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日本畅销小说选III》读后感精选

《日本畅销小说选III》读后感精选

《日本畅销小说选III》是一本由村上龙 / 远藤周作 / 田地文子 / 金原瞳 / 大道珠贵 /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畅销小说选III》读后感(一):然而,我们的生活……

刚上大一时看的,其中印象最深的要算是《然而,我们的生活……》。很特别的名字,很真实的故事,很真挚的感情,读完后能让人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之类的。记得当时读完我就想,每一代人都有属于那一代的迷茫,我们这一代的迷茫又是什么呢?可惜无果。其中还有印象的话有两句,我们生在易老的年代里:当我们向别人说自己年老了时,其实是感到自己年纪还轻。

《日本畅销小说选III》读后感(二):祝子平的腻歪风格

原来觉得相对于单译本而言,合集类更能展现翻译人的能力,比如某一本书中包含了川上弘美的作品,那至少要比施小韦翻译的《老师的提包》感觉好,译了那么多作品,对作者心思的揣摩和对意境的理解至少要比一般人或者一般的同行要深刻吧。现在看来,也不尽然,虽然施的翻译已经成了我记忆中的噩梦,虽然别人眼里伊言语仍旧贴烫称心,《老师的提包》也不是川上弘美最优秀的作品,但用同一种风格来翻译不同类的作品,对于读者来说,那几乎也是一个噩梦。还好,这本书中的作品都不是很长的那种。远藤周作的那篇短文,读起来如同嚼蜡,干干瘪瘪的尝不出滋味。田地文子作品时代烙印太过明显,没有期待中的紧凑精炼,逻辑上也乱,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金原瞳的那个因为看过单译本,觉得也就一般化,有点像夏目漱石先生《我是猫》的那两个中译本,有人说好,我偏觉得不好,也甭管你老派扎实还是精神错乱神来之笔,至少应该把原文中的气氛传达好了。提起这事,就又要纠缠《我是猫》,记得读到某个装逼犯写的读后感,赞叹之前的一个怎样怎样,说另外一个说话的感觉没有那么板正地道,我想说,一个讽刺意味浓厚的作品,你要他那么一本正经的干什么?你喜欢严肃的你就看资本论去就行了,他这类屁话大可不放。大道珠贵的《咸味兜风》是我长久以来一直期待的作品,题材不错,语言也不错,结构也不错,把前面这些不错都去掉,什么也不想,读起来也不错,就是翻译有点那个,这几本小说放在一起,用同一种腔调译出来太腻歪了。村上龙的小短篇可以拍个小电影,阅读的时候特别有感觉,“视觉感”强烈。柴田翔的还没有看完,就不说了。这本书的优势是可以以很低的价格买到几本牛人小说。缺点是翻译风格单调乏味。书本身纸质一般。

《日本畅销小说选III》读后感(三):然而,我们的生活。。。

读完柴田翔的《然而,我们的生活》,是很难有强烈动笔欲望的。这是一部极为具有时代背景的小说。整个小说的第二章作为转折,全篇都是佐野关于他一生参加日本共产党回忆录;再加上之后男主角与友人的许多对话,可以这么说:这是以日本战后日共第六次代表大会为背景而写成的文字。

但是阅读完全篇,内心反而无法平静,反而更想把读到的东西写在纸上。我想这是因为,它又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以日本共产党和党员佐野之口所引出来的故事,放在今日的中国年轻人身上,却显得恰到好处。倒不如说,如今的许多发生在中国年轻人身上的事情,只是加换了一些包装,包装里的内容却和当年的日本战后有着难以解释的相似。

文章的构造是这样的:

第一章,男主角我与未婚妻节子过着情侣二人的甜蜜日子。他们约定每周两次见面,看起来可以相濡以沫地生活下去。节子虽然“语气中透露着一丝忧愁”,但是说“不过嘛,我想说,我们是幸福的”。

