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农民丰收作文800字左右10篇

关于农民丰收作文800字左右10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农民丰收作文800字左右10篇。

第一篇

甚至有时,他们只是被逼无奈,在这城市的花花欧阳国富里,他们知道的还太少,那些潜规则,那些隐藏在人性最为黑暗一面的汹涌暗流可以随着将他们吞没。

农民工,其实他们才是这座城市的真正建设者。没有他们一砖一瓦辛勤的劳动,这几百层的摩天大楼或许还在遥远的前方向我们招手,没有他们为这座城市涂抹绚丽的色彩,铺设宽广的道路,或许就没有上海今天的发展。

他们青春和汗水都洒在这片土地上,这是我们的故乡,也是他们的城市。他们,是同我们一样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是和我们一样对这座城市寄予希望和梦想的人,他们做着这样一种职业,他们是这一种人,他们将自己的梦想、幸福和明天打在行李卷里,离开土地,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寄居在这座繁华而陌生的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的汗水不再浇灌农田,而更多地浇灌着城市。

他们,是值得我们尊重和爱的人。

第二篇

顶头立地的人,创文明写历史的人

好似一粒饱满的谷种

数次地轮茬

生长发育成熟

又似一匹汗血的奔马

每一次次蹄响

都把历史的履痕

掘得很深很深

一滴汗是一颗灿烂的太阳

在农民的血液里燃烧

血在太阳的火里燃烧

火在农民的心中燃烧

农民站着是一株茁壮的庄稼

卧下是一片营养的沃土

在耕读一生的土地里

跋涉着无愧历史的永恒

春天从秋天起步

一片落叶

知道自己交班

带着沉重的步伐

缓缓地落在大地上

整个秋天也跟随其后

大树如化疗后的头发

光秃秃的只剩下骨架

全身颤抖地面对寒风

渴望早晨的阳光抵达

冬雪闪了一下腰

如昙花一现的失去深奥

春天便从树顶滑落

从一个季节滑向另一个季节

如同一次生命的暗转

花儿开始旅行

或多或少有些情不自禁

面对大树重新缀满的枝头

开始和自己合唱

第三篇

有一个精明能干的庄稼佬,他的家业十分富饶,他养了一条狗要它在院子里守望,还要它烘面包,除此之外,又叫它锄草浇秧苗。

“他想出什么荒唐主意来啦,”读者叫嚷道,“这简直是乱七八糟。狗还是管管院子得啦;哪一个看见过狗会烘面包,或者浇灌秧苗?”

读者啊!假使我说:“有这回事。”那我是彻底错了,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我们的看家狗把一切都包揽下来,它还求得主人要付它三倍酬报;看家狗心安理得,别人的痛痒与它不相关。

就在这时候,主人收拾一番要上市集,他走了,游逛了一趟,于是往回跑。回来一看,真是后悔莫及,他奔走跳腾,怒火直冒,家里面包没有烤好,秧苗也没灌浇,不仅如此,还让窃贼钻进他的园子,把他的储藏室搜刮精光。

于是他立刻把看家狗臭骂一顿,可是看家狗对所有申斥都有争辩?为了浇灌菜秧它就绝对无法再烤面包,可是浇灌菜秧也没做好,就因为它还得在菜园里巡逻守望,身体累垮了。正当它去烤面包的时侯,它就没能防止窃贼进来偷盗。

第四篇

日暮西山袅炊烟,青芜曲陌茅舍间

老农带月荷锄归,柴门闻声犬吠天

院井四方水甘凉,粗茶淡饭孝爹娘

最是清悠农家院,远离红尘无怨憾

第五篇

在远古时候,当时还是奴隶制时期,有个在老爷家做工的农人,做事勤劳吃苦,因此,老爷非常喜欢他。

有一次老爷对他说:“你若能给我两把银子,或是能把泥沼地里的魔鬼撵走,我就给你自由。”

农人心里寻思:“要银子难办,可是撵走魔鬼倒能行。”

他去找铁匠,求铁匠替他拿铁丝拧根短马鞭。铁匠替他做好了。他拿着这根马鞭到湖边去。到了那里,用烂泥捏成小柱子。忽然魔鬼从水里钻出来问他:“人哪,你在这儿做什么?”

