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读后感摘抄

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读后感摘抄

《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是一本由王海根 编著作,福建人民出版的精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20.00元,页数:106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读后感(一):很奇怪的书

一直打算买一本通假字工具书,看到这本,到书店去看了看实物,发现本书很奇怪:全书居然繁简字混排,例如“後汉书”“蘇武传”这样的奇怪字样通篇都是,满本书从释义到书证都是繁简字混排的,而且前后也不一致。看了看“凡例”也没有对此现象做任何说明,我读书多年,这样的书还是第一次遇到。我最终选了北大版的《通假字汇释》,全书繁体,而且释义书证都比此书详细很多,还注有上古音。

《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读后感(二):发现一个错误可探讨

第437页。

琹kān ,①通“刊”。②通“看”。

实际上,应该是“栞kān”这个字, 而“琹”的读音为qín,是“琴”的异体字。

查询了各大字辞典,只有这本《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有琹kān,其余的(《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古代汉语词典》《中华大字典》等)均无该发音,设想可能是编者眼花了,没仔细看字形而导致的。

故推断这本字典可以闲暇的时候随便翻翻,真要考究,可能错漏百出!

《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读后感(三):簡介

通假,指古代汉语书面中读音相同的字的通假或假借,这些通用或借用的字,一般称为“通假字”,本书是一部通假字典。

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用法,但是长期以来没有一部专门的大字典。王海根早年从省丹中毕业后考取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在校期间,他曾听过著名学者魏建功讲授的文字、音韵、训诂课,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编纂一本专门的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王海根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就开始了材料收集,先后参考了《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辞海》等大量的工具书,以及他本人长期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积累的丰富资料,通过近30年的潜心研究和旁征博引,终于完成了编写。

《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收录了自上古时期至清朝末年古籍及碑刻中存在的通假字5600多条共250多万字,其规模远远超过先前出版的有关资料。

原文链接:http://www.yuedu.org/thread-59505-1-1.html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