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洋史》的读后感大全

《西洋史》的读后感大全

《西洋史》是一本由陈衡哲著作,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页数:4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洋史》读后感(一):中国欧洲史的开山之作

现在市面上有好多关于西洋史方面的著作,既有外国人自己著述的,也有很多中国人写的,但陈衡哲写的这本《西洋史》,应该在这么多的著作中算得上是很好的一本。在豆瓣上一搜索,也发现她写的《西洋史》有好多的版本,最早的是 90 年代出版的。但我们从此书的出版说明中,能了解到此书最早于 1924 年就出版了,距今将近百年之久,今年又再版,足以见其影响力之大。 当中,我还没有见到比这本书写得更好的。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含上古史和中古史两边,下册包含近世史一编,向我们全面展示了一幅以欧洲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发展历程的面貌。 我们从目录中也能发现这三编所用的编辑方法也不同,“上古史”以国为单位,上溯代表欧洲文化源头的希腊、罗马文明,以及密切相关的埃及、西亚两河文明等,从中让我们对文明古国也有了新的认识。 “中古史”以重大史迹或时期为单位,介绍了中世纪列国变迁及封建文化等,让我们对中古时期的教会、教皇、封建制度等有了更深的理解。 而“近世史”更为复杂,也最令人感兴趣,则兼采二者,讲述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宏大进程,并且这一时期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西洋历史的范围也随之扩大,此时期文学艺术的复兴、科学技术的发达,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也从侧面反映出西洋在世界历史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本书可谓是欧洲史入门经典,看完此书相当于了解了欧洲文明3000年。同时书中还有很多珍贵历史地图、作者亲绘图表、说明性插图、历史题材名画等,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洋史,体验历史现场。当然也有上百条新旧译名注释,附中英文译名对照表,非常严谨,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是一本很好的历史通识读物。 掩卷沉思,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作者以中国人的视角来讲述西方历史,通过以文明与战争两条线索讲述西方文明进化历程,其中所涉及到的西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学、哲学等,让我们不禁感叹作者真是个才女,此书真可谓是中国欧洲史开山之作。

《西洋史》读后感(二):一部开山之作,一本最有才气的历史教科书

胡适曾说:“我们治西洋史,在科学的方面也许不容易有什么重大的贡献,但我们以东方人的眼光来治西洋史,脱离了西洋史家不自觉的成见,减少了宗教上与思想上的传统观念的权威,在叙述与解释的方面我们正多驰骋的余地。”

胡适先生之所以有如此的观点,那是因为在近现代文史哲领域,我们总是以“西洋人的眼光看一切”。直到陈衡哲《西洋史》的出现,才真正突破了中国学者惯用的“以西洋人眼光看西洋史”的视角,从而实现了“以中国人眼光看西洋史”的视角转换。

陈衡哲,是中国第一位出席国际太平洋学术会议的女学者,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教授。1920年,她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担任北大教授,讲授西洋史和英文课。曾被杨绛誉为“才子佳人兼在一身”。

《西洋史》原是商务印书馆邀请陈衡哲为新学制高级中学撰写的教材,但她在编写这本书时,为了让普通读者也能读懂“历史的常识”,并没有限于教材形式,而是写成了一本文笔酣畅、脉络简明、语言通俗易懂“史中有文,文中有史”的“最有才气的历史教科书”。被胡适评为“一部开山的作品”。

本书在1924年一经出版,即吸引无数读者,成为当时受欢迎的历史学普及读物,竟在三年之内再版了六次。而后因为种种原因,《西洋史》曾一度被湮没,直到进入21世纪,其光芒才再次照亮了史学界。

全书分为上古史、中古史、近世史三编,分别介绍了希腊古文化、罗马古文化、中世纪封建文化,以及文艺复兴等欧洲重大历史事件,展示了以欧洲为核心的西方文明的历史进程。

希腊文化最特别的贡献是文学美术和哲学科学。

而在希腊文化衰败之后兴起的罗马文化,它是欧洲上古时最后一个文化,也是欧洲中古文化的大宗师,其贡献的是法律和政治。

金字塔时期是埃及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由于地理位置优势,那时候的埃及,既无强敌侵犯的外忧,又无诸侯争斗的内患。国王有大把的时间发展经济,还要以专心地修建他们的金字塔,让后世人得以领略到连绵六十英里金字塔群的壮观。

陈衡哲教授说:“历史不是叫我们哭,也不是叫我们笑,乃是要求我们明白它的。”那些有历史价值的事件,不仅仅是指助进文化的事迹,还包括妨害文化的重大事迹和势力。

也就是说,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事件,只要是推动历史进程的事件,那都是有历史价值的,都是值得后世人去研究和探讨的。

