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心灵考古》经典读后感有感

《心灵考古》经典读后感有感

《心灵考古》是一本由乔治·弗兰克尔著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06-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灵考古》读后感(一):把领袖比喻为“太阳”

把领袖比喻为“太阳”

——蠹鱼笔记(29)

□/徐强

人建立了君主统治,并将其描绘为宇宙创造者的意志和决定。君主被比作金色的太阳,太阳的光辉是永恒的,在它面前,阴暗、魔鬼、敌人和含混不清的事物都会遁逃。(乔治•弗兰克尔《心灵考古》)

【蠹鱼案】在《汉谟拉比法典》的序言中,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被赋予了太阳一般的使命:“你当使正义传播四方,你将铲除邪恶,抑强扶弱,像阳光一样散播人间,照亮大地,增进人类的福祉。”可见,把伟大领袖比喻为“太阳”,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都是有迹可寻的。《尚书•尧典》说:“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其中,“光被四表,格于上下”的意思,就是帝尧放勋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尚书》素以诘屈聱牙著称,读起来很拗口,到了《史记》,就写得很明白了:“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把领袖比喻为“太阳”,至少有两层含义:第一,领袖很重要,谁都离不开,“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没有了太阳,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如果没有英明领袖的光辉指引,“愚民”们就看不清前进的方向;第二,领袖既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的地位当然也是独一无二的,所谓“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礼记•坊记》),太阳只能有一个,如果有第二个人跑出来说:“我也是太阳!”那么,他就会被干掉,或者,他先把太阳干掉,自己再冒充太阳。王充《论衡•对作》:“尧时十日并出,尧上射九日。”瞧,太阳和太阳打起来了!

《心灵考古》读后感(二):潜意识考古

过于牵强附会的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性驱动力比多似乎成了所有社会成因的心理根结,这也是后来以弗洛伊德为主的精神分析学说被诟病的原因,本书作者也难逃此厄。

因此,人类是一种能够将自身外部化的有机体。他既能存在于自身内部,也能存在于自身之外。(黑格尔所说的精神的客观性或具有人的形象的神,就是自我外部化的证明。)人类能够在他所创造的事物中感受到自我,同样,他也可以脱离他所创造的事物,成为一个外人。外部化是制造工具、劳动、泛灵论、图腾崇拜、神崇拜和意识形态的基础。

将自我外部化可能是人类最为卓越的能力之一,也是最终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能力。

这暗含着后来的图腾盛宴中的相同的机制,即通过隆重地吃掉图腾物的身体来吸收其力量、技能和心灵,实现同一文化成员对于图腾的认同。

通过这种方式,原始人类又重新获得他在不得不跨越其本能定位时失落的安全感,进入了一个为精神形象和符号所控制的世界,为了生存,发展了人类特有的器官。他的心理取代了自然选择,他的想象和技能取代了,或者不如说排挤了本能成为进化的动因。失去了本能的安全感之后,人类进人了一个为其心理所控制和指导的宇宙,进入了一个由形象、符号和人造物组成的世界中。

这些要求必然会促进额叶的扩大。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额叶用于预期事件的发生、计划和想象,以及清醒知觉到和想象到的目的感。

170万年前直立人

50万年前古智人

(河北周口店北京人)

13万年至4万年尼安德特人(大脑前区较智人小,抽象观念能力、预测计划能力、进行试验能力受限,工具加工技术原始,考古资料中无文化艺术痕迹;顶叶与枕叶部分与智人相当,视觉表象能力、身体感觉能力、身体意识能力强大,依靠具体操作与实际经验进行工具改造)

10万年前克罗马侬人(随着大脑皮层前额叶发展和扩大,能够制造出内心意象和感情抽象表征并将它们结合,奥瑞纳文化工具出现、艺术、宗教概念符号表征、复杂社会组织等出现)

佩里戈尔文化:约三万五行至两万二前年前

奥瑞纳文化:三万五行至两万年前

梭鲁特文化:两万至一万七千年前

马格德琳文化:一万七千年至一万二千年前

中东阿奇利人:冰川时期末期,欧洲智人北迁,创造了大范围日耳曼和斯拉夫文化

中东卡普萨人

哈拉夫文化:西临幼发拉底河,公元前六千年

埃利都人

中东纳图夫文化:公元前九千年到达中东

埃及、苏美尔、亚述和巴比伦出现

大概在一万到一万一千年前出现于中东的有组织的农业劳作,即我们所理解的农业,是一种由男人组织和完成的活动,不同于此前千百年间妇女们在村社周围开垦的蔬菜地和小农田作业。从事农业的人们在对大自然的节奏和规律的观察中建立了新的神话和科学,农业日渐成为主要的食物供应来源和经济文化的中心,男人在社会生活中也获得了支配性角色。

《心灵考古》读后感(三):创伤镜像中的历史追迹——评《心灵考古》

文/银色子弹V5

在《心灵考古》中,弗兰克尔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他试图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框架重构整个西方文明史,以找到西方文明的病根。为此他首先追溯了人类史前史,就像面对一个神经症患者首先要回溯他或她的童年创伤一样。这种努力产生了写作计划的第一部,也即本书,时间跨度从一千四百万年前的腊玛古猿一直到希腊文明的曙光初现。

