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读后感摘抄

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读后感摘抄

《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是一本由林岩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读后感(一):一些个人笔记

范围:北宋科考。

第一章:解试,概述,别名,“公卷”的用废,鹿鸣宴。解额制度与省试规模、时间间隔的变动,控制规模→大中祥符二年制订解额方案→英宗治平三年三岁一贡举成为北宋定规→熙宁四年1071贡举新制取消诸科。北宋历年参加省试人数表格p22(1005-1048间无,1009解额制度)。两个解试系统:地方州军和京城地区?地区差异:如西北多取经学(诸科),东南多取进士。寄应:跨地区非原籍投状请解,京城尤多。国子监,监生,国子学,官僚子弟;庆历三年仿唐设四门学→次年太学立,平民子弟,但规模有效→仁宗后期,国子监生员数量逐渐增加且士庶混杂。京城地区寄应取解突出的原因:1.京城与地方解额分配差异(关键);2.开封府与国子监解送举人省试中第机会高。神宗拨开封府解额于太学,北宋后期太学解额↑,地位↑,外地举人进京取解更方便,寄籍开封府请解必要性↓。

第二章:北宋前期(960-1071)进士科考与文学。科考科目中进士科最重要,解试、省试(最关键,《宋会要•选举》六之三七:“贡举莫重于省试”)、殿试。祝尚书考证后期诗赋科被罢。

第二章总述

北宋前期科举考试相关文献

殿试:制度化始于开宝六年,目的:改变唐以来进士“恩出私门,不复知有人主”局面。科目:宋初只考诗赋二题,太平兴国三年978加论,一天内考三题,直到熙宁三年罢三题为试策。

省试:科目:诗赋策论。安排:分三场,一日一场,诗赋→论→策。沿唐制,逐场淘汰,“不得虚至终场”。诗赋最重(至少在仁宗朝中期仍是,仅天圣二年、五年主考官刘筠以策论定成绩高低)。

省试制度与实际情况的不同

诗赋重要+部分官员对此的反对

【Q:这个论证诗赋重要的过程是不是有点问题?如果是逐场淘汰,不应该三门都重要吗,而不是只有首场最重要,直接点明考试官的倾向和官员反对以诗赋定去留的反对应该可以正、倒推诗赋的重要性】

《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读后感(二):一些个人笔记

范围:北宋科考。

第一章:解试,概述,别名,“公卷”的用废,鹿鸣宴。解额制度与省试规模、时间间隔的变动,控制规模→大中祥符二年制订解额方案→英宗治平三年三岁一贡举成为北宋定规→熙宁四年1071贡举新制取消诸科。北宋历年参加省试人数表格p22(1005-1048间无,1009解额制度)。两个解试系统:地方州军和京城地区?地区差异:如西北多取经学(诸科),东南多取进士。寄应:跨地区非原籍投状请解,京城尤多。国子监,监生,国子学,官僚子弟;庆历三年仿唐设四门学→次年太学立,平民子弟,但规模有效→仁宗后期,国子监生员数量逐渐增加且士庶混杂。京城地区寄应取解突出的原因:1.京城与地方解额分配差异(关键);2.开封府与国子监解送举人省试中第机会高。神宗拨开封府解额于太学,北宋后期太学解额↑,地位↑,外地举人进京取解更方便,寄籍开封府请解必要性↓。

第二章:北宋前期(960-1071)进士科考与文学。

第一节:诗赋与策论。科考科目中进士科最重要,解试、省试(最关键,《宋会要•选举》六之三七:“贡举莫重于省试”)、殿试。祝尚书考证后期诗赋科被罢。

诗赋重要+部分官员对此的反对

北宋前期科举考试相关文献

殿试:制度化始于开宝六年,目的:改变唐以来进士“恩出私门,不复知有人主”局面。科目:宋初只考诗赋二题,太平兴国三年978加论,一天内考三题,直到熙宁三年罢三题为试策。

省试:科目:诗赋策论。安排:分三场,一日一场,诗赋→论→策。沿唐制,逐场淘汰,“不得虚至终场”。诗赋最重(至少在仁宗朝中期仍是,仅天圣二年、五年主考官刘筠以策论定成绩高低)。

省试制度与实际情况的不同

诗赋重要+部分官员对此的反对

【Q:这个论证诗赋重要的过程是不是有点问题?如果是逐场淘汰,不应该三门都重要吗,而不是只有首场最重要,直接点明考试官的倾向和官员反对以诗赋定去留的反对应该可以正、倒推诗赋的重要性】

仁宗嘉祐以后到英宗治平年间,策论已受相当重视,e.g.苏轼(不善律赋)、张舜民(律赋重叠用韵)。

重策论风气+北宋前期省试内容表

第二节:科场与律赋。律赋比诗受重视:1.留存试赋数量多于试帖诗;2.

《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读后感(三):一些个人笔记

范围:北宋科考。

第一章:解试,概述,别名,“公卷”的用废,鹿鸣宴。解额制度与省试规模、时间间隔的变动,控制规模→大中祥符二年制订解额方案→英宗治平三年三岁一贡举成为北宋定规→熙宁四年1071贡举新制取消诸科。北宋历年参加省试人数表格p22(1005-1048间无,1009解额制度)。两个解试系统:地方州军和京城地区?地区差异:如西北多取经学(诸科),东南多取进士。寄应:跨地区非原籍投状请解,京城尤多。国子监,监生,国子学,官僚子弟;庆历三年仿唐设四门学→次年太学立,平民子弟,但规模有效→仁宗后期,国子监生员数量逐渐增加且士庶混杂。京城地区寄应取解突出的原因:1.京城与地方解额分配差异(关键);2.开封府与国子监解送举人省试中第机会高。神宗拨开封府解额于太学,北宋后期太学解额↑,地位↑,外地举人进京取解更方便,寄籍开封府请解必要性↓。

第二章:北宋前期(960-1071)进士科考与文学。

第一节:诗赋与策论。科考科目中进士科最重要,解试、省试(最关键,《宋会要•选举》六之三七:“贡举莫重于省试”)、殿试。祝尚书考证后期诗赋科被罢。

诗赋重要+部分官员对此的反对

北宋前期科举考试相关文献

殿试:制度化始于开宝六年,目的:改变唐以来进士“恩出私门,不复知有人主”局面。科目:宋初只考诗赋二题,太平兴国三年978加论,一天内考三题,直到熙宁三年罢三题为试策。

省试:科目:诗赋策论。安排:分三场,一日一场,诗赋→论→策。沿唐制,逐场淘汰,“不得虚至终场”。诗赋最重(至少在仁宗朝中期仍是,仅天圣二年、五年主考官刘筠以策论定成绩高低)。

省试制度与实际情况的不同

诗赋重要+部分官员对此的反对

【Q:这个论证诗赋重要的过程是不是有点问题?如果是逐场淘汰,不应该三门都重要吗,而不是只有首场最重要,直接点明考试官的倾向和官员反对以诗赋定去留的反对应该可以正、倒推诗赋的重要性】

仁宗嘉祐以后到英宗治平年间,策论已受相当重视,e.g.苏轼(不善律赋)、张舜民(律赋重叠用韵)。

重策论风气+北宋前期省试内容表

第二节:科场与律赋。律赋比诗受重视:1.留存试赋数量多于试帖诗;2.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