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读后感摘抄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读后感摘抄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是一本由[英]马戈·沃德尔著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96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2017-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读后感(一):成为自已

虽读不太懂,但我大受震撼。尝试整理思绪…… -其实我们不必成为“全知全能”的女神或是女王,也不必成为“完美”的自己或母亲,只要成为足够好的自己就好。足够好的意思指,我们既能欣赏自己好的一面,也能够不否认自己的愤怒、恨意或是无能。 -倘若缺乏能有效涵容我们的客体,可能会处在一种匮乏感当中。可能会发展出一种想要黏着或附着在某些东西上,来达到感受到自己被涵容的状态。这种黏着式认同(次级式皮肤),可能会让我们易沉迷于外物(向外求),成为外物的奴隶,为了获得一种虚假的“完整感”。 -若能有幸遇见能够了解、联结、涵容我们的客体,也许会是爱人(亲人、朋友或是情侣),也可能会是心理咨询师,我们会感受到被理解、支持,我们内心的愤怒、焦虑、痛苦、嫉妒、恐惧……,可以被其辨识出来,不必再作伪装,从而能帮助我们重新整合自我。 -向往全知全能的状态其实是危险的。就比如“公主”、“女神”、“女王”这类称谓,其实只是便于营销的一种简化的手段。人的成长,必然需要越过对“全知全能”状态的渴望,尔后可能会发现,最想成为的,既不是有第二性色彩的“妇女”,也不是虚假的“女神”,而是目标成为“真实的自己”,并且具备一种很有力量的“抱持”能力。 -虽然我们在营销方式上,会为了大家开心而赞美女性为“女神”,但其实无论男女,最好的状态,都是为自己思考,以及成为更真挚的自己。 -成为自己的道路一定不是坦途,正对应了佛说的“烦恼即菩提”。没有烦恼和观照,又哪能真正的“认识”自己?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读后感(二):成为一个“成人”所需要的心智——《内在生命》读书笔记

本书是一本很好的精神分析著作,深入浅出了的谈及了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所涉及的心智成长过程,案例详实且典型,最让人惊喜的是还有小说中的人物分析,非常有代入感。

从婴儿时期开始,我们便开始有了心智,情绪和行为皆受此影响。婴儿时期的心理位置分为“分裂——偏执” ,即世界要么是全好的,要么是全坏的;和“抑郁心理位置”,即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所产生的焦虑,可反应为罪恶感和自责感。在我们生命的成长中,无时无刻不在二者的平衡中学习前进。青少年时期的性成熟开始让我们从俄狄浦斯情结中觉醒,并进一步将内在父母内摄为较为成熟的自我,从而走向成人心智的世界。

在成长中,我们会经历与自己的焦虑、恐惧和爱的矛盾,外部世界/团体的涵容和引导使我们能够从“次级皮肤”和“-K”式的“假”学习方法(见本书中的论述)逐步寻找和回归更能经受挫折、失望、痛苦、沮丧等情绪,能够创新和充满想象力的自我,同时将早期以内在世界逃避外界的方式转化为更加包容和主动的内摄方式,从而达到成人心智。

作为成人,则从青少年时期的依靠母亲/父亲或外部世界/团体的涵容转变为能够承担责任、对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充满弹性的理解与包容、对于死亡的焦虑、对衰老和心理身体变化的内摄接受的成熟心智,关于外摄对象的投射也会处于较为平衡的位置,虽然结局尚不明朗,但对于自我的认知,如早年痛苦经验的理解,将处于一个开放的态度,能够对将来充满希望,达到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统一,而不是像一个“大孩子”一样只是扮演着“假大人”的角色,亦不是带着自恋般的认同拒绝亲密关系,能够发展出更加谦卑、感恩、懂得关怀他人的成人心智。

(暂时只读到“生命晚年”一节,后续再补充)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读后感(三):基于不同人生阶段讲解克莱因学派理论的应用

看完《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克莱因学派理论实践的“任督二脉”彻底打通。

最早在《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谈话治疗》和《婴儿观察》三本书中从各种不同的侧面对克莱因学派理论有了认识,然后在《临床克莱因》这本书里系统的学习了克莱因学派的理论。到这本书,怎么使用克莱因学派理论豁然开朗。

本书从婴儿期开始,一直到老年期,人生走向尽头,将每一个时期的心理症状与克莱因学派理论紧密结合,分析在人生不同阶段会遇到的问题。 人生阶段的划分参照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五阶段,并增加了成年期和老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应用观点已在本文分享)。

