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是一本由[法] 弗朗索瓦·特吕弗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读后感(一):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

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希区柯克的自传,当然仅仅是电影方面的自传。不过对于一个电影导演来说,或者对于艺术家来说,他的艺术作品不就是他的自传吗?应该不会有太多的人对真正的日常生活感兴趣的。 作品以谈话的形式,特吕弗问希区柯克回忆,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就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是否看过希区柯克的大部份作品,否则就非常难以理解了;而另一个则是要对电影知识以及电影史有相当的了解,毕竟两个人都是电影人,其谈话本身包含的内容都有些专业。 其实这就是我自己存在的问题,我只是知道希区柯克是著名的悬念大师,其他的一无所知。惭愧!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读后感(二):希区柯克

我越来越欣赏我喜欢读书的习惯了,就如同此书,是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与世界级悬念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对话录,要是一般人最多听过希区柯克,而非电影爱好者的话根本不会知道特吕弗是谁。这正如同我一样,哪怕是我没看过一部希区柯克的电影,但也知道这个鼎鼎大名的人。

与书的有意思之处就在于两者都是导演,那么就有着相当的共鸣和共同思考,但由于个人的不同,又可能有着相当的观点分歧,这正是对话录比较吸引人之处。又可称之为观念的碰撞。

当然本书还是以希区柯克为主,基本梳理了他从影的一生,看到他在六十多岁依旧在拍片,一生拍摄了六十余部作品之时,不由得惊为天人,要知道这不仅仅是数量的堆积,而且是有着相当多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俱佳的作品,这委实太令人“生气”了,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真是无语了。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读后感(三):摘

他喜欢研究电影剧本编排问题,也喜欢研究剪辑、拍摄和音响。

“希区柯克式”风格:通过取景的戏剧性,视线布局,动作简化,对白中静场的插入。两个人物,一个在控制另一个的感觉。

查尔斯海厄姆在《电影季刊》中写道:希区柯克依然是一个爱促狭的人,一个狡猾的、世故的玩世不恭者,对世人有深深的蔑视,他的灵巧总以最令人惊奇的方式展示出来,他提供的是一种毁灭性的批评。

关于为什么希区说无论如何也拍不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

特:一部杰作应是找到了它完美的形式,最终的形式,是吗?

希:为了以电影的方式表达同样的东西,就必须用摄影机的语言去代替话语。拍摄一部六至十小时的影片,否则就不够认真。

希:对我来说,拍摄影片,最首要的而且是先于一切的,是要叙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能并不是真实的,但永远不应该平庸。最好它是有戏剧性的,有人情味的。我向自己提出唯一的要求,就是要知道把摄影机放在这样或那样的地方,它们能使场面产生最大的力量。形象之美,动作之美,节奏,效果,一切都应该服从和让位于情节。

特:一个电影艺术家没有什么可说的,他要表现。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读后感(四):一个永不枯燥的胖老头

希区柯克的所有影片都可以用最简单的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好看”,"好看”意味着已臻化境的功力。

1980年4月29日,希区柯克在睡梦中离世,他一共为我们留下了53部电影作品,而正是这53部作品陪伴了、也将继续陪伴着所有不甘寂寞的影迷。我们将和这个永不枯燥的胖老头一道,在白日冒险、在夜晚梦游;在扑朔迷离的故事和无所不在的悬念中甘愿迷路;在光亮中感受阴影,又在暗夜恐惧中触摸到丝丝缕缕的温暖和光明。

世界从此变成一个永不枯燥的神秘花园。

在希区柯克那里,他几乎总是在电影一开始就把危险通知给了他的观众,而随着故事的自然行进,每一个人似乎都不再可能置身事外而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巨大的“希式漩涡”,这是直指人心和人性深处那一种深邃黑暗的漩涡,有人曾形容说“他的故事是在别的电影的高潮上起步的,而希区柯克的名字也保证了你将永远在高潮里”。

但仅仅是“悬念和惊悚”便可以涵括希区柯克么?

和希区柯克几乎同时,活跃在好莱坞的电影大师还包括刘别谦和比利·怀特。 希区柯克同他们一样自如而深彻地洞察了人情世故,但希区柯克却也由此创造了自己所独有的充满了紧张和不稳定感的世界,仿佛他总是那个猝不及防就会撕开某块儿幕布的人,在撕开的幕布后面,他发掘和正视了心灵中潜藏的恐惧不安,并将这样的恐惧不安戏剧化地投射到每一个观影者身上,他成功了,既因为悬念和惊悚,也因为如此奇特而诡秘的触摸和释放。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读后感(五):希翁与冬夜小旅人

这本书是我人生中第一本电影书,背后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小时候是家附近新华书店的常客,一到放学或周末便去买书看书,所以和所有店员的都熟识了。

有一天当我从《看电影·午夜场》(现已停刊)中获悉这本书出中文版时,惊喜万状,因为希区柯克是我人生中第一位大师导演,(我在小学二年级便看了《西北偏北》)便天天缠着店员进货,缠了半学期,店员终于在进书的时候顺便给我捎带一本,(因为这本冷门专业类电影书是不在面向大众的新华书店规划内的),所以现在想起来,满心感激。

记得新华书店店员通知我书到了的时候,是个小年夜的晚上,我一放学便飞奔去新华书店,等拿到书出来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还下起了雪。我踩着吱吱嘎嘎的雪地,把书塞进羽绒服里,正贴着胸口,心里就像燃起了壁炉,暖热暖热的;街道两旁的路灯光,似乎也向我鼓起掌来……

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电影的魔力。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第一件事,就是在空白的扉页上给希区柯克画了一个侧面像,与封面的希翁侧影相呼应。

再后来,我用了一个学期,把这本艰深的书读完,虽然懵懵懂懂,但小小的我,还通过希区柯克的口中,第一次知道了F·W·茂瑙、弗里茨·朗等对希翁有影响的德国表现主义、以及印象派电影大师。

如今十四年过去了,这本书还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橱里,每当摸到那灰色的书脊,我都会想起那个满天雪花的冬夜,那个用滚烫的胸口贴着书的,小小的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