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死孩子之歌读后感摘抄

死孩子之歌读后感摘抄

《死孩子之歌》是一本由托比·利特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简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孩子之歌》读后感(一):关于人性~

人性是相通的,想想看同一时期我们自己的这个国家在发生着什么~~

以前不明白有时候人为什么会疯狂至此,看完后似乎明白了一些~~

善与恶不是绝对的~

我们看来的残暴正是帮成员看来的正义~

重点是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死孩子之歌》读后感(二):本性的恶

我相信对于这本书读者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没有人愿意想象四个孩子之间不可思议的疯狂杀戮。

但是如果你愿意静下心来理智地思考人类本身,你就会发现人性本质的恶,迄今为止愿意相信这个论断的人应该寥寥无几吧。

我想,《死孩子之歌》想要表达的就是这样的主题。男孩子天生的好斗、不计代价和无所畏惧是我们这个世界烦躁动荡之源。

《死孩子之歌》读后感(三):all the stupid children

负气的差评。

不说文笔,看翻译谁知道原著写什么样子,不说结构,这年头解构不解构都自己最前卫的样子,只说内容。

一本完全harry potter式苯孩子的颂歌。小男孩的军事游戏,崇拜完全没有头脑的蛮力,一切因为成员的意外死亡而激化成变态杀戮。没有伦理道德,没有科学文化,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原始社会,拿纳粹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外界没有交流,以为自己是永远不用负责的孩子。奇怪的是,竟然还有权利斗争。

只是不明白,在大家都直立行走的年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执意认为四肢着地是最简单获得别人认同的方式。这不是环境和社会的迫害,只是自己苯而已,就算你叫别人麻瓜都无法改变。

讨厌这样的童话,更讨厌写这样童话的人。

《死孩子之歌》读后感(四):温和的发条橙派。

07年冬天还很冷的时候,从当当买回了这本书。

托比利特是我不熟的作家,而我也是冲着“深具《发条橙》的经典风格,一个威廉·戈尔丁式的关于青春前期骚动与残酷的寓言”的《独立报》宣传而去的。

故事的节奏缓慢,像是一杯温吞的咖啡从喉咙缓慢流下。没有太多的激动人心,帮里孩子气的争斗(前篇)在我这后青春期的暴力迷看来不过隔靴搔痒,毫无快感。

可当故事进行到尾声,我惊喜的发现原来它不是咖啡,我吞的是条温柔的蛇,等它到了深处,所有的激动人心让我有了重新的审视。

其实我要说的是,没有安德鲁的暴戾行径和自杀,我会觉得这本没那么多过剩分泌的肾上腺素的小说,不过是部黑色复刻版的《爱的教育》。

但正是有了作者设计的这个阴谋,使得作者和读者博弈的这场骗局有了清晰的定论:我们还是棋失一招。

最后我不得不说的是,在黑色封面里向外嘲笑的托比利特是个十足的天才混蛋。我喜欢。

《死孩子之歌》读后感(五):马修二代的父亲是谁?欢迎讨论。

四人只剩俩。很显然,不是保罗就是彼得。

我觉得是彼得。

保罗太有心机和欲望。

可以说,他是四个人当中最冷酷、最无情、最接近成年人的那一个。

帮里的其他人,对他来说不是对手就是工具(或武器)。

马修死后,矛盾激化后,尤其明显。

像他这样的人,具备了足够多的坚强和软弱,足以在成人世界里面活下去的。

很难想象,他会在多年以后,忽然自杀。

彼得在权力争夺面前显得懦弱。

只是因为他缺乏行动力且感情丰富,而非贪生怕死。

这一点,从他火中奋不顾身去抢救帮档案一事可以看得出来。

从小说开头到结尾,那种幼稚的荣誉感,始终在他身上未曾退去。这是他的悲哀,所以他最抑郁,也最绝望。

而且,他跟马修的关系最为密切,甚至相当暧昧。

他一直认为马修的死自己有责任。

他最有可能为了纪念儿时同伴,而把儿子命名马修。

他最像知识分子,最有可能自杀。

小说最后一章,是虚构中的虚构,隐讳说了安德鲁死后的故事。

用在各人身上的词,有明显的褒贬。这也是证据之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