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的读后感大全

《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的读后感大全

《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是一本由[美]詹姆士·科纳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膜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读后感(一):政治、经济、文化

1.从原理上分析了时间空间;

2.从原理上分析了了解园林设计的步骤,解读~再造;

3.景观作为建筑的辅助部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5.丹麦的例子是自然资源利用的例子;

6.日内瓦的例子是地块利用的例子;

7阿姆斯特丹森林公园是特殊的景观;

8.印度练兵场是遗址的重构;

9.社会决策和生态体系有这较大的关系,包括那个啥社会政治制度和人民的选择~

《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读后感(二):谈谈布景似的景观

最后,摘布景似的景观这一议题谈谈。

布景似的景观,比如K11商场设的专门给人拍照打卡的场地,它不需要意义。像以前在网师园逛,摄影爱好者指着一个位置提醒道,这个位置拍照最好,角度很好的。然后你站那拍照就好。

布景似的景观似乎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做布景似的景观,作为“外来侵入者”的规划师或设计师通常以上帝视角鸟瞰全局。他们分析场地肌理,交通流线,他们这些规划师或设计师,根本不知道巷道里一只鸡是怎么想的。假如没有人来管,巷道里的这只鸡“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鸡想:“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我要原谅他们。

布景的做法可以短期内获得很大的社会效益。比如重庆洪崖洞项目在何永智女士手中缔造起来了,短视频平台让它火起来了。景观衍生,商品化,然后呢?然后又是回到地产商业运行的那一套管理模式当中。所以布景似的景观,似乎最终总是要附属到一套已有的成熟模式里,才能让它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然后时间属性渐渐显现,文化特点慢慢形成,甚至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达到所谓的景观建筑的复兴。这,就是所谓的“复兴”吗?这似乎又回到景观作为地产的一部分,起“溢价”添彩的价值,而不参与核心部分的实用功能,比如居住。这样的话,谈不上“复兴”吧。

我以为的景观复兴,是人们认识到时间在景观中的价值以及景观在时间中的美,是宇宙中几何形式对土地的控制,是城市表面在战争后在板块运动后在商业狂欢后在资本掠夺后还能以怎样的形式生长出怎样的内容以满足市民。这些都是比较大的命题,如果以后还做这行,就可能还会关注下,如果不做了,就当是一些个人思考好了。

《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读后感(三):部分摘抄

首先,推荐:詹姆斯·科纳的《生动控制和新景观》和冯仕达的《景观学的相互关系及文化》。

其次,总结:这本书主要关注景观在文化领域的崛起和重新审视景观本质及目的这两项议题。

接着,摘抄笔记奉上:

仅从视觉,形态,生态或经济的角度是不可能发现景观复杂的联合关系和内在的社会结构”“基地的开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衡量:第一种是记忆的恢复和时间、空间的文化上的丰富;第二种是社会功能和作用,类似于开发新的用途和活动;第三种是生态学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马赫·特瑞本在《自然的回归》中的争论:景观不能再人被认为仅仅是建筑基地的装饰;相反,它是融入文脉、提升经验、将时间和自然界和进入筑成世界的深层次角色。

第一部分“回归场所和时间”提出将景观营造作为改造、恢复记忆,场所,基地生态和富有潜力的未来的实践。第二部分“建造和表现景观”讨论了创造实体景观中的几何学,构思,成像和技巧的角色。第三部分“城市化景观”从手段,城市化,基础设施和功能的观点对景观项目进行再调整。

四个原则:追忆;准备;三维序列;关系的组织。

景观设计中的四个痕迹概念:着陆,扎基,寻获,建立。

风景应该被作为一项实施的事物或“进化”的对象来看待,而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意向。

而且优秀的设计和规划总是恰当地来自实际的和生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源自美学或风格式上的限制。

不足为奇的是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传统的丹麦土生土长的植物群落类型实际上是从国外引入的。

在历史上,一个理念(或一个事物)需要花上两三代的时间才能为社会所理解和接受。

近年来,我对区域的变化兴趣愈浓,更多的是对特定的景观体验而非明显固定的物体感兴趣。

我希望建造一个语义的空间,让行人们用他们认为适合自己的方式来阐释他们的体验。

莱比锡广场,形成于18世纪的理想主义。波茨坦广场,形成于机械化的力量。

建造是两者的结合:既是思想上赋予建造以物质形式的意念,同时也是赋予那个意念以物质形式的实际过程。

几何学可被重新审视——不再是形而上学的真理,而是作为一种论述,这种论述,至少在西方,其历史重要性更自由地为更开放、长期而多元化的设计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启示和参考。

将抽象的宇宙的几何学和通过旅行和局部知识而得的直观观察的相互结合,形成了《寰宇全图》以及随之关于城市的《万城图志》两本书编写的特点。

今天,在景观中,如在其他领域中一样,无论学术的和实践的,最为引人的问题恰恰在于其边界上——当然,不在是指一条边界——而是指在互动和转换发生的点上:自然中是群落的交错区,在社会上是特征融合和混杂为主的犯罪易发线。

展示性社会已经被监督性社会所取代。

实际很大程度上,景观学作为一种现代学科发源于一种依据预先的成像重新塑造大型场地的冲动。

换句话说,景观的含义包含了一种深刻而亲密的关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存在于建筑和场地之间,也存在于居住的形态、行为活动和场地之间,这些都与时间息息相关。

实际上,布景似的景观并不成为问题,如果不是它充斥了人们视野的多愁善感和逃避现实的内在结构;这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期待。在这里,景观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符号,一个已死的事件,一个深度美学化了的不包含意义的体验,一个没有许诺的未来。

不完美的生活总是破坏着任何支配性的总体规划的完美;无数的“事件”讽刺和分裂了预先给定的场景。 在此,我既不提倡农耕生活也不主张功能主义,而是主张一种通过参与和使用随时间逐渐体验的亲密感的回归,并且以几何的和形式的思考服务于人类经济。

米歇尔定义了五种图像:图解的(在图画中的);视觉的(在镜子中);知觉的(在认知中);精神的(在梦中,记忆中,理想中);口头的(在描述和隐喻中)。

在山水中,是图画的制作过程参与并形成了所画的东西,而在景观中,是审美认识了图像的形成,感知的图像塑造了场所于工作关系之间的关联感觉。

不仅这些图像对新的景观形式有建设性和启发性,而且它们是如此“客观”地构成——源自数字、数量、事实和纯粹的数据——以至于在当代城市设计里广泛的官僚决策和管理中极具说服力。

艺术性存在于技术的利用以及事物如何形成和建立。

设计本身就是监理工作方法的建议,是建立在科学分析(水文,森林和社会科学)上的操作体系,它的目的在于具体应用(开垦,棚屋,文娱活动)。

作为生产系统的景观:形式的丧失,多重意义,反美学,公园和城市的相互性,指标。

城市化的影响对规划设计比较重要的三点:城市场地的新类型的增加;交通工具和道路的显著增加;从常规角度看待城市到以动态的方式观察它的基本模式的转变。

城市设计表面策略:增厚;折叠;新材料;非项目用途;暂时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