农人回答:“哦,我打算在这儿造一座神庙,你瞧,柱子都做好了。”指指烂泥粘的柱子。

魔鬼对他说:“你决不会在这儿把神庙盖成功的,我们要掐死你!”

话一说完,马上钻到湖底,报告魔王。

魔王对长鬼说:“去对那个打算在此地盖神庙的农人说:要是他打得过你,我们就离开这个湖,如果你战胜他,他就该离开此地。”

长鬼钻出湖心,对农人说:“我们大王说了,咱俩较量较量,谁赢,这湖就属于谁。”

可是农人说:“我有把握,你比不过我,你还不如和我爷爷去比武呢,他已经老得全身长满青苔了,他正在林子里躺着呢。”湖边是一片树林。长鬼居然相信他的话。他俩走进树林,瞧见一只熊在灌木下面躺着。农人对长鬼说:“我的爷爷躺在那儿呢,你去跟他较量一下,你要是能比过他的话,再来和我比武好了。”

魔鬼走到熊身旁,用爪子碰碰他:“喂,起来,咱俩来较量较量!”

大熊跳起来,抓住长鬼又抓又咬,魔鬼好不容易才挣脱。他跳进湖心,对魔王说:“糟啦!怎么也打不过他呀——!我和他爷爷打了一架,他爷爷老得一身长满青苔,可是我还打不过呢,——要是我跟他比武的话,他决不会饶我活命!”

这时,魔王就派另一个驼背鬼,去找那个农人比武。驼背鬼走出湖来,对他说:“这么着吧,谁吹哨吹得响,湖就属于谁。”“好吧!”农人说,“不过你先吹,你吹了我再来。”魔鬼一吹口哨,吹得树叶籁籁落地。这时农人说:“喂,我要吹啦,不过你先用手绢把眼睛蒙上,要不然,我只要一吹,你的眼珠就怕要弹出来。”

驼背鬼用手绢把眼蒙上。农人举起马鞭对准他脖子一抽,抽得小鬼三滚两滚滚进湖心,然后对魔王说:“简直拿他没法办,我吹口哨的时候,他满不在乎;可是他一吹,我的眼珠差点没掉出来。”

魔王又派第三个鬼去,这是个胖得像只肥野猪的胖鬼,魔王还把自己五百斤重的铁锤给他,对他说:“跟他比比:谁丢锤丢得高。”

胖鬼举着铁锤走到农人跟前,说:“我们大王说啦:看谁把铁锤丢得高,谁就得到这座湖。”魔王把铁锤交给胖鬼的时候,叮嘱过他:“当心!别把铁锤掉了,铁锤一毁,咱们大家全完喽。”

胖鬼把铁锤朝天上丢去的时候正是清晨,可是直到傍晚它才落地。农人拿不动这个铁锤,拿着柄举不起来。他拿着铁锤柄,两眼直望天,胖鬼问他:“你朝天上看什么呀?”农人说:“我等着云彩飞来呢,我要把铁锤丢上云霄,让你永生永世再也看不见它。”胖鬼一听这话,赶快抱住铁锤,一头钻入湖心,对魔王说:“他要把铁锤丢上天去,我没让他丢。”

大王另外派了一个鬼去见农人,问他收不收租费,什么都成,只要别撵走他们。小鬼走到农人身旁,对他说:“给你什么东西,你才不撵走我们呢?这座湖呀,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安家落户的。”农人对他说:“我不多要你们的,给我满满一帽子白银就成。”他指指自己的毡帽说。

魔鬼对他说:“现在就给你吗?”“不,晚上替我送到烘谷房去。”

小鬼说:“哦,哦,好吧,我送去,只要你别来打搅我们就成啦!”

