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金丝猴部落》读后感摘抄

《金丝猴部落》读后感摘抄

《金丝猴部落》是一本由古清生著作,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220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0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丝猴部落》读后感(一):好书值得一看

的确是一本好书,文字读起来很舒服,原先觉得很遥远的金丝猴世界原来是这么真实。

本来打算网上定购,但无奈时间太长,干脆跑去书店买算了。捧到这本书打心底漾起欣喜的感觉,值啊。

《金丝猴部落》读后感(二):從來沒有書如此打動我的心

這不僅僅是一本令人驚喜的書^^,我幾乎都找不到最為合適的辭彙來描述看到這本書時的心情。~~令人嚮往的神秘神農架,桀驁不遜的金絲猴長髮家長....這種驚喜以前在看《遷徙的鳥》、《帝企鵝日記》等自然史詩片時都不曾有過,聽說作家古清生老師將在神農架和金絲猴一起生活的經歷拍攝下來了,6月份會到中央電視臺播出,不知道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好期待啊!!

《金丝猴部落》读后感(三):难得不枯燥的科普书

作者以文学的语气来描绘了这森林中神秘的小家伙,没有太多专业性的词汇,他们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亲近,虽然未曾谋面。

人类或多或少都是自己的角度去关心这些小家伙,例如冬季的投食。对于生活在那里的古老物种,他们知道如何克服这些,而人们的过多帮助也许会产生不良后果。

很难想象作者并非研究金丝猴的学者,却坚持长期观察,这中间需要克服的困难显而易见。对于那些常年居住于森林的学者,更是钦佩。记得小时候曾想象,自己会为了保护一些东西而放弃城市中的一切,居然深山中,因为那很有意义。而今,太多的物质牵绊住了我,甚至不知自己所寻何物。希望自己可以找到不落的太阳。

《金丝猴部落》读后感(四):好书,在众多新书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离飞机起飞还有一个小时,坐在登机口前的座位上有些无聊,还好近旁有家书店可以解闷,于是走上前去开始翻阅书架上的图书。最近在畅销书一栏经常看到的都是一些励志、经管以及美容方面的书籍,再就是青春小说之类的读物。偶尔看看别人的经验之谈固然好,但此种类型的言论一旦泛滥难免丧失力量;青春读物之于我又犹如远去的童话,不再沉迷其中如痴如醉。正觉遗憾时,蓦然看到一张淡然尘世、一眼千年的面孔,这仿佛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神情不是来自于人,却属一只清新脱俗的美丽金丝猴所有。我的心弦一下子被拨动,随即将它捧起翻阅。细品几页后,发现书中文字淡雅细腻,作者用的是散文的笔调来记录金丝猴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用纪实文学的手法揭露金丝猴不为人知的养生奥秘,实属与众不同。以前看到的关于金丝猴这种珍稀动物的图片大多是摄影者远距离捕捉而来,而我看到这本《金丝猴部落》中的照片却全是在以其栖息地为背景近距离拍摄的作品,让人大开眼界,珍贵非凡。

这就是我想要的。

从《金丝猴部落》中我了解到:金丝猴是从亿万年前延续下来的古老珍稀物种,由于远离人类,使得它们的世界几乎不为人类所知。神农架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的科考人员历经10多年的艰苦探索,终于走近金丝猴,创造了人猴和谐共处的世界性奇迹,从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揭开了金丝猴社会的神秘面纱。此书的作者古清生三度深入神农架丛林,同科考人员一道观察、记录和领略野生动物的原始生态,捕捉金丝猴日常生活的美妙场景,深度发掘和描述一个真实而非凡的动物社会,并用珍贵的镜头展现了许多令人惊奇的瞬间。作者用他真切、奇妙的丛林体验,带我们近距离地触摸金丝猴美丽而充满灵性的生命,感受梦幻般优美、壮阔的意境,领悟自然世界永恒的奇迹和无穷的魅力。

感谢《金丝猴部落》,给我带来了一段美妙的阅读体验。

《金丝猴部落》读后感(五):寂静之美

寂静之美

——读古清生《金丝猴部落》

文◆百越客

很多时候,人对于自然的了解是有限的。

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作家古清生在2006年的冬天,从北京骑摩托车长驱1500公里抵达神农架。这是他第二次去神农架。与第一次旅行不同的是,这次的神农架之行带有考察性质。显然他是值得的。这一次,他住进了原始次森林,跟科考队员一道,对野外金丝猴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观察,见证了科考队员对金丝猴的保护与研究,并且对金丝猴冬季补食与人猴和谐共处的世界性奇迹作了真实的纪录。

生态之重要,早为世人知晓。在数年前,我曾读到著名的生态著作《寂静的春天》,也读到了介绍其作者美国人蕾切尔•卡逊的文章。正是这位伟大的女性,唤起了人们对环保生态的重视。然而,与《寂静的春天》在生态文化建设上不可撼动的地位相比,我不无遗憾地发现,我们对于生态的重视,大多还停留在一些高头讲章上,真正富有实践意义的行动还相当缺乏。在这种背景下,像古清生这样深入神农架,细致探寻金丝猴这一物种的生活,也就变得意义非凡。

这是一段神奇的旅程。在《金丝猴部落》中,古清生极其详尽地叙述了金丝猴一夫多妻的生活,描绘了它们如何哺育幼子,如何防御天敌,如何选择食物,……并把全雄单元、孤猴、补食这些枯燥的专用名词阐释的生动有致。

比如,他这样描述金丝猴的迁徙:“金丝猴的迁徙,不可以理解为从甲地去乙地谋生,除非遇到天敌逃跑,它们的迁徙就是日常生活,便是林中漫步,边吃边走,整个部落在林中一天向前推进1公里。太阳出来的时候醒来,太阳落山准时在树上睡觉。它们走到哪,就睡在哪片林子里。”又如,他如此解释金丝猴之间的“理毛”动作:“理毛发生在金丝猴所有成员之间,在一个有阳光的下午,吃饱了的金丝猴蹲在树上,理毛活动便彼此开始了。大家庭的雄猴家长会有多个妻妾争着给它理毛。理毛活动也会发生在仇敌之间,两只金丝猴经过一场恶斗,然后遭遇时相拥一抱,互相理一理毛,便和好如初。”

这不仅仅是一本记录科考的著作。从上面引述的文字就可以看出,古清生是带了一种深厚的感情来写作的。金丝猴和人类一样,值得尊重。金丝猴的爱情、家庭以及它们的悲欢,同样会令我们感叹、唏嘘。加上行文的清丽和精练,阅读也便成了审美之旅。

生态写作是一项寂寞的事业,就像金丝猴远在深山的生活,静静地不为人知。正因为如此,这种寂静的美丽才显得弥足珍贵。

(《金丝猴部落》,古清生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年4月,定价:36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