第二章两人因为我刚买的一套老书,想起了原日共产党员佐野。通过我对于佐野老朋友的询问,得知佐野已经去世,留下了一封交代自己一生的长信。全章节几乎就是这一封长信。

第三章是我与佐野信中提到的曾根探讨这一封长信。

第四章是我对于自己前恋人优子的回忆,想起在优子自杀后自己竟然没有感到悔恨,只是永恒的空虚。

第五章,节子突然极度渴望着我的存在,然后在末尾跳下铁轨,自杀未遂。

终章,节子留下了一封长信,宣告恋情结束,独自去了东北的乡下,追寻所谓自己的幸福。

佐野留下的长信是全篇的转折。原本准备好嫁出去的节子,突然对于婚姻望而却步。在佐野的信中,他说自己被当初的某个决定缠绕了一生,最终无法逃离自责,选择了自杀。节子应该在想,选择婚姻而放弃另一种幸福,也会最终让她对于生活绝望,而走上相同的道路。

我的爱情观,则是空虚的,没有追求的,这是为了填满空虚而谈恋爱。优子之死,并没有在我的心中留下伤痕,也没有悔恨,自责。失去优子,只让我回到了空虚之中。

节子看到了我的想法,于是在做着抗争:是就这样与空虚的男人一辈子过着平淡如水却看似幸福的日子,还是勇敢地迈向自己坚持的幸福。在这里,节子与我并没有太多本质的不同。她也有过一次空虚的恋情,也明白自己生活在“毫无意义,茫茫的世界中”,而且“这种在茫茫中漂流的生活,正是人们正常的生活”。但是只有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才足矣支撑节子活下去。所以她毅然抛弃现在看似美满的生活,走上一条新路。

节子是希望和勇气的象征,敢于挑战常人眼中正常却实则空虚的生活。

如今的中国年轻人呢?却生活在相似的情景下。一方面是看似稳定的生活,另一方面时精神的追求。我们被就职,结婚,生子,一件件生命中必须完成的使命所牵引着,却难以发现这些使命从根本上是非自我的,社会的,甚至无意义的。我们在某一瞬间或许会有节子的恍然,一生就要这么过去了,而自己不像节子竟悄然地已经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只好用着更多毫无意义地理由当作借口,完成看似幸福的一生。

这其实是关于选择的故事。古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放弃了什么,才能获得什么。

现实是,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被教会如何怎么选择,从小到大只有正确答案。即使看到选择,也会下意识地失去背离正确的勇气。到最后,就连选择本身都忘却了,故而坚信:世界上,我们只能成为一种人。

而选择越多,焦虑也就越多。我们不知去向何处。物质得到了满足,却失去了继续向前的勇气和道路。我们就是躺在这样泥潭中的年轻人,上不去下不来,所以才诞生了那么多给九零后的词:焦虑,丧,佛系。

在历史的舞台上,这样的戏码实则早就上演过;这些文学作品和历史的进程,也给出了某种选择的建议和答案。

《日本畅销小说选III》读后感(四):冷静的欣赏冷艳的美丽

从个人感受的角度讲,书里几部小说初读起来十分不舒服,但是如果沉下心,仔细的品味,却能发现一种别样冰冷的美。

《在机场》是一部日本风味浓郁的小说,它描写一个离婚后因生活窘迫而沦入风尘的女人等候年轻情人到来时的复杂心理。作者一边细致的描述所处环境的各个微小细节,一边回忆主人公复杂的人生经历,叙述自然而舒展。尤其在小说结尾,当我发现女主人公在机场的目的竟会是为了实现自己那虚无而非现实的,只是出于自己心底一点点最朴实的愿望去学习假肢的制作时,会觉得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愉悦。前面的回忆里人生很苍桑,环境很实际,痛苦很长很长。可是最后,虽说是一瞬间很奇特的感觉,可心底涌起细腻的温暖,好像做了一场梦。