《西洋史》读后感(三):让人文研究成为新历史研究的主旋律

关于史书的写法,因个人阅历和学识的差异有很多种: 大学问者如闻一多先生写中国神话,字字考证,句句都是寻根问典,力求还原一个真实可靠的神话诞生和传播的过程,是一种严肃的学术考据书籍; 还有诚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之类的历史小说,很多人并不将其视为历史,仅仅是在这段历史背景下的一些人物传奇故事,这种作品富于浪漫与激情,但作为史料研究自然是漏洞百出的; 而现在人们更欣赏一种在严肃的考据中带有个人品评的著书体例,像是最近看的一部北魏断代史,时间和事件节点经过了人为的重新编排,当然也就失去了作为考据的资格,但作者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让我们既能构建一个完整的人物事件的框架结构,又能看到饱满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历史故事,这大概会是近些年史学作品的潮流吧。

这本《西洋史》成书已近百年,但著书的目的是作为高水平教材之用,因此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时间节点,王朝更迭,一字不差,兼有丰富的图例和表格,堪称学术考据佳作,同时又带有作者的观点和思考,大大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同时也帮我们矫正了看待历史事件的角度,防止出现观点的偏颇和误判,确实是一部教材体例的西洋史著作,而且作者在书中展现了自己卓然的文化史观,为历史赋予丰富的文学性,这在一般的史学教材中是不多见的,也是这本书被诸多名家称道的一个亮点。 书中从地球起源讲起,到古希腊文明的发源,罗马及上古文明的关系,城邦的建立和教權的形成,一直讲到现代欧洲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与世界的联系共通,内容庞杂但丝毫不乱,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史学功底和对于欧洲历史的深刻见解。 读懂了历史,也就通晓了文明的发展和走向,以史为鉴,让我们能够深刻洞察时局的发展,在现代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保持明晰的视野。

《西洋史》读后感(四):西洋史开山之作,读懂三千年欧洲文明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教授,被杨绛誉为“才子佳人兼在一身”。 其代表作被胡适称为“一部开山的著作”。

她就是学者、作家和诗人陈衡哲,中国首批清华官派留美女学生,回国后在北大等多所高校任教。 出版于一九二四年的《西洋史》,是她应约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也是为读者提供的历史常识。 得益于作者深厚的历史素养及文学功底,这本书文笔酣畅,脉络简明,一经出版便广受欢迎,三年内再版六次。 进入新世纪,该书的价值被史学界重新挖掘,在蕞大限度呈现原作的基础上,新版面世。

全书分为上古史、中古史、近世史三编,介绍了希腊和罗马古文化、中世纪文化,及文艺复兴等重大历史事件,展示了西方文明三千年的历史进程。

关于历史书,从作者和读者两方面看,治史需有史德、史识和史才,而读史忌讳内容刻板、乏味,毫无新意。 本书中,作者未拘泥某一种历史观,注重史实的前因后果,将纷繁的事实与大运动或大趋势相连接,公平客观。同时,不受限于既定的格式和语言,发挥历史的想象力与文学天才,用自己的语言重述西洋史实,史中有文,夹叙夹议,为史书写作带来新风。

在书中,作者写道: 自希腊以至二十世纪,西方的文化,曾经过三个大变迁。 希腊文化的精神,为和谐与审美的态度,及中庸的人生观。它的具体贡献,是文学、艺术,及科学、哲学。罗马文化的精神,则是侧重在实行方面的秩序和组织。它的具体贡献,是法律及社会上的种种组织。他们的以入世眼光来观察和处置人生,是一样的。

到了中古之时,以出世观念号召人类的基督教,便应时兴盛起来。此外如由罗马文化所传到的一尊观念,及日耳曼民族中所得到的个人主义,也是中古文化的基本精神。具体表示是教皇和皇帝的统一制度,封建的分裂制度,以及僧社和十字军的成立。

文艺复兴时期,个性的表现成为文化精神的中心点。它的蕞大效果,是文学艺术的复兴,及科学的发达;而其中尤为科学一项为能在蕞近的西洋史上发生重要的影响,因为凡是近代文化的具体表征,如工业革命及效果等,都是科学兴盛后的结果。

时隔百年,这本书仍以其真知灼见及史学地位,成为高校的专业用书,也为史学专家提供研究的启发。 还有很多史学读者,因为作者和作品的出色,及内容的简明易懂而想一读为快啦。 应被记住的一本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