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消费者行为学》的读后感大全

《消费者行为学》的读后感大全

《消费者行为学》是一本由利昂·G·希夫曼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591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0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消费者行为学》读后感(一):看了一半没看看过多

说实话是从罗胖子的推荐中看到这本书的,看了一半先放下了。

我建议学市场营销、广告、传播之类的专业,以及在这类行业工作的人,不用买了,至少我看的前半段和教科书类似,而且理念也没什么创新。

估计以前不涉及这些内容的人乍看之下会感兴趣。

不知道后半段有没有什么可让我惊喜的。

《消费者行为学》读后感(二):市场营销入门教材,非常好的一本书

http://blog.sina.com.cn/jayleke241863360

正在续写每章的读书笔记和评论。

书中有很多案例,比如MC,KFC等等,让人受益匪浅。

比中国那些教科书的从理论推理到理论好多了。

《消费者行为学》读后感(三):如何建立好的分享社区?

如果不是完全私密的消费行为,绝大部分的消费者会在完成消费行为时考虑产品给自己的定位,产品与自己的联系。

所以当我们去推荐和分享一个实体的时候,是去积极鼓吹认可和宣传,也是把自己和推荐实体的所代表的定位联系在一起,我觉得值得思考两个问题:

1、我们推荐和分享的动机是什么?

----利他。以助人的形式完成自我实现,这是马斯洛五要素上层的要求。

----定位。以分享的形式挑选并展示自己乐于示人的定位。

----互助型社交。社交团体接纳受惠者,受惠者正式融入社交团体的方式,亦可以称为被动利他。

2、什么样的推荐和分享能更满足我们的动机?

所以,对别人有用又满足自身定位的分享最能满足我们的动机。

打个简单的比方,虽然我觉得武媚娘传奇很搞笑,也许很多朋友也会愿意一看,但是我不会推荐,因为太low了不符合自身定位。

所以,这里有一个熟人社区的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对自身的定位掩盖和包装了最真实的信息。

我们为什么讨厌朋友圈,除了鸡汤文、代购和磨皮照,还因为每个人在这里展示美好生活的瞬间,实在是让人觉得满满都是负能量。

推荐和分享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思考,什么样的机制又能建立一个健康的社区——真正帮助别人,并且在满足大家对自己定位的同时不给圈子带来负能量。

同志共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