农人到家以后,在烘谷房里挖了一个坑,坑口却只有毡帽大,然后在帽子上开个洞,把帽子放在上面,遮住坑口。夜晚小鬼搬来一袋银子。搬来之后,倒在帽子里,一瞧,帽子里还是空空的;后来又搬来三袋,可是帽子还装不满。小鬼不知道帽子底下还有个大坑,一直不断地搬银子,搬到帽子里堆满银钱为止。老爷看到农人给他送来两把白花花的银子,高兴得手舞足蹈。

机智的农人获得自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第六篇

农民工这个词汇我们早已屡见不鲜,但他们的人生经历苦难却时时在我们身边发生……那日早晨,我起晚了,当我看下手表时:六点四十。

我吓得急忙穿戴好衣物,匆匆洗漱完毕冲出家门。天气很冷,天上下着蒙蒙的细雨,寒风呼啸着吹来,让人瑟瑟发抖。再看路上行人非常少,凄凉的感觉顿时油然而起。当我跑到公交站牌时,本校的学生站在房屋底下避着风雨……而一位中年的人却站在这肆虐的风雨底下。

他提着一大包东西,用一根扁担挑着。他时不时的看着那早已破旧的手机。过了一会,终于来了一辆车,他挥手着,并把行李提好,随时上车。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一幕发生了,刚刚靠近停下的公交车司机看见他手上的行李就立即开离站牌,扬长而去。他似乎有点失望,但依然鼓起勇气继续拦下一辆车,结果第二辆,第三辆亦是如此。第四辆车时,他拦下了,我们拼命的挤了上去,毫无忌惮。他默默的站在我们的后面上车,得到的却是售票员的一句话:“你看看学生那么多,已经没有位置了,等下一班车吧。”他说:“那我现在就下去。”他尴尬的笑着,转身的同时似乎伴随着沮丧和失望。

其实车上的人并不多,实际上是我们自己故弄玄虚罢了!平日里打打闹闹的男女同学竟分开远远的,放置行李的位置也有一部分女生站着。如果我们挤一挤,他或许就能上车,可惜我们没有……下车后,我心里非常矛盾,甚至有些不安。为什么?因为那个农民工,他拦下的车,凭什么让我们先上去?他本有优先上去的权力,他却让给了我们这些幼稚无知的学生上学。他或许家里有急事,或许有孩子亲人在盼望着他。他理应比我们更先上车。农民工在我们的生活中微不足道,他们勤劳、朴实、善良,却被一些黑心老板所欺压,拖欠工资,出了工伤不负责。这是农民工的真实写照,他们用自己的双手铸造我们的办公室,学校等场所,同时也铸造了我们的爱慕虚荣心理。他们牺牲着自己的幸福,换来我们的轻蔑,鄙视。

他们铸就了一些品德败坏的人:贿赂,炫富。我们用炫富等方式回报农民工的付出,这是我们对农民工乃至社会最大的愧怍。如果我们在心里为他们留出一点点位置,在生活中留出一点点位置,在,行动中给出一点点关爱,那么,我们的心不仅会安宁,且受到身边人的赞誉。我们是人,农民工也是人,我们要将心比心,要想到他们的难处,他们的品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对他们好,日后收到的是他们对你的好,是他们对你的尊重。

第七篇

他们是被贫穷放逐到这个城市的流浪者。

是的,他们需要钱。家里的几亩薄田已经不足以满足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带给他们的欲望,或者,他们只是厌倦了农村的贫穷,渴望着城市的霓虹灯光也可以撒在他们并不十分宽厚的肩上。于是,他们来了,带着几分朴实,几分愚昧和满怀的希望。

但没有人保证,这里就是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

他们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特殊的技术,所以只能做一些最基本的体力活,背砖、拉车、照看孩子……这些活并不比家里的农活轻松,钱可能挣得多一些,但是这个消费水平极高的大城市,生活一如既往地艰难,而且,在物质生活艰难的同时,他们还要忍受一些城市人的鄙视,猜疑。

有人说农民工是城市的不稳定因素。的确,有时他们是显得素质低了一些,随地吐痰,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甚至干出违规违法的事来。但这些是与出身环境和成长环境分不开的,只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哪里晓得这城市的诸多弯弯绕绕,如果可以选择,谁不愿意穿着得体呢?