《难以忘却的》深情追忆青春时代对女子高中的少女们所萌生的深深爱慕。这篇文章很抒情,情感真挚。即使作者是在描述一个很久远的有关青春的回忆,然而现在读起来,那情感似乎是每个少年男子共同的心声。即使过了那么久,却好像是在描写当下的年轻人,甚至是自己的回忆一样。作者抓住了最重要的东西,能够深深感动人们的东西,不管时间过了多久,人们的心总是追求单纯而美好的。

获日本“文化功勋者”奖作家田地文子的名篇《食花老妪》袒露无时不在的生之冲动。我对这篇文章没有很特别的感情。只是对日本作家在描写对像,力求剖析的人性与世界的角度感到一种可怕的冷静,就好像是川端康成的《睡美人》,没看之前会觉得一个老头子的臆淫怎么可能洋洋洒洒的那样的细致的描写。可事实是看似无病呻吟的文章却是深刻思想最完整的表述。

全书我最推崇的是金原瞳的《蛇舌》,称得上惊世骇俗。文章描写了迷上身体改造,最终把舌头一割为二的女孩和两个另类男青年之间的痛苦关系。小说内容的独特性我就不多说了,看着总觉得有些毛骨悚然,尤其是写蛇舌的出炉过程,鸡皮疙瘩科掉了一地。但我很佩服作者小说结构的严谨,十分专业,有着精雕细刻的美丽,尽管这美丽是在描写血淋淋的蛇舌。小说的背景,人物的设定,细节描写,读过之后觉很震撼,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吗?简直有大师风范,中国的年轻作家应该好好学学,他们有这样的思想吗?相关的评论大家以在豆上搜出来。

《咸味兜风》探讨了生与死及性的主题,空虚的悲哀中透着幽默的气息,说白了就是写一个老头和一个黄花大闺女之间的爱情。在这场爱情中女主角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不时穿插着大量的回忆,强化读者的感受。刚读开头的时候有点反感,读着读着,觉得若是这样的心理的话,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小说的基调是悲哀的,然而这就是生活。

柴田翔的《然而,我们的生活……》描写了日本年轻人(和《难以忘却的》一样,是曾经的年轻人)种种思想。小说对他们那个年代的社会及人们的思维的描述分析很详尽,通过它或许能看到日本年轻人成长轨迹,了解日本人的逻辑。其中迷茫与困惑

总的来说,读日本的小说有种让人感到窒息的感觉。日本小说有一定的欧美手法,然而又自成一派。这是次要的,它最独特的地方是日本作家,或者可以说是日本人的心理。日本作家描写剖析人性的时候,简直不带有一丝一毫的情感,仿佛自己不是自己,仿佛写作时灵魂已经游离于肉之外。举个例子,如果是带有感情的描写血淋淋的镜头,中国人就会用许多毛骨悚然的字眼,用一切形象的比喻,希望读者从这技法上体会到一种残忍,可日本作家不会,他会很客观很客观的描写,并且有意识的加入一种逻辑在里面。读完这样的文章,不是恐惧不是憎恨,而是倒吸凉气,而是浑身冒冷汗,这是一种冰冷的理性,几乎没有任何的主观色彩。就好像杀人,用刺刀一刀一刀的剜,不会眨一下眼,没有快乐也谈不上恐惧,就是那样一种感觉。在这里我拿出张爱玲出来比或许不恰当,但却能看出两者完全不同。张爱玲笔下的世界是丑恶的,赤裸裸的人性,是哀而美的人生。虽然也是痛斥人的恶,却是艳丽的恶,有作者的感受。但日本作家不会这样看问题,他们似乎从心底认为丑就应当是这样的,虽然他们反对,但角度是完全不同的。

但不可否认,日本作家的小说技法成熟,文章精雕细刻,思想深刻,读来别有奇妙的感受。虽然看起来时时觉得不舒服,却称得上是美文,就好像一片片雪花在空中将落而未落的姿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