜根谭的读后感大全

《菜根谭》是一本由洪应明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菜根谭》读后感(一):唯识一则

“世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世之于此书,似是品评甚高,而余之览是书,却似不曾着意。倘若不曾误记,仅此一则铭于心,别无印迹。

而余似觉记此一条便不负此书!

是耶?

《菜根谭》读后感(二):历史对其评价过高

这本书历史上评价极高,和《容斋随笔》并称为老毛枕边读物,一小段的话包罗万象,将洪一生的经历经验总结留给后世,读起来每一条都是人生至理,但是做起来没有这么简单,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很难办到的,等到有了这些人生经历之后,这本书的价值便没有传说中的这么高了

《菜根谭》读后感(三):菜根谭

人生需要智慧,这世上春人不多,但绝大多数人只是聪明,但是智慧就说不上了。短短一生,要怎么摆脱情绪的控制,随时保持理智。人生充满了矛盾,要怎么在这繁杂的世界寻找内心的平静,不要试着去说,而是去听,然后去分析,判断。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无知很容易,追求智慧很难,即便如此,无知也是最不可为的。物质财富绝对不能成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精神、思想、品德才是,在这浮躁的社会,去成为智者,而不是凡人。

《菜根谭》读后感(四):《菜根谭》掠影

初识这本小册子还是几年前,这几日趁闲余时光又翻看了看,甚觉有味。

里面的语句短小,言语朴实,处处蕴含了中庸智慧。我理解的中庸就是含糊辩证太极大法,不为难别人也不为难自己(这种思维在当下年轻人里面可能是不那么受欢迎的,老一辈人感觉比较推崇)。摘抄一些如下:

1.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做人与学识,何处该减,何处改增)

2.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利与德,受享与修为)

3.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才为最佳。无论动静切不可走极端)

4.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怀廊庙的经纶。(出世与入世,其实只在一念间)

5.放的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俗;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便可入圣。(后半句是指放开一些束缚,不必过于迂腐)

6.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退与让)

7.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所得即所思)

8.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欲念与真理)

9.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宜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处世待人之道,这个度,还是很难把握的)

10.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大智若愚,大巧似拙)

未完待续

《菜根谭》读后感(五):中华三千年处世哲学之大成

读古书,总觉得中国的古人太没有人情味了。

他们总是藏在那些书的后面,冷着脸,告诉你,要这样,要那样。要真善美,要仁,要义,要为往圣继绝学,要为万世开太平。

而菜根谭,却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他并不是那么的冷冰冰,反而是有些温馨的感觉。

读到里面的一些话,让我们不禁莞尔一笑。

菜根谭告诉我们,为人不能太方正,要圆滑。菜根谭也告诉我们,你可以薄情寡欲,但是不能无情无欲。

菜根谭凝结了中华三千年的处世哲学。菜根谭也凝集了千年来儒释道三家所融合的中华文明。菜根谭也凝聚着中国源远流长的官场文化。

中华民族就像一个看破世事,却又稍显圆滑的小老人。

他默默地站在所有人的背后,看着他的儿孙们奔波劳走。偶尔莞尔。

菜根谭教会我最大的一点,是凡事要有度。

你可以冰清玉洁,你可以追求名利,你可以隐逸山林,你也可以为官为富。但是你必须要有度。

你不可以太清廉,太廉则无事能做。你也不可以太贪,太贪则天谴人怨。你不可以太简朴,太简则此身何求?你也不可以太奢侈,天之道必损有余。

你需要做的,只是圆滑地把握着度。一个谁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度。

这个度也许需要我们用一生才能明了。

孔子不是说么?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到七十,才能拿从心之所欲,却怎么也不会逾矩了。

其次,菜根谭告诉我们,也许你的身,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在这个肮脏的俗世沉浮。但是你的心,却必须清醒。

其实古人所推崇的出世,所推崇的归隐山林,并不一定非要是身隐。更多的其实是心隐。

这也是我最近观察到的身边四十岁以上的稍有成就的人都有的特点:他们的文化程度也许并不高,只是因为时事和自身的努力走到了今天的地位。然而他们都善于思考,勤于琢磨。他们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自洽的理论,可以“完美”(在他们看来)的解决他们至今遇到的所有问题。尽管也许他们的所谓“理论”,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但是至少这个理论可以自洽。

其实菜根谭也是这样。也许我功名利禄不如你,也许我混的不开心,不如意。但是那只是身的问题。而在“心”的问题上,我所追求的并不是富与贵,我所追求的只是我心的宁静,只是追求的此生无愧,仅此而已。

这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阿Q胜利法。

但是这个世界这么复杂,大家又都是成年人。难道你还在一味地批判“中华民族的劣根性”?

人之一生,只为活着。

阿Q胜利法能让你从一个俗世中的卢瑟,变成心灵上的温拿。足够了。

人活一世,开心就好。何必拘拘于名利?

我觉得,这才是菜根谭告诉我们的,最深层次的东西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