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旁观者随笔读后感锦集

旁观者随笔读后感锦集

《旁观者随笔》是一本由[苏] 维克托·涅克拉索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0.55元,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旁观者随笔》读后感(一):持异见者

读书笔记336:旁观者笔记

乌克兰人,反对歌功颂德式的文学创作,评选的时候法捷耶夫不喜欢他,但是斯大林改变了他的命运。不过这种好日子还是不长,他之后的作品依然被认为是反对党的,被抄家,书也无法出版,七十年代去了法国,这本书略做修改后在西方出版。

书的开头我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有点费劲,读了几十页才渐入佳境。关于苏联的建筑,关于媒体的审查制度,真理报的唯一目的就是不让苏联民众知道真相,其实这本书可以和1984对照的读,一样是无所不在的老大哥。

基辅有着作者的童年,慢慢的开始物是人非,不得不离开,1941年的时候,德国人把所有基辅的犹太人集中到峡谷,枪杀了十万人,很多年过去没有纪念,官方选择遗忘,他们更想宣传那些英雄。

作者采访斯大林格勒的军官,没有了那些英雄主义,留下的只是为什么德国人没能拿下斯大林格勒的疑问,他们一度已然绝望,阵地少之又少。

这样喜欢说真话的作家在极权国家都是不受欢迎的,其实何止在国家,在公司里,老是提意见的也不受人待见。

《旁观者随笔》读后感(二):做个不会放过任何有趣的场景的人,然后去晃荡

10.6 圣彼得堡第一站,是夏宫,来回的路上,读维克托·涅克拉索夫的《旁观者随笔》。一本1981年上海译文出版的内部发行书,不过那时我能买到,证明所谓内部发行其实没啥限制。

维克托·涅克拉索夫,1911年出生于乌克兰,童年在法国度过,回乌克兰后于1936年毕业于基辅建筑学院建筑系、基辅俄语话剧院附设戏剧班,先后当过建筑师、演员、舞台美工,苏德战争中任工兵营副营长,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后曾任乌克兰文的《苏联文艺》周刊编辑。1946年发表中篇小说《在斯大林格勒战壕里》,获1947年斯大林奖金,评论认为“作为抒情和心理的散文范例,对后来的苏联军事浪漫zhuyi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年发表中篇小说《在故城》,被认为对战后时期的困难渲染过甚。1961年发表第三部中篇小说《吉拉·格奥尔基耶夫娜》描写了肃反扩大化造成的冤狱,被批评为“破坏了社会zhuyi现实zhuyi文学的规律”;1962年发表游记《在大洋两岸》,记述1960--1962年的美、意之行,被指责为“攻击文艺作品的明确的思想性”,“宣布了我们的艺术完全不能接受的原则”60年代中期起,涅克拉索夫经常参加政治活动,特别是1966年在娘娘峪同乌克兰民族zhuyi者玖巴一起发表演说,抨击当局对乌克兰人、犹太人等推行打俄罗斯zhyi,构成娘娘峪事件,加之在各种场合反对当局对意识形态领域加强控制、反对出兵捷克、拒绝讨伐索尔仁尼琴和萨哈罗夫,被开除dang籍,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1974年,寓所受到24小时搜查,书籍和手稿均被没收,后被同意陪同妻子出国医治眼疾,经瑞士流寓法国。

《旁观者随笔》是作者在苏联写就的,两次未及出版即遭查禁。1976年经修改补充后于1976年由西德播种出版社出版。

在书中,作者对几十年来在苏联的遭遇、建筑艺术在苏联的发展状况、一些著名建筑师的命运作了较详尽的描述。

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先强调“旁观者”是不会放过任何有趣的场景的人,引领读者倘佯基辅街头,走过娘娘峪,漫步纽约夜晚,指点巴黎街景,莫斯科的建筑变迁。。。

那天站在阿尔巴特大街接口,看到尖顶高耸的外交部大楼,想起涅克拉索夫说过:外交部大楼本来是平顶的,有一次斯大林路过,说大楼看上去好像是被削平的一样,于是急急地补建了尖顶,并且增添了一些相辅的建筑。。。

这本书伴我度过了圣彼得堡的三天,走过夏宫,看过一声空炮的阿芙洛尔巡洋舰、宏伟的艾勒米塔什博物馆(冬宫)、女子学院的斯莫尔尼宫、叶卡捷琳娜的宫殿(普希金城花园,皇村)。

《旁观者随笔》读后感(三):一本看了几十年的书

终于翻过最后一页,屈指算来,涅克拉索夫的《旁观者随笔》陆陆续续看了几十年。所谓几十年看一本书,并非像有些哲人著作或宗教经典那样,因内容博大精深而翻来覆去的阅读。也非因卷数巨多,抑或像乔伊斯等人天书一样的作品,需要穷一生精力去研读。我是从第一页开始,看看停停,看了几十年,如今终于看完了。