这本书的阅读难度比起《临床克莱因》要低很多,可能是因为之前的阅读积累所致,也可能是这本书的案例分析里面对梦境的描述关联性更强,而且除了梦境还有更多的行为、情绪等容易理解的描述。

推荐这本书与《临床克莱因》,这两本书可以支撑起读者对克莱因学派在心理咨询中的初步应用,精神分析很多时候靠直觉,进一步的深化应用更多就要依靠实践的帮助了。

【1】成年期

成熟与未成熟之间的不同不在于年龄,而是在于个人承受强烈情绪的能力,以及在发现具有思考与反思能力的外在与内在任务并和其建立关系后,能对精神痛楚思考与反思的程度。

身为社会性动物,人依赖社会,又对他有责任义务,身为发展中的个体,他通过内摄自己在世界中的经验来成长心智,被迫去思考,使他在所需要的重要客体缺席时,仍能够维持住他与客体的内在关系。

一个人之所以会被禁锢在一种人格之中,其基础可能是对成人的生活模式有“假成熟认同”,而其付出的代价是,勇气消失了,情绪被干扰,关于“模仿”与“真实”的不同,无法区辨。

【2】老年期

一个人如果欠缺内在涵容情绪的功能,这功能不足以坚固牢靠以承受新的或重复发生的对其心智平和与自我感的挑战,那么他可能会寻求早期的功能模式,也就是用来逃避痛苦的模式。

随着一个人身体的恶化,未解决的早期心理问题可能会重新上演;如果潜在的焦虑仍然处于一种未修改状态,婴儿期的防御也可能被再次激活;至于孩童期的需要,如果未曾得到满足,也将再次浮现。随着应对能力的消失、原始依赖的再次出现,这些困难发生的频率会更高。

较晚出现的涵容者也能够提供一种环境与一种心智的专注力,让照顾者本身成为一种可及的思考性与涵容性的存在,TA的这种功能可以被内化。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读后感(四):然后,我们长出自己

本书重点探讨了人的内在自我如何建立以及人格如何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作者使用的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分支,梅尼克莱茵和比昂的心理学理论,对人的人格自我发展,内在自我的建构与依恋问题的分析都有一定的涉及,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和视野。

这本书严格上不算是专业的理论书籍,它的可贵也恰恰在此。比起市面多数的精神分析派人格与心理分析的专业书籍而言,它少了很多晦涩,纵然是非专业读者,只要拥有一定的生命体验或对他人的洞察,也能在阅读中有所参考与收获,对理解人格机制的发展,人性运作及生命体验如何内化与人成长相关,都有一定参考意义。

“成为一个你可能成为的人永不嫌晚——艾略特”。以这句话作为本书最后篇幅的开篇,让人觉得温柔。我们从被涵容者走向涵容者,有的厌恶着成为了自己最厌恶的人,而有的人长出了自我,学长出了爱人与被爱的能力。我们经历了分离的焦虑、生死的恐惧、内在对外巨大的投射,分辨出了他者和自我之间的空隙。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每一个努力长出自己的人,都用丰富的人性运作和内在生命,体会这世界只有自己能理解的,独一无二的趣味。

以下是基于本书理论的一些思考:

1.梅尼.克莱茵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精神分析定义——“心理位置”。这个词很有趣,代表了人与世界的观察视角。她将之分为“偏执分裂心理位置”和“抑郁心理位置”,定义为人在婴儿期从自恋到定义客体与个体之间能力的转换。

我们在婴儿期需要习得的“偏执分裂心理位置”转换为“抑郁心理位置”的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原始自恋转换为客体关系的过程。虽然他在婴儿期发生,可是很多人终其一生在反复进行切换。

在我看来这个运行机制确实终其一生在人的身上作用,成年后人也会因为情况,处境,问题进行反复切换和运转的心理机制。那么,目前为止观察到的,有更多的人把所有的事情分成非常浅表的或极端的情况,是否意味着由于不同的心理诱因,许多人又切换回了所谓的偏执分裂心理位置这样的状态进行人性运作?