第八篇

时势造英雄。没错,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缔造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救世主。他们都是英雄,他们都很伟大。只是美中不足的是这样的英雄太少了……而蕴含着无穷力量的是我们身边最平常不过的人很多很多。

一座座参天大楼拔地而起,象征着整个城市的发展气息、经济实力;却不知那繁华背后,是农民工兄弟的辛勤和汗水。

本文的主人公就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他就李冰,湖南开发区工地上的一名农民工。一脸憨厚,一身尘土,黝黑的皮肤,是他整体对我的映像。勤劳朴实的他,总是任劳任怨。搬砖和泥上云梯推砖车,干的最积极的总是他;生性老实善良,没有一句怨言也是他;平常不好说话,一句工友的玩笑都能脸红半天的也是他。正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人,却每年省吃俭用,资助了4名失学儿童。

他的饭菜是工地上最便宜的饭菜,他的衣服上的补丁是工地上最多的补丁,而他的那双已开了线的已磨破的那双球鞋,也凑合着接连穿了几个月。

想起远在家乡的父母,想起远在边远山区的无力上学的儿童,他每天都充满干劲。工友都拿他取笑,说他平时省吃俭用,是攒钱回家娶媳妇。他只是憨憨的一笑,又推起小车向前。

李冰就是这样一个憨厚朴实、最卖力、最能吃苦的普通农民工。因为爱,使他不再平凡;因为爱,使他不再那么模糊;因为爱,使他变得伟大,变得坚强,变得清晰。

我清楚的记得李冰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多爱别人一点,就等于多爱了自己一点”。

因为李冰心中充满了爱,所以使他在工作中更多地投入了自己的激情和热情。他把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爱,寄托在了建筑的高楼上;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寄托在了边远山区失学儿童上。因为爱别人,使他充满爱。

平凡之中蕴含着不平凡,对祖国,对社会,对他人的爱就是对自己的爱。一个农民工在爱的世界里,感受到了真爱。

第九篇

农民

我的爸爸 妈妈是个农民,我也出生在一个农家。虽然家里不是很富裕但是爸爸妈妈都很吃苦。我从小就没做够农活,现在长大了可以帮爸爸妈妈干活了这让我很高兴。在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就把我送到了成里去读书,所以帮不了爸爸妈妈可是现在我长大了,但是爸爸妈妈还是不要我干怕耽误我学习,我知道爸爸妈妈担心就是不要我再走他们的路。

第十篇

走访留守儿童——关于农民工留守儿童心理情况的调查

摘要: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作为子女的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成为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即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16岁以下(包括16岁)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父母亲其中一方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正文: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留守儿童群体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频频引起社会各界侧目,让人们觉得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据资料显示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获得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教育,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为此,应学校号召,为了正确认识国情、深入了解社会、提高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借暑假机会进行社会实践,由于家住农村,外出务工的农民较多,本着学校要求的“就近原则”,他们留守在家的子女自然而然地成为我此次社会实践的对象。经过几天时间的构思、收集整理资料、制定调查问卷等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带着一份好奇和几许期待踏上了漫长的家访之路,在有关村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村民们的热情帮助和极力配合下,我走访了我村共28个组(据村委介绍我村除去统征人口目前总共28个组)的社员,对符合条件的目前未外出的留守儿童(因为有几位家长已带着孩子外出,家中空无一人)的心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收集到50份有效调查问卷(附后),并获得了一系列数据和一些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调查日期,有8位孩子的父亲外出务工、4位孩子的母亲外出务工、39位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其中包括父母离异者)。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大多由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并且大多数都是在婴幼儿期或者还属学龄前儿童时都已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跟随年迈的老人一起生活。另外虽然有部分幸运的孩子是由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亲自照顾,但是由于不能同时拥有父母双重的爱,心中难免不舒坦,再加上外出的家长在外打工所持续的时间不等,短的至少已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最长的已有长达16年之久。家访过程中,我还了解到部分家长由于心系赚钱,已持续有好几年不曾回家探望家中的儿女。让原本就渴望他们关爱的孩子们一次次的化希望与盼望为失望,一次次的由兴奋与激动变为深感无助,一次次的觉得他们的父母已然不再爱他们、已然将他们深深遗忘。让那幼小的心灵倍受打击,留下无言的伤痛,并且伤痛在无形中扩散,扩散得肆无忌惮!再看到同龄伙伴可以无忧无虑地同时拥有父母亲双重的关爱,可以时刻承欢父母膝下,那早就伤痕累累的小小心灵难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通常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有的孩子日常行为粗暴蛮横、脏话连篇、易于发怒、脾气多而暴躁、易冲动、怒则打人摔东西;有的孩子故意与家长逆反或者经常沉默寡言、不合群、胆小,敷衍了事、马马虎虎;有的孩子由于渴望更多的关爱,喜欢借故向别人撒娇,以期获得更多的关注;有的孩子由于年龄太小就离开父母或不得不与其中一方分离,误以为是他们不爱自己,于是在家中就一味的对家长撒谎,借故索要更多的物质和金钱、铺张浪费,或者贪玩厌学、学习成绩一度较差以此来报复那离他们而去的父母……孩子们的表现千奇百怪、不胜枚举,无不以自己的方式向社会、向父母控诉着自己孤独无助和对父母双重呵护的渴望!