可怜的是,此书并非著名经典,我竟然会花这么多年去阅读。这本书翻译成汉语只有12万字多点,装帧成200页的一本小册子。我对于作者并不熟悉,虽然作者的中篇小说《在斯大林格勒战壕里》曾获得过斯大林资金,但在我心目中,其文学方面成就在苏联作家中不是最著名,更不能和过去俄罗斯的大文豪相比拟。此书当年被划入“内部发行”,可能因为作者是苏联的一位有“异见”的作家,可作为异见者他的名头远不如同时的萨哈罗夫和索尔仁琴尼。就说这本书也不一定是作家的重要作品,因为没有作家其它获奖或有争议的作品那样有影响,而只是他一部带有回忆色彩的散文随笔。

并不了解作者并不理解作品而去购买,只能说是当年的“内部发行”有相当的诱惑力,因为若能买到“内部发行”人会产生一种优越心理,哪里顾得上是否会喜欢看。因为经常跑书店,和里面的伙计也很熟了,每次当他们神秘地从柜台里面拿出某本书推荐给我,一般我都会来者不拒。现在看来,这些所谓的“内部发行”,其实与公开发行已无两样,无非装模作样地不售给普通个人,提出要单位证明,要有做研究或者批判的理由,要有一定的级别,等等。而这一切理由又可以被卖书的人轻易改变,比如在有关单位证明中修改一下数字就可以了,后来什么理由也不需要了。

回到《旁观者随笔》一书,当年买来后我确实马上开始阅读,只是翻了多少页后就搁下了,因为看不懂,这和识字无关。涅克拉索夫从“旁观者”的定义讨论开始了本书,写了不少看似无所谓的废话,(我当年就是这么认识的,所以让我的阅读索然无味)。作家似乎洞悉读者的心理,在第3页就“声明并提出警告:读者,假若你喜欢严密紧凑的情节、引人入胜的转折、性格复杂而有趣的主人公,假若你爱读细节繁多而详尽的长篇巨著,或者相反,爱读压缩得紧如弹簧的短篇故事,那么,我有言在先:请把这本书收起来吧,你在这里不会找到任何类似的东西。”真如其言,这本书很快被收起来放进了书柜。

不过人有时也是个怪物,越是看不懂越是想看,想挑战自己的能力?我不甘心,有时在整理书柜时仍会把书拿出来读上个几页,结果因为理解和阅历的原因,还是把书又送回到书柜。如是者多次,光阴就这样渐渐地消逝,几十年时光就像逝水从指缝中悄悄地溜走了。这次阅读起因是整理书柜中的小册子,发现还有不少小册子还想重读或者没有读过,我想阅读长篇巨制或没有时间,小册子总能挤得出时间,于是《旁观者随笔》受到了关注,被列入阅读计划。

几十年过去了,重新续读这本书感觉完全不一样了。首先对作家的心境有了一种理解之同情,这样,对作家开篇讨论旁观者定义的叙述有了某种感悟。这确实非闲笔,而是作家回顾以往人生的一种态度。在这十多万言中,作家就是凭着这个理念来叙述的,作为一名异见者,你看不到作家对种种不平之事有着义愤填膺的激烈,即使说到自己被侵害的事,也是那样平静自然,好像是旁观者在述说别人的事一样。但是作为旁观者,作家又不像鲁迅笔下描述的那些麻木不仁的看客,他通过具体事例让读者去领悟那些道貌岸然下的卑鄙,当然有时为了不致过于隐晦,作家在叙述时会打个比方,做个比较,启示读者从历史和人文的视角来做些观察。世上很多事,就在于观察的角度,因角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结果,如果仅把自己的观察当成唯一,哪怕你文字再好,名声再大,也可能谬误百出。

这次阅读因为去除了过去那种为了什么功利目的,也没有为了阅读而阅读,也没了过去读这本书时候的沉重。而今并不想去明白什么,反而对这本书有了一定感触。比如作家学建筑出生,对建筑审美有他独到的见解,包括城市规划,城市雕塑等等。过去我对城市建筑并无定见,甚至为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唱赞歌,但近年来伴随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多少充满个性、凝聚历史的建筑和小城镇被野蛮捣毁而销声匿迹,代之而来是千篇一律到哪儿都一样的水泥森林,每每读到书中有关段落自然也引发我对当今建筑,城市的构建和拆迁等等现象的反思,城镇化建设需要建筑吗?建筑审美也要为时代要求和中心意志服务吗?等待。又比如,作家在书中谈到的那些人和事,过去在阅读中我都不曾知晓,如此就难以产生和作家的同感。要知道当年的知识储备就是来自教科书中那么几个知名人物,所以在阅读作家的讲述中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续读中以书里面提到的不少人和事已有所闻,(这几十年的开放步伐还是比较大的,至少人们的阅读面大大扩展。)像布尔加科夫和他的代表作我就在这段时间中读过,所以当书中提到时我对作家的讲述有了一定了解。特别书中作家所要表达的异见,这几十年来也逐渐公开或私下里在讨论,完全没有了陌生感和距离感。

几十年过去后再读《旁观者随笔》,对书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尽管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至少我不完全赞同当年编者译解过来的目的,如编者在《关于涅克拉索夫》中借西方苏联文学研究者之口认为,此书涉及了苏联文坛一些内幕情况,…提供了一些前所未闻的资料。我想,作为一种历史回顾,这本书表达了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形态方式的反思,对后人不无启示。我们回顾过去,并不意味着过去一切都好,我们展望未来,也并不表达未来一切都是光明。这就是《旁观者随笔》读后我的一点思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