纵观目前大多数人的社交,多数都会停留在所谓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之间关系互相切换和认知的问题上,而这些东西都会使人产生焦虑。而当对这焦虑无法确认或确知或碰到矛盾时,那么抑郁心理位置则会切换回所谓偏执分裂心理位置。

2.书中在成长期里使用到的案例——关于“赛门”的俄狄浦斯情结与对性别僵化意识、内在关系没有弹性等问题的呈现,从幼年原生家庭的问题导致的投射与扮演,到缺乏建立温暖有爱的外在关系能力的丧失,对应到许多同性取向的心理障碍部分,有接近惊人的模板路径,很多在同性取向里缺乏弹性、模仿异性、自卑外化和无法真正建立爱的关系的人,都或多或少在类似的路径环境中生长、被影响(这里并不是说同性恋是因为原生家庭环境问题,而是部分缺乏内在关系弹性的心理障碍者选择同性取向,并不是因为爱同性,而是因为无法健康的建立爱的关系和内在自我的关系)。

3.此前不止一次和朋友讨论过,每个人阶段功课里,在青少年期有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学习建立亲密关系,这其中包含了学习、失败、参照、投射和认知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建立亲密关系,或在亲密关系中失败、获得,人们完成一个阶段的自我丰满。本书在青少年晚期里表达的——“建立属于自己的心智,发展出能拥有亲密关系的内在能力”这点,也正好印证了之前的讨论和思考。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读后感(五):内在成长才是真实的成长

人们应该满足于少数的着力点,而在这些着力点的尖端连结细致的灵性之网,并且织出锦绣般的天堂境界

自本科修了心理学双学位以后,一直关注关于自我心理调适、心理咨询的话题,一是想了解人性的好奇心所致,二是可以为自身碰到的情绪困扰、成长难题的反思过程提供分析工具。从别人的书单中无意看到了这本书的推介,买回来发现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结合自身经历慢慢品味。 心灵的发展不可能一步到位,正如刚出生的婴儿不可能有成年人的体格一样。书中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婴儿与涵容客体之间的关系影响个体整个的生命历程,而其中最主要的涵容客体就是刚出生时面对的乳房,也即成长过程中的母亲。个体与涵容客体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个体如何面对分离的焦虑,如果涵容客体对个体的依恋需求有着合理回应,培养出个体的更高的安全感,则个体的内在成长的发展可能会更顺利;如果涵容可以对个体的依恋需求没有回应或者没有对个体的情感需求有恰当的回应,培养出的个体和可能存在更低的安全感,为了排解这种不安全感,个体可能诉诸其他的替代性方式,比如逃避、压抑和忽视自身的情感需求,致力于学习、斗殴等其他领域,这样的个体,其内在发展存在着问题,而这些问题迟早会在其成年生活中以某种方式重演。 当然,本书的观点并不完全是佛洛依德的路径,而是当代的精神分析路径。佛洛依德强调小孩在无法承受焦虑的压力而内化父母形象,产生的超我和理想我;克莱因则认为小孩子内在和父母的关系才更加重要,即外在强化对父母的爱与恨逃避迫害性的内在父母形象,即意象。俄狄浦斯情结的核心在于如何面对分离感导致的失落和悲伤乃至痛苦,如果这些痛苦没有到达灾难的程度,合理应对这些负面的资源,则说明个体赢得了成长。俄狄浦斯情结贯穿着一个人的生命时光,无论是婴儿期还是晚年,也许这就是精神分析的核心贡献所在。 本书还区分了三种孩子早年形成的认同类型,不同的认同类型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成长模式。第一种是黏着式认同,简单说就是完全的模仿,有些小孩小小年纪学会了一副官腔,可能就是这种认同模式的典型代表。第二种是投射式认同,即通过扮演角色或者将自己当做某种角色进行学习,比如看到老师、父母的的某些行为,以同样的标准、责任感去行事。第三种是内摄性认同,通过不断的追寻理解、与内在自我的安全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黏着式认同的最大问题是过度压抑发展,因为心智没有健全发展起来,成长的过程中严重缺乏真正的内在支持,表象上又充满着欺骗性,过度自负和自卑都可能形成。投射式认同可能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但是往往会阻碍情绪的发展,比如有些事业有成的人,往往缺乏内在的情绪表达能力以及体验快乐的能力,经常听到某个活跃于大众舞台的人因抑郁症自杀,可能这些人中有一部分人就是这种认同方式。而内摄式认同是能够促进人格成长的学习方式,即使在深度参与生活的过程中的痛苦的,但这种学习能够激发思考的能力、完善人的内在、促进更好的成长。 本书将心智建构的过程分为大致的两类,一种是自我内在提升,一种是害怕痛苦与位置而止步,前者有助于成长,后者可能导致停滞甚至后退。事实上,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因恐惧而后退、因提升而前进都在交叉中进行,但不一样的是,人格发展完全、生命体验完满的人,一定是前者多于后者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