继承了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应用于社会学/人类学领域的宏大抱负,弗兰克尔开创了一门他称之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他的愿望是在社会科学已无力提供西方文明病症诊疗方案的时代,用精神分析去填补这一空白,他认为这简直可以算精神分析的神圣义务。

然而对该项尝试的首个成果即本书,我却不能给以太高评价。原因主要在两方面:其一,他对人类学-考古学资料的精神分析解释过于随意,缺乏可靠证据支持;其二,更主要地,他的这种解释实质上提出了一个完整统一的历史动因论、一种历史的本体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实际上提出了他们版本的历史理论一样。而我碰巧更倾向后者对于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这种解释并不排斥诸如地理气象、潜意识、基因等因素的中介或催化功能,因为对作为文化动物的人类而言,这些因素归根结底要浇筑到他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去。

事实上,如果将弗洛伊德和荣格(习惯上)定义为精神分析的右翼,将弗洛姆、卡伦·霍妮定义为精神分析的左翼,那么弗兰克尔在这一光谱上大约可算作中间派,他持一种折中主义立场:一方面,接受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拒绝视“俄狄普斯情结”为普世的;另方面,在社会神经症的解释上坚持心理主义的见解,反对环境决定论和经济决定论(一种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庸俗版本)。

即便就心理学科自身的发展脉络来说,他也是二元论的,因为他将历史的动力——人类历史行为和历史选择的动机,归结到环境-心理的双向互动,而又略微倾向心理因素占矛盾主要方面。这样他就在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之间持中。不难看出,除了不赞同俄狄普斯情结的普遍性这一点之外,弗兰克尔几乎算一个正统的弗洛伊德主义者。他所谓的“心理因素”完全是经典的弗洛伊德概念,即被文明压抑的潜意识驱力,或曰力比多。比起他的诸多同事和同辈人,他对弗洛伊德理论框架的修正可以算微乎其微了。他既没有像卡伦·霍妮一样转向社会关系考察,也没有如荣格一般否认早期创伤的根本性。

他的突出贡献,毋宁说是将俄狄普斯情结降为一种更一般心理发展过程的特例,这种过程,概括说来就是:创伤(环境变迁造成)-压抑-负罪感-补偿机制(冲动转移或升华)。应用这一框架,弗兰克尔在本书中描述了类人猿向智人进化,以及母权制向父权制转移背后的心理动力。尤其是对母系社会中女神形象变迁的解释,不但完全甩开了弗洛伊德的陈腐教条,使后者的《文明及其不满》降为本书的一章,即仅仅是后母权时代的心理现象,并且将母权社会向父权社会的过渡描绘得更加清晰,而这一过渡是之前之后的很多学者,包括在这个主题上开创性的巴霍芬(他最先解释了埃斯库罗斯悲剧《俄瑞斯忒亚》三部曲的象征含义)和集大成的艾斯勒(《圣杯与剑》的作者)都忽视了的。

弗兰克尔以一种经常回环往复的风格滔滔雄辩,证明只有在父权制确立自身的过程中及以后,这种“压抑-补偿”机制才表现为俄狄普斯情结,它构成了农业革命发生、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埃及法老亡灵崇拜等历史现象背后的心理动力。他的历史追迹终于在大地上第一批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的遗迹前止步,可以想见,他还要在本书续章《文明:乌托邦与悲剧》中继续他的旅程,将希腊至近现代西方的两三千年时光收入他分析的视野里。

以“巴勒斯坦-希腊”——西方文明的双轴精神家园——收束本书,暗示出弗兰克尔西方中心的历史目的论思想。他是他那代德语人文知识分子中典型的拥有西方文明情结的人,这种情结又因从纳粹集中营中死里逃生的刻骨铭心经历而得到强化。对西方文明,他抱一种爱恨交加、自豪与忧虑并存、荣耀感与危机感齐飞的复杂感情,以及建筑在这种感情之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写书的人也有他的心理驱力,毫无疑问,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促使弗兰克尔写下“潜意识的社会史”两部曲的内在心理驱力。

然而这样一来,他的理论分析就不可避免地经常伴随过于明显的情绪化。这种情绪化的矛头尖锐指向二十世纪灾难性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并毫不留情地将隐藏其后的父权制结构和它的必然产物俄狄浦斯情结推上终极被告席。这种溢于言表的激愤之情往往埋没了作为一个学者所应秉持的客观和冷静,余者只剩漫天乱飞的猜想和充满任意性的解释。对个体神经症的精神分析,就像保罗·克莱恩(Paul Kline)教授做的那样,还可以由实证统计予以检验,但对连文字尚无的人类史前史?那只能是永远的假说罢。

考虑到作为今人,我毕竟没有资格指责一位二十世纪人类空前浩劫的幸存者,也许我只能以如下方式与他达成和解,即精神分析毕竟不是严格的实验科学,而只是一种解释学,在后者那里,正如荣格坦率承认的,一切理论无非都只是作者心灵的映像。虽然弗兰克尔没有实现他用“精神分析社会学”代替主流社会科学的宏大理想,但谁能说他没有通过这种方式,在这个“奥斯维辛之后”的时代,找回了自己创深痛巨心灵的平衡和安宁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