也许你会认为他们的表现很令人心寒,辜负了父母殷切的希望,但换个角度试想:他们有这些表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何原因造成了他们的叛逆呢?是缺失了父母的双重的爱,是社会对他们的关心不够,是命运对他们不公,导致他们沦为受人“歧视”的农村留守儿童,导致他们从小就远离父母的教育和怜爱。

据此次家访了解,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的家庭,留守在农村家里的不是年老体弱的老者,就是文化水平很低无法担负起管理教育孩子责任妇孺。不少老人溺爱孩子,亲友疏于管理,妇孺不懂言传身教,身心正值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们却缺乏良好的受教育氛围,长期处于无人管束的状态。这类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出现上述那些表现也是必然的,他们不合群的孤僻性格正是缺乏关爱、自尊受损的最有力的表现,他们的“小皇帝”、“小公主”脾气是老人一味溺爱的最好见证。这一切不都是因为缺少了适当的教育以及监护人对孩子适时管理所造成的吗?

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业、人格等方面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问题显示了他们的基本权利和要求得不到满足。这不仅涉及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更严重的影响到我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直接制约着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进程,尤其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公正、和谐社会的实现,亟需社会共同的关注才能全面控制、逐步解决。

由于我曾经也是一名留守儿童,对于他们的心情我相当理解。记得当时迫于生计,在我五岁那年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把我留给年迈的爷爷照顾。爸爸妈妈在家时,我写作业遇到了难题,可以问他们,然而他们离开后,作业上遇到问题问爷爷,他根本不懂,我只好空着,等到第二天到校问老师,虽然老师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虽然老师很关心我,但是在生活上我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衣服经常是分不出颜色———脏兮兮的,不是我太调皮不爱干净,而是爷爷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我的生活,而自己又太小,没有能力自己洗;感情上,也是无所依靠,时常因为别人的几句嘲笑而在夜里暗自抽泣。那时的我多么希望父母能在身边啊,就算没有肉吃、没有新衣,我也很满足很快乐……如今走访过这么多孩子,经过和他们聊天发觉他们此时的心情和我当初的相差无几,而他们的父母为了“钱途”毅然选择背井离乡、毅然选择将他们“抛弃”在家乡,给予他们的就只有每月按时寄回的零用钱和偶尔的一次回家探视。试问如果每个孩子的家长都如此,那我们的下一代还有希望吗?我国的明天将如何呢?社会的稳定、公正、和谐还真的指日可待么?[文章来源于 ]

面对“祖国花朵”的上述一系列情况,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否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呢?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走访他们的监护人,带给他们适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走访他们就读的学校,给予他们一定的关怀,带给他们一些书本、文具等物品,也带给他们知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带给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努力奋斗,同时也把他们的坚强与微笑带回我们的校园;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具有一份社会社会责任感,对那些留守在农村的儿童的成长多一份关心,努力保护好中国的“脉搏”以促进华夏民族的不断发展!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走访了这些留守儿童及其“代理家长”,感觉自己的肩上多了一份责任,暗自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决不让自己的子代成为留守儿童,同时也为回报社会对我们留守儿童的关爱之情!

在此,我衷心地感谢村的相关领导人的支持与指导,感谢全村广大社员的热情帮助与积极配合,祝愿您们生活愉悦、合家欢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