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逻辑学十五讲读后感精选

逻辑学十五讲读后感精选

《逻辑学十五讲》是一本由陈波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4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逻辑学十五讲》读后感(一):不知道在豆瓣怎么读书呢?

我现在想好好读书,刚刚下载了豆瓣,但是不知道怎么用关注了很多方面的书籍,但是怎么读电子书啊?请教豆瓣朋友,谢谢了………………………………………………………………………………………………………………………………………………………………………………………………………………………………………………………………………………………………………………

《逻辑学十五讲》读后感(二):读一本书

对一本书的难易程度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阅读层次,作为一本逻辑通识类阅读本,如果没有一点基础读起来是不行的,花点心思去探究一下,才能读懂,这样的读书才有收获。总结一下就是,一本看一遍就能读懂的书,少看甚至不要去看,一本要花三五个月才能看懂的书要多看,一本要花三五年才能看懂的书,那就花个三五年甚至六七年去看,一本要花三四十年才能看懂的书,那就等三四十年之后再看,如果有这辈子都看不懂的书,那就下辈子再看吧hahaha

《逻辑学十五讲》读后感(三):一本不错的逻辑学通识读本!

要写好一本通识读本其实是不容易的,而要写好逻辑学的通识读本则要更难一些。通识读本的定位就要求这本书必须是写给很多人看的,而受众一广就容易众口难调,因为大家情况不同,基础有异,所以怎么让这本书让大家看了感觉都合适,都能有收获,真得需要下一番功夫。在这个问题上,作者最大的考量应该是要做到书里设定的思想深度和知识含量与最大多数读者的平均水平相匹配,就像《如何阅读一本书》指出的一样,如果书里的思想深度和知识含量过高,超过了绝大多数读者的心智水平,读者就会有明显的困惑感,甚至滋生了苦恼的意识,结果从书里边没学到多少东西。反过来也不行,如果书里的思想深度和知识含量过低,低于绝大多数读者的理解能力,读者就会读起来索然无味,感觉这本书没有什么营养,书可能读完了都没觉得有什么收获。这就要求作者能够首先具备良好的平衡观,要平衡好展现一门学科所必需的知识深度和绝大多数读者理应达到的理解程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写好一部面向大众的通识读本。但是说到这里,只是完成了问题的转换,并没有完成问题的解决,作者该如何把握学科所需的知识深度?怎么确定读者理应达到的理解程度?这两个问题既很关键,又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所有的答案都必然只是一种主观判断,个人意见,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高下之分,那么相对好的答案只能是来自于作者自己对这门学科的整体把握和基于教学经验的反复思考。

以上只是一般通识读本写作之难,而逻辑学通识读本的写作是更难一些的。首先一个原因是逻辑学本来就比较难,逻辑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辨证逻辑,这种逻辑被黑格尔在《大逻辑》和《小逻辑》里完成了体系化和完善化,这种逻辑学难道只有少数人才能真正搞懂,不过幸运的是本书不是讲这种逻辑学的。而本书讲的是另外一种相对简单的逻辑学,即形式逻辑,虽然相当简单,但是并不意味着不下功夫就能学会,要想有所收获,得有不断烧脑的决心和勇气。另外一个原因是逻辑与语言密不可分,而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性的不讲逻辑,或者说是不按逻辑去表达思想和处理信息,但是我们对于这样的事实又浑然不觉,没有认识到自己不讲逻辑的问题,而这一点又客观上增加了普通大众学习逻辑的难度。而这一点客观上又为作者写一部优秀的逻辑学通识读本增加了难度。

从这本书的实际情况看,读者比较好的完成了两个平衡,既一方面平衡好了逻辑学各部分内容的遴选和权重分配,通过合理的内容安排,较好地勾画出了逻辑学的总体轮廓,使得读者能够相对容易地建立一门学科的整体认识,通过本书窥得逻辑学的门径,为日后在这个领域的登堂入室提供了阶梯和指南。另一方面作者较好的平衡了逻辑学本身的难度和读者的水平。

另外作者还采用了口语化的叙述风格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并在每一个关键知识点上补充了自己的观点和心得体会,客观上降低了书中理论的理解难度。

综上所述,这本书是一本写的比较成功的逻辑学通识读本。

《逻辑学十五讲》读后感(四):不容错过的经典逻辑学教材——《逻辑学十五讲》有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在争论或者讨论时,或者在求职者的面试时,我们评论其言语表达能力往往都会谈到其逻辑表达能力怎么样。可以说语言的逻辑表达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既然逻辑思维能力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去学习呢?这本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陈波编著的《逻辑学十五讲》可以说就是一本很好的逻辑学训练的通识教材。

作者在编写本书之前,在北大就开设过一门叫做“逻辑导论”的校通选课,学生的反馈效果非常好,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写的本书,可以说本书的可靠性是非常强的。当然有些读者可能看到本书是一本教材性质的书籍时会产生一些畏难心理,这是不用担心的,因为作者在第二版的自序里面也已经明确的提出了本书的目标是想让读者初步掌握最基本的逻辑知识和技能以及对逻辑学有一个轮廓性了解。从这两个目标来看的话,本书的难度我们一般读者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本书的章节安排基本上一章就是一节课的内容,从章节顺序可以看出,作者讲述逻辑学就是按照课程授课的方式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编排。例如在第一讲“天才值得我们敬仰”里面作者就介绍了西方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逻辑学家,我们可以在这里面通着这些逻辑学家的生平事迹了解到逻辑学的大致发展历程。当然书中所举的这些逻辑学家也不仅仅只是擅长逻辑学,在其他各方面也都颇有建树。例如亚里士多德,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个全才,书中对其生平以及主要代表作品作了介绍,其哲学思想方面的著作也是相当多的,但在这里作者也只是简要的一笔带过,重点介绍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方面的代表作——《工具论》。可以说我通过了解了亚里士多德等大家的事迹之后,对于逻辑学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

