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100字

《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100字

《身边的逻辑学》是一本由伯纳·派顿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320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1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一):第五章

片面挑选证据:

认识感性动物。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并处于一致性的需要,会给自己找合理的理由。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分析说话人的利益在哪里,通过直接拿走利益戳穿说话人的谎言。或者充分考虑更多的证据,通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来寻找真理。

逻辑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正确

《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二):阿狸兔兔漫游仙境

合上《身边的逻辑学》(Truth,Knowledge, or Just Plain Bull),方才醒悟过来原来自己活在《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仙境中许多年却不自知。这里所谓的仙境可不是什么“天堂”,而是充满歪理、谬论、专断与控制的世界。

那些企图控制你的身边的人和事,听到的每一句话,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它们是否有道理?还是只是凭借诡辩让你服从。

《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三):1-4章

书很不错,适合我这样的初学者。

书中一个核心观点,不能用简单的结论概括复杂的事物,而外界事物都是复杂的(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这点很有意思,我之前一直想找到一些通用的模式来解释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其他一些情况来看,作者对的可能性更加大一点。

不能过度概括,模糊的定义,在此之后,类比错误。第一章主要讲现实世界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前者的复杂性注定了后者不能太简单。第二章主要讲需要关注定义的准确性,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讲事物之间关联和因果是不同的,3章讲时间上的关联不一定是由于因果关系,4章讲没有完全相似的事物,类比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逻辑本来就是定义和关系的游戏。明确的定义,是一块一块的砖头,关系是在砖头之间不同的联系,关系之上还可以有关系。

《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四):悦读退散,清醒纪

书在慢慢看,评论会慢慢更新,主要以吐槽为主,不喜勿入。

不知道这本书的起源,是来自于作者的讲义还是一个以往作品的汇编,很口语化,于是读进去很容易。

这是一本讲求实际应用的书,也是一个难得的肺腑之言的汇集。吐槽风明显,对号入座的人会有被虐的快感,我相信也会有不少人看一半丢一边给一句“无聊”作为盖棺定论。

从时下潮词“stay foolish,stay hungry”来说,老美是比较容易贯彻这点的,国内而言,极容易着NEW AGE道的人反而容易做到,因为他们很容易就接受“从零开始”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死守着自己那套破烂告诉别人自己已经有半瓶子醋了所以不需要倒掉重灌。

古人总说“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太过孤独清冷,但今人很多标榜清醒为特立独行的,很多根本不知道清醒为何物。

如果你想了解一下事实,愿意花一点时间静下来看些有益的东西,建议读这本书。

木桶中的狄奥根尼,他所做的不过是他自己的选择。

《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五):6-10

群体逻辑、诈骗、回避问题、证据的相关性和适当性、爱丽丝的逻辑。

群体逻辑中通过一些示例给出了造成群体无理性的一些原因:一早就接受了错误的理念,并为了维护和谐不愿意指出别人的问题,封闭孤立的环境,强有力的领导,容易让错误的想法蔓延,最终形成群体无理性。

诈骗,交易和诈骗没有严格的界限(?是否真的这样)。六个要素构成了诈骗:劝诱(通常是诉诸权威,某专家?)诱因(钱?省钱?变漂亮?省时间?)托儿,掉包(以次充好),压力(最后几件?下一次也不知道什么会有?)迟延(通过各种手段迟缓消费者发现的时间)

电视购物简直就是诈骗的最生动的案例。有专家,有托儿,有诱因,有掉包,有压力,有迟延。

回避问题。通过固定联想,套套逻辑,诱导性问题回避问题。不是解释问题或者分析原因,而是重复断言。

证据的相关性和适当性。相关性就是直接客观支持结论成立的证据,适当性就是指证据的数量、全面性、重要性。

爱丽丝的逻辑,看了其中一部分,通过速度的方法读的,不是很明白。

总结:清晰的概念,读取隐含意思,找出一般的逻辑分析的思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