可以说在第一讲中的阅读过程中我发现,逻辑学的培养不是单一的,这些在逻辑学方面颇为优秀的大家们在其他领域也是相当卓越的,例如哲学,数学等方面。在介绍弗雷格的时候,我就看到了其对数学的贡献。相信其余的读者通过第一讲也会对逻辑学有所了解,并且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吧。如果你也有了这样的感想,那么坐着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一半,因为接下来的正餐才刚刚开始。

从第二讲开始,作者就开始正式介绍逻辑学这门学科的形式特点,当然内容和第一讲相比就显得略为枯燥,不过想要学好逻辑学,这一点小小的困难相信还是能够克服的。从第二讲开始可以说,本书的教材性质也就体现出来了,基本没有什么废话,但是里面的所举例子很有典型性,可以说如果我们认真研读的话是能够学得会的。

在本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逻辑推理的结构,还有各种命题的论证等等。作者为了加强我们的理解,在书中也是尽可能的采用了比较形象直观的图形图表等来解释相关的概念,我认为与国内其他的逻辑学教材相比,本书的趣味性可能稍微差了一点,但是其关于逻辑学介绍的系统性却是相当完备的,建议对逻辑学这门学科有强烈兴趣的读者阅读。

《逻辑学十五讲》读后感(五):读逻辑学十五讲

我在七八年前读过一本关于逻辑学入门的小书,当时读完觉得逻辑学入门不过如此。前几日阅读了陈波的《逻辑学十五讲》,才发觉自己以前的感慨真的是大错特错,即使是入门,逻辑学界内也是森罗万象,一点儿也不简单。两本书的素质相差过大。可惜那本小书的名字忘了,不然我是一定要拿来鞭尸的。

《逻辑学十五讲》让我以前的许多关于逻辑或哲学上的疑问,都得到了或部分得到了解答。以下列出几点:

其一,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就曾想过,这个世界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如果知道了所有规律和世界最开始的状态,那以后所有的状态,应该都可被推测出来。后来知道很早之前就有个国外学者提出过一个更加严谨版本的陈述,也叫“拉普拉斯恶魔”,且自从“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提出后,就知道人类不可能测知某一个时间世界上的状态,甚至不可能测知局部空间的状态。而对于规律本身,我曾经幻想着这个世界的所有规律,都可被推理出来,现在不能被推理出来,只是因为人类的思维水平还在演进,随着思维工具的发展(比如微积分的发明),规律也会逐步的解开。后来看了《GEB》,得知“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不可能通过推理得到所有规律。自那之后,我对真理规律的发现,持一种偏困惑的状态,虽然此前就持有一种“1:1+m”的世界观(参考我以前写的一篇博客《读书笔记1608-读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但这些代表“m”的真理,又应该从哪儿来呢?其实我是有答案的,真理就是“猜出来的”,真理就是“假说”,真理就是“工具”。

在第七讲——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中,作者提到了归纳的合理性。演绎的推理是正确的,但并不能超过前提断定的范围,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正确且无用”的。归纳则是通过观察与总结,得出一个新的结论。归纳可能是不正确的:一个反例的出现,就能打破归纳得来的结论。但归纳是必不可少的,正如作者所说:“归纳是茫茫宇宙中人类生存必须且只能采取的认知策略,具有实践必然性。”“人类有理由从经验的重复中建立某种确实性和规律性。”“人类有可能建立局部合理的归纳逻辑和归纳方法论,并已部分成为现实。”“归纳结论永远只是可能真,不是必然真。”

其二,我在读那本逻辑小书的时候,读到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论断,即非现实世界里讨论逻辑,是没有意义的。这有点令人沮丧,因为这意味着你无法用逻辑学的内容来推理那些幻想中的世界,譬如你无法在金庸小说世界里,带逻辑的讨论武功孰强孰弱;无法讨论假如有一位能人穿越回1644年,能不能拯救大明;甚至无法讨论,假如当初你选择高考平行志愿的时候,如果是另一种选择,现在会怎么样,因为这不是现实世界。

但在《逻辑学十五讲》的第十讲中,就明确提出了“可能世界理论”。什么是“可能世界”?包括我们能想象的任何世界,都是可能世界,我们的现实世界,只是可能世界中的一个。更严谨一些说:逻辑上一致的世界,即任何不包含逻辑矛盾的世界都是可能世界。譬如说西游记世界,没有发明出核武器的世界,都是可能世界。“可能世界理论”的重大改进包括:1)使命题真假相对化,譬如“人不会飞”在现实世界中无疑是真,但在金庸武侠世界中,因为有发明了梯云纵的张真人存在,则成了假。2)使必然性、可能性概念相对化,参考前例。3)使可能世界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叫做“可通达关系”,譬如射雕英雄传世界中,郭靖最初遇上黄蓉与否,就会形成两个可能世界,而这两个世界之间是可通达的。以逻辑理论研究可能世界,这是很有趣的。

其三,第十四讲悖论的三要素中,第三个是总体和无限,总体涉及的无穷,分为潜无穷和实无穷,前者强调过程性,后者强调总体性。譬如说我们头脑中想象一个画面,有一群人排队,排第一的人前面没有人,除此之外,每个人都有另一个人在他身后,如此,排队的人就有无穷个,我们通过想象一个一个构造出的这个无穷,就是潜无穷;而自然数有无穷个,这就是一个实无穷。许多悖论的矛盾,就源于这种潜无穷。这让我对无穷有了新的理解,虽然暂时还没有更深刻